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非常狡猾,但《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却更加正面。 至少在唐玄宗统治时期,李隆基小时候就以自己是个傻子而自豪。 如果曹操没有正面形象,谁会为他感到骄傲呢?
1. 警报意外事件
少年时期,曹操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家庭出身。 其父曹嵩,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 他父亲姓什么? 最权威的史料《三国志》只说“无人能判断他的出身来历”。 吴人所著的《曹蛮传》称“宋,夏侯氏子”。 在东汉末年,重视名士和门第的时代,曹操在这样的家庭长大,无疑是有一些包袱的。
东汉末年的宦官贵族中,曹腾普遍比较内敛,而曹嵩也十分谦虚低调。 他虽然花钱买了一个太尉,但他并没有欺负别人,也没有炫耀自己的富贵名声,所以他在官场上的人缘一直都不错。 曹操少年的生活环境是这样的:一方面,他们衣食无忧,家庭物质条件良好,但另一方面,他们在精神上却有些自卑。 桓灵时代,士大夫、名流、宦官之间几乎是不和的。 因党入狱而引发的两次灾难,加剧了两人的矛盾。 这对于自尊心极强的曹操来说,必然产生影响。 成为宦官养子后,曹操心里不免有阴影。
官渡之战时,陈琳写讨伐袁绍的文章,骂他说:“司空曹操,其祖父滕及其常侍,与左宁、徐晃,为孽,贪吃不羁。” ,残害百姓;宋父为乞丐,因赃物而称王,运金车金币,运财物于富贵人家,盗鼎鼎,推翻重要兵器。”
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是曹操的祖父曹腾是臭名昭著的中常侍之一。 他与左宁、徐晃等恶人一起,贪婪、滋事、残害百姓。 他的父亲曹嵩只是一个被曹腾收养的乞丐孩子。 他贪污财产,买了官职。 曹操本人窃取权力,善于利用权力和财富。 这句话,出自曹操昔日好友袁绍之口,至少说明了一个真正名人的内心想法。 只是在闹翻之前,袁绍等人心里虽然鄙视他,但却没有说什么。
曹操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拥有一流的诗歌、文学和军事才能。 这得益于他的天赋,也得益于他的努力,因为他的父亲和他的祖先都不是有文化的人。 从曹操的交际圈来看,他一向注重结交名人。 在他最亲密的朋友中,袁绍是赫赫有名的名人,张邈也是顶级名人圈的“八厨”之一。 何勇与著名名人郭泰、贾飚交好,深受李影、陈凡器重。 显然,他最在意的就是和这些明星近距离接触。 乔轩是一位著名的学者。 他很佩服曹操的智慧,对他说:“你还没有出名,就给徐子江吧。” 子将受燕,故名也。”事实上,徐劭只比曹操大五岁。
曹操一向崇拜名人。 大儒、著名学者蔡邕绝对是他的长辈,曹操也经常向他请教书法文学方面的意见。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从匈奴手中赎回蔡邕之女蔡琰(蔡文姬)。 此时蔡文姬已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留下了两个儿子。 曹操的感受显然来自于与著名学者蔡邕交往的记忆。 熹平四年(175年),蔡邕撰写《熹平石经》丹药时,曹操还只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 想必他对京城赫赫有名的蔡邕非常着迷。
然而,曹操却未能成为著名学者。 晚年的曹操曾谈起自己年轻时的抱负:“我年轻的时候,以为自己在洞中不是什么知名人物,又怕被人视为庸人。”我想当一个郡守,精于政教,立下名声,让天下人知道。”
名人的真正行为是不肯做官,被点名才出来。 例如,袁绍为父母守丧六年。 ”仪式结束后,他隐居洛阳,未经允许,不与客人来往。其他客人除非在国内有名气,否则不准会见。他也是一位优秀的骑士,与他有密切的关系。与张梦卓(张淼)、何伯秋(何勇)、吴子青、徐子源(许佑)、吴宇(吴琼)等的关系都是跑友。 中常侍赵忠与黄门(宦官)商议:“袁本初只是坐在这里炫耀自己的身价,不应召见,而应养死人,不知何为?”他想做什么? 舅舅袁伟催促,袁少才接了电话。 何进在将军府任职。
曹操首次出仕,任洛阳北魏。 上任后的第一个重大举措就是以违反宵禁罪杀害了太监简硕的叔叔。 他还前往太监张让的家中,企图刺杀张让,但被对方发现,幸运地逃脱了。 曹操还上书朝廷,批评宦官,并为陈范、窦武被宦官杀害的冤案道歉。 他说他们是正直的,但被陷害了。 所有这些行为完全是名人式的,目的是表明他与太监们划清了界限。
黄巾起义时,曹操30岁即位,因讨伐有功被任命为济南丞相。 这是相当于两千石的位置。 曹操在其统治下的十几个郡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铲除弊政,废除淫礼,打击腐败。 朝廷聘他为东郡刺史。 从级别上来说,他相当于济南丞相。 然而,曹操却感受到了背后的危险。
当时“权臣专政,贵族暴虐”。 他发现,模仿名人的行为,依靠政绩的光辉,不但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甚至可能会丢掉性命:“如果算上不服从的次数,可能会丢掉性命。 ” 因家事不顺,请求留下来当侍卫。 他常常诉苦,回到家乡。 实质上,他辞职了。 “在城外,春夏读书传记,秋冬狩猎自娱”。 由于不按常理行事,曹操辞去当地实际职务,改号“夷郎”。 他因病回到家乡,在那里学习和练习武术(易狩猎古人以练习武术)并思考自己的人生未来的发展方向。
曹操年轻时就以智慧着称,“少警戒,多威力”。 他不仅取得了历史公认的文学成就,更重要的是他学武,技艺精湛。 他所读之书,尤精于兵法。他“抄集诸家兵法,曰《解要》,又注《孙武十三章》,都传于世了。”什么叫“受”?我觉得曹操不仅摘录了其中的要点,而且还把它们与别人联系起来,用自己的方式继续讲下去。这就派上用场了。汉末乱世,这就是乔玄对曹操的敬佩之处。
徐劭不愧是一个知识分子。 他说曹操是“乱世奸臣,治世良臣”。 时代造就英雄。 汉末的乱世,给了曹操标新立异的机会。
2、乱世奸臣
曹操的敏捷和智慧首先体现在他在大事上不糊涂。 灵帝末年,冀州刺史王奋与曹操好友许攸、陶秋鸿(与孔融、卞让齐名)等密谋废帝立侯。合肥市人(具体人不详)。 身为仪郎的曹操表示反对。 。 说起这种危险的事情,“古人有成败之权,视事态轻重而行,夷、火亦是如此”。
但是,你有当年伊和霍的条件吗? 他们当时的成功,不仅在于“忠信”,而且“以其宰相、辅佐之权,因负政务,分众人之志,故能计划并取得成功。” 你呢? “今日之君子弟子,只见昔日之安逸,未曾见今日之艰难,如此自命不凡,欲望被压制,岂不危险!” 结果证明曹操是对的。
灵帝死后,袁绍劝说何进将军杀掉所有宦官,甚至召集外国军队进京,胁迫何太后同意。 曹操立即指出:“古今中外,宦官的角色都应该存在,但天下之主不应该让权势的虚宠导致这样的结果。惩治了自己的罪行之后,应该惩治原本的恶。”狱卒已经够了,又何须再招来外军,若要杀他,一切都会败露,我就见他败了!”
曹操主张用司法手段惩罚宦官,而不必动用外军攻入北京。 事实证明,曹操又是对的。 曹操审时度势的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关东军讨伐董卓,袁绍为首。 曹操对于战局的分析无疑是非常专业的,但是袁绍却根本不听。 董卓绑架献帝西逃。 能用真刀真枪与董卓作战的,只有曹操和孙坚。 曹操侍奉君王的勇气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后来汉献帝身边的董昭等人首先联系曹操护送他。 这应该是原因之一。
此前,袁绍想要立幽州牧刘裕为帝,但刘裕本人不敢这么做,曹操也坚决反对。 显然,曹操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判断出奇的准确。
曹操命运的第一个大转折出现在初平三年(192年)出任兖州刺史时。 兖州刺史刘岱被黄巾残部所杀,国家群龙无首。 陈宫、包信、张邈都看好当时任东郡刺史的曹操。 虽然东郡刺史的位置是由袁绍提名的,但这片领土却在击败黑山军后被曹操占领。
曹操在兖州任职期间,大败青州残存的黄巾军,“得兵三十万余,男女百万余,招募其精锐,号为青州兵”。 这是一支三十万人的军队! 此后,曹操通过允许这些士兵的家属(原本是农民)种田,获得了军事和经济上的双重利益。 从此,曹操有了征服天下的资本。
此时,曹操年仅三十八岁。 年轻的曹操一举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 他有地盘,有队伍,有人物(荀彧等谋士),大概还有点骄傲吧。 曹操想带着父亲曹嵩去兖州团聚。 不料曹嵩半路被杀。 凶手的背后,其实还有徐州穆陶谦的影子。
曹操勃然大怒:一来必须为父报仇,二来吞并陶谦的势力才是曹操的下一个目标。 因此,为父报仇的正当性和吞并徐州的利益驱动,使得曹操大张旗鼓地起兵查罪。 手握三十万青州兵的曹操,在利益与仇恨的双重影响下,直奔徐州,烧杀抢掠,鸡犬不留。 就在这时,后院起火,兖州背叛了曹操。 这是1944年的事,挑起这件事的是陈功。 陈宫、张邈等迎吕布为兖州牧,接曹操退路。
陈宫为何背叛曹操? 因为曹操杀了著名学者、前九江刺史卞让及其家人。 边让嘲笑批评曹操,曹操于是杀了他。 为什么? 因为曹操骄傲,因为曹操无法忍受名流的嘲笑和鄙视,所以他少年时代的阴影挥之不去。
曹操最终击败吕布,收复兖州。 经过这次惨痛的教训,曹操成熟了很多。 一年后,迎汉献帝,建都徐州。 其发展也逐渐得到改善。
唐代赵睿在总结曹操统一北方大业时说:“昔日汉族出格,网络狡诈。元本初看河朔,刘景升升为荆州、马超、韩遂称霸关西地区,吕布、陈宫偷生于东夏辽河、海岱,有十诸侯,皆兵百万,骑兵数千,并会。势力结交,曹操却乘天子之机,下令诸侯消灭。”
3、成功或失败的门槛
真正考验曹操的重要战役有两场:一是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二是八年后的赤壁之战。 前战,曹操以弱胜强袁绍; 后一战,曹操虽强,却输给了弱小的孙、刘联兵。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怀着胜利者的骄傲,先是接受了刘琮的投降,攻克了荆州,然后又问鼎扬州的孙氏政权。 这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分为荆州作战阶段和赤壁作战阶段。 前阶段,曹操获胜;后阶段,曹操获胜。 后期,曹操惨败。
在荆州之战中,曹操展现了一位伟大军事家的战术能力。 首先,他派兵到宛、邺,进行战略佯攻。 七月,亲自率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打荆州。 八月,刘表去世。 送葬过程中,曹军经新野向襄阳进发。 到达后,刘琮不战而降。
此时,刘备驻扎在樊城,孙武也不知道荆州已经失守。 当曹操先头部队到达宛城时,刘备得知刘琮已投降。 于是,他仓皇南逃,“因江陵兵力强大,恐刘备取之,遂释重辎重,发兵往襄阳”。
为了阻止刘备利用江陵的军需物资组成抵抗战线,曹操当机立断,抛弃辎重,以轻兵出击,占领江陵,并以轻骑兵以三百的速度追击长坂坡。日夜兼程,一举击败刘备。 百日之内,曹操几乎占领了荆州全境。 这对于曹操来说,似乎是最轻松的一场战斗。
接下来,曹操就有些疑惑了。
简而言之,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犯了三大错误。 首先,曹操忽视了刘备的存在。 曹操写信给孙权,请他“与吴狩猎”。 对于刘备聚拢荆州残部的能力,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次,曹操采取了沿河据点直进的战术,没有其他军队支援,也没有佯装配合,给了孙、刘联合进攻的机会。 其三,曹操在荆州的统治尚未巩固,而孙权在江东的政权已延续三代,士民纷纷投降;
刘备在荆州经营多年,深得人心。 “刘琮的左右人马以及不少荆州人都已经回北了。” 曹操的来军作战距离较远,不习惯水战,这些都是劣势。
为什么经验丰富的老手会犯如此愚蠢的错误? 这是人性的弱点,是由于骄傲、轻敌、被胜利冲昏头脑而造成的。 曹操试图利用自己的威望来恐吓孙武君臣,却没想到在周瑜、鲁肃等人的协助下,孙权一行人有了坚强的意志和力量来反抗。
至于黄盖假投降,曹操上当,更加凸显了曹军傲慢轻信的一面。 “曹操军将士皆出营观看,指降。” 黄盖扬帆佯装投降。 曹操官兵皆走出营帐观看。 他们指着驶来的船只说:“你们看,这些都是前来投降的东吴人。” 史官这一淡淡的一笔,将曹军的轻浮暴露无遗。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100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