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阳
“林徽因的爱情忠告,永远温暖你”“杨绛的百年演讲,中年女性一定要听”“莫言告诫中国人的十句话”……目前,一些情感博主的视频账号正在上线,”打着明星旗号的伪语录,与和平年代的图片搭配,拼贴炖在一起,打造出让人哭笑不得的“山寨鸡汤”。 粗俗拼凑的笑话被大量转发,假名人名言泛滥,谁“尴尬”了?
同一句话,明星说“自带流量”。 不少公众号、视频号纷纷利用光环加持的力量,炮制花哨语录,甚至进行“精准投放”——两性关系主题处处都是林徽因的名字; “教你如何做人”的人是鲁迅; 带着几分尖锐的嘲讽,干脆给莫言“题名”……曾有博主写了一篇150字的《莫言集》,作者本人也干脆在个人社交平台上辟谣:“不粗,但我也想知道这是谁写的。” 无奈的回应中带着一丝黑色幽默。
莫言并不是唯一一个天天背锅的人。 作家杨绛去世后,他被网络上一些人描绘成“励志鸡汤大师”。 《杨绛百年感言》等短文在网络上悄然走红,但其中一半以上的句子被网友抄袭。 类似于“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等等,画风看似轻快,但实际上却经不起推敲。 经过查找,发现有博主混用了《坐在生命边缘:杨绛先生百年问答》的一些文字,但改造后的《鸡汤》简单粗俗。 其实,杨绛的原文是——“我得洗去这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上泰山,成小天地’的感觉,我只过着平凡的日子。”平静的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想想,我的心平静如水,我应该平静地迎接每一天,好好地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不可否认,人生的不同阶段可能都需要名言警句进行“心理按摩”。 然而,“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虚假空鸡汤,就是明星的噱头。 经过流水线生产、励志包装、快餐加工,试图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个道理,用催人泪下的笑话来洞察生活。 却忽略了生活的复杂性。 广阔天地、世间万物都被压缩成口号,这也暴露了一些“鸡汤笑话制造者”总给生活问题贴上标签的懒惰。
随着网民“反侦查”能力的提高,不少不实传播的虚假名人名言被编成“打假帖”。 有网友总结道:这些名言大多都是用抒情的方式表达的。 鼓励善行的外表下,往往存在真假难辨、牵强逻辑、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山寨鸡汤”的事实。 与冷酷的现实和严厉的建议相比,假名言更加温柔、神秘和深刻,几乎就像一个可以适用于多种情况的“万能公式”。 不少伪装成“情感导师”的假冒名言看似传播“善”、“美”,但早已失去了“真”,背离了诚信原则,涉嫌误导读者,也损害了读者的合法权益。他们使用的名人的兴趣。 。
一旦假语录盛行,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乱象,丰富的文字和深入的思考就难免缺失。 “她既有中国古代的隐士风范,又有中国现代的启蒙意识,她之所以足够复杂,正是因为她足够真诚。可见,阅读杨绛是探索现代知识分子精神旅程的有效途径。” ” 恰茹评价道。 作者陈晓明在《喜智与悲智——杨绛的文学世界》一书的序言中建议:杨绛的“智慧”呼唤更加平等的观察视角,而在媒介转型的背景下,杨绛的文化形象已经“偏离”了它的文学历史形象。
比如,作家杨绛的人生难道就只能局限于做一个“贤妻良母”吗? 这显然是某种迎合消费者的行为。 如何才能抛开种种偏见,让“杨绛”回归“文学”? 如何从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的角度重新描绘杨绛的文化肖像? 如何从这个人开始,窥探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脉搏?
这一系列问题也提醒读者,上网需谨慎,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是互联网时代的硬核生存技能。 学会保持审慎的态度和在网络上交叉验证信息的能力,摆脱对名言的盲目信仰和认知刻板印象,可能更有助于拨开情感困境的迷雾。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10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