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张飞死后都能成神,为什么赵云不能?看看赵云死后发生了什么
“丈夫只顾名利不成,何愁无妻呢?” 这句话是《三国演义》中赵云说的一句话。 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赵云的野心有多大。
但说到《三国演义》,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 作为历史上英雄辈出的时代,许多文臣武将的声誉远远超过其他时代。 像分天下的诸葛亮,还是千古忠义的关云长,还有充满勇气的赵子龙等等,这些人物已经深入人心,成为贯穿始终的不朽印记。千古流芳,与中华文化一同传播。
但对于三国时期的人物来说,关羽在死后数千年仍因其忠义而被捧上神坛,逐渐成为人人崇拜的关公。 张飞的名气虽然远不及关羽,但他却成为了一代城隍,享誉天下。 那么赵云呢? 他死后并没有被神化。 按理说,作为蜀汉王朝的两位将领,赵云在公众中的声誉并不逊色于关羽和张飞。 那么为什么他死后没有被封为神呢?
五虎将?
《三国演义》中,每一个让人心碎的英雄都不得不提。 “五虎将”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作为蜀汉最著名的五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他们的性格给人的印象都是勇猛、所向披靡。
然而,大家都知道的是,《三国演义》其实是罗贯中写的一部历史言情小说。 也就是说,里面的很多内容都是经过艺术加工的。 比如蜀汉的“五虎将”,历史上并不真实存在。
真实历史上,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 那么赵云呢? 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他只是刘备身边的一个杂将。
也就是说,赵云作为“五虎将”之一的身份和形象,其实就来自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赵云被描述为与关羽、张飞等人一样的一流武将,勇猛无人能及。 但在《三国志》中,对赵云的描述仅限于“机智、勇敢、忠诚”等词语。
同样,两次救阿斗、定军山之战等体现赵云威力的场面,在《三国志》中也描述得极其模糊。 第一次救阿斗时,他只说赵云找到了失踪的甘夫人和阿斗。 第二次救阿斗时,赵云和张飞一起把他带了回来。 那么究竟是赵云发挥更大作用,还是张飞发挥更大作用,显然是值得商榷的。
至于定军山之战,赵云的角色更像是文臣谋士,而不是冲锋将领。
真实身份?
近年来,关于赵云身份的讨论一直不断。 在真实的历史中,关于赵云并非五虎将之一,而只是刘备身边的杂将的说法,基本是被接受的。 他在刘备身边的角色更像是管理人才,而不是冲锋陷阵的一流将军。
同样,还有一个观点让很多人感到惊讶,那就是赵云在历史上的主要角色实际上是文官而不是武将。 之所以这么说,一方面是因为《三国志》中没有提到赵云作为武将。 反观《三国演义》,写于元末明初,却在武侯祠中,赵云以文官的身份出现。
这样的说法太过夸张,但归根结底也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历史上真实的赵云根本不像《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那样。 他不仅成为了“五虎将”之一,更是成为了近乎完美的英雄形象。
因此,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关羽、张飞死后能够被封为神,被世人捧在神坛上,而赵云为什么不行呢?
其实,如果你深入思考,也许会发现端倪。
赵云之死
历史上,关羽和张飞都是蜀汉真将。 《三国演义》或许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但差距恐怕没有赵云那么大。 然而,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关羽忠义的名声已经彻底传开。
作为关羽的结义兄弟,张飞的形象自然不凡。 《三国演义》中,蜀汉“五虎将”中的两位关羽和张飞,都遭遇了悲惨的结局。 作为一个极其正面的人物形象,英雄的惨死自然是“英雄精神永存”。 因此,关羽死后,高僧普净惊动,遂成神,永远活在百姓心中。 而张飞自然也顺势而为,成为了城隍。
那么赵云呢? 一方面,他的“五虎上将”地位被罗贯中抬高。 他忠诚、勇敢、武功高超的完美形象被虚构了。 这样一个虚构的人物死后怎么能成为神呢?
而且,赵云的结局与关羽、张飞完全不同。 他没有像关羽、张飞那样惨死在战场上,而是“死”了。 《三国演义》中写道,赵云死时,“忽有大风从东北角起,折断了庭前松树”。 只以平淡的方式描述了幻象的出现,表明了赵云的死亡,之后就没有再提及其他的事情了。 陈述。
显然,作为一个提升到近乎完美层次的英雄人物,他不仅没有死在战场上,反而死在了生命的最后。 如此一来,赵云自然就没有被封神的理由了。
或者,我们可以反问一下,罗贯中将赵云的地位提升到了这样的程度,不仅使他成为“五虎将”之一,而且使他成为几乎与吕布一样强大、与关羽一样忠诚的人物。 ,并让他健康地死去,后来他被封为神。 这样的安排合适吗? 显然不合适。
结论:
在《三国志》中,陈寿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合为一传。 因此,有人以此作为“五虎将”的依据。 然而事实上,赵云的能力在文官中是比较出众的,作为武将的能力并不如少数人。
“五虎将”一词显然是此后文学作品兴起之后才逐渐形成的。 不然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呢?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4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