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5200字
阅读时间:14分钟
2020年秋天,作者到河南临颍樊城镇寻找1800年前汉魏禅让遗址——寿禅台、寿禅碑,一路上不得不向村民问路。
这里是典型的豫中农村,村里很多老人文化水平不高,但只要跟他们讲三国、曹操、曹丕,他们就会畅所欲言,滔滔不绝。
类似的场景,在四川成都、河北涿州、湖北荆州等地的三国遗址游玩时,也时常可见。虽然他们的口音不那么好听,讲的故事也未必那么准确,但他们对三国的热情却让人感动。在勉县武侯墓、庐江周瑜墓、剑阁姜维墓等三国名人遗址,也能看到游客留下的鲜花、酒杯、手写卡片。
《三国》就像一个有魔力的词语,让这些陌生人的眼睛里闪烁着共同爱的光芒。
河南省临颍县樊城镇。 来源/百度地图
这不仅适用于现代人,也适用于古代人。
有的嘲笑张飞的胡子,有的嘲笑邓艾的吃饭。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诗中描写了他四五岁的爱子,并刻意强调这一细节:小孩送别客人后,又赶回来,在李商隐面前开玩笑地学着客人的样子——有的粗鲁如张飞,有的结巴如邓艾。
如果这不是诗人的文学夸张,至少说明在唐代,三国故事已是妇孺皆知,甚至小孩都能用它来作比喻。
与李商隐齐名的杜牧,在游览赤壁古战场后,也曾感慨万千。然而,他诗中“东风不顺周郎,巧姊妹深泉铜雀台锁”的诗句,却纯属街头传闻和风月八卦,与三国正史完全不同。但这也说明,三国故事和人物在民间的传播早已误入歧途。人们不必被历史记载所束缚,可以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自由选择解读。
此时,距离三国终结已经过去了500多年,又过了500年,一部畅销全国的《三国演义》出版了。
Chibi。照片由 Fragranceyu 拍摄,来源:Tuchong Creative
对三国的狂热,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记忆中,对三国英雄的崇敬,成为一代代后人难以磨灭的情结。奔放的李白吟唱《往日陈王平乐宴》,梦想着与曹植饮万杯酒,酩酊大醉。落魄的杜甫含泪吟唱“未竟使命,吾死矣”,将自己忠君报国的政治理想投射在诸葛亮身上。不受赏识的苏轼被黄州的情景所感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让他梦见周瑜的潇洒一生。志向未得实现的辛弃疾,站在京口北固亭,遥望被敌军围困的祖国。 他唱道“我年少时头戴千盔,坐镇东南,征战不息”,向曾经一统江东的孙权表达深深的敬意。
马可·奥勒留曾在《沉思录》中说过:“回首历史,那些著名人物都到哪里去了?他们像一阵烟雾一样消失了。”这句话适用于大多数中外历史,但并不适用于三国。三国英雄的名字早已镌刻在永恒之中。他们虽然死了,但他们的名字记载在书籍和帛书上,流传了一千多年。
中国有着五千年左右的悠久历史,有着无数的传奇故事和英雄人物。谈历史早已是中国人血液中的基因。如果后人谈起历史,往往羡慕盛世,那么三国绝对不是其中之一,因为那是一个真正混乱颓废的时代。如果说存续时间长的朝代容易被后人记住,那么三国又是反例,因为三国仅存百年,魏蜀吴三朝都是昙花一现。
那么,三国为何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大IP?为何能在中国文化的百花园中绽放出如此耀眼的光芒?
“乱世出英雄”。三国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在乱世中涌现出来的那些鲜活的人物。三国时代的人们,不得不面对残酷的悖论:一方面,政治黑暗,社会混乱,战乱不断,无数人丧命;另一方面,随着旧社会秩序的崩塌,固化的社会阶层也被打破,许多出身卑微的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在历史的大潮中搏击风浪。这是一个“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时代,也是一个“人人都称握有灵蛇之珠,家家都称握有荆山之玉”的时代。
于是,我们看到了曹操、诸葛亮这样的战略大师,周瑜、邓艾这样的军事天才,关羽、吕布这样的神兵天将,郭嘉、贾诩这样的深谋远虑之人,华佗、张仲景这样的绝世医者。
并非上天眷顾三国,让这些璀璨的明星活在这百年,而是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大多数的天才生不逢时,以致“冯唐易老,李广难任”。乱世与英雄相得益彰,“滚滚长江东去,浪淘尽英雄”。杨慎的这首诗虽然不是写三国的,但放在《三国演义》之前还是挺合适的,这是三国时代的真实写照。
影视剧中的周瑜形象。来源:1994年版《三国演义》片段
但中国历史上也经历过很多动荡时期,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为何三国会占据首位? 因为三国英雄之中,除了才华,还有情感,刘备的仁义、曹操的直率、关羽的正直、诸葛亮的忠诚、张飞的宽厚、周瑜的儒雅、嵇康的傲骨……这样一群有血有肉的人物,即使他们生活在离我们遥远的时代,即使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我们大不相同,但那些细微的人性和细腻的情感,依然会顺着若隐若现的脉搏,在我们心中引起共鸣:忠诚与背叛、正直与阿谀奉承、勇敢与懦弱、信任与猜疑、坦荡与狭隘、坚韧与脆弱、慷慨与自私、鲁莽与隐忍、超脱与功利……它们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二重唱,不会因社会变迁而消失,反而会在某些动荡的时代凸显出来、强化起来,从而成为历史的典型。 《三国》正是这样一个时代,人们读《三国》,读的不仅是历史,更是现在;读的不仅是战争与争斗,更是人性中常见的情感。
当然,在历史长河中,三国人物形象也会随着时代变迁而发生改变,甚至与史籍中的记载大相径庭。野史、白话小说、戏曲、小说都是这些变化的推动力,并最终在《三国演义》中达到巅峰。《三国演义》中对三国人物的解读与批判,成为了后世印象中他们的“标准形象”。当然也会有不少人站出来为《三国》发声,认为《演义》带有鲜明怨恨色彩的文学色彩,让读者对很多三国人物产生了很深的误解。但存在即合理。小说家之所以选择三国作为某种戏剧场景的聚集地,选择曹操、关羽、诸葛亮、周瑜等人物作为某种艺术原型去塑造、加工,本身就耐人寻味。 这种演变也是三国文化影响的体现。
电影和电视剧中的诸葛亮形象。来源:1994年版《三国演义》片段
就拿已经被神化的关羽来说吧。正史《三国志·关羽传》中关于关羽的记载只有953字,即便加上裴松之的注解也只有一千余字,只是简略地记述了关羽的一生。虽然正史中称赞关羽“勇猛三军之首”、“万人敌”、“勇猛如虎的将领”,但他的战功却只有斩杀颜良和水淹七军的两次记载。对关羽“刚愎自用”的批评也层出不穷。史籍中关羽的形象至今还未超越勇猛却有瑕疵的将领范畴。晋代王隐在《蜀志》中也记载了关羽向曹操乞娶秦宜禄妻子的故事,可见南北朝时期关羽的形象并不完美。
电影和电视剧中的关羽形象。来源:1994年版《三国演义》片段
关羽的神化开始于宋徽宗年间。北宋末年,国力衰弱,边患日重,徽宗需要利用民众对英雄的敬仰,以宣扬忠诚,鼓舞士气,维护统治。徽宗在位二十五年间,先后封关羽为“忠仁公”、“昭烈武安王”、“义勇武安王”。到了南宋,因朝廷在江南,北失故土,与三国时蜀汉的处境相似,蜀汉正统说成为主流。朱熹的《资治通鉴纲要》叙述三国历史,改纪年为蜀汉时代,关羽作为蜀汉武将,自然受到格外的宠爱。 宋孝宗年间,关羽已为“庄缪义勇武安英吉王”。
到了元代,忽必烈正式封关羽为“伽蓝”,对关羽及三教的崇拜进一步加深。元杂剧中出现了大量歌颂关羽的剧目,如《关王单刀赴会》、《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等,后来成为《三国演义》的素材来源。
明太祖朱元璋废武庙,在鸡鸣山建庙,将关羽列入国祀。清军入关后,为笼络汉人,对关羽的崇拜也不断增加。清朝八代皇帝先后封号关羽,最终封号长达26个字。
关帝庙内的雕像。摄影:健忘旅游摄影世界,来源:图虫创意
统治者敬仰关羽的“忠”与“义”,历代帝王都希望臣民以关羽为榜样,“身在曹营,心在汉”,以身殉职以表忠心。事实上,将关羽从一位武将推上神坛的,并非只有统治者。在演变过程中,关羽的形象也越来越完美地符合朝野的共同期待。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关羽勇猛的传说赋予了他消除灾祸、保护众生的现实功能。北宋时期,关羽故乡解州流传着关羽大战蚩尤的荒诞故事,这种故事时空错乱。明清时期,晋商的崛起,为关羽的神化推波助澜。晋商在运输货物时,经常面临路上天灾人祸、盗匪横行的危险,常常祭拜关羽这个“同乡”,祈求他的庇佑。关羽忠义精神与晋商提倡的诚信经商、义正言辞的经商理念相契合。就这样,历史记载中与财富无关、小说中淡泊名利的关羽,成了如今家家户户供奉的“财神”。 论及三国对后世的影响,被“神化”的关羽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关帝庙戏曲表演。摄影:叶庆空,来源:图虫创意
关羽以“义”和“勇”备受推崇,而诸葛亮则以“忠”和“智”成为千古的楷模。其实,史书记载诸葛亮“神算子”的例子并不多。他是杰出的战略家、外交家、政治家、军事家,但他从未像庞统、法正、郭嘉、荀攸那样,担任过“谋士”。但这并不妨碍后人将许多睿智的故事倾注在他身上,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借东风、八卦阵、安居平武道、空城计等脍炙人口、妙趣横生的情节,要么是移植,要么是虚构。就连陆逊也愤怒地指责《三国演义》“把诸葛亮的智慧描绘得近乎妖魔”。
然而,人们之所以要把不以庙堂谋划闻名的诸葛亮打扮得“英明”,是因为他的忠义忠信、至死不渝的治国之道形成了巨大的道德感召力。人们崇敬诸葛亮,把他奉为“千古绝唱”,就是因为他身上寄托着明君良臣、政通人和、天下太平的愿景。因此,在成都的武侯祠,我们会看到一个有趣的场景——这里原本是刘备的庙宇和陵墓,但在明代,因为诸葛亮庙宇迁址,“君臣易位”,武侯祠的名字盖过了昭烈帝和惠陵的名号。出现这样的场景,显然不是诸葛相国的本意,但俗话说“民心不可违”,“偶像”也无可奈何“粉丝”们表达“喜爱”的方式。
武侯祠诸葛亮塑像。摄影:袁克家,来源:图虫创意
关羽和诸葛亮严格意义上来说都不是成功者,前者败于麦城,后者死在五丈原。读到这两个故事,多少人捶胸顿足、潸然泪下?他们生前未能“立功”,死后却“长生不老”。这其中当然有同情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因为他们为后世中国人编织了五彩斑斓的梦想——他们有可及之处,也有不可及之处,有顺境,也有逆境,但都充满理想主义,能与亿万人民感同身受,能被人民高举和敬仰。
五丈原秋风。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黄仁宇曾说:“人生的真谛只有在历史中才能找到,历史的规律性不是短时间内能看出来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睁开眼睛去看。”
三国历史虽然短小,但是,如果将其置于中国历史长河之中,以“大历史观”来审视,暂时摆脱英雄史观和传奇叙事的影响,可以发现,三国上承秦汉,下接隋唐,充满了转折与变化。
例如,在政治制度上,中书、尚书太中的分置,是后来“三省六部制”的雏形;九品制的确立,成为贵族政治的起源。在经济发展上,江南土地得到大面积开发,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开始悄然进行。在城市建设上,全城“中轴线”规划理念首次运用于实践,为中国都城建设树立了典范。在军事建设上,马镫、马铠的出现,使骑兵成为真正的主力。在文学上,“三曹”和“七子”的出现,七言诗和文学批评的出现,使三国成为“文学自觉的时代”。在书法上,隶书完成了向楷书的转变。在宗教上,道教的诞生和佛教的兴盛,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三国时代距今已一千八百余年,从时间上看,已变得遥远而模糊,但在各种科学、艺术形式的催化下,三国时代往往又能焕发出新的活力。
很多80后都是通过漫画来到三国世界的,后来央视版电视剧《三国演义》问世,让书中的三国英雄们活灵活现,我们跟着悲欢离合,驰骋江湖。之后又出现了各种三国游戏,让我们在虚拟的世界里收获了成就感,与三国人物并肩而行,参与英雄之战,改变历史的进程。
如今,三国的内涵和外延还在不断拓展,近年来考古发现不断涌现,朱然墓、曹操墓、曹休墓、丁奉墓、曹魏邺城、韩魏洛阳城……那些沉睡了数千年的三国英雄,又一次“复活”在我们面前,三国的影响力早已不局限于中国。
来源/截图自动画片《三国演义》
2019年,东京国立博物馆、九州国立博物馆举办的“三国特展”汇集了国内各大文博机构精选的近200件汉、三国时期文物,引发日本观众的观展热潮,两个月内观展人数达33.7万人次。在东亚、东南亚,三国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全球有华人的地方,都有关帝庙。
摄影/旅拍的忘我世界,来源/图虫创意
关汉卿的《单刀会》里,关羽唱到:“这不是江水,是流了二十年的英雄血”。
三国亦是如此,它不仅是一段历史,不仅是一部名作,更是一份生生不息的文化遗产。无论未来三国以何种面貌出现,它的精神内涵始终不变,它共鸣在每一个不甘平凡的灵魂里,这个民族才有生存下去的力量。
结尾
作者 | 成长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190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