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三国故事 >

冯玉祥:民国如三国,貌如刘备才如孙权志比董卓诈如吕布运如袁绍

民国著名算命先生彭翰峰曾这样评价冯玉祥:焕章先生相貌像刘备,才华像孙权,野心像董卓,狡猾像吕布,可惜运气像袁绍。

民国就好比三国,冯玉祥一个人就串连了那么多三国风云人物,而且他的内在素质还不如他的外表,可见这个人的复杂程度之高。

冯玉祥的祖先冯儒林是同治年间的振威将军,后来家道中落,到他父亲冯有茂的时候,已经只是安徽省巢县朱科村一个穷苦的泥瓦匠了。

不过这个泥瓦匠倒是有些运气,冯有茂在当地一个富家子弟那里做事的时候,经常陪着富家少爷练武,参加考试的时候,冯有茂也陪着少爷,但最后只有他一个人考上了,富家少爷成了一个无名的陪衬。

通过武举考试之后,冯有茂自然是要从军的,当时淮军是一棵大树,冯有茂就加入了淮军刘铭传的部队,在各地作战,后来成为一名哨兵,定居在保定城外。

1882年11月6日,冯有茂的第二个儿子出生,小名克宝,姓冯继山。后来冯妻又生了五个儿子,可惜都英年早逝。儿子相继夭折或许与冯有茂夫妇的鸦片瘾有关。小克宝也算是幸运的。

由于父母吸食鸦片,家境贫寒,萧克宝早年饱受磨难,六七岁就开始干农活。后来哥哥去当兵了,萧克宝便代替哥哥读了十五个月的私塾,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正式的读书经历。

十一岁那年,小克宝辍学并住在父亲的军营里,希望有一天能完成兵役配额,得到一些“优厚的报酬”。

这样的机会并不难找,当初营里有空缺,苗队长就替他补上,一时之间,他想不起来孩子的名字,就写下了“冯玉祥”三个大字。后来,肖克保觉得这个名字听起来太花哨了,就主动改成了“冯玉祥”。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15岁的冯玉祥正式入伍保定第五营当兵。不久,他的父亲冯有茂因病下岗。从此,冯玉祥在军营里吃苦耐劳、奋发有为,挣钱养家糊口。这段经历后来成为他一生的底色,他身上有种朴实、勤劳的精神。

冯玉祥面容粗犷,但心思却和任何人一样细腻。当了几年兵,他看淮军没落了,没有前途。光绪二十八年,他离开淮军,加入袁世凯的武威右军第三营、右中队第六棚、左队。

在袁世凯的武威右军,冯玉祥遇到了他人生最大的恩人——副统帅陆建章。陆建章不仅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还一路提拔他。到宣统二年(1910年),冯玉祥已是北洋军二十团八十团第三营营长,即营长。

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冯玉祥与张树声、韩复榘等人参加了滦州起义。起义失败后,冯玉祥差点儿丢了脑袋,幸亏厕将王怀庆见他神态威严,犹如男子汉,将他半路解开,才救了他一命。

那些经历了大灾难而幸存下来的人,接下来肯定还有事要做。

此后两三年,冯玉祥在陆建章的提拔下,从营长一路升至北洋军第十六混成旅旅长,并逐渐有了地方小军阀的气势。

冯玉祥作为地方军阀,从一开始就与其他军阀不同,第一,他信仰基督教;第二,他在指挥军队和驻防地方时,常常做出非常规的举动。

为什么要信基督?冯玉祥曾说:“耶稣是伟大的革命者,他向贫穷的人传福音,释放俘虏,使被束缚的人获得自由。”

冯玉祥率领第十六混成旅驻扎常德期间,曾这样解决当地民众与日本商人的矛盾:当日本人要求他提供保护时,他就派两名士兵守在日本人开设的店铺外。每当有人来买东西,士兵们就上前恶狠狠地盘问:“你们来这里干什么?带证件了吗?”日本人见他这样,真正想买东西的人也不敢来了,最后只好求他把人撤走。

冯玉祥一向喜欢这些非常规的妙招,但有一个问题,如果用得太过,味道就会变。

但冯玉祥太享受了,他的行为变得越来越古怪,甚至变得矫揉造作、卑鄙无耻、惨无人道。

1921年,冯玉祥接任陕西巡抚,这期间留下了很多冯玉祥的故事。他刚上任时,听说衙门附近的店铺被抢劫了。冯巡抚能怎么办呢?他给自己戴上镣铐,说不破案就不摘下来。保安司令见此情形,急坏了,把西安翻了个底朝天。最后,这起案件连夜破获。冯巡抚够狠,直接命人把罪犯押到店铺门口,就地枪决。

有人评论说,此举确实让当地黑帮立刻胆寒,但普通人却笑不出来。

在军营里,冯玉祥的举止更是冯式,为了表示与士兵同甘共苦,他经常和士兵一起吃饭,有一次吃了沙子,就立刻叫军需官来,说“士兵是你爸爸,你让你爸爸吃沙子?”

为了表示自己喜爱读书,冯玉祥在当旅长之前就喜欢这样做。他会在夜晚找一个大木箱,把头伸进去,在小蜡烛的昏暗灯光下坚持读书。当上旅长之后,有一段时间,他每天早上要读两个小时的英语。学习时,他会在门外挂上“冯玉祥死了”的牌子;学习完毕后,他会把牌子换成“冯玉祥活着”的牌子。

吴佩孚五十大寿时,各路军阀都给他送了丰厚的礼物。冯玉祥送了他什么?一个大坛子。吴佩孚一开始以为是美酒,尝了又尝,才知道是一坛水。

为了面子,吴佩孚只好在湄潭论坛上提出此事,说这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但私下里,他却很反感。

1938年,阎锡山过五十五岁生日时,冯玉祥又一次耍起了这种装腔作势、荒唐的伎俩。他派人送来一封信,敦促阎锡山积极抗日,不妥协,不投降。信下是一捆红绸。里面包着什么?一块生铁,寓意“团结如铁”。

民众对冯玉祥评价低,主要因为他过于反复无常,屡屡变节,二十多年来,他几乎背叛了所有追随过的老大哥和盟友,如袁世凯、曹锟、吴佩孚、段祺瑞、张作霖、蒋介石等。

历史学家对冯玉祥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两个大问题上:​​第一,1924年他反曹锟政府后,把清皇室彻底赶出了紫禁城。不管他的动机如何,这实际上损害了北洋政府的信誉,断送了中国君主立宪制的最后希望,给了日本人可乘之机。

第二,1927年,冯玉祥任河南省主席期间,在省内大规模废寺赶僧,没收寺产,并发动罕见的反佛运动,将寺庙改建成学校、救济院、图书馆,甚至集市、娱乐场所。

更不可饶恕的是,他狂暴乱琴的作风后来传到了直隶、陕西一带,华北佛教几乎被灭亡。石友三趁机追敌,焚毁少林寺,不但毁坏了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钟楼等建筑,还将许多珍贵的佛经、寺藏、拳谱等焚为灰烬。

如果单从他的叛变和猖獗行为来看,冯玉祥本该成为历史的罪人,被钉在耻辱柱上,然而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人们似乎只对他进行了嘲讽,并没有对他做出这样的最终审判。

因为在时代潮流中,冯玉祥确实有他自己的性格,有他自己的革命性,有他自己的积极进步性。

1905年,冯玉祥与刘德珍结婚。婚后,两人相敬如宾,育有两子三女。当时,湖南军阀张敬尧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冯玉祥的儿子。冯玉祥对此十分鄙视,回信说:“虎女岂可嫁狗子?”

冯玉祥的第一任妻子于1923年去世,此后,上门给冯玉祥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其中就包括曹锟的女儿。

冯玉祥提出了什么条件?

一个必须穿粗布的衣服,第二个必须学习纺纱织布,第三个必须抚养前妻所生的孩子。

在民国军阀圈子里,能想到这一点并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冯玉祥最终娶了北平协和女子大学毕业的牧民女儿李德全为妻。当冯玉祥问她为什么要嫁给他时,李德全笑着对冯玉祥说:“老天怕你不为人民办事,所以派我来监督你。”

冯玉祥十分高兴。

有人说,这也是故意夸耀,不值得敬佩。但在如此乱世,能把夸耀得如此深入人心肺腑、深入骨髓,并坚持一生,也是可贵的品格。

对于抗日战争,冯玉祥也是一个正直的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冯玉祥先后任第三、第六战区总司令,虽然不久后被蒋介石排挤,不得不辞职交出权力,但他报国热情不减,依然奔走于中南各省,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

抗日战争胜利后,冯玉祥迫于形势,于1946年以水利考察特使的名义出访美国,同时被迫退休。

昔日的军阀巨头如今已经成为一无所有的失意者。

有人给冯玉祥说过一句很流行的话,人生就像打麻将,要小心“换牌”之类的事情,如果总是偷工减料、换牌,手里的牌就总是坏的,最后就不可能打出大牌。

冯玉祥的最后结局比这更加悲惨。

1948年,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冯玉祥与女儿冯小达登上苏联“胜利”号轮船回国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可惜在途经黑海时,在一场离奇的轮船火灾中不幸身亡,年仅66岁。

简单说了这么多,我想用一些感伤的语言来评价一下冯玉祥。你对他的评价可以不高,但他身上有让你敬佩的地方。从某些角度,你可以嘲笑他、鄙视他,但从某些角度,你却必须仰望他、凝视他。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193721.html

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与三国时代的流行之谜
« 上一篇 2024-06-20
万箭齐发:颠覆常规玩法,再现三国权谋争斗
下一篇 » 2024-06-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