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三国故事 >

赤壁之战主角究竟是谁?这些情节被小说增料不少

作者简介:刀与笔,本名陈思,文史爱好者,法学硕士。希望一直坚守自己的爱好与兴趣,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想法,与广大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

原标题是:《赤壁之战主角是谁?这些情节是小说加了很多的:赤壁之战的真假(孙权集团篇)》

赤壁之战堪称是汉末一场重要而又精彩的战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赤壁之战之后,孙权集团和刘备阵营得以壮大发展,逐渐形成了曹、孙、刘三足鼎立的局面。之所以精彩,是因为赤壁之战是一场群雄争霸的智慧博弈和力量较量。罗贯中先生在小说《三国演义》[1]中用八个回合来描述这场著名的战役,其中也包括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精彩场面。那么,赤壁之战的历史情况究竟如何?文学作品中流传的故事是真实的吗?哪些情节是虚构的?接下来,笔者将用三页纸来简单阐释一下赤壁之战的真假。

受多种因素影响,汉末三国时期孙权集团的存在感始终不及刘备阵营和曹操势力,但在赤壁之战历史上,孙权集团才是真正的主角。其核心成员之一周瑜在整合、统一孙权集团内部意见,最终促使孙权集团与曹操势力展开对抗,并以儒将的身份巧妙布置、指挥。除此之外,小说中其他孙权集团成员,如鲁肃、黄盖、甘宁等,在赤壁之战中也有着十分出色的表现。大家耳熟能详的剧情有:群雄齐聚、周瑜巧妙反谍(蒋干窃书)、黄盖自尽之计、阚泽伪造投降书等。

群雄齐聚、君王巧用剧情基础分析(蒋干偷书)

《三国演义》中,曹操军首战失利,曹操便命令荆州投降将军和水军统帅蔡瑁、张郃布设水堡,训练水军。蔡、张二人海战演习颇有纪律,这让周瑜十分担忧。恰巧曹营的蒋干自告奋勇,代表曹操劝说周瑜投降,周瑜便巧妙设下反谍之计,用伪造的蔡、张二人写给吴三郎的书信欺骗蒋干,使蒋干窃信归还曹操,最后借助曹操之手除掉蔡、张二人,消除了孙吴的隐患。在这个过程中,蒋干的形象十分尴尬。 不仅没有完成劝降任务,还多次被周瑜戏弄,其丑陋的行为导致蒋干在很多戏曲作品中被塑造成丑角形象。

在正史中,上述情节与小说有相当大的区别。

首先,关于事件的起因,正史虽然记载了曹军一战大败[2],但并没有记载蔡瑁、张郃统领曹军水军的事。既然没有蔡、张统领曹军水军的事,也就没有周瑜利用蒋干进行反间谍的事。总之,历史上没有蒋干窃书的事。

其次,蒋干盗书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历史上蒋干确实曾到周瑜那里劝降。据《三国志·周瑜传》引《蒋表传》[3]记载,蒋干一到周瑜那里,双方就进行了礼节性的言语交锋,之后双方大致知道了对方的意图。此外,小说中蒋干的滑稽、无能形象与历史不符。史书记载,蒋干“相貌俊秀,能言善辩,江淮之间独树一帜,无人能及”,可以说是相当能言善辩(作者注:这样的评价,与后来蜀汉的秦宓在出蜀时曾与张温辩论​​天道之事有些相似)。 并且蒋干知道周瑜难以劝服,在整个过程中他依然保持着冷静和优雅的态度[4],丝毫没有小说中的尴尬。

其次,周瑜确实设宴款待蒋干,并带蒋干巡视军营,同时也明确表示不会投降。[5]因此,小说中群雄并起的设计,是有一定历史依据的。

值得一提的是,《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疏中,并未明确提及蒋干游说周瑜的具体时间,而只是用了笼统的“先”字[6]来说明时间。但《资治通鉴》记载,曹操派蒋干游说周瑜的时间是建安十四年(209),也就是赤壁之战一年之后。这也反映出蒋干游说周瑜可能并非赤壁之战期间发生的事件。小说很可能根据情节,将此事置于赤壁之战的背景之下。

综上所述,群雄集结的故事和周瑜巧妙的反谍计划(蒋干窃书)的创作,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如蒋干拜周瑜劝降、周瑜到军营探望等,但时间上可能有偏差,此外,也有很多虚构的情节和内容,如蔡瑁、张允担任曹军水师统帅、蒋干窃书等。

解开自刑计和假自首信故事的由来

“献身”的剧情很多人都很熟悉,就是:周瑜本想用“火攻”烧曹军,但又缺少人手,无法靠近曹军的水寨,放火烧曹军的水寨。东吴元老黄盖为了迷惑曹操和曹操派到孙吴当内应的蔡忠、蔡和兄弟,让他们相信黄盖投降是诚心的,便自告奋勇假装投降,并实行“献身”。后来,黄盖还让军师阚泽将假的投降书呈到曹营。阚泽机智应对,蔡氏兄弟被“献身”欺骗,假传情报,终于让曹操相信了黄盖投降。

正史对火攻计划的记载很简单,《三国志·周瑜传》记载:“瑜将黄盖说:‘敌众我寡,难久战。但见曹军船首尾相连,可以烧了就逃。’于是取孟冲战船数十艘,装满柴草,浇上油,用帘子裹住,上竖旗幡,先报曹公,诈降。又备奔船,系于大船后,列队前行。”

从以上记载我们可以发现:

首先,孙武之所以想用火攻计,是因为他观察到曹军的战船都是首尾相连的,与小说中火攻计的前提类似。但史料中提出火攻计的人是黄盖,周瑜等人之前是否有类似的想法则不得而知。甚至有人认为,周瑜早已有破曹计,火攻计或许是偶然促使的。如南宋洪迈在《荣斋随笔》卷五中就提到:“有人说,若无大风,黄盖不提出计策,周瑜未必能取胜。此言不善识人。孙权向周瑜请教时,瑜已言:‘曹冒四险,将军今日当擒之。’刘备见瑜,恨其兵少,瑜言:‘此足矣,豫州只待瑜破之。’” 即使没有火力攻击,他也会赢。”

第二,历史上并没有记载黄盖使用“自虐之术”。虽然黄盖投降曹操一事曾受到质疑,如曹操曾对黄盖派去送投降书的人说“恐你作弊,若信得过,当封爵赏赐,比以前更好”,但没有记载曹操事后对黄盖投降有其他怀疑,说明黄盖投降很快得到了认可。

三国苦肉计的故事_蟹味菇炒肉苦怎么回事_三国苦肉计的故事

第三,正史虽然记载了黄盖伪投降书的内容[7],但是历史上并没有明确指出递交伪投降书的人是谁,因此历史上并无阚泽递交伪投降书的记载。

综上所述,历史上,黄盖曾提出过火攻之计和假降之计,是小说中自刑之计和假降之计故事的历史原型。但历史上,黄盖并没有实施自刑之计,阚泽也没有写过假降书。在我看来,小说中黄盖的自刑之计和阚泽的假降书,都是为了围绕、配合周瑜的火攻之计,使情节更加连贯生动。但正史记载的内容多为零散,甚至黄盖的计划都是偶然的。

总之,孙权集团在赤壁之战的表现,是有一定历史依据的,但也被小说相应加进去了。虽然历史上孙权集团积极备战,与曹军作战,但很多内容在《三国志》的历史文本中是看不到的,比如蒋干拜见周瑜、黄盖献策,都是出自裴松之对《三国志》的注解。这样一来,正史中孙权集团在赤壁之战的表现,就不如小说精彩了。小说《三国演义》在一些零散的历史记载上,花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把本来可能不连贯的事件串联起来,使情节一环扣一环,变得紧凑美观。因此,群雄集结的因果关系,反谍(蒋干盗书)的巧妙设置,在情节上都是连贯的。 黄盖的自虐计划和阚泽的假投降书,也是小说中推动火攻计划的两个重要环节。

[1] 第四十三回:诸葛亮与文人辩论,陆子敬力排众议。第五十回:诸葛亮妙计华容,关羽义不容辞

[2]《三国志·周瑜传》:“当时曹公军已患病,开战第一天,曹公军大败,退至河北,瑜等在南岸。”

[3]《三国志·周瑜传》裴松之注引《姜表传》:“(蒋干)穿一身素布,围着麻巾,私自去拜见禹。禹出来迎接,即对干说:‘子仪,你如此勤奋,不远万里来为曹家做说客吗?’干说:‘我与公同州,相隔万里,远闻公善行,特来谈古论今,观风度。但说公是说客,岂不是奸臣吗?’禹说:‘我虽不如夔、况,但听过弦音,也够懂风度了。’”

[4]《三国志·周瑜传》裴松之注引《姜彪传》:“甘笑而不语,复赞瑜风雅厚道,不善言辞。”

[5]《三国志·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记》:“将甘氏请入,备酒食,遣之而去,言:‘臣有密事,请今入客栈,事毕,再来。’三日后,瑜又请甘氏与周瑜一同视察营垒,及仓房中军粮兵器,然后回到宴席上,将自己的衣服珍宝给侍从看,对甘氏说:‘夫子当与知己之君处世,外信君臣之忠,内信亲人之恩,效法甘氏之言行,同甘共苦。纵使苏、张二人重生,李叟重生,仍抚其背,改其言,吾一小子,岂可改其言?’”

[6]《三国志·周瑜传》裴松之注,引自《蒋彪传》:“曹公初闻周瑜年少有才,以为可劝服,便暗中往扬州,遣九江蒋干来拜见周瑜。”

[7]裴松之《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盖在书中写道:‘盖受孙氏重恩,一向为将,待人优厚。但以天下大势,以江东六郡山越人与百万中军作战,不利极大,天下人皆知。东方将相,愚昧无知,皆知此不可,唯周瑜、鲁肃浅薄无知,未明大势。今日投降,实为大计。瑜所部,必易败矣。大战之日,盖为先锋,必凭形势变化,近侍一时。’”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199925.html

学习的重要性及如何让学习变得易如反掌
« 上一篇 2024-07-04
梦三国 2:国风竞技网游,变身卡与翅膀坐骑,尽享换装乐趣
下一篇 » 2024-07-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