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图片扫码进入图书馆
飞机失事 / 麦莉·麦当娜 / 机器人工人
开始听书
读《三国》系列(更新中)
?
共享文学系列(更新中)
读秦汉系列(全)
前言
大家好,欢迎关注天天听这本书,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天下英雄谁是对手》。
“天下英雄何其多?曹操刘备,吾若有子,必如孙仲谋。”这首诗原本是辛弃疾所作,歌颂孙权为英雄,说只有曹操、刘备能与他匹敌。但本书今天的重点不是孙权,而是曹操和刘备。
作为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曹操和刘备受到了太多的关注。尤其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刘备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按照严格的历史分期,东汉灭亡于公元220年,三国历史从此开始。公元220年曹操去世,三年后刘备去世。然而《三国演义》对这两位英雄却十分偏袒。全书120回,曹操死于第78回,刘备死于第85回。真正属于“三国时代”的历史只占据了全书的最后三分之一。而且,相比于这三分之一,我们更喜欢阅读前面的内容。
由于《三国演义》影响力巨大,因此对其解读的作品也不少。但你会发现这些作品好像都有一个固定的套路,就是通过所谓的史料去纠正《三国演义》,告诉你曹操、刘备、诸葛亮、周瑜不是那样的,而是他们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如今的《谁是天下英雄的情敌》则大不相同了。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人文历史作家刘博,著有《天下英雄的情敌》、《天下英雄的情敌》、《天下英雄的情敌》等作品。在这本《谁是天下英雄的情敌》中,作者不着眼于考证与揭露,而是着眼于我们熟悉的曹操、刘备形象在大众审美与文人趣味的双重撕裂中是如何塑造的。
大众审美是化妆师,文人趣味又是化妆师。接下来,我们就跟随作者,一步步看曹操、刘备两个人物是如何化妆、卸妆、补妆,甚至整容的。第一部分看曹操;第二部分看刘备。最后,我们来说说“历史小说”这个类型。《三国演义》的影响力究竟来自哪里?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看曹操。
我问你一个问题,《三国演义》里的曹操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就像民间戏曲里,曹操必须穿上“水汪汪的白脸”的戏服。《三国演义》高举“尊刘贬曹”的旗帜,通过强化曹操的背叛,衬托出刘备蜀汉政权的正面。所以答案似乎是肯定的,曹操在《三国演义》里是一个反面人物。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看了《三国演义》之后,都喜欢曹操呢?《三国演义》的作者是不是算错了?作者掌握着塑造小说人物的最高权力,却没能成功引导读者的情感和价值观。
我们之前说过,历史人物的形象很多时候会受到文人趣味和大众审美的影响,《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亦是如此。
我们先来看看曹操在正史上的形象是什么样的。
关于曹操最重要的正史记载,就是陈寿的《三国志》。但需要注意的是,正史不等于真实历史,甚至离真实历史还很远。《三国志》就是这样的一部正史。
这就要说到《三国志》作者陈寿的独特人生故事了。陈寿生于公元233年,蜀汉人。公元263年,魏伐蜀,31岁的陈寿成为魏人。公元265年,魏晋灭亡,33岁的陈寿所属的政权成为司马氏的晋国。后来,他负责编纂《三国志》,麻烦就来了。
陈寿不是因为是蜀人,所以偏爱蜀国。主要是因为陈寿生活的时代太娇气了。他以晋朝史官的身份编撰了《三国志》。问题是晋国继魏之后,曹魏的正统地位不容挑战。但如果曹魏还不够坏,晋国取代魏国的合法性又从何而来?所以曹魏肯定有重大污点。
于是,你会发现,陈寿每每写到曹魏的历史,就变得语带讽刺,用作者刘博的话来说,就是“宏观肯定,具体否定”,说起来客气,其实却是拐弯抹角,恶语伤人。
比如《三国志》记载,曹操平定邺城后,曾到袁绍墓前祭祀。陈寿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慰绍妻,还财宝家。”慰问袁绍妻子,同时还财物。为什么用“还”字呢?潜台词是曹操以前曾抢劫过袁绍一家的财产。
例如陈寿写完曹操传记《武帝纪》后留下这样的评语:“汉末,天下混乱,英雄辈出……太祖运筹帷幄,鞭策天下,兼收申、商之妙,韩、白之绝策……”
乍一听,像是夸赞;但细看,总感觉不对。“运筹帷幄”隐含着精通政略,“鞭策天下”似乎是在指责曹操滥用暴力。陈寿在谈及曹操的才干时,拿申不害、商鞅、韩信、白起来作陪衬。但申不害、商鞅是谋士,天天想着如何巩固皇权,欺压官民;韩信、白起善战,但结局却很悲惨。再说,曹操是君王,怎么能和谋士、将领相比呢?
这还不算结束。陈寿最后的总结是:“能立大功者,莫不因谋略高明。”注意“莫不因”两个字。陈寿认为曹操能立下帝王之业的基业,莫不因谋略高明。古代总结强调帝王成功经验,必说“顺应天意,得民心”。陈寿对此只字未提,只强调曹操有谋略。
如果说陈寿生活在特殊时代,因而不能如实书写,那么其他时代的史书对曹操的评价是否能更加客观呢?
正如这本书的一个标题所说:“史家从不尊重曹操。”遗憾的是,各个史书中的曹操形象并无本质区别:都是能人,但人品不好。
比如陈寿之后一百多年,南朝刘宋范晔在《后汉书》中写道,曹操是太平奸臣,乱世英雄。意思很直白,曹操很有能力,但是他躁动,太平的时候,社会规矩不给他胡闹的余地,曹操就想尽办法破坏,做个奸臣。乱世就不一样了,大家都在捣乱,曹操的英雄才华就发挥出来了。
再比如,陈寿之后800年,北宋司马光在编撰《资治通鉴》时,开篇就强调德才要分开看待:“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于德,谓之小人。……小人聪明能行恶,勇猛能作恶,如虎添翼,能害多少人啊!”司马光认为,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于德,谓之“小人”。那些“小人”智商高,但德行不足,这更添其威力,真正干坏事的才是他们。显然,曹操就属于司马光所批判的那一类“小人”。
为什么古代史书总是肯定曹操的能力,却明确批评他的道德呢?
曹操很有能力,这一点是大家都认同的一点。曹操所谓人品不佳,或许是因为曹魏政权的“原罪”,毕竟曹魏取代汉朝自立,这在重视君臣关系的古代是不可饶恕的。
曹操在古代官传史书中并不受人喜欢,但是古代文人却很喜欢他。
接下来我们看看“化妆师”的“文艺范”是如何给曹操形象上妆的。
第一个公开歌颂曹操的著名作家是西晋的陆机。陆机是东吴名将陆逊的孙子。按理说,出生于东吴的陆机本该痛恨曹魏政权,但陆机却写了一篇《悼魏武帝》来纪念曹操,并极力推崇他。
摘录如下:曹操生于汉末乱世,犹如潜伏在深渊的巨龙,慢慢滋养着自己的鳞片,等待幸福的乌云升起,飞走。他以神道为本,以德行为本,乘智慧之风,名声远播。曹操杀敌如雷电,歼灭强敌如拾地而生。
可以看出这和今天粉丝们对偶像的赞美是一样的精神。
陆机之后八百年,有一位更著名的作家接替了对曹操的怀念,那就是苏轼。他被贬到黄州时,写了一首诗,叫《赤壁赋》。苏轼说:“‘月明星稀,乌鸦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苏轼借用了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鸦南飞”的诗句,来反映自己所处环境的孤独与凄凉。
苏轼在《赤壁赋》中甚至创造了“横枪作诗”这一著名形象,其笔下曹操横握长枪,慷慨赋诗,文武双全的形象,充满了苏轼的赞美之情。这一形象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后来的《三国演义》也接受了这一说法。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愿意相信“横枪作诗”是历史事实。
中国古代文人为何总是提到曹操?
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曹操身上有一种特殊的品质能够打动作家,鲁迅在谈到曹操的文章时,特别强调了一个特点,就是“洒脱”,就是说他写文章毫无顾忌,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这需要的不是勇气,而是非凡的思想。敢说敢写,可能就是“键盘侠”。但曹操有思想。他总能用朴实的话语说出别人想说却不敢说的话:很多人见识过战争的残酷,但曹操能写出“白骨露野,千里无鸡鸣”;很多人有争天下的雄心壮志,但曹操能写出“老马入厩,壮志在千里之外”。曹操的诗文古朴雄浑,悲凉感人,与那个时代流行的浮华肤浅的文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笔者刘博认为,鲁迅评价曹操时所用的“通脱”两个字,也可以分开解释:“通”是通透、清澈,“脱”是洒脱。中国古代有些文人是“通而不洒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事业有成,但一生劳碌,被各种规矩束缚;还有一种是“脱而不通”,那些失意的文人虽然逃离了官场,但一生唠叨个不停,说“我一生被小聪明误导”、“人人浑浊我清澈”,意思是他们还渴望重返官场,不够洒脱。
另一方面,曹操是乱世汉末最残暴的屠夫,也是最悲情慷慨的吟游诗人,这两个形象让后世文人感到格格不入,而曹操身上,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非常“洒脱”,这怎能不让文人羡慕呢?
文人对曹操向来是推崇备至的,但在古代,有时间和能力去思考人生的人毕竟不多,大部分都是为生计而挣扎的普通人。
于是,在“化妆师”“大众审美”的作用下,曹操被改造成了另外一个样子。
古代文人可以通过文字留下自己的思绪,而普通百姓的好恶却只能在民间艺术中体现出来。我们来谈谈元代以来戏曲和民间艺术中的曹操形象。
据笔者统计,元杂剧中现存完整的三国剧有21部,其中3部为《周公瑾娶小乔》等天马行空的原创剧目,其余18部则以刘备一伙为主要题材,如《刘玄德孤身赴襄阳会师》《虎牢关三战吕布》等,曹操只是作为陪衬或反派出现。
明清两代的三国戏曲亦然,基本不围绕曹操展开,只有在讲述“文姬归汉”故事时,曹操才会以略显正面的形象出现,而这个故事只是《三国演义》中无关紧要的部分。
其实直到今天,一定程度上也是如此。江苏说书人张国梁先生讲的三国故事,以千里走单骑开始,以七军覆没结束,却跳过了“袁绍与曹操决战官渡”和“曹操大战马超潼关”。
在这些戏曲和曲艺中,曹操奸诈、愚昧的形象就如他的脸谱一样丰富多彩、稳定。
因为普通百姓需要容易记住的文字,古代官员也需要道德符号来教化百姓。所以曹操在民间就成了永远的“白脸”。
在“文艺趣味”与“大众审美”的撕裂之下,《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将会变成什么样?
《三国演义》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又为文人所写,因此,它融合了史实记载、文人趣味和大众审美,将对曹操的歌颂与丑化糅杂在一起。
笔者刘博认为,《三国演义》中关于曹操的负面信息可以分为四类:欺君、杀名流、除小人、屠杀平民,人们对他的厌恶主要来自于这四个方面。
先说第一类,欺君,也就是欺汉献帝。因为《三国演义》是“尊刘贬曹”,所以刘备之所以受人尊崇,自然是因为他“姓刘”,可能有合法性,而曹操则是奸臣。《三国演义》在这方面延续了过去的价值观,不仅引用史书中关于曹操的反面信息,还加入细节强化,比如描写曹操逼死汉献帝怀孕的董贵妃,皇帝、皇后、董贵妃都哭了,曹操甚至嫌吵,命人把董贵妃拖到宫门外勒死了。
《三国演义》批判曹操的第二类内容,是诛杀名士。所谓的“名士”就是出身大户,受过良好教育,有机会做官,这些人受到优先提拔,是社会的栋梁之材。《三国演义》中曹操诛杀名士的对象,就是那些不守规矩,不懂分寸,善于耍手段,特别卑鄙的名士。比如著名的“曹操与杨修”的故事,杨修出身于弘农杨家,是个名士。他的确很有才华,但是却天天在曹操面前炫耀,所以曹操后来就把他杀了。
《三国演义》中曹操犯下的第三种暴行是除掉小人,这不仅是为了凸显曹操好杀的形象,也是为了满足读者看到小人得到报应的快感。因此,《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经常承担一项任务,就是杀死那些好人不便杀的小人。例如曹操征讨张鲁时,张鲁手下的谋士杨松收受了曹操的贿赂,帮助曹操成功。曹操大获全胜后,对杨松这样为了荣耀而背叛主子的坏人,当众斩杀了他。
曹操犯下的最后一类暴行,是对平民的屠杀。曹操在历史上曾多次屠城。比如193年攻打陶谦时,在徐州进行屠城;195年攻打雍丘时,围城数月,破城后屠城;198年攻打吕布时,屠杀彭城;200年官渡之战,葬送了七八万袁绍投降军。但奇怪的是,《三国演义》几乎不提这些事情,即使提也是轻描淡写。原因很简单,《三国演义》的受众是普通百姓,这种缺乏具体人物对话、打斗情节的内容无法吸引用户,所以就被压缩甚至删除。
至此,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在文人趣味与民间审美的冲突下,《三国演义》对曹操既有美化,也有丑化。不过,《三国演义》丑化曹操的地方,多是欺君、迫害名流,但如今的很多人并不在乎这些,摆脱一些傲慢的既得利益者,也是一种解脱。《三国演义》对曹操的美化,最重要的一点,是掩盖了他屠杀平民的暴行,这恰恰是现代人眼中极其重要的问题。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大概比历史上真正的曹操要好,或许正因为如此,有些人只看了《三国演义》,就成了曹操的粉丝。
第二部分
详细介绍完曹操,我们再来说说他的对手刘备。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三国演义》里的刘备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
接下来我们慢慢说。
既然《三国演义》是“尊刘贬曹”,那么创作者的主观目的当然是为了让刘备的形象更加高尚。毕竟刘备在战斗力上比不上关羽、张辽、吕布,在文学修养上比不上曹操、曹丕父子。创作者主要可以在刘备的道德上做文章。因此,《三国演义》尽力把刘备塑造成一个道德完美的人。
但道德并不只是自夸自己的高贵,我们必须听他们说什么,看他们做什么。让我们看看刘备对皇帝、对领袖和盟友、对部下和对人民的态度。
首先是皇帝,汉献帝。
《三国演义》记载,汉献帝拜见刘备时,查考族谱,确认刘备是皇帝的叔父,并把刘备请到偏殿,行了叔侄之礼,从此刘备就被称为刘皇叔。作者刘博提到,这是民间传说,历史上并不存在。
曹丕称帝后废黜了汉献帝,封为山阳公,刘备却一口咬定汉献帝是被杀的。作者刘博结合多方史料,推断这是刘备得知汉献帝被废后,故意捏造的假消息,为自己称帝找借口。
《三国演义》当然不会如实写出来,而是说“据传,汉高祖已被杀害。”刘备误信了谣言,于是无奈地扛起了复辟汉室的大旗。
我们再来看看刘备对待他的领袖和合作者的态度。
历史上,刘备出身卑微,曾被人称为“老哥”,也就是老兵的意思。他跟随过很多人,除了大家熟悉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还有邹敬、关羽、焦赫、田楷等很多不知名的人物。
刘备对其他将领和同僚的态度很难说,但有两个人肯定对他的好意视而不见。第一个就是曹操。刘备退出徐州之后,曹操对刘备很好,直到官渡之战。但后来,刘备为了自身的发展,疏远了曹操。
曹操对刘备很好,大家可能印象不深。这是因为《三国演义》淡化了这一部分,而《三国演义》的创作者故意安排了两个情节:荀彧设计“二虎争食”之计挑拨刘备与吕布的关系,设计“驱虎吞狼”之计挑拨刘备与袁术的关系,以此来表明曹操心怀不轨,刘备放他于水火之中。
刘备背弃的第二个人是刘彰。这一点没有争议,刘备只不过是霸占了刘彰的地盘,这个巨大的污点实在是难以掩盖。不过,《三国演义》还是尴尬地安排了两个场景。一个是魏延舞剑要杀刘彰,刘备上前阻拦;另一个是刘备攻下成都,哭着说:“不是我不践行仁义,而是我别无选择!”
《三国演义》的创作者们确实尽力了。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刘备对待臣民的态度。
刘备入蜀后,根基不稳,便打击了一批地方派系。比如他处死了出身于蜀国的张禹,理由是“一家生一株美兰,必须断门”。有德之人本性老实,但往往把握不住“度”,有时甚至不听皇帝的话。这时皇帝就不能容忍,必须除掉他。这个解释听起来有些牵强。
如果这是他对待新任大臣的个案,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他对待结拜兄弟的态度。
据史书记载,刘备在吴国杀关羽夺取荆州一年半后,便出兵伐吴。《三国演义》则称,刘备此举纯粹是为了给二哥、三哥报仇。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认为,刘备伐吴的决定是错误的,诸葛亮拦不住,从而加深了刘备“君臣之忠,父子之慈”的兄弟情谊。
作者刘博认为,从动机上看,这次军事行动有为关羽报仇的成分,但并非主要原因。出兵东吴未必不合理,毕竟荆州是战略要地,蜀汉政权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夺回荆州。
很难判断在刘备的心里,兄弟情谊和政治哪个更重要。但无论怎样,我们总会感叹,刘备为了实现桃园誓言的伟大誓言,愿意牺牲自己一生流浪才获得的政治资源。
这或许是《三国演义》最感人的地方了,很多人读到这里都流泪了。
最后我们来看看刘备对待百姓的态度。
提起刘备与百姓,一定会想起那著名的历史场景:曹操大军逼近,刘备欲奔江陵,一路上,跟随的人越来越多,到了当阳,已经“带兵十余万,辎重数千两”。这就是《三国演义》高光之处。
结合当时的社会结构,作者刘博推测,这“十余万人”应该不是一群散落的个体,而是分属于几百个中小型家族,而这些家族的领头人物,正是投奔刘备的“功臣”的主体,其中就包括诸葛亮。
不过,有一点很重要,《三国演义》并没有强调。历史上,刘备刚入蜀时,遇到了财政困难,于是就发行了一套面值很高但重量不足的新货币,叫做“直百钱”。然后他让百姓使用新货币,于是刘备就不劳而获了。这是对刘备不好的一面的描写,《三国演义》的创作者自然没有多加描写。
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刘备对百姓肯定不够好。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那个时代,刘备是对百姓最好的政治强人。而我们知道,在混乱的三国时期,一个弱小的政权,第一要务就是生存。为了百姓而遭受外部冲击,是得不偿失的。正因为如此,刘备才变得与众不同。这也是刘备在当时享有盛誉,被后世视为仁君代表的最重要原因。
好了,这里我们把历史和文学中刘备对待不同群体的态度进行了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刘备虽然品德很好,但是《三国演义》确实夸大了很多,尽可能的隐藏,尽可能的夸大。因此,刘备在《三国演义》中成为了一个道德榜样。
可惜的是,《三国演义》的创作者还是失败了。
为了塑造刘备的道德形象,《三国演义》的创作者不惜大幅削弱刘备的政治能力、军事能力。
比如“张飞鞭打巡抚”这一场景,历史上巡抚原本是刘备亲自打的。作者刘博查阅史料,发现巡抚之所以刁难刘备,并非因为贿赂不得,而是迫于朝廷政策。当时朝廷下令,像刘备这样通过军功成为县级官员的人,要免职,给世家子弟腾出一些职位。刘备当然非常愤怒,怎么能过河拆桥呢?在这种情形下,刘备愿意鞭打巡抚,这样能引起一大批军人出身的官员的共鸣和喝彩。在《三国演义》中,为了美化刘备的品德,把这个情节转移到了张飞身上,但删除了他性格中暴戾果断的一面,其实反而削弱了刘备。
比如“关羽斩蔡阳”这一幕,历史上斩杀蔡阳的是刘备。但《三国演义》的创作者们觉得斩杀这种残忍的行为可能不符合刘备谦君子的身份,所以就安排关羽亲自下手。顺便说一句,历史上蔡阳名字里的“阳”应该是飞天的“阳”,而不是太阳的“阳”。
让我们谈论Liu Bei。这座山原来是刘·贝伊(Liu Bei)的荣誉,当时刘·贝(Liu Bei)还活着时,李安格(Liang)尚未在许多领域进行干预。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摘要Liu Bei的形象。
在三个王国的浪漫史上描绘的刘比(Liu Bei)的形象在道德上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不现实,而且能力平庸,以至于作者刘的一词使用了“暂停”一词来描述Liu Bei的形象,这意味着他看上去并不像一个真实的人。
今天,人们不喜欢Liu Bei,而古老的学者也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这种空洞的形象,而“流行美学”的“化妆师”毕竟没有努力来美化三个王国的浪漫。成为今天的事物表明,这种妆容在过去的群众中也许是“好皇帝”,不幸的是,古人的脑海中应该像刘·贝伊(Liu Bei)一样。
结论
谁是世界上最好的英雄?
由于文学品味和公共美学的双重力量,Cao和Liu Bei的形象在不断变化,在三个王国的浪漫中,Cao Cao的目标是恶棍化的目标,Cao Cao最初帮助他的黑暗历史掩盖了他的黑暗历史,并强调了他的良好素质,这使他成为了许多人的莫尔。不太真实,甚至有点虚伪。
三个王国的浪漫史是我国家最杰出的历史小说。
作者认为,这是因为“三个王国的浪漫”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地接近上层阶级,其他章节大多是用白话写的,但“三个王国的浪漫史”坚持使用古典中国人的许多民俗故事。
这三个王国的浪漫是一本书,努力排除庸俗的兴趣,但与之相反,这一努力使它在某些人中具有优势。许多人的需求改善自己的“水平”或“向西方的旅程”没有这种功能,因此,这三个王国的浪漫吸引了很多关注,并在古代中国长期的历史小说中占据了首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0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