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不背着十字架跟从我的人,就不能成为我的门徒。
疫情肆虐。 从北京回到北方小县城的家乡半年多来,我拜访了当地一些教会并与他们交通。 许多信徒见证,信福音使自己的病痊愈了,孩子考上了好大学,生意兴隆,至少家庭平安和谐。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去过的类似的家庭教会。 他们中的大多数是60多岁和70多岁的祖母。 他们相信福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福音可以治愈疾病。
迷信治病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福音能治愈人吗? 答案是:福音当然可以治愈疾病。 同时,《启示录》明确指出,假先知也能创造伟大的奇迹。 当然,假先知也能治愈疾病。 某黄鼠仙也能治病,某巫也能治病。 我从小在农村见过很多这样的事。 如果你把信仰福音建立在医疗、安全健康、高考、升职、财富等世俗福利的基础上,那真是可悲、可怜。 因为按照这个逻辑,那些为真理殉道的圣人不就成了反面教材了吗?
有些人忍受严酷的酷刑,拒绝释放,以获得更好的复活。 其他人则忍受嘲笑、鞭打、锁链、监禁和其他考验; 他们被用石头砸死或被锯死; 他们受试探,被刀剑杀死; 他们披着绵羊、山羊的皮衣流浪,饱受匮乏、磨难、苦难,流浪在荒野、山林、山洞、地洞,这个世界不配有人居住。 (希伯来书 11:35-38 联合版)
如果相信基督可以带来今生的祝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段经文呢? 难怪许多信徒经常参加教堂礼拜,却从未读过一次圣经。 他和圣经中的保罗一样,为了福音两次入狱,最后被罗马帝国最高法院判处死刑。 也许在这里谈论逻辑太过奢侈,正如韩寒曾经说过的,“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是逻辑,一种是中国逻辑”。 别说中国农村,就是在北京,有多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是按照“中国逻辑”思考的?
韩寒的经典名言:“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是中国逻辑,一种是中国逻辑”。
如果这样下去,我说世界上有两种基督徒,一种是基督徒,一种是中国式的基督徒。
有些哲学家就是这样反对基督教的。 相传有一位老人,病已久。 教会里有很多人为他祈祷,很多人真诚地为他祈祷,很多人不停地为他祈祷,很多人为他拼命祈祷。 不幸的是,老人最后还是去世了。 哲学家的结论是:如果他们信仰的神是真实的,为什么他们不治愈疾病呢? 难道是他听不到这么多人的祈祷,还是听到了也不愿意帮助? 所以无论怎样,这位神要么是假的,要么这位神就是冷血的,根本就不想和这些人打交道。 那你为什么还相信他?
罗素在这里混淆了迷信和信仰。
信仰就是无论福祸都坚持,不畏死亡,超越今生。 同样,真理不会因为一些人甚至所有人不相信它而不再存在。 就像很早以前一样,很少有人知道地球是圆的。 但地球是圆的,不管你信不信。 因此,很多人为了信仰而失去了很多财富,甚至失去了生命。 圣诞老人是一个为了信仰而倾尽所有财富送礼物的人。 至于为信仰而丧命的人有多少,无论是圣经里还是教会历史上,可以说是海沙一样多。 中国人的迷信大多涉及贿赂神灵,为自己和家人获得世间的福气、财富、长寿和幸福:治病、发财、升迁、多子多孙、子女读书考试等。其中蕴含着中国式的“损人利己,损人利己,成就小家”的自私心态。
这样看来,即使把耶稣当作偶像来崇拜,仍然是迷信。 它只是众多原始教派中附加的一个“外来宗教”。 我想这也是很多有良知的中国人反对这个外来宗教的一个重要误区。
孔孟倡导的“仁政”与圣经的核心“仁义”是一致的
这种对农村教会信仰状况的批评并不意味着大城市的教会更好。 与农村教会的迷信倾向相比,城市教会存在“心灵鸡汤”、“周末俱乐部”等虚伪倾向。 更何况,教会里的人也是罪人? 当然,如果这是特殊环境、特殊阶段的“蛇行”策略,那就另当别论了。
事实上,《圣经》的核心是“正义与仁慈”,这与孔孟所倡导的“仁政”以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追求的“正义与真理”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圣经为认罪、悔改、归正、成圣提供了更具体、更有效的实践途径。 其实就是圣经版的“考察事物、求知、端正、真诚、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但《圣经》更注重内在的“灵性”,而孔孟更注重实践,就是出仕,改变现实。 当然,除此之外,《圣经》还给出了较为完整的世界观以及人类死后的存在,而孔孟基本没有这方面的内容。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13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