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三国故事 >

回顾历史:从秦王朝到三国时代,2132 年的王朝兴衰与刀光剑影

大家知道,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新世纪的曙光已经照耀了我们24年了。但是,只要我们回首过去,就不难发现,我们的身后还有一个漫长的朝代,而在我们的心里,也同样残留着这个朝代的长长的影子。这个朝代,始于公元前221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秦朝),结束于公元1912年,一共2132年。在这2132年里,我不需要详细介绍,每一个中国人肯定都知道,它经历了很多朝代,也经历过很多刀光剑影。但是,如果我今天让大家回顾,然后说出你们最熟悉的朝代,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公元3世纪,也就是三国时代。从公元184年的“黄巾之乱”到公元280年的“三国归晋”,一共持续了96年的三国时代,确实是在座的各位,所有中国人最熟悉的。同样,在2132年的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过494位皇帝,当然其中有73位是追授的,也就是说,如果减去这73位,一共应该是421位皇帝。那么,如果让大家回顾一下,说出你们最熟悉的皇帝,你会说出谁呢?“秦始皇和汉武帝”?“唐宗宋祖”?但仔细想想,我们可能只是经常听说这些人,比如毛泽东的诗词里。如果要说真正熟悉的,可能还是刘备、曹操、孙权。当然,曹操生前并没有当上皇帝。但96年的三国时代,其实只是中国5000年文明史的一瞬,在中国2132年的王朝历史中也只有一百年。刘备、曹操、孙权,只是中国421位皇帝中的零头,但为何他们如此出名?为何比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皇帝都更引人注目?答案我不说,你们也都能猜到。一切都源于《三国演义》的影响。

《三国演义》在中国的影响力确实非常巨大。要说清楚这个影响力,我觉得提两个排名就足够了。中国古代有过两次小说排名,第一次是在明朝末年,当时被称为“四大名著”,排在第一位的是《三国演义》,其次是《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第二次是在清朝,当时中国知识分子重新给它排名,结果是《金瓶梅》出局,《红楼梦》上榜。不难看出,这两次排名充分说明了《三国演义》不可动摇的地位,充分说明了《三国演义》的重要性。

说到排名,我还想补充几句。从美学贡献的角度,我一直认为应该从清代排名中剔除的作品是《水浒传》或者《三国演义》。我一直认为从美学水平的角度,《金瓶梅》其实是明显高于《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当然,这是今天不能展开的另一个问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有人提出,三四百年过去了,四大名著要不要重新排名?我看到有人提出,金庸的《鹿鼎记》可以代替,这个可行吗?这个当然可以讨论。但是我觉得,三四百年过去了,特别是二十世纪、民国五十年以后,仍然没有一部作品可以和几百年前的作品相比,更别说超越了。这真是令人唏嘘,这也是最值得讨论和关注的。不过这也是题外话了,至少以后再讲,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前面说了这么多,只是为了强调我今天讲《三国演义》的重要性。下面需要简单说明的是讲《三国演义》的必要性。大家知道,易中天的《三国演义》在国内已经很火了。既然如此,我还需要讲《三国》吗?虽然这只是我的一次讲课,但还会有人认为我是跟风吗?我想说,我尊重我的美学同行易中天在中央电视台的《三国演义》。但是,我一直很困惑的是:一个美学家为什么要放弃美学的视角,去电视上讲故事、讲书呢?要知道,《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经典。因此,用美学的视角去看待《三国演义》难道不是最必要、最正当的视角吗?易中天为什么要放弃他已经很娴熟的美学武器呢?他为什么要放下自己的学术地位?更重要的是,正是因为易中天和“易中天”的“放弃”和“放下”,才使得用美学的眼光看待三国成为一种空白,成为一种必需。这也是我今天要讲三国的原因之一。因此,你们应该可以想象,我在讲课中,绝不会按照现在流行的说书套路来,绝不会放弃美学的尊严。我会尊重你们的水平,不会把你们当成小孩子。我也会尊重美学的品味,不会靠放弃美学来贴近市场。总之,我会坚持自己的风格!

接下来我想讲四个问题:1.《三国演义》写了什么?2.《三国演义》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导致了“乱世”?3.《三国演义》回答的第二个问题:如何结束“乱世”?4.《三国演义》回答的第三个问题:谁来结束“乱世”?

1.《三国演义》讲的是什么?

“你最不想重生到哪个时代?”

我首先想讲的一个问题是:《三国演义》讲的是什么?

毫无疑问,对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比如,有人会说写的是三国战纪,有人会说写的是刘、关、张等“英雄”。的确,这些说法当然有道理,但都是只“入堂”而不“入室”。我们不妨问一问,在中国,国家与王朝之间的血雨腥风从未停歇,但为何唯独三国的故事如此引人注目?同样,在中国,每个朝代英雄豪杰风起云涌,但为何唯独刘、关、张等“英雄”如此精彩?原因只有一个,这一切都是在“乱世”这个特殊的舞台上展开的。三国是乱世三国,英雄是乱世英雄。而且,三国正是因为乱世才成为“三国”,英雄也正是因为乱世才成为“英雄”。

其实在《三国》和《英雄》中,“乱世”是最深刻、最醒目的印记。我曾经问过我的学生一个问题:如果让你重生一次,你最想重生到哪个时代?我的学生普遍表示,一定会选择重生到唐朝。我对此并不认同。我说,唐朝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时代,但是中国还有一个更伟大的时代,那就是春秋战国。那是一个青春洋溢的中国,但是从秦朝开始,中国就越来越腐朽、越来越颓废。所以,让我做这道题,如果让我重生一次,我一定会选择重生到春秋战国。当然,今天我不会再问你们这个问题了,而是问你们一个反向的问题。我想问:如果可以重来一次,你最不想重来哪个时代?答案当然是三国时代。我最不想重来的是三国时代。

中国的帝制时代是从秦朝开始的。此后,我们可以把中国的帝制时代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帝国是秦汉;第二个帝国是隋唐宋;第三个帝国是明清。其中,共经历了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九个大一统王朝。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动乱和战乱,相反,事实上“动乱”多,“治理”少。比如秦朝末期,从公元前195年到公元前205年西汉初年,历时十年。秦朝末年人口2000多万,到汉初年已经死了70%。再比如西汉末年:公元2年,全国人口5959万,到东汉初年公元57年,人口只剩下2100万,而且已经死亡65%。再比如唐朝的“安史之乱”,死亡人数接近全国人口的一半。但这毕竟只是局部,只是动乱战乱,不算乱世。真正的乱世是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张艺谋、冯小刚喜欢写《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的年代)、南宋、元末等等。其中,以从三国建安年间开始的魏晋南北朝乱世最为惨烈,一共持续了394年。我们想想,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也不过十年动乱,我们受不了;中国的抗日战争,据说开始八年,后来十四年,我们更是应接不暇。但是,第一次帝国末期的这个乱世,也是中国帝制时代的第一个乱世,却足足持续了三百九十四年。当然,也有短暂的战乱时期,和平时期,但那到底有多长呢?钱穆先生在《国史纲》中算出来,也不过十几年。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我们不幸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该如何谋生?靠什么过活?国家的痛苦,民族的悲哀。中国人说:“宁为太平犬,莫为乱世人。”这真是发自肺腑。以前看过一本外国小说,是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宰场》。小说里写到主人公生活的人类社会也遭遇了战乱的不幸,于是主人公逃往了另一个星球。外星人问他:你觉得什么才是最珍贵的?主人公说:和平相处。这也是真心话。

不难发现,《三国演义》的诞生无疑与乱世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中国第一部小说,《三国演义》以历史题材为起点,以乱世为背景,显然并非偶然。而且《三国演义》定稿于明代,元末四十余年的乱世无疑给当时的文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对乱世的反思、反省与自省也构成了《三国演义》的内在取向。

绝对现场和边缘情况

我算了一下,《三国演义》120回中,有将近90%的内容都是在写乱世。至于乱世到底有多乱,我们挑几段给大家自己看吧: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例子——

皇帝入洛阳,见皇宫已被焚毁,街道冷清,遍地杂草,宫中只剩下残垣断壁,便下令杨奉且修建一座小宫殿供他居住。群臣纷纷前来祝贺,却都站在荆棘丛中。皇帝下令将兴平年改为建安元年。这一年又是大饥荒之年,洛阳城内只有几百户人家,没有东西吃,都出城剥树皮、挖草根充饥。尚书郎等官员都出城拾柴,残垣断壁之中死者众多。汉朝衰败之时,是汉末​​最为严重的。[1]

皇帝逃离京城,回到都城洛阳,却发现都城已经被战火完全烧毁了。他的朝臣们来祝贺他回京时,站在哪里呢?“百官来祝贺,站在荆棘丛中”,意思是他们都站在杂草丛中。这就好比皇帝带着手下在荒原上开政治局会议,连一张像样的桌椅板凳都没有,只有几块石头。当时乱得一塌糊涂。而我们也可以看到洛阳的百姓“只有几百户人家,没有吃的,都出城去剥树皮挖草根吃”。洛阳当时是一座大都市,是我国当时的首都,却只剩下几百户人家。而这几百户人家连饭都吃不上,就靠剥树皮挖草根过活。

让我们看看第二个例子 -

当时叛将郭汜、李傕、张济、范稠四人叛乱,将皇帝围在城中。皇帝说:“你们不要再打了,你们想要什么官职我都给,只要跟我结盟就行。”四人同意了。我们看看《三国演义》里是怎样描述的:

四人(郭汜、李傕、张济、范稠)各自写下自己的官衔,呈上皇帝,请求赐予他们官衔。皇帝只好答应了。(第十回)

(但他们还是不满意,皇帝不得不给200多人封号。)他们刻印的速度不够快,所以他们用针去划,这很不雅观。(第13章)

更要命的是,后来郭汜和李傕发生了内讧,李傕居然说:“不必多说了!我们双方都不许用兵,只争胜负,​​胜者可以夺走皇帝。”(第十三回)皇帝竟然成了政治上的第一赌注,这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让我们看另一个例子 -

皇帝受不了董卓的敲诈勒索,就作诗痛诉。我们看看董卓是怎么说的?“作诗痛诉,必杀之。”他其实是想对皇帝施以文字狱。众所周知,在中国,文字狱只针对普通百姓和知识分子。清代文人的诗中就有“闻文字狱,避宴饮”的记载。我们很少看到皇帝有这样的诗句,但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却看到了。

最后我们来看一串《三国演义》之外的诗句:

一个数字:公元156年,中国人口为5000万。到了公元280年,三国时代结束,国家暂时统一时,全国人口只有1600万。这是多么悲惨的一幕,相当于我们国家每个三口之家只能活下一个人!

两首诗:一首是曹操的《草原颂》,“白骨露野,千里无鸡鸣,百里无一人活,思之令人心碎。”我想“百里无一人活”大概不是曹操的文学想象,其实应该是三国时期的事实。还有一首,蔡文姬的《悲愤诗》,挺长的,你只要记住下面这几句就行了:“活人无一人,尸体堆得严严实实。男子头挂马旁,女子抬马后”;“有的死了,想说话却不敢。失望之时,便说:‘杀了投降的俘虏!若是,就用刀杀了,不让你们活!’我怎敢惜命,不忍辱负重”; “有人甚至用棍棒打他们,痛得要命。早晨走路哭泣,晚上坐着悲吟。想死不能,想生不能”;“城墙化为山林,院落里长满荆棘艾草,不知道是谁的尸骨,到处散落。出门不见声响,豺狼嚎叫,我独自面对孤寂的景象,心都碎了。”读完这些句子,我想你不难知道什么是乱世,进入历史的绝对场景也不难了。

显然,《三国演义》写的是“乱世”,《三国演义》是对乱世的反思、反省和自省,这无疑是《三国演义》最成功的地方,也是它几百年来一直位列“四大名著”之列而没有被挤下的重要原因。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乱世”与《三国演义》的内在联系,我想介绍一个重要的哲学美学概念:边缘处境。这个概念是由德国大哲学家雅斯贝斯提出的,是指人在面临死亡、失败、离别等绝境时,突然的觉醒。此时与日常生活的对话关系突然断裂,人们赖以生存的世界瞬间崩塌。因此,人们不得不睁开双眼,重新认识这个熟悉的世界。用雅斯贝斯的话来说,人们只有“面对自己无法解答的问题,面对自己实现愿望的努力的彻底失败”[2]。也就是说,只有进入边缘处境,才会恍然大悟、如梦初醒。应该说,雅斯贝斯的发现是有道理的,也得到了美学家的普遍认可。在文学创作中,我们确实也看到过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曹雪芹从“豪门”跌落为“罪身”,鲁迅从“小康”跌落为“困苦”都是他们“顿悟”“梦醒”的重要保障。鲁迅说:“我想,在这条路上,大概就能看清世界的真面目了。”这里的“迷失”,也可以理解为我这里强调的“边缘处境”。遗憾的是,在《三国演义》的研究中,我从未见过“边缘处境”这个概念的引入。其实,“边缘处境”是分析《三国演义》美学的前提,因为《三国演义》中的“边缘处境”是双重的,不仅作者处于“边缘处境”,小说本身也描写了“边缘处境”。这就是我在开篇强调的“乱世”。

让三国更加人性化

所以,《三国演义》其实就是乱世中中国人的“顿悟”和“梦醒”。这种“顿悟”和“梦醒”体现在乱世的反思、反省和自省之中。从这个角度看《三国演义》,我们就会明白前人为什么要“叙述”三国。这里要注意一个“义”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讲“仁义”,把“仁”和“义”放在一切之上。但是,一旦进入“边缘处境”,“仁”和“义”的对话关系就彻底断裂了,处理私德的“孝”和处理公德的“忠”(“孝”的延伸)也彻底断裂了。此时,“义”成为乱世的精神驱动力。如果看看中国人在日常对话关系完全破裂时说的话,“杀亲为义”,在社会对话关系完全破裂时说的“造反”,甚至在中国人放弃一切正常对话关系,被迫当土匪上梁山时说的“侠义”,就知道这里的“义”正是中国人所说的“顿悟”、“梦醒”。在“忠孝”和“仁”之上,中国发现了更深层次、更根本的“义”。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关羽“义放曹操”,这显然不符合“忠孝”的标准。因此,常常被后人混淆,甚至解释为关羽的失误。但是,如果你看看后世对关羽行为的议论,再想想《三国演义》为何刻意描绘这个细节,就会知道这其实也是《三国演义》所提倡的,这就是所谓的“义”。它强调的是:虽然由于主流社会的崩塌,国破家亡,“忠孝”已经不能再约束所有人,因为它失去了明确的方向,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恪守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所以“见义勇为”还是需要“勇猛”,所以还是不能因为“背叛”而“弃义”,不能以恨报恩。换言之,还是要有道德底线,还是要有“人性”。推而广之,很显然中国人是在从道德底线——“义”的角度去解读三国历史,也就是要让历史有“人性”。张尚德《通俗三国演义导论》中说,《三国演义》一书意在“使天下人听而知事,听而知义,感而知义”。就是这个意思。记得孔尚任在《桃花扇导论》中说过:“台上歌舞升平,外人指指点点,三百年基业是谁毁掉的?因何而败?何时而消?何处而终?不但使观众流泪,而且能惩戒启迪人心,是末世的救赎。”我想《三国演义》也同样如此,也代表了中国人在“边缘处境”中对“义”的领悟,最终“恍然大悟”和“如梦初醒”,“知道”是谁毁掉了中华帝国的基业?因何而败?何时而消?结局如何?“从而‘惩治’了人心,也启迪了人心,是末世的救赎。”

具体来说,《三国演义》中的“顿悟”与“梦醒”表现在三个问题上。第一个问题是:乱世的成因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乱世如何终结?第三个问题是:谁来终结乱世?而且,《三国演义》自问自答,对以上三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公平地说,我们必须承认,《三国演义》给出的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答案。我想,这应该可以解释为什么《三国演义》一直深受国人喜爱,一直位列“四大”之列,没有被挤掉。但我不得不说,如果站在今天的审美立场上,必须强调,《三国演义》对乱世的反思、反省和反思实在是肤浅的,远远不够从使历史“人性化”(“义”)的角度去反思、反省和反思乱世,所以它依然没有“顿悟”,依然没有“梦醒”。更为严重的是,《三国演义》对乱世的反思、反省和反思,有一些非常不妥的地方。对此,鲁迅简洁地概括为“三国精神”。他批评说,《三国演义》的故事之所以在中国流行,是因为中国人有“三国精神”。这里的“三国精神”其实就是指它所提倡的“人性化”(“义”)。它一旦被绑架到历史的战车上,一旦被置于“敌人”“好坏”“是非”的价值语境中,就不会辨别美丑、善恶,不仅常常成为犯罪的帮凶,还常常因为自己的“大义”而把更多无辜的人拖入苦难的深渊,往往它本身就是最大的罪恶。遗憾的是,我们往往有意无意地对此视而不见。

这正是我稍后要回答的问题。

笔记:

[1]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本书所有引文均为章节引用。

[2]雅斯贝尔斯:《悲剧的超越性》,第10页。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88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4947.html

不容错过的经典港台动漫书,带你开启奇幻之旅
« 上一篇 2024-09-09
游戏厅中玩家常用的套路:围追堵截,让你轻松应对各种挑战
下一篇 » 2024-09-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