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智能音箱背后连接着哪些设备、内容、数据和服务,能给用户和生态提供怎样的精细化运营和体验升级,将是其未来成败的关键。
| 科学| 技术| 杂项|
中国通讯业第一自媒体
时至今日,仍有新的玩家不断进入智能音箱市场。
4月6日,OPPO在微博发布产品海报,透露将于近期推出一款全新智能音箱产品。
对于OPPO来说,这是继耳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路由器之后的又一举措,将助力这家科技巨头从一家手机厂商向5G、物联网时代“万物互联”的产业生态再迈进一步。
不过对于智能音箱细分市场而言,新玩家短时间内难以撼动局面。
根据IDC3月20日发布的报告数据,2019年,阿里巴巴、百度、小米在中国智能音箱市场的合计市场份额已达到91%。
同时,根据艾瑞咨询的预测,从2020年开始,中国智能音箱市场规模增速将从之前每年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井喷式增长,回归到20%左右的平稳增长。
把这两组数据放在一起,就意味着一个稳定的头部已经形成。
若不出意外,国内智能音箱的主导格局将成为ABM(阿里巴巴、百度、小米)的“三国”之争。
而在接下来的“幸存者战场”,疫情过后,他们的竞争格局、产品策略又将如何演变?
【1】
每一个行业要想真正繁荣起来,都必须经历一段生机勃勃却又残酷野蛮的“青春期”。
这也是中国智能音箱市场的现实。
这是一个让淘金者疯狂的市场。
从2016年的10万台,到2019年的4589万台,短短三年时间出货量增长了450多倍。
但这也是一个“过早成熟”的市场。
全球智能音箱行业始于2014年亚马逊Echo,仅用三年时间从零起步,开创出单品销量2000万台的新市场,并引来无数企业效仿。
大洋彼岸,自2015年以来,腾讯、百度、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格力、海尔等家电巨头,小米、联想、华为等设备制造商,科大讯飞、思必驰等人工智能独角兽,甚至还有猫王、小鸭子等垂直创业团队,数十家来自各个领域的公司纷纷进入战场。
但智能音箱并非中国用户的刚需,以智能音箱为中心的商业生态也尚未形成,导致整个行业起步极其惨淡,2016年中国各品牌智能音箱总销量不足10万台。
直到2017年双十一,阿里巴巴的“天猫精灵X1”才率先打出补贴,以99元超低价切入市场,成为国内首个销量突破100万台的智能音箱产品,最终点燃了中国智能音箱市场。
以此为起点,ABM三大品牌展开了激烈的厮杀,一方面不断完善产品形态、内容资源、服务生态等方面,另一方面则展开激烈的价格战,不惜一切代价争夺市场。
最终正如我们看到的,智能音箱迅速大规模普及,而大部分玩家被淘汰,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经形成。
尤其是天猫精灵,同比增长87.9%,出货量1561万台,成为2019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的冠军。
目前,中国智能音箱存量已超过7000万台,短期内市场增长空间十分有限,价格战的边际效用也大幅降低。
如前所述,易观预测,从2020年开始,市场的增长节奏将从之前的快速爆发逐渐回归正常。
与此同时,低价刺激的兴奋感过去之后,“快速熟化”的后遗症也会逐渐显现。
智能音箱如何真正服务好用户,让早期用户建立使用习惯、增加使用场景、提高使用频次,从而反馈正面而非负面的口碑,最终让智能音箱从非必需的“潮品”转变为更多用户的刚需,将成为ABM在“下半场”面临的最大挑战。
只有“补课”完成了,基础打好了,这个市场新一轮的高增长才会开始。
所以我们看到,从2019年下半年以来,三家公司默契地放慢了竞争的步伐,减少了补贴,反而加大了在产品、内容、服务、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力。
【2】
随着我们进入ABM“三国”时代,竞争格局也发生了另一种微妙的变化。
智能音箱行业之所以受到如此关注,关键原因在于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产品。
通过智能音箱,用户无需动手,只需语音交互,便可控制冰箱、空调、电视、门禁等智能设备,这意味着其有望成为“万物互联”时代极为重要的用户流量入口。
正是因为这种战略意义,几乎所有相关行业厂商在早期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了智能市场主导权的争夺。
这导致整个行业生态系统混乱。
虽然越来越多的家电走向智能化,但每个厂商都想以自己为核心构建智能设备网络,不同产品、不同标准互不兼容,分散成不同的孤岛,最终在用户层面体现为智能生态的碎片化、体验的下降。
如今,顶层格局已定,大部分厂商已经失去了在这个垂直领域独立竞争的可能,虽然必须做出一些战略上的牺牲,但在战术层面,形势已经愈发明朗。
与其浪费金钱、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效果不佳的斗争,不如和ABM结盟,共同把蛋糕做大,然后再尝试智能电视、智能照明等其他领域,寻找新的突破。
这意味着整个智能音箱行业生态的竞争格局,将逐渐由个体间无序混战,转变为阵营间协同作战。
IDC也在报告中预测,智能家居市场正逐步从产品和连接的碎片化发展,转向以场景为中心的集群化发展,生态系统也将围绕不同场景发生差异化变化,从而衍生丰富的内容和服务,创造价值。
比如家电。
此前,美的、海尔、格力、海信等厂商均已发布各自的智能音箱产品,用于控制和管理各自品牌下各个品类的智能家电。
但如今,这些产品已然失去了昔日的热度,相反,家电厂商与ABM的合作却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紧密。
此前,百度智能音箱已与海尔、lifesmart、创维、涂鸦等品牌的家电实现对接,小米也与美的达成资本合作,阿里巴巴则与美的、海尔、格力、科沃斯、格兰仕、飞利浦、博世、九阳等厂商达成生态合作。
据业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天猫精灵将于本月逐步发布整体AIoT战略。
基于场景智能,一方面,我们与头部家电品牌签署战略协议,共同打造智能新品,4月8日与华帝在智能厨电领域达成战略合作,在照明、冰箱、风扇、扫地机、热水器、按摩椅等不同品类的合作正在推进中。
另一方面,阿里巴巴集团推出“春雷计划”,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天猫精灵也将针对家电行业和中小企业推出智能解决方案,实现技术普惠。
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意味着智能音箱与其他设备的生态联动将全面加速,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和体验。
例如,易观咨询预测,以智能音箱为代表的语音交互入口的成熟,将带动整体消费物联网的发展,特别是在智能家电、照明、运动智能外设等领域。
事实上,这一预测已正在被验证。
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案例是,阿里巴巴天猫精灵硬件终端总经理茹毅曾公开透露,2019年双十一,天猫精灵的合作伙伴中,共有41个品牌在天猫双十一细分领域销量排名第一,智能空调、智能洗衣机、扫地机器人等10个品类销量突破10万台。原因就在于,在完成智能家居的概念教育之后,用户会愿意为更多智能产品买单。
在此基础上,阿里巴巴甚至开始赋能整个行业生态,特别是一些中小非头部品牌。
例如浙江省慈溪市政府在2019年开始与阿里巴巴合作升级智能家电,植入天猫精灵智能语音控制芯片后,当地小家电企业甚至销量迅速翻倍,利润大幅提升。
【3】
现在,外界最关注的是ABM未来将如何出牌。
此前,艾瑞咨询已经对智能音箱行业趋势做出三点预测。
1、智能音箱产品将朝着更加细分、体验更优的方向发展。
2、通过交互优化算法,利用大数据实现精细化用户运营。
3、围绕虚拟语音生活助手,行业形成了新的竞争合作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相同的产业趋势,ABM根据各自的战略布局和资源禀赋,发展逐渐呈现差异化。
目前,小米已投资超过200家生态链企业,其中超过100家从事硬件制造,形成了强大的生态闭环。不过,在小米的生态布局中,智能音箱并不是最重要的核心,在其业务版图中,C位一直是手机和操作系统。
百度的目标是突破搜索业务的天花板,以人工智能为中心实现自身的复兴。对于它来说,智能音箱与自动驾驶汽车等其他硬件产品一样,都是基于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同时也服务于人工智能生态。
2018年,阿里巴巴将IoT升级为继电商、云计算、金融、物流之后的第五大战略。在阿里巴巴的AIoT生态中,天猫精灵与阿里云是消费者和企业市场的“两极”。
2020年伊始,阿里云智能IoT事业部与天猫精灵事业部由阿里巴巴副总裁库伟共同领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智能音箱产品已经成为阿里巴巴整个AIoT生态乃至其他战略体系面向消费者用户的关键入口。
因此其中小米的生态链相对封闭,百度和阿里则相对开放,不过在产业链上,前者主要侧重于技术赋能,后者则更多侧重于商业赋能。
三种模式各有特色,未来结果如何尚待观察,但无论怎样,版权、内容、生态等方面的合作都将成为未来竞争的焦点。
对此,小米早在2019年11月就已首次明确了IoT品类的1+4+X战略。
早在2018年3月,百度就成立了智能生活事业群,积极进行生态整合与开发者扶持,并发挥带屏音箱的技术优势,不断推出丰富的媒体内容,拓展服务生态。
阿里巴巴迈出了最大的一步。天猫精灵目前已接入600多个IoT平台,覆盖60多个品类900多个品牌,支持3600多款机型,连接超过2.35亿台智能设备。3月25日,天猫精灵刚刚宣布与太合音乐、滚石唱片等十多家音乐公司达成新的战略合作。
总体来看,2020年以来,智能音箱行业的“三国”已经从简单粗暴的补贴战,转变为考验各家“微操作”的生态战。
智能音箱背后连接着哪些设备、内容、数据和服务,能够为用户和生态提供怎样的精细化运营和体验升级,将是其未来成败的关键。
近期热门文章
技术讲座:keji_zatan
长按二维码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0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