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棋盘游戏的认识是从《三国》开始的。
“黑卡!黑卡!又是黑卡!唉,这么多黑卡杀,还拿个弩,不想玩了!”
我无奈地关掉电脑,隐约出现一幅画面:高贵端庄的甄姬面对苦苦挣扎的孙权,风情万种地唱起《洛神赋》,“似轻云蔽月,似风雪飘零”,美得能俘获全国人民的心!而孙权却没有“灵活变通,各取所需,制衡天下”的少年雄心,只能无奈地大喊:“父兄立功,可惜丧尽天良!”……
直到今天,我仍然会在空闲时间玩几轮这个游戏。
桌游:十年轻松杀
文/刘涵宇、朱云嘉
小时候,三国杀的出现,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课余唯一的消遣。当时识字不全,只翻过两页说明书的我,便断章取义地“重新修改”了规则:击杀为攻击,闪避为防御,桃子为补血,每回合开始抽一张卡牌,可拿在手上,也可装备在将领卡上,装备上的卡牌不可被偷取或破坏,武器卡上的数字表示攻击倍数(照此,麒麟弓成了“神器”),铠甲可无限装备,马驹只是摆设而已。
于是《论持久战》的精神就发挥得淋漓尽致了,一局游戏就能耗费一整个下午。第一阶段是抽牌、囤牌、互相盯着的阶段,最后有人舍不得手里的“财产”,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搬牌阶段。这个阶段也很漫长,毕竟手里有二三十张牌,你杀我我躲。就算“雌雄双刃剑”和“狄鲁”如洪水猛兽般冲来,“苍龙偃月刃”和“人王盾”总能化险为夷。这时候仿佛升级为“真人对决”,俗话说“输出全靠喊”。渐渐失去了耐心,浪费了一个下午后,小学生们总是被其他东西吸引,一扔掉牌就又去玩了。 而下一次,他们依然会饶有兴致地捡起地上的牌,继续兴致勃勃地“战斗”……
后来,随着我慢慢看懂、理解了三国这个游戏,才知道这是一款需要推理的游戏,是忠臣与叛臣的双向博弈,叛臣乘虚而入,形成三方博弈,犹如三足鼎立,脆弱的平衡随时可能崩塌,大战一触即发。慢慢地,我从一个一开始就表明身份的菜鸟,变成了一个善于示弱、顺势而为、伏笔的人……
孙子兵法有云:“能则无能,无则无能。”在三国游戏中,经常会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国杀的精彩之处由内而外,从内在的游戏机制到精心设计的文化背景。比如《襄阳记》记载:“荀灵君到人家,三日坐香,闻香而来。”卡牌中,荀彧也伴随着香炉和烟雾。此外,荀彧佩戴的项链表明了他的体力,为他设定的性格台词表明了他的技能——“命”。人物的台词也经过精心雕琢。荀彧自幼被称为辅佐君王的才子,因此在《三国演义》中被概括为“心怀忠义之志,守谦退之节”。再比如司马懿悲愤的“才子可以通达世事,却可以违背天意改变命运,违背天意难吗?” 和诸葛亮那句无奈的“将星陨落,天意难违”相得益彰,大量的典故充斥其中,三国杀顿时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
每款游戏都有自己的“轮回”,但总有人执着地追随。
渐渐地,三国游戏成为回忆,取而代之的狼人杀游戏更加神秘,更像一场游戏。从游戏开始,处处凶险,游戏环环相扣,参与者需要记住每个人的每句话、每个微表情。狼人杀的本质是话语权的争夺,话语权的主导决定了“大势”,这就是新的潮流。身在其中,你的身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言行。所有参与者都遵循一套话语体系,或者称之为表层话语体系——站在一个“好人”的立场,分析别人话语中的漏洞、行为中的谬误,哪怕这个身份其实是个“狼人”。
新手往往沉浸在“找漏洞”中无法自拔,而高手则暗暗分析别人话语的正确性和目的性。因此,狼人杀对社会关系的理解和洞察远大于三国,也更加与现实结合,让人流连忘返,学会一点世故。受其影响,也会在日常表达中更加注重逻辑,以理服人,做到求同存异。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外在的言语学会倾听、理解内心的想法。在训练参与者的言行举止、气质、思维模式方面,狼人杀能产生的影响力是前所未有的。
现在我玩桌游的时间很少了,但闲暇之余,我总会约上朋友一起玩桌游,挤在房间里,一起享受游戏的乐趣,不是很有趣吗?
往期
后台回复宿舍号即可阅读每月纸质版校报
投稿邮箱:lovehd_hdxbjzt@126.com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0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