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六次出征岐山北伐曹魏,最后筋疲力尽而死。 真实历史上,诸葛亮曾五次北伐曹魏,其中两次是走岐山路。 虽然现实历史中诸葛亮两次踏出岐山与《三国演义》中的六次踏出岐山有很大差距,但岐山早已成为诸葛亮北伐的“地理标志”,成为诸葛亮北伐的必争之地。三国时期魏蜀汉军事家。
岐山到底有多重要,成为三国时期曹魏、蜀汉兵家必争之地?
上图_三国志
首先,从地图上看,岐山地处蜀龙咽喉,控制着攻防要地。 是蜀汉大军北伐的必经之地。
一旦攻克岐山、天水,汉军就能切断魏国陇西地区(今甘肃西部地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
旗山位于甘肃省陇南市理县东部,西起大包子山,东至盐官镇,绵延50里。 控制蜀龙咽喉,地理位置极其险要。
翻看三国地图就会发现,如今曹魏与蜀汉的边境地区——汉中、陇南等地的局势可谓是盘根错节。 当时蜀汉控制汉中和武都郡,岐山成为蜀汉与曹魏争夺的重点。 当初曹魏军队驻守岐山是为了防御蜀汉,但汉军在第一次北伐时一举攻克了岐山。 此后,岐山几经易主。
上图中标记的地方就是旗山所在地
汉军占领岐山有何意义? 蜀汉大军沿岐山向北进攻,可到达今天的甘肃天水。 甘肃西部的陇西地区还有著名的山丹军马场。 离开岐山北上攻克天水,切断今天的甘肃地区与曹魏统治的中原地区的联系,然后向西进攻,攻占山丹军马场,蜀汉军队就可以获得战马,组建骑兵,而曹魏军队失去了山丹军马场,就失去了维持骑兵战斗力的“基本基地”。
蜀汉军队一旦获得战马,很有可能沿着甘肃河西走廊-天水-宝鸡-长安公路直进长安,复兴汉朝。 对于曹魏来说,一旦失去了岐山,曹魏的中原地区与陇西地区的联系就会被切断。 占领岐山、天水的蜀军,就像一把匕首,直接插入关中。 所以,曹魏必须誓死保卫岐山。 就算岐山丢了,他也必须夺回岐山。 这使岐山成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地名”。
因此,岐山落入了蜀汉手中,成为蜀汉军队进攻曹魏以西的天水、陇西、山丹军马场地区的重要通道。 诸葛亮多次北伐,岐山和山下的岐山道成为蜀汉军队进攻北伐的重要路线。 走道。 当然,岐山也成为了汉魏两军交战的重要地区。
上图_诸葛亮北伐路线图
其次,岐山为蜀军北伐提供后勤保障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古代,最便捷的物流运输方式就是水运。 一艘船运输粮草的效率相当于古代数十辆军车的运输效率,高效便捷。 诸葛孔明用兵的特点是喜欢利用水路。 有了水路,汉军长途作战的后勤就能跟上。
今天水东南部有七首山,西汉水发源地。 西汉江最终与嘉陵江汇合。 嘉陵江的发源地恰好在丰县戴王山区,最终与西汉江汇合为一河。
上图_西汉江、嘉陵江、汉江
西汉江与嘉陵江在略阳县汇合。 为了操作方便,蜀汉军的物资可以沿着嘉陵江水道,直接用船运到略阳县,而不需要经过汉中。 岐山这边,正好有嘉陵江等河流可以利用,为蜀汉军队的作战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因此,从后勤角度来看,汉军北伐出岐山可以提高作战效率。 当然,对于曹魏来说,拿下岐山就意味着封锁西汉水道,封锁汉军北伐的后勤通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从后勤角度来看,岐山的得失与汉军后勤的失败有关。
上图_岐山炮台,位于陇南市理县东23公里处的岐山镇
第三,岐山的岐山堡是诸葛亮北伐时非常重要的前线作战基地。
从西汉江到岐山乡的平原地带,矗立着一座形似城堡的土山。 这座土山就是岐山堡。
从军事地形来看,汉军历经翻越秦岭的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从岐山堡要塞进入平原地区。 汉军作战的便利性将大大增加。 如果汉军攻占了岐山堡这个极其重要的军事要塞,汉军就可以在岐山堡修建作战工事,使岐山堡成为汉军进攻作战的重要前沿基地。 至今,岐山堡附近仍能找到诸葛亮汉军所筑阵地的遗址。
上图_秦岭四路:陈仓路、报斜路、唐洛路、子午路
这个进攻基地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首先,汉军可以从岐山堡这个非常重要的作战基地出发,向北进攻天水。 沿途地形非常适合进攻,但不利于魏军防御。
其次,旗山炮台距西汉江仅数百米。
如果汉军不使用陆军,而是使用船只运送物资,汉军舰队就可以通过岐山堡攻击西汉江上游。 在三国后期的征战中,曹魏政权普遍认为蜀汉国力已被极大削弱,不可能派出大军北伐。 然而,负责陇西作战任务的邓艾却认为,蜀军名将姜维很可能利用船只运兵,沿着岐山堡附近的西汉江攻击曹魏。 由此可见曹魏对于岐山堡的水路优势是多么的震惊。
最后,旗山堡距离理县很近。 汉军攻打理县,可以直接威胁到曹魏的南安郡。
攻占岐山堡,汉军打开了天水、陇西地区的钥匙。 这岐山堡,已经成为了整个岐山地区攻防作战的焦点。
上图_诸葛亮(181-234),字孔明
总而言之,从整个岐山山脉、西汉水一直到岐山堡,岐山地区已经成为汉魏两军争夺的重点地区。 汉军攻克岐山后,汉军可以向北进攻天水,然后攻克河西地区和军马场,进攻关中。 如果魏军守住了岐山,魏军就能阻挡汉军北伐。 岐山附近的西汉江是汉军北伐的后勤线。 岐山的重要性就这样体现了。
岐山所在的理县,蕴藏着太多的三国文化。 诸葛亮复兴汉室、出兵岐山北伐的大业虽然失败了,但诸葛亮为复国大业坚忍不拔、至死不渝的精神,值得我们后人永远景仰。 。
参考资料:《以地志看历史·三国志》李不白 中国地图学会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18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