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东吴一共上任了四位闻名天下的大都督,即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这四位大都督,都是孙权的心腹之臣,都曾为不同时期东吴的发展和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都有着不同的才能和特点,也都是三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那么,这四位大都督,谁最强?谁最弱呢?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他们的能力和成就,不仅取决于他们本身,还受到了时代的影响,孙权的心态变化,以及各自的战略思想和决策。要想客观地评价他们,就不能只看他们的战绩和名声,还要看他们的战略眼光,君主的信任程度,对部下的管理水平等方面。
01
东吴第一任大都督—周瑜
周瑜(公元175~210年),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孙策童年玩伴与挚友。在公元195年孙策举兵准备称霸江东时,周瑜马上率领手下参军,孙策非常感动。按照现代公司制度,周瑜怎么也是个合伙创始人。
孙策能快速拿下江东,离不开周瑜的鼎力相助,作为吴国奠基人之一周瑜的功劳是非常大的。在孙策突然去世后,继续辅助孙权统领江东。
二十四岁当上中郎将,且容貌俊朗,吴郡之人皆称其为周郎,他还精通音律,如果察觉乐曲如有缺误,他一定会看看,所以当时有谚语说: “曲有误,周郎顾。
而周瑜的军事指挥能力也非常强,其中代表之一的赤壁之战,当时曹操南下,在当时的江东有着许多投降派,其中张昭是为代表,当时周瑜力主抗曹,反对投降,于是赤壁之战开始了,他作为大都督,统一指挥了东吴和刘备的联军,运用了火攻、诱敌、伏击等多种战术,成功地击败了曹操的水军,造成了曹操的惨败。这一战,不仅打破了曹操的统一天下的梦想,还为东吴和蜀汉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后面与诸葛亮的斗智斗勇,也是一段佳话,而三国演义中说周瑜被写成嫉妒诸葛亮,喊出传世名句:既生瑜何生亮后吐血而亡。
事实上三国志记载周瑜非常大度,就是和程普不太和睦,而且无论是家世,还是才能,周瑜,乃至容貌都不比诸葛亮差,甚至更强,所以谈何嫉妒?无论是谁都不得不夸周瑜乃王佐之才。只不过天妒英才周瑜活了35岁就去世了。
后世范成大对周瑜的评价:''世间英雄豪杰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后著令曰:“故将军周瑜、程普,其有人客,皆不得问。”初瑜见友於策,太妃又使权以兄奉之。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 《三国志·吴书九·周瑜传》
02
第二任都督—鲁肃
鲁肃(公元172-217年),字子敬,临淮郡东城县人,出生于一个士族家庭,从小气度不凡,性格豪爽,和周瑜自小便是好友。
鲁肃的战略规划,是以促进并维持孙刘联盟为目标,不得不说鲁肃很有远见,很早就提出了三分天下。
鲁肃的军事指挥,是比较弱的一面,他不擅长亲自上阵,而是喜欢在后方策划和协调,他的战绩不多,也不太出彩。他最著名的战役,就是赤壁之战,他作为周瑜的助手,为周瑜的计划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这一战,也是他唯一参与的大型战役,之后他就没有再有过什么大的作为。
鲁肃的外交能力,是比较强的一面,他率先倡议联刘抗曹,还提议分割荆州,把荆州一部分借给刘备,让刘备得以根据地对抗曹操,从而使得曹操四面受敌。
鲁肃相比周瑜,更强的是他对大局形势的认识,鲁肃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去世,年仅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也渡江前来吊唁。
03
第三任都督—吕蒙
吕蒙(公元178~219年),字子明,汝南郡富陂县人。他从十五六岁就从军,曾杀掉因他年纪小就轻蔑他的官员。孙策看出他是潜力股,收他在自己身边做事。孙策死后,吕蒙继续仕于孙权,吴军的主要战役几乎都有参与,是吴军的杰出人才。
吕蒙的战略规划,和鲁肃的分割荆州不同,他是以夺取整个荆州为目标。不得不说吕蒙很有野心,不仅要从刘备手里拿回南郡,还要从曹操手里拿下襄樊。
吕蒙的军事指挥,是以奇袭和心理战为特点,他善于利用敌人的疏忽和松懈,发动突然的攻击,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他最著名的战役,就是白衣渡江,奇袭荆州,使关羽腹背受敌,导致关羽败走麦城,战败被杀。这一战,不仅夺回了荆州,为东吴立下了汗马功劳。
吕蒙的外交能力,是比较弱的一面,他认为外交基本没什么用,所以干脆就不搞什么外交了,这也是吕蒙为什么看上去做事决绝的原因。他的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取得了一些利益,但却破坏了孙刘联盟,断送了东吴夺取天下的希望,也给后来的吴蜀关系埋下了隐患。
但是吕蒙也是英年早逝,吕蒙最后活了43岁就去世了。
04
第四任大都督—陆逊
陆逊(公元183~245年),字伯言,吴郡吴县华亭人,出身江东大豪族,从21岁就仕于孙权,颇受信任。
陆逊是四大都督中最后出场的,却是任期最长的,他先后担任过大都督和丞相,是东吴的支柱和元老。
他的战略规划,是以自保和国力增长为主,他反对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也反对东吴向夷洲等偏远之地发展。他主张以西陵、夷陵以点概面,建立全面的新国防体系,以应对曹魏和蜀汉的威胁。
陆逊的军事指挥,是以沉稳和稳健为特点,他善于避实击虚,坚守不出,以待敌人的疲惫和失误,然后发动致命的反击,取得大胜。
黄武元年(222年),蜀汉皇帝刘备大举征吴,孙权命陆逊为东吴大都督,夷陵之战,他力排众议,认为应避蜀军锋芒,坚守不出。并且引诱刘备所部深入夷陵内部,随后火烧连营,取得大胜。这一战,不仅击退了刘备的大军,还间接的造成了刘备的死亡,为东吴稳定了江南的局面。
陆逊对魏国的四战也都是胜利,虽然是小规模战役,但是石亭之战后,大司马曹休战后负伤,最后在洛阳身亡。陆逊对抗曹魏采取都是比较保守的方法,以防守为主。
陆逊的外交能力,是比较平和的一面,他在孙刘联盟重新建立后,多次在诸葛亮北伐期间,骚扰魏国东部。使其无法调兵增援。他也多次与诸葛亮进行书信往来,交流思想和见解,表现出了一定的友好和尊重。陆逊文武兼备,跟随孙权四十多年,统领吴国军政二十多年,被孙权称为社稷之臣。
而陆逊因卷入孙权继承人的纷争,二宫之争中,因为陆家多支持太子孙和,陆逊为此经常受到陆逊责备导致自己被降罪。最后忧愤而死,享年六十三岁。算是活最长的大都督了。
结语:个人觉得,四位都督排名是周瑜>陆逊>吕蒙>鲁肃。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东吴的四大都督,即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从大环境、战略规划、外交和军事指挥四个方面对他们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展示了他们的优劣和特点,以及他们对东吴的影响和贡献。我们发现,他们都是东吴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负责人,对东吴的扩张、规划、外交、战争指挥都起到了巨大影响,但他们也有各自的局限和不足,这也说明了东吴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过程,每一位都督都是东吴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意见,理性交流。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0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