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三国故事 >

被建构的与三国文|建安二十二年(二一七)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一场凶猛的瘟疫夺走了曹丕身边徐谦、陈琳、嬴觉、刘祯等几位重要文人的生命,也给曹丕带来了他对曹丕的思念。生命短暂,他被永生的想法所感动,于是给好友吴植写了一封信《致吴植信》,以纪念这些已故的文士。 他还着有《经文》,首次提出“七子”的概念。 “这场瘟疫对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就是曹丕在《经》中创造的‘建安七子’。” 而“从一开始,建安文学时期就是一种怀旧的回顾和对失落的哀悼”。 这是施工和安装的第一步。

新三国71集完整视频_三国视频全集_视频三国完整集新版下载

建安与三国

文字| 冉莹

(原文发表于《读书》2020年第8期)

在中国历史上,“建安”无疑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时代。 统一帝国的瓦解,引发了群雄激烈的角逐和枪林弹雨。 智慧、勇气和力量的战斗催生了三个王国的建立。 无论是《三国演义》中那些险恶的事实记录,还是《三国演义》中跌宕起伏的小说情节,都吸引着后人探询的目光,激发出无尽的想象。 然而,在这个分崩离析的时代,却诞生了灿烂的文学果实。 “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它深刻地影响了后世文学的发展,成为作家取之不尽的素材。

然而,当一个时代及其文学被视为经典时,它在研究过程中逐渐被定型。 此外,这一时期的材料也相当有限。 思维路径、观察角度、研究方法不改变就很难改变。 创新再创新。 哈佛大学东亚系田晓飞2018年出版的新书《赤壁之戟:建安与三国》引人注目。 正如她之前的作品一样——《陈继露》解构了一个田园牧歌般的陶渊明,建构了一个堕入凡间的陶渊明; 《灯塔与流星》解构了一个黑暗颓废的萧梁,构建了一个光荣而朝气的萧梁——新作《赤壁之戟:建安三国》也是以解构的理论视野为基础,运用近距离文本阅读的方法,试图从新的角度颠覆已有的认识,以文学为切入点,重新审视建安与三国。

新三国71集完整视频_视频三国完整集新版下载_三国视频全集

那么问题来了:她在这个过程中解构了什么,又构建了什么? 用什么方法来达到“解构与建构”的目的? 如何把握解构与建构的尺度,才能公平对待历史? 这些问题都吸引着我们追随田晓菲的脚步,走进她笔下的建安三国的新世界。

说起建安文学,我们总会想到“三草”、“七子”等代表作家的诗作,或者是慷慨悲凉的“建安风”。 在第一章《瘟疫与诗歌:反思》中,田祝《建安》打破了这些固有印象,让我们反思建安文学这一概念是如何从源头产生的。一个”是一个问题

后来的形成(第4页),而这个构建过程是通过曹丕的《精华散文》、谢灵运的《魏太子野仿诗》和萧统的《文选》三个环节完成的。

讨论要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的瘟疫说起。 这场来势汹汹的瘟疫,夺去了曹氏身边几位重要文人的生命:徐谦、陈琳、英爵、刘桢。 也让曹丕感触到生命的短暂和言语的不朽。 于是,他给好友吴植写了一封信《致吴植的一封信》,纪念这些文士的逝世,还写了《典论·论文》,首先提出了“七子”的概念。 由此,笔者认为:“这场瘟疫对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曹丕在《典论》中塑造的‘建安七子’。” (第16页)而“文学时期的建安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怀旧的回望和失落的哀悼”(第12页)。这是建造和安装的第一步。

视频三国完整集新版下载_三国视频全集_新三国71集完整视频

魏文帝雕像

第二环发生在两百年后,由谢灵运完成。 南朝时期仿制盛行。 谢灵运了一组名为《仿卫野王诗》的诗来模仿七子(谢灵运写的《七子》采用了陈寿《三国志》中的版本,类似于曹丕《七子》)。 ”唯一不同的是,孔融被曹植取代了。)用曹丕的语气写了七首诗,还模仿曹丕的语气写了一篇序言。作者观察到序言以“建末”开头。她认为,“建安结束”只是暗示“建安”已经结束。“通过暗示建安作为一个政治时代的结束,这篇序言也标志着文学上建安的诞生”(第35页)。

构建过程的最后一步发生在萧统编着的《文选》中。 《文选》不仅收录了许多建安诗文,为后世塑造了建安文学的典范,而且在萧统、萧刚写给下属的一些书信和诗歌中也可以看到他们纪念他们的故事。已故的大臣。 回复。 萧统写信给萧刚,感慨道:“北明燕、昌氏关系衰落,我悲痛欲绝,无可奈何。” 正如曹丕在《上书吴植》中所言:“昔年,流行疫病,亲朋好友离散,徐、陈、应、刘,俱逝去。”那一刻,能说是痛苦吗?”萧统也写过《宴思古诗》,像曹丕一样,在宴席场合嵌入悲伤,而最后两句“迎流年同,贤贤”。欲摸巾”,“应刘”指曹丕曾哀悼的应君、刘震。 正如作者总结的那样:“萧梁诸侯通过编选建安作品,完成了建安的建设,并把它当作一面镜子,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形象。” (第 71-72 页)

作者完成“建安文学”谱系的构建后,开始解构这一时期文学史上的两个经典概念:“文人/文学群体”和“个体意识的出现(个体自我)”。 笔者认为,与其用“文人/文学群体”,不如用更广泛的“共同体”来形容这一时期的文人群体; 而“个人意识觉醒”不仅与“士人/文人群体”有着显着的矛盾,而且还忽视了建安时期所谓的“个人自我”,“个人自我仍然是由他们的社会关系组成的”(第 5 页)。 换句话说,作者解构了“文人/文学群体”并构建了“共同体”,解构了建安时期的“人性觉醒”以构建了“社会关系”。

于是在第二章“树三圈:主、官、社”中,田晓飞引入西方理论来进行她的建构。 例如,在讨论食物和宴会时,她引用了研究文艺复兴时期饮食文化的法国学者米歇尔·让纳雷的理论,强调“宴会是一种强大的社会习俗体系,它将人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体。 “,强调友谊、社会关系和文明的价值”(第89页),所以主人为大臣们提供宴会和娱乐,同时强调主人的社会地位,巩固大臣们的忠诚。 这种关系,在建安,在诗歌中得到了展现和强化。 例如曹植在《洪侯殷》中说:“主赞长寿,赏客万年”。 她还引用了研究古希腊宴会文化的学者Oswyn Murray的观点。 ,认为“宴会与战争组织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第94页)。 宴请士兵不仅可以让他们有充足的精力应对战争,还可以增强士兵对指挥官的忠诚度。 这也是战斗取胜的关键所在,所以曹操在《旦歌行》中唱到:“吾有客,弹琴吹笙。” ——这样,建安文学“述恩荣,述筵席”(《文心雕龙》·明诗》),就有了新的解读角度。

三国视频全集_新三国71集完整视频_视频三国完整集新版下载

隋开皇十三年曹植庙碑拓片

除了宴会之外,礼品和书信也是建立社交关系的重要形式。 “在社会分裂的时代,礼物交换和宴会构成了一种物质和象征性的交换形式,可以促进联系,重建等级制度,重塑社区”(第120页),礼物交换往往伴随着书信往来。 因此,这些公开的信件——那个时代广义上的“文学”的常见体裁——反映了这一过程。 例如,曹丕被封为太子后,钟繇向曹丕赠送了五煮鼎的模具作为礼物,用烹饪来比喻治国。 曹丕用模具做出了五煮鼎后,在鼎口上题字:“御和”。 有魏,为汉诸侯之辅,其相为魏忠。 ”他把它交给钟繇,回道:“现在执事是魏尹良,德行昌盛。 ”曹丕实际上是通过赠送五锅和这封信来表彰钟繇的忠诚。作者强调:“如果没有这些信的给予和解释深意,五锅就只是一件普通的东西。烹饪。 它只是一个工具。” (第123页)——这体现了文学的重要功能。

所以我们看到,当过去文学史中普遍使用的关于作家作品的新理论不再可能引入时,新理论的引入提供了新的解释空间。 比如陆机,在第三章《南方视角:扇子写作》中,田晓飞论述了这个曹魏文化的“扇子”如何基于一个南方人的视角和时代特征重新观看并继续写作。 甚至超越了曹魏的文学传统。

田晓飞认为,陆机对北方文化有着强烈的迷恋和怀旧之情。 他非常熟悉北方历史文献和文学传统,并因阅读曹操圣旨而受到启发,创作了著名的《魏武帝精要》。 本文序言记载魏武圣旨,命歌舞女郎每逢初一、十五到铜鸟楼望西陵田吊唁。 也正是因为这篇文章,曹操的遗序得以保留,而《铜鸟》从此开始被册封,成为南朝以后的经典诗歌创作题材,并且也不断衍生出来。 《铜鸟妓》、《铜鸟砚台》等题材。 因此,笔者认为,铜雀楼是曹操建造的,而使其永传的却是东吴后裔陆机(第207页)。

视频三国完整集新版下载_三国视频全集_新三国71集完整视频

曹操煮酒论英雄,94版《三国演义》剧照

凭借对北方文化的了解,陆机开始了自己的“同人写作”,田晓飞独特地引入了当代小说研究的“同人小说/同人小说”理论,即粉丝改写自己喜欢的小说或电影,她认为陆机季氏根据对乐府传统等北方音乐文学的理解,继承并重写了原有的题材和内容,创作了自己的伪古诗、乐府诗系列。 然而,在这样的改写中,陆机不仅引入了自己的“南方人”身份,而且使自己的创作符合西晋统一王朝的视角,以期“试图介入主流文化”。 ”(第 184 页)。 例如,古乐府题名《行军论》,既不同于左延年的“三子到敦煌,四子到陇西”的北方视角,也不同于王灿的“欢欢东南”的南方视角。远征”。 陆机的《探险家们》穿越南北,看到了“深谷”、“高山”、“乔木”、“流沙”,经历了“酷暑”、“凉风”、“夏日条纹”和“这是一个广阔统一帝国的季节。它随着景色而变化,诗中不再使用“伊”、“寇”等贬义词,而是使用“呼玛”、“月气”。田晓飞认为:“陆机通过这样的替换,暗示这是一种种族、民族的文化认同,而不是地域认同,是当时统一帝国所存在和应该存在的问题。” (第200页)我们再次看到田晓飞将她广阔的理论视野与细腻的文本解读融为一体。 让我们对陆机的创作以及他如何续写三国传奇有一个新的认识。

如果说陆机开创了三国浪漫想象的开端,那么田晓飞在第五章《复断戟》中,则向我们展示了世人心目中的“三国印象”是如何一步步演变的。从唐朝一直到近代。 改变并被塑造。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诗歌、诗歌、小说甚至电影都参与了这个塑造过程。

杜牧的代表作《赤壁》为《赤壁》的“流行”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曹操和周瑜可能给了赤壁一个事件,但杜牧给了它一个图画”(第289页)。 当杜牧展开想象时:“东风不相周郎,铜鸟泉锁二俏。” 笔者认为,这说明“机遇和偶然是周瑜战胜曹操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杜牧在这首诗中告诉我们的正是“历史经验无可教、不可学”(第287页)。

杜牧之后,关于赤壁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当然是苏轼和他的《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旧》。 作者认为,当苏轼认识到“观已变者,则天地不能片刻;观不变者,则物我无穷”。 当他说世间万物“耳可闻”时“对于声音,眼睛遇到它而成为颜色”,这体现了对苏轼来说“主观经验(主观经验)就是一切”(第308页) ,而当他在《赤壁赋》中随处回应曹操的“旦歌行”时,也对着明月,感慨万千,也背诵着《诗经》的段落,也感叹生命如晨光般转瞬即逝。露。 他把被贬黄州的自己比作赤壁大败的曹操,就连《念奴娇·赤壁怀旧》里的“多情”、“早生”的“我”也有曹操的影子。 笔者以此暗示苏轼以其天才的文学创作和强烈的主观意志再现了赤壁故事,不仅使《东坡赤壁》成为后世新的创作题材,而且重塑了历史形象。 《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是一个经典的小说情节:“曹操在长江宴席上赋诗,用武力锁住了北军的战船。 ”

除了诗歌、小说等常见的文学体裁外,田晓飞还把电视剧和电影纳入讨论范围,并对香港导演吴宇森拍摄的电影《赤壁》和电视剧中的同一情节进行了对比分析。系列《三国志》大约在同一时期在中国大陆拍摄——曹操赤壁。 作诗,背诵《旦歌行》。 笔者从情节设置、镜头语言、影视配乐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电视剧版和电影版对曹操的对立态度,并总结出其背后反映出来的不同意识形态立场:电视剧版推崇曹操。一个不惜一切代价想要做任何事的英雄,统一中国的英雄,而电影版则从东吴的角度揭示了反战主义和地域认同(第342页),因此曹操这个历史人物和他的诗词得到了彻底的认可。不同的解释和呈现。

三国视频全集_新三国71集完整视频_视频三国完整集新版下载

电视剧《三国志》赤壁之战剧照

在这一章中,田晓菲清晰地展示了她一贯的历史观念和理论立场:历史、文学、诗人和作品都没有永恒的本质,而这些历史表象,包括诗歌、电影等(历史表象),“它们是一切创作者历史背景和个人处境的产物,只有到了这个程度,才可以被称为‘历史’”(第344页)。 换句话说,一切历史都是形而上的,充满了人类的主观意志,而文学就是这个建构过程的最佳手段——就像《赤壁》和《三国志》的演变和发展一样。

由此可见,“建安三国”已成为贯穿田晓飞全书的主题。 或许结论正确与否根本不重要,但批判、解构、阐释的过程却令人着迷,因为它颠覆了我们对原有历史的认知,重新思考那些已经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物,并激发出一种新的欲望。探索文本和历史。 再加上田晓飞独特的视角、细腻的解读和优美的文笔,成为一本兼具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书。 相信中文译本发布后一定会吸引大量读者。

然而,如何把握解构与建构的界限,仍值得思考。 尽管作者一再强调一切历史都是形而上的,充满了人类的主观意志,但如果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又如何能保证她所看到的《哈姆雷特》一定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呢?头脑? 原著《哈姆雷特》怎么样? 书中有时出现的过度解释的例子,恰恰证明了作者本人并不能保证绝对公正的态度。 例如,在第一章的结尾,作者提出了“建安的阴暗面”(第78页)。 入选的建安诗词,如阮玉的几首有关老年、死亡等颓废色彩的诗,并未收录在《文选》中,而是被《艺文类聚》所保存,这似乎暗示着《文选》的编者”刻意回避暴露了建康的“阴暗面”。 换言之,萧统等人对建安的建设带有浓重的主观色彩,让后世读者看到了一个君臣和睦、凶猛昂扬的建安。 我的看法是,我们不能忽视《作品选》和《文艺作品集》各自的属性。 《艺文类集》是一本“类书”,旨在为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门类文献资料,所以自然要收集所有作品,而《文选》则是一部选集。 萧统编《诗选》,意在为后世文学树立一个典范和标杆,必然有所取舍。在钟嵘同时写的《诗》中,阮玉被列为这说明萧梁时期的文学评论家对阮玉的诗歌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的共识,因此,我们看到《作品选》中收录的阮玉作品虽少,但诗歌数量却不少。被视为顶尖诗人的曹植、王灿、刘震这并不是萧统刻意要建构一个更加“积极”的建安。 “历史是人类主体性的投射”是一个元概念,恐怕存在过度解读。

新三国71集完整视频_视频三国完整集新版下载_三国视频全集

“诗歌”

而且,作者的“解构与重构”观念本身就会让她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历史的经典认识,偏向于自己建构的所谓历史真相。 例如,第二章解构了“个体意识的觉醒”这一经典概念,并强化了其与“文人/文学群体”的矛盾。 不过,我认为这样的批评也许值得讨论。 “人的觉醒”概念的出现,对汉魏思想史和文学的研究大概可以追溯到五四运动以后的时期。 主要是指汉末儒家思想崩溃后,“人”意识凸显,进而出现了魏晋时期与文学密切相关的玄学。 的思潮。 以李泽厚在《美丽的过程》中的完整解释为例。 他所说的是:“在对旧的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产生怀疑和否定的条件下,人们重新发现、思考、把握自己的生命、意义、命运和追求。”所谓“个体意识”就是不是简单的“个人/群体”二元对立。 即使是在社会情境中为满足社会目的而创作的诗歌,也可以写出个体价值和生命的觉醒和意义。 仔细想想,这并不矛盾。 因此,这里采用的解构经典的想法可能有简化经典概念的嫌疑,所以这样的解构无疑是不公平的。

又如,作者在讨论“建安”的三个环节时,显然忽略了,在孝凉时期,除了《文选》之外,《诗词》和《文心雕龙》很可能定下了基调。建安文学更是不容忽视。 毕竟,是《诗品》提出了“建安”的文学时期和“建安风”的特征,而《文心调龙·明诗》则为建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怜风月,爱池园”“述仁义,述宴席”的概括,直接奠定了后人对建安文风的基本判断。 他们对《文选》的编撰也产生了影响。 笔者之所以没有将钟嵘、刘勰纳入讨论,而只选择萧统的《文选》,原因之一是萧统与曹丕有着同样的王侯身份和怀旧气质,这样更容易体现施工过程中的主观色彩。 但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所选择的论点也离不开她自己的主观选择。

同时,过度迷恋解构也可能导致虚无的深渊。 对于这一点,田晓飞本人也有一个精彩的比喻:历史的评价是千变万化的,但其基本框架却是长久不变的。 这就像一场国际象棋游戏。 可能有数千种不同的玩法,但棋盘和规则不会改变(第284页)。 尽管田小飞不断地向我们展示这盘棋可以有多种玩法,但我们仍然看到棋盘和规则是一切游戏的开始,就像永恒的历史真理一样。

(田晓飞:赤壁之戟-建安三国,剑桥,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18)

“读书”刚刚开通了视频账号。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79758.html

终于发现了微乐安徽跑得快有挂吗—(确实有挂试用给大家)-知乎
« 上一篇 2024-05-06
《显微镜下的大明》开机仪式官宣由张若昀戚薇领衔主演
下一篇 » 2024-05-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