专业的公文写作、交流、稿件分享平台,我们只做有思想、新鲜的内容!
QQ群(135788936)及微信群已满,请加老鱼加入,更多精彩请回复“历史消息”或点击菜单中“问,我们会回答”。
在开始之前,我先奉上两篇之前问来问往那点事(ID:wlwwnds)发的文章,都是各位大佬的真心话,要不要先看看?
1. (点击直接进入)
2. (点击直接进入)
3. (点击直接进入)
来源:长江(whcj027)
阅读书籍,先读封面;阅读报纸,先读标题。标题之于新闻报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媒体时代,简洁、生动、通俗、口语化的标题更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以2017年第一季度人民日报标题为样本,我们可以发现,不乏“话痨”标题,有趣又合情合理,令人耳目一新,值得点赞。
口语化语言应体现人情味
新闻报道事实,标题是开场白。好的开场白可以吸引读者继续阅读。口语化的标题使用群众的日常用语,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汁原味。说出来的文字具有生活感,更能体现人情味,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2017年2月15日,人民日报头版《春节下基层》专栏报道了《我用手机‘种’菜》(见下图)。标题取自生态园负责人对记者说的话:“没想到,用手机也能‘种’菜”。这个口语化的标题,接地气又温暖,道出了群众对科技给农民带来好处的真实感受。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记者再怎么努力也想不出这样的标题。
2017年3月8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让“她时代”更加闪耀光彩》的评论文章。标题中的“她时代”一词用得恰到好处,概括了越来越多的女性以成绩赢得尊重的时代特征,抓住了众多读者对女性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情感认同。3月8日,“她时代”一词的百度搜索指数创下一年多以来的新高,本报的这一标题也为“她时代”的火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其他类似标题包括:
《农业这艘大船必须转向“优质优价”》(2017年1月13日第5版)
“银行为何日子不好过?”(2017年1月16日第13版)
“保险业的‘坏孩子’能被控制吗?”(第18版,2017年2月18日)
“绿色产品如何在这里快速发展” (第 11 版,2017 年 2 月 19 日)
《京津冀走出“一亩三分地”的泥沼》(2017年2月22日第5版)
“刺绣是脱贫攻坚的钥匙”(2017年3月9日第4页)
“城镇化不能重表象轻实质”(2017年3月14日第10版)
口语不是普通的白话
片名口语化,并不是把群众的口语原封不动地呈现出来,而是对这些原有的语言进行加工、提炼,使片名更加生动活泼,凸显文化品位,同时又不失准确、简洁。
第一,语言感强,对称美。汉语表达讲究修辞,体现了深厚的文化。新闻标题中运用排比结构,可以使标题呈现出平衡感和对称感,不仅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而且有效提升了报道的文化气质。
2017年2月21日第14页《淡泊名利 明志修言立诚》一文中(见下图),“淡泊名利 明志修言立诚”出自成语“淡泊名利”,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子谏言》:“不淡泊名利,则无明志;不静心,则无远大志向”,意思是说只有不追求名利,才能有高远的志向; “修言立意”出自《易经·钱文言》:“修言立意,立身处世之道”,“修言立意”也是一句成语,意思是写文章要表露作者的真实意图。“淡泊名利,明志向,修言立意……
其他类似标题包括:
《早莺争暖树,春水复荡漾》(第24期,2017年1月12日)
《地下空无一人,地面难停车》(第3版,2017年1月17日)
《明星身价没降,将回归海外》(2017年2月7日第15期)
“在居民密集的受限区域保护湿地十分困难”(第 14 版,2017 年 2 月 15 日)
《诚信始于慎独,安心源于慎独》(2017年2月17日第4版)
《农民做电商需要什么帮助?》(第9期,2017年2月22日)
《善治小事,便是大善》(第十四版,2017年2月24日)
《冰雪漫天,银装素裹》(2017年3月13日第23期)
二是文字寓意丰富,有理有趣。汉字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文化魅力,看似普通的文字,放在不同的标题语境中就能产生不同的解读,其中蕴含的辩证、双关、悬念等哲学思想也能让人拍案叫绝。
2017年2月8日,该报第22期头条报道了美国政府贸易保护主义主张带来的影响。报道在头条中引用了墨西哥学者《建桥远比建墙好》一文中的观点,用“bridge”和“wall”分别代表“合作”和“孤立”,两个词的区别很有哲理,让人一看就懂(见下图)。
2017年2月24日第11版的题目是《当好流动哨兵,查处光明下的黑暗》。“流动哨兵”和“光明下的黑暗”在中文里都有多重含义,用这两个词来概括中央巡视工作首次“流动”巡视,能让人从文字中体会到这份报告的深刻含义。
其他类似标题包括:
“妥善保管手提箱里的瓷器”(2月17日第5页)
《你收到减费“大礼包”了吗?》(3月6日第12期)
《如何通过加减乘除来降低能耗》(3月8日第10版)
《贵州开放发展按下“快进键”》(3月9日21版)
《当好公平正义的守夜人》(3月13、14日版)
“我们为何看好中国” (3月13日,第23页)
口语要有时代感
时代特征也会在标题上留下痕迹,短标题的盛行、网络标题的广泛使用,都体现了当今的时代特征。
在读标题的时代,标题短小精悍,不仅读起来轻松,而且易于阅读、理解和传播。
2017年1月18日,《春节走基层》报道第4页的标题是《回家带座位,过年装新房》。短短10个字,我们读出了我国交通建设给人们返乡过年带来的便利,也看到了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气象。
2017年1月20日,第十九期《生一个容易,养一个难》的标题,反映了全面二胎政策时代人们的真实感受。
2017年3月14日第12期“当你老了,我在你身边”,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却展现出年轻一代面对人口老龄化的积极担当,弘扬孝道、爱老等传统美德。
其他类似标题包括:
“无人机大有可为”(第20期,2017年2月17日)
《环境纠纷从未离开村庄》(2017年2月22日第16版)
“本医院没有药房” (2017年2月27日第22页)
《雪豹王子回家了》(2017年3月22日第12期)
《共享的红薯》(2017年3月28日第12期)
网络流行语在标题中也能紧跟时尚潮流。2010年11月10日,“给力”首次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让很多人大吃一惊。如今,网络流行语在报纸上被广泛使用。如果使用得当,会让读者感到亲切和自然。
《中国经济面子好,气质也好》,2017年3月6日第6期。“面子”和“气质”是近两年的网络流行词,用这两个词来形容2016年中国经济的表现,再合适不过了。
2017年3月13日第11期的标题是《别让孩子承受太大压力》。“压力山”与亚历山大的名字谐音,幽默地表达了压力大如山的意思。用这样的词语来概括两会代表、委员们关于减轻学生负担的建议,立刻让这份报告与读者的距离拉近了。
其他类似标题包括:
《地方两会‘小目标’承载大期望》(2017年1月25日第5版)
《云南之行:口碑如何赶上颜值》(第 10 期,2017 年 2 月 23 日)
《多元化就业,敢于与众不同》(第五版,2017年3月1日)
《你正在经历的‘中年危机’可能是一场‘假危机’》(2017年3月28日第19版)
标题体现文风,“说话性”的标题是有感情的,能给读者带来愉悦感。在融合媒体时代,讲故事更受重视,标题的“说话”能力确实需要提升。如何更好地与受众平等沟通,受众关心什么问题,都影响着报纸的吸引力和传播力。希望我们的报纸能有更多好看、有可读性、能引发思考的口语化标题,希望本报的好标题能在融合媒体时代更好地发光发热。
2017年7-8月人民日报好标题分析
人民日报评选出了2017年7月至8月的11个好标题。看着下面图片中的好标题,我脑海中闪过这个夏天发生的许多事:战场上的阅兵、北斗的发射、赛场上的竞赛、税收红包……
本文将对这11部作品逐一解读,通过作者的观察角度和分析方法,让你对好标题的判断标准更加准确。
近日,人民日报好新闻评选组投票评选出2017年7月至8月好新闻标题作品11篇(见下图),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5篇。本文对这11篇作品进行简单分析,希望与大家分享,共同提高。
税费“红包”激活经济“细胞”
书名巧妙地运用比喻来诠释税收红利对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性,形象生动,富有时代气息。两个恰当的比喻,不仅增加了书名的感染力,也提升了思想性。同时,这种押韵结构,进一步加强了书名的节奏感。
西方乱象为何变成“灯下的黑暗”
理论性文章的标题很难写得生动形象,但这篇标题用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灯下的黑暗”这个短语,让人基本了解文章的主题,思考其中的深层含义,标题用了比喻和疑问句来吸引读者。
共产党员要做现代绅士
“绅士”二字含义众所周知,加上“现代”二字,扩大了这个词的当代内涵,标题简洁,观点鲜明,是对文章内容的准确升华,也很有力度。
“我希望对抗只发生在球场上”(主题)
——写于“国际军事比赛-2017”闭幕式后(字幕)
前段时间印度非法越境事件造成恶劣影响,两国关系一度紧张。在中印军事竞争中,中国又一次获胜。在这样的背景下,报告标题写到“希望对抗只在战场上”,一语双关,既表明了我们维护主权的坚定立场,也向印度发出了提醒和警告,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风雨中英雄崛起(主题曲)
——缅怀江西省修水县杭口镇抗洪英雄程扶耀(字幕)
主标题巧妙嵌入主人公的名字,堪称点睛之笔。“凌晨三点,风雨交加”,展现了主人公毅然离家抗洪的时代背景;“英雄飞去”,借用《庄子逍遥游》的名句,展现了主人公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品格。两句都是五字,字字珠玑,字字感慨。
曾要价50万,现“指导价”2万(头条)
小镇彩礼的涨跌(主题)
农村彩礼负担越来越重,是舆论经常讨论的老话题。这篇报告标题的亮点在于,导语中50万与2万的强烈反差,“指导价”二字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让人看到标题后就有了看报告的兴趣。
请主席同志审阅
这是七、八月份获奖军衔中最短的军衔,短短八个字,却以铿锵有力的声音,呼唤出我军威武雄壮的军威,展现出我军昂扬自信的风采。
重回校园,一个书包装下广阔的生活
此文于2017年8月31日发表在评论区,在各大学新学期伊始,这篇评论文章提出,学生入学不仅要带上实用具体的行李,更要带上人生的梦想和理想。此文由具象到抽象,理智与感性、虚实结合,不落窠臼,又有高深的内涵。
自主建设运营,对产业核心产值贡献率达70%(专题)
北斗启动航天使命 服务全球(主题)
信息量大是该书的一大特色,主题从宏观角度点出我国北斗卫星发射的重要意义,副标题则展现其建设运行的背景,并用数字展现其直接的价值,副标题与主题的配合,让读者对北斗的重要性有更清晰、更准确的认识。
心如山岳(主题)
——缅怀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黄大年(字幕)
“主要内容是虚的,次要内容是实的”是制作标题的常用手法。它的优点是可以使主题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从而首先感染读者并打动读者。这种标题的主题提炼得非常好,所用的比喻与主人公形象高度吻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敲响警钟,树立改革效率观念
“敲铃问声”字面意思是敲完铃就听到声音,一般用来形容迅速、立即的反应。本文的重点就是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时期的背景下,探讨和分析改革效率从何而来、如何提高改革的有效性。用“敲铃问声”作为标题,不仅贴切,而且动感十足、力量十足。
其实,如果你觉得自己在写素材方面还是新手,老鱼君建议你先看下指南,直接点击链接即可:
亲爱的顾客,错过这次机会,你就再也找不到好店了!现在就关注本号——万千秘书陪你,老余上门服务!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2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