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华佗,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神医。 这个人的医术确实非常高明。 从儿科到妇科再到外科、针灸等,他涉足的医学领域非常广泛,而且十分擅长。 不仅如此,他还首创了全身麻醉,进行了外科手术。
因此,他与董奉、张仲景合称为建安三神医。 如今,当我们称赞一位医生医术高超时,我们会称他为“华佗还活着”
《三国演义》中,华佗晚年因得罪曹操而被杀,因此没能留下任何医学著作。 而曹操也常常因此被后人咒骂。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要知道很多因为这件事骂曹操的人都是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但《三国演义》毕竟是文学作品,其部分内容的真实性需要验证。
如果我们仔细查阅历史资料,仔细审视这件事,就会发现关于这件事的很多结论都是站不住脚的。
而要想弄清楚这一点,我们首先要了解真正的华佗是什么样的人物。
首先,在《三国志·魏书·华佗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华佗,字元华,沛国桥人,号闽,游须图,精通书经。 ”。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华佗,字元化,沛国谯县人,又名符。 他离开家乡到徐州求学,精通数本经典(这里指《诗》、《书》、《易》、《春秋》等儒家经典)
由此可见,华佗最初的志向不是当医生,而是读书。 他之所以学医,其实只是一种爱好,就像下棋、画画一样。
而华佗为何到处求学呢? 是为了修身养性吗? 其实不,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得到一个官职。
要知道华佗出生于东汉末年,没有什么生活背景。 所以,他想要做官,只有三种途径:官举、举荐、自荐。
首先是官方推荐。 官举是朝廷命令州、县、县定期向朝廷推荐人才,以填补空缺和储备官员。
推荐人分为“小练”和“茂才”两类。 “孝廉”是指在当地有一定名气的人,“茂才”是指不仅有名气而且有一定儒家学术成就的人。
被官员推荐为“孝廉”的名人有:曹操、荀彧、袁术等。
被官方推荐为“茂才”的名人有:张宏、于凡、陶潜等。
第二种入仕途径是推荐。 这个建议是当时著名的儒家官员提出的。 但想要得到这些人的推荐,就必须有相当的真才实学,还必须与这些儒家名臣进行交流。 只有立场和理念相同,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他们才会推荐你。
当时被推荐并成功入仕的人有:诸葛亮、徐庶、庞统等人。
最后一个入仕的方法就是自荐。 这个不需要过多解释,和“自荐”是一样的。
众所周知,孔融也曾向何进将军自荐。
综上所述,要想当官,不仅要有真才实学,还要有人脉,一定要结识更多的名臣、学者。
这也就明白了华佗为什么背井离乡到处求学的原因了。
有人会说华佗当时有机会做官,但他拒绝了。
确实,《三国志·魏书·华佗传》中有这样的描述。 “裴相陈珪提倡孝廉,太尉黄万丕被拒绝。”
意思是:沛国丞相陈珪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也想重用华佗,但华佗不肯去。
如果单从这一方面来看,华佗确实不愿意为官,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继续看《三国志·魏书·华佗传》。 书上有这样的记载
“屠的绝活如此,然而他本是读书人,以医立业,常常后悔不已。”
翻译过来就是:“华佗医术高超,正如大家所描述的那样,非常高超。然而他本身是一个读书人,现在却用医术养活自己,他常常为此感到遗憾。”
由此可见,华佗对于没有做官是有遗憾的。 另外,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医生这个职业是极其被忽视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卑微的职业。 所以,华佗不想行医。
由此看来,华佗之所以拒绝别人的推荐,不愿意做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嫌官职太小,所以不愿意去。 他并不是不想当官。
失去这个机会后,华佗的做官梦想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 当时,汉灵帝和史常侍公然卖官。 这也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如果他当时想当官,要么你家有钱,可以买官位,要么你出身官宦家庭,这样你的儿子就可以继承父业,继位。
显然华佗两者都没有占据。
但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虽然华佗此时还不能做官,但他却因为高超的医术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其中有很多达官贵人,当这些达官贵人来给他看病时,华佗感到无比羡慕,想要找个官职。
眼见为实,华佗的心慢慢发生了变化,性格也变得非常偏激。 后来,范晔在《后汉书·方叔传》中无情地指出了华佗性格上的缺陷。 缺点:据说他“本性邪恶,难以满足”。
可就在华佗心情郁闷的时候,一个病人的出现,让他似乎又看到了希望。
此时的华佗已经名声大噪。 当时曹操正头痛,听说华佗医术高超,立即召来华佗来治疗。 华佗听了,也高兴地走了。 毕竟当时曹操已经占据了统治地位,而华佗也想利用这个机会获得官职。
看到曹操,华佗仔细检查了一番,然后拿出一根银针,给曹操扎了几针。 扎了几针后,曹操的头痛立刻缓解了,曹操就问华佗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全痊愈。 华佗听了这话,说目前只能缓解头痛。 如果想要彻底治愈,就需要进行开颅手术,否则很难治愈。
曹操生性多疑,现在听到有人要开他的头,他心中不禁产生了怀疑,怀疑华佗想要杀他,但华佗没有理由杀他。更何况他现在是在自己的地盘上。
很快曹操也猜到了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华佗故意夸大其辞。 目的就是让自己心存感激,然后给他提供更高的官职。 毕竟当时有传言说华佗想为官。
然而,曹操是谁? 他是一位伟大的英雄。 他怎么可能受到别人的威胁呢? 另外,在曹操眼里,华佗只是一个医生,尴尬又无用。 所以,曹操也装作糊涂的样子,却没能如华佗所愿。
华佗见状,也声称要回家取药,于是征得曹操的允许后就回家了。
华佗走后,曹操又头疼了,于是曹操命人催华佗快点回来。 但华佗说妻子病了,需要自己照顾,所以不肯回来。
等了半天没有结果,曹操命人去华佗家查看。 如果华佗的妻子真的病了,就奖励他四十荚红豆,并延长他的假期。 如果他撒谎,他就会被捕。 起来把他送去牢里受罚。
经过调查,证实华佗在说谎,消息传到了曹操那里。 曹操立即命人将华佗关进监狱。 荀彧听说此事后,前往曹操那里为华佗求情。
但曹操却表示华佗失踪也没关系,还有其他大夫,于是曹操毫不留情地处决了华佗。
事实上,华佗临终前也曾后悔过。 入狱后,他知道自己这次必死无疑,于是他拿出自己整理的一本医术卷,想送给狱卒。 书传了下来,但狱卒怕被烧,不敢收。
华佗见状,伤心欲绝,于是将医书烧成灰烬,抱憾而死。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很多人都认为华佗即使有罪,也不会被判死刑。 那么曹操为何毫不犹豫地杀了华佗呢?
了解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曹操的性格非常怪异。 可以说,他具有双重性格。 他有时候喜欢杀人,只要稍微不喜欢一个人,他就会直接杀了他。 但有时他却非常慷慨。 就算有人得罪他,他也不在乎。
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曹操所杀的人,全都是对他没有多大用处、可以替代的人。 而那些对他有很大用处、无可替代的人,曹操对待他们就极其严厉。 容忍。
在曹操看来,华佗是那种可以替代的人,所以死一个也没关系。
不仅如此,华佗当时还犯了两大禁忌。 可以说,这两个禁忌也逼迫曹操杀了他。
第一个是欺君罪。 曹操当时虽然还不是皇帝,但他已经以皇帝来指挥诸侯了。 皇帝在他面前算不了什么,小华佗怎么可能骗他。
第二个是从不主动要求犯罪。 这个罪,说白了,就是我叫你来,你不来,那就是你看不起我。 如果你瞧不起我,我就杀了你。
当时,曹操正处于乱世之中。 他拥有军事权力,并有为世界带来和平的远大抱负。 这个时候,他必须树立威信,部下必须绝对服从他,不能有不服从的事情。
作为一名医生,华佗在当时的职业只是卑微的。 有这样的地位,他还敢反抗曹操。
如果曹操不杀他,曹操怎么能立威,指挥三军呢? 这要是传出去,谁还尊重他曹孟德。 那岂不是会很混乱吗? 于是曹操只得杀了华佗。
当然,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这对华佗来说确实太残酷、太不公平了。
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曹操作为一代英雄,站稳了统治者的地位。 他不喜欢受到威胁或欺骗,也不允许任何人挑战他的权威。 如果有人触犯了这些,那么这个人就必须承受他的愤怒。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1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