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三国故事 >

三国求贤“内卷”中的人才是怎么挑的?

三国晋国怎么灭亡的_三国晋国历代国君列表_三国 晋国

三国 晋国_三国晋国怎么灭亡的_三国晋国历代国君列表

本文长约5,200字

阅读需要13分钟

公元280年,孙吴最后一位君主孙浩向南下的晋军递交了投降书。 孙浩在给金军将领的信中感叹东吴扼守长江,精兵强将。 他以为国家可以世代相传,却不想国家转眼间就被毁灭了。 孙浩在总结自己保国失败的原因时写道:“不守者,不是因为粮食不足,也不是因为城池不坚固,而是因为士兵在背地作战。” 面对晋军,孙吴无人抵挡。 。 曾经拥有无数名将、文臣的东吴政权,最终落得悲惨的结局。

三国 晋国_三国晋国怎么灭亡的_三国晋国历代国君列表

西晋灭吴局势图。来源/纪录片《中国通史》截图

对于一个政权来说,人才无疑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尤其是在三国这样的乱世,人才是决定性的竞争力。 从客观条件来看,孙吴、蜀汉都不在中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远远不如曹魏。 因此,人才的长期发展能力很难获得。 然而,面对生存压力,各国仍在竭尽全力培养和发现人才。 ,各有各的独特招数。 那么,在这场三国求贤的“内卷化”中,各国都采用了哪些手段呢? 东吴在这场人才竞争中犯了哪些错误,东吴犯了哪些错误?

曹魏:赢在起跑线

不得不说,曹魏在培养和选拔人才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的统治范围恰好涵盖了当时的经济中心(黄河流域)和文化中心(河南地区)。 因此,当其他人还在思考如何招揽人才的时候,曹魏的烦恼却变成了:这么多人才如何选择?

事实证明,曹魏政权之所以能够保持强大,确实是有原因的,为金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继曹魏父汉之后,魏文帝曹丕接受大臣陈群的建议,在全国推行“九品吏法”,成为继“九品吏法”之后又一个完整有效的人才选拔制度。汉代的巡检制度”。 东汉末年以来,出现了评物之风,如东汉徐劭的《月旦评》。 如果得到徐劭的高度评价,他立刻就会名扬天下,自然不用再担心被招揽、被选为官了。 即使曹操年轻时,也努力讨好徐劭的夸奖,“常以宽言礼让自己卑微,为己所求”(《后汉书·郭辅绪传》)。 曹魏的《九品吏法》与这种人物评价颇为相似。 根据《九品官人事法》,曹魏属下的郡县首先设立自己的“中正”,然后由中正官员对当地人才的素质进行考核。 如果考核优秀,就可以得到人事部的任命,进入仕途。 至于担任中正官员的人选,自然都是当地的名人。 就这样,曹魏与贵族们签订了一份“生死契约”。 曹魏统治范围内的士族在不断为曹魏政权提供人才的同时,也不断侵蚀着曹魏政权内部的权力。 最终,士族司马氏篡夺了曹魏的政权,建立了晋朝。

三国晋国历代国君列表_三国 晋国_三国晋国怎么灭亡的

影视剧中九级中正制选拔官员的场景。来源/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截图

这句话分为两部分。 当曹丕同意陈群的建议时,他可能只想着曹魏的人才供给,而看不到这一切的结局。 他同时能想到的是,中正想要选拔人才,首先得有人才。 黄初五年,曹丕按照汉制在洛阳设立太学。 在曹魏的太学中,必须先经过两年的学习,精通一部经典,这样的人才能称为“弟子”; 然后经过两年的学习,必须精通第二本书,这样他才能入仕,成为文坛佳话; 两年后,文轶掌握第三部经,补为舍伦太子。 再学习四年,通达五经,即可升官。 通过这些规定,曹丕明确为太学学生规划了一条康庄大道——即使不能通过贵族的选举,完成“十年五年科举考试”后,仍然可以进入太学学习,顺利进入官场。 ”太学所规定。

三国 晋国_三国晋国历代国君列表_三国晋国怎么灭亡的

影视剧中,太学弟子论政。来源/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截图

“九品中正制”与太学两条人才选拔路径相互制衡,相辅相成。 它们本来就是好的设计。 不幸的是,没过多久,翰林学子就在与贵族子弟的“内卷”中惨遭失败。 首先,能够通过《九品官法》进入官场的士族子弟,绝不会选择耗时长、官位低的太学之路。 对于他们来说,家族亲友的推荐,完全可以代替一个穷书生十年的苦读。 这就导致了国子监里几乎没有士族后裔,学生和士族自然是对立的。 其次,由于曹魏朝廷的地位已经被贵族们瓜分,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势必百般打压太学中的穷弟子。 看似合理的“十年五年科举”,却受到各级士绅考官的严格限制。 据余观《纬略》称,这些考官不仅没有给学生突出重点,反而“颠倒重点”。 他们不评价经文的微妙意义,而在字、句、偈、标点符号上做文章。 如此一来,每次都能通过考试的人屈指可数。 表面上看起来比较公平的太学之路,却成了贫困学子的梦想。 在曹魏末年,没有一个太子能够通过这条看似顺利的道路达到政治权力的顶峰。 在这场人才“内卷化”中,赢在起跑线上的并不是曹魏,而是曹魏的世家。

蜀汉:汉朝正统在益州

毫无疑问,蜀汉的人才储备是三国之中最不足的。 在东汉末年的人才“抽牌”战争中,蜀汉王朝的创建者刘备可以说是极其倒霉的。 一边是手软的“SSR”(指抽卡养成类游戏中最稀有的卡牌级别)曹操,一边是张昭和周瑜两位“五星”顶梁柱一开始就帮忙的部长们。 孙权,刘备有了关羽、张飞两位猛将之后,一直在对付一群鸡肋谋士,抛弃他们可惜了。 直到他四十六岁的时候,他才从隆中山里抽出了军队。 诸葛亮的命运发生了逆转。 尽管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自私地将世界一流的军事将领“五虎将”和世界一流的谋士“卧龙凤楚”让给了刘备,但他仍然无法改变历史:即使诸葛亮之后,刘备迎来了庞统、法正等优秀谋士,但两人都英年早逝,蜀汉的人才库还是相当贫乏。 早期人才储备不足,政治管辖范围小,在人口基数上处于劣势。 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蜀汉可谓是“破天荒”。

三国晋国历代国君列表_三国 晋国_三国晋国怎么灭亡的

三国晋国历代国君列表_三国晋国怎么灭亡的_三国 晋国

影视剧中的法正和庞统。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即便如此,舒翰仍然竭尽全力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或许是因为人才匮乏的苦受够了,蜀汉“人才不足的恐惧”从建国以来就一直存在。 由于我们无法直接拥有顶尖人才,所以只能自己培养。 刘备刚刚取得益州,有了稳定的根据地后,就马不停蹄地在所辖地区整理各种经论。 他还对政权内各学校进行了粗放、优选,基本整合了益州的学术成果和教学资源,保证了益州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与此同时,刘备还任命了大量官员来管理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 这些人的官方立场非常简单明了:鼓励学生搞学习,担任校队长……“按头读书”四个字,直接贴在了每一个益州读书人的头上。 。 随着政权的进一步稳定和发展,蜀汉也像两汉一样建立了自己的“太学”。 金代时期,不少巴蜀官员都有过“游太学”的经历。 虽然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我们已经不知道蜀汉太学的设立时间和规模有多大。 然而,对于蜀汉这样地小人少的政权来说,建立国子监,供养大量不从事生产的国子监学生是很重要的。 这本身就是一种“勒紧裤腰带”的举动。 至少在教育方面,蜀汉是相当认真的。 可惜蜀汉没能熬过长时间的人才培养。 蜀汉翰林院培养的有识之士,最终成为了魏晋的嫁衣。

除了自己培养人才之外,蜀汉肯定需要解决目前人才短缺的问题。 在选拔人才方面,蜀汉忠实地沿袭了汉朝的传统,地方官员巡视自己的辖区,然后向政府推荐人才。 在朝廷里,人才的质量把控和官职的选拔,都由宰相诸葛亮掌控。 诸葛亮在选拔人才时“按才任用,不分资历”,不仅为蜀汉留下了宝贵的人才库,也赢得了蜀民的心。 当孙浩投降时,孙武已经陷入了“背兵作战”的困境,再也没有人愿意为东吴出战。 姜维军接到刘禅投降的消息后,气得“拔刀砍石”。 后来,他们甚至利用魏国钟会与邓艾的内讧,企图造反复国。 蜀汉虽然最终未能收复汉室,但他们已经尽力了。

三国 晋国_三国晋国怎么灭亡的_三国晋国历代国君列表

影视剧中的姜维和诸葛亮。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孙武:我搞砸了!

与魏蜀两国相比,孙吴的处境就有些微妙了。

首先,孙武的人才储备显然不如曹魏。 孙吴所在的江东地区在东汉末年还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地区。 它的农业生产水平远不及北方,而且还充满了各种不服国王的“山”。 这些长期生活在山里的少数民族恐怕连孔子是谁都不知道,更不知道经文的真义。 如果我们要把这些人培养成能够治理国家的人才,恐怕就需要从幼儿园开始教育。 但孙武比蜀汉幸运:不仅一开始就拥有“渣王”,而且高素质人才无缝衔接,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 著名的“孙武帅屡访”——周瑜、鲁肃、吕蒙、鲁迅就是这一盛况的反映。

三国晋国历代国君列表_三国 晋国_三国晋国怎么灭亡的

周宇

三国晋国怎么灭亡的_三国晋国历代国君列表_三国 晋国

鲁肃

三国晋国怎么灭亡的_三国晋国历代国君列表_三国 晋国

吕蒙

三国晋国历代国君列表_三国晋国怎么灭亡的_三国 晋国

鲁迅

影视剧中的东吴人才。来源/新电视剧《三国志》截图

不仅高素质人才源源不断,而且这些名臣名将的后代也是“虎父无狗子”。 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陆逊的儿子陆抗、陆范的儿子陆植、布质的儿子布歇,这些东吴英雄,都是能主政、封疆的人才。 得益于江东士族私塾培养自己的子弟,东吴根本不需要自己办教育,就能获得“无限补充”的人才。 而且,东吴最初的人才卡还有一个有趣的特点,那就是长寿者有多少。 曹魏的司马懿活到了七十二岁,他能够从曹操时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文人,成为曹魏唯一的权臣。 但在孙吴政权中,孙权本人活到了七十岁,并成功战胜了司马懿,司马懿于251年去世; 他的大臣中,鲁迅活到了六十三岁,朱然活到了六十八岁,顾雍七十六岁,鲁岱甚至活到了九十六岁。 还有一位将军,名叫丁奉。 虽然生年不详,但自从孙武第一次割据江东以来,他就一直活跃在战场上。 他差一点就活到了孙武一口气灭国,也算是蓄势待发了。 考虑到当时的生产力和医疗条件,这是一个奇迹。

一方面,教育业务确实很难经营,另一方面,一开始抽到的人才卡却一直没有用完。 孙武在人才选拔和培养方面基本处于平淡状态:他既没有建立学校,也没有太重视人才选拔。 。 孙权时期,有一个负责选拔人才的大臣颜,不仅性格刻薄,而且好议事不爱学。 因为他认为当时朝廷的人无能,所以他对东吴的人员进行了大力的清洗,并将一些作风有问题的人送到了军队。 最终,人们满怀怨恨,他被迫自杀。 在教育方面,孙吴政权除了偶尔任命一些“读硕机酒”指导各地的教学工作外,并没有拿出什么有实质效果的政策。 尽管曹魏、蜀汉很早就完成了太学的修建,但孙武却将其拖延到了第三代皇帝孙休执政时才修建完毕。 面对皇帝的圣旨,东吴官员也集体失败,这条圣旨完全被忽视。

可悲的是,如果孙武根本不关心人才继承问题,他们依然会肆意杀戮。 孙权晚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之间爆发了长达八年的“鲁南之争”,一度造成“全朝分裂”。 最终孙权的解决办法是双方各战五十枚。 导致众多涉案朝臣的悲惨结局:宰相鲁迅被迫悲愤而死,鲁迅的侄子顾檀、顾城等人被判处流放,太子武参被囚禁并处决; 孙霸的党羽、全从的儿子全姬、孙权的叔叔吴景的孙子吴安、孙武的族人孙起等人也被杀。 这些人物要么是英雄人物,要么是江东士族的后裔。 他们都是来自孙武的重要人才库。 如此严厉的惩罚和滥杀给孙武群臣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

三国晋国怎么灭亡的_三国晋国历代国君列表_三国 晋国

影视剧中的孙权。来源/新电视剧《三国志》剧照

孙权死后,孙武的政治日益低迷。 由于新皇帝孙亮年纪轻轻,加上辅佐孙峻、诸葛恪等人的内斗,孙威氏族取得了实权。 由于在寿春与魏国战事不利,他悍然杀掉了江东士族将领朱毅,仍然没有向寿春派出援军,直接导致寿春守将权义(英雄全从之子)和权段(全从的部下)。 子)投降魏国。 面对这样的当权者,东吴所有官员都感到同情。 驻守西边的将军朱绩(功臣贵族朱然之子)甚至因担心孙吴内乱,偷偷致信蜀汉,希望蜀汉吞并东吴。 由此可见孙武内心的失落。

孙休继位后,情况略有好转。 不幸的是,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 孙浩即位后,情况急转直下。 孙皓一即位,就杀掉了曾经拼命帮助孙休从孙威手中夺取政权的重臣张布和濮阳行,然后又逼死了他的右相万佗。 至于朝中的大臣,往往以宴席的名义把大家灌醉,然后派人记录他们的不当言行,以此定罪。 在这种高压态势下,且不说能否招揽人才,现有的人才都在不断投降金国、逃离东吴。

三国晋国怎么灭亡的_三国 晋国_三国晋国历代国君列表

孙浩.来源/纪录片《中国通史》截图

建恒二年(270年),孙休入晋;

凤凰元年(272年),步蟾被贬晋;

天熙元年(276年),孙楷投奔晋国。

一切都预示着分裂的乱世应该结束了。 天吉四年(280年),孙浩投降,三家回到晋国。

结论

总结三国时期各国求才的策略,我们不难发现人才的重要性。 没有新鲜血液,孙武从一开始就注定会被吞并。 魏晋之际虽然由于内部权力斗争,孙武成为三国最后一个,但仍无法如孙权所愿“传国于万世”。 不过,孙武仍然为中国历史的人才库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那就是加速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维护了江南八十多年的和平稳定。 江东士族对自己子弟的培养,也让东晋皇室和宋、齐、梁、陈等朝代继承了余家,开始了与北方长达三百多年的对抗。 这些都是历史的事情了。

参考:

[1](清)杨辰着。 三次全国代表大会[M]. 北京:中华书局,1956.03。

[2](晋)陈寿撰; (宋)裴松之注。 三国志[M]. 北京:中华书局,2005.03。

[3](唐)房玄龄等着。 晋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97。

[4] 龚长青. 论曹魏太学的衰落[D]. 陕西师范大学,2010。

结尾

作者 | 潇湘水冷

编辑| 詹千惠

校对| 李东

*本文为《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 欢迎读者转发给自己的朋友。

国家日历好东西

“国家人文历史”公众号精彩集锦

一本了解中国古代传承与变革的书

《中国的历史我看不够》

有材料、戏剧和视觉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

三国晋国怎么灭亡的_三国晋国历代国君列表_三国 晋国

足不出户读书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

点击下面的图片或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

将个人历史导师装进口袋

三国 晋国_三国晋国历代国君列表_三国晋国怎么灭亡的

三国 晋国_三国晋国历代国君列表_三国晋国怎么灭亡的

三国 晋国_三国晋国历代国君列表_三国晋国怎么灭亡的

《看着》永远是18岁~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19753.html

三国杀中觉醒技增加体力上限的3位蜀国武将
« 上一篇 2024-03-20
玩家必备攻略“微乐河南麻将微信版本开挂”(确实是真的有挂)-知乎
下一篇 » 2024-03-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