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三国故事 >

周处除三害:从小学课文到魏晋段子集,他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想写写周处的故事,很久以前就想写了。小时候,《周处除三害》是三年级语文课本里的一篇课文,不知道现在课本里还有没有。那时候,只觉得这篇课文故事性强,简单明了,而且这种打怪升级的故事在中文世界里好像比较少见,有点古希腊英雄史诗的影子。学完课文后,这个名字就成了记忆库里一个模糊的印象。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对周处后来和以前的故事了解不多。其实,周处在他那个时代,可能是后世最为人熟知的历史人物之一。 这当然得益于著名的魏晋笑话集《世说新语》中精彩的故事描写(其实这个故事也在《晋书》中,描写得平淡一些),也因为童话般的情节更容易传播,所以单从知名度上来说,周处和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大概可以相提并论,更别提西晋开国大臣那群虫子了。

但这种名气终究是肤浅的,我把自己长期对周处不了解的原因归结于时代。百科词条中把周处写成西晋名臣、名将,当然这并没有错,他主要在西晋任职。但考察一个历史人物的人生时期,不能只看他的官职(通常做到最高位的官员,基本都到晚年了)。一般认为周处生于公元240年(有多种说法)。这一年是魏齐王曹芳正始元年,蜀汉末代君主刘禅延熙三年,吴王孙权赤乌三年,正值三国时期,孙权还活着,还要再活十年。周处二十二、三岁的时候,蜀亡了。 在他二十五六岁的时候,司马炎篡魏,魏灭亡。吴亡的时候,他已经快四十岁了。就这样,周处前半生生活在三国时期,大半生生活在三国时期,除了人生最后的高光时刻是在西晋。

三国的结束和整个西晋王朝的结束通常可以用平淡无奇来形容,这也是比较而言的。小时候就觉得诸葛亮死后就看不下去了,三国的英雄时代基本就结束了。其实诸葛亮在234年就死了,蜀国在他之后还存续了近30年。考虑到三国时期本身就不长,30年已经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了。所以这种感觉更多的是来源于历史人物给我们的印象。这和小说对主角的凸显,对背景的模糊处理有关,但其实,即便我们读正史《三国志》和《晋书》,也会有同样的感觉。

英雄时代之后,后面的时代就相形见绌了,但并不代表这个时代完全不可想象。阮籍的那句名言“无英雄,少年成名”似乎可以被任意解读,无论是秦汉时代,还是他生活的三国时代。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时代都可以被看作是“无英雄”的坏时代,也可以被看作是有“英雄”的好时代,就看你怎么看。在一般认为充满英雄的时代,比如秦末汉初或者三国,其实英雄也未必就那么多。在一般被认为平淡无奇甚至毫无趣味的晋朝,当然也有属于这个时代的各色人物,占据着历史的舞台。

这时候,我不禁想到西晋历史上一个很难评价的人物——桓温的一句话,“若不能为后世所称道,岂值得背负万年恶名?”这其实是一种很通透的历史观,即任何一个时代总会留下一些东西,至于留下了什么,对于任何一个时代来说,都同样值得探讨。

说了这么多废话,还是让我们回到我们的主角周处身上吧。我们先来看一看《世说新语》中除三害故事的原文:

周处年少时,性情凶悍,侠义心切,给村里的人添麻烦。当时宜兴的水中有蛟龙,山中又有白眉虎,他们残暴无比,对百姓百般残暴。宜兴人称他们为三煞,而蛟龙最为厉害。有人说蛟龙杀了老虎,其实他希望三煞只剩下一个。蛟龙立刻刺死老虎,然后下水去杀蛟龙。蛟龙或浮或沉,行数十里,蛟龙与它同在。三天三夜过去,村里的人都以为它死了,纷纷庆祝。蛟龙杀了逃走后,听到村里的人在庆祝,这才意识到自己被人性所困扰,想要改变自己。于是他到吴国去寻找鲁二人。平原君不在,他遇见了清河。 他把实情告诉了他们,说他想改变自己,但已经浪费了多年,一事无成。清河说:“古人重朝闻道,重暮死道。再说,你的前途还是好的。人家担心自己没有清明,又何必担心自己没有名声呢?”楚王这才改邪归正,做了一个忠臣孝子。

——(南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小时候读到这个故事,你可能会觉得周处不过是个小混混,一个村霸,仗着实力在乡里称霸。但长大后再回头看,就会发现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令宜兴(此地即现在的宜兴,为避宋太宗赵光义忌讳而改名为宜兴)老人和村民头疼的三横,都是天灾人祸,白眉虎和大鳄(蛟似乎就是指鳄鱼),而周处这样的少年,也没听说他聚众闹事,又能造成多大的危害呢?事实上,周处在乡里横行霸道的时候,到底有没有犯过杀人、抢劫等实质性的严重罪行,也没有任何记载。 一方面可能是为了避免提及尊贵之人的名字,另一方面我觉得他可能没有犯下什么太严重的罪行,这个后面会详细讲。而且,人犯了罪,官府都会收押。当时周处年幼,推断大概二十岁左右也是正常的,也就是公元260年左右。此时东吴正值孙休当政,在东吴的历代皇帝中,孙休几乎可以算得上是最好的一个了(孙权早年还好,但是晚年才当上皇帝)。更何况宜兴不是山区,东吴也不是无政府状态,一个荒淫无度的青年,怎么可能长期作恶呢?

这些问题如果结合周处的家庭背景,或许会变得稍微明朗一些。周处的父亲周仓在东吴将领中并不是特别出名,当然在江表十二虎将中也不算,在中后期将领中也不算突出。不过,在中期东吴与曹魏的几次战争中,尤其是石亭之战,周仓表现得相当出色,几乎是唱主角。在《三国演义》中,也有以他名字命名的篇章《周仓削发赚曹休》,能出现在篇章中,那可是高光时刻,他无疑是胜利的一方。事实上,《吴书》中关于周仓的记载,几乎十有八九都与石亭之战有关,光是这一战,就足以让他跻身吴东名将之列。

石亭之战发生于公元228年(魏太和二年,吴黄武七年),规模其实还挺大的,也算是东吴对曹魏的一次重要胜利。这场战争直接导致了曹休的死亡,对曹魏的政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使得曹魏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直到公元252年的东兴之战)都没有对吴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考虑到孙权是在石亭之战一年后称帝的,我甚至觉得把这场战争看作孙权的开国之战也不为过。

石亭之战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东吴成功运用了一项传统艺术:诈降。诈降的主要实施者是周仓,诈降的受害者是曹休。周仓的诈降书,就是典型的诈降。由于离本文主题有点远,我打算另写一篇文章专门介绍。

陈寿在《周仓传》的最后,简单交代了周仓及其儿子周处的事迹:仓为郡十三年,赏善罚恶,权恩兼备,死而后已。其子处亦文武兼备,天机年间为东莞、武南太守。

“在郡”是指周仓出任鄱阳太守,正是石亭之战期间,在郡十三年去世。考虑到在石亭之战之前,周仓还在鄱阳平定了山越之乱,他不可能在228年前就仓促上任,估计在石亭前两年左右就任。这些分析不是空穴来风,实在是因为陈寿的记载太简略了,比如周仓的传记感觉完全就是为了石亭之战而写的,要不是这次精彩的表现,周仓很可能连这个记载都不会留下,周处就真的成了无父之子了。我们整理这一段,主要是为了理清周处成长的环境和背景,周处去世的年份,是没有争议的。 关于他的出生年份我看到过三种说法,分别是236年、238年、240年,我们取中间的一个,取238年。结合前面的分析,周仓大约死于239年,所以周处很可能刚出生就失去了父亲,甚至可能是遗腹子。

周仓是“孝廉官”出身,当时在吴东一带“孝廉官”的身价较低,但绝对不是一般人能涉足的。周家应该是阳羡(后来归还宜兴)的地方士族,在整个江南士族中排不上号,在宜兴可以有一小块土地,但应该没有自己的军队。也没听说周处继承过周仓的军队,周仓和周处更像是“职业经理人”或者“职业官员”,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游戏中周仓的人物设定一般都是文官打扮。直到周仓的孙子周启第三次平定江南,才凭借爷爷两代人的名声和人脉,在家乡组建起队伍。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周处生来无父,极有可能没有父亲旧部下的支持,从小就靠亲戚养大。但周家毕竟不是宜兴普通人家,周仓不仅是地方官员,还是对国家有巨大贡献的地方领袖。这样一来,地方长老们对周处这个顽童不敢出声的奇怪态度也就能够解释了。而周处所谓的害人之举也不容小觑,大概是长老们觉得这个顽童的荒淫行为有辱父亲的家风,所以才故意用“三横”二字来讽刺。

至于周处下水与鳄鱼搏斗了三天三夜,出来后发现村民们都在庆祝三头恶兽被一举消灭的故事,我个人认为没那么严重。

当然,我的猜测是往正面想。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周家在宜兴根本就没有势力,或者已经和周家支脉断绝,长老们和周家也没什么感情联系。这样的话,前任高官的儿子确实是个不孝子,死了还不如死了,管教他的责任也省了。

不管真实情况如何,面对不被欢迎的现实,周处选择出门寻找智者。他找到的是谁呢?他们就是陆抗之子、陆逊之孙陆绩和陆云二人。这二人在吴国灭亡后北上的经历也很有趣,这里就不提了。单说周处向二人求教,学者们一直觉得这件事情靠不住。二人分别出生于261年和262年,比周处至少小了20岁。虽然有二人年少成名的记载,但二十多岁的周处不会向一个几岁的孩子求教。“入吴寻二人”的意思很明确。周处出门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找到二人,而不是遇到谁就去找谁。 所以只能是二陆以才学闻名东吴。虽然没有明确的依据,但可以合理推测,最小的应该在十五岁左右。这样一来,周处已经有三十六七岁甚至更大的年纪了,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十几岁的少年。不过结合周处对陆云说的“白白浪费了岁月,一事无成”的话,似乎确实年纪不小了。所以学者们一直认为,《世说新语》中周处向二陆云请教一事是虚构的,不可信。可能是因为二陆云在晋朝已经有些名气,在处理周处早年的故事时,难免要引流。不过,我个人觉得,不能断言这个情节一定是虚构的,这里面有几个环节,或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中的曲折。

1.周处害村、周处除三害、周处离开,在故事中似乎时间上是紧密相连的。这大概是因为故事情节需要连续性,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相当大的空隙。也就是说,“年轻时”可能是指周处年轻时的一段很长的时间,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他除三害的时间没有具体的记载,他此时可能已经不年轻了,可能已经虚度了光阴,可能三十岁左右。除三害之后,文中的意思似乎是他立刻离开,立刻找到了陆二人。其实,也不是不可能过了一段时间,或者他四处游荡,或者找不到他们。也有可能又过了一年两年或者两三年,他才终于见到陆云。 这样一来,周处少年时为害村落和年事已高时才遇到陆云,似乎就并不完全矛盾了。

第二,古代男子二十岁就算成年了,但像陆机、陆云这样年纪轻轻便在文学上成名的世家青年,如今却不能简单视为十几岁的少年;其实古代青年男子担任大官、将领的记载很多,更有少年男子凭借诗才文艺的才华而声名鹊起。再加上陆家是江东顶级世家,兄弟俩十几岁甚至不到十岁便名扬全国,人们不把他们视为小孩也很正常。

结合以上两点个人的推测,我个人认为周处除三害、向吕氏兄弟请教的大致事实框架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楚遂改道,为忠臣孝子”。周处从吴末开始仕途,“天机时,为东关太守、武南太守”。天机是东吴最后一个朝代,从277年到280年。这样时间线就完整了。周处生于238年,一直到268年都是威震天下。273年除三害,275年结识陆云。经过几年的改革,毕竟是功臣,晚几年开始做官也是合情合理的。

吴亡前周处并无记载。吴亡时,他的官职应该是“武南都”,所率领的军队叫“武南营”,是东吴的禁军。因为孙皓投降得太快,应该没有时间与魏军正面交锋,否则以周处那脾气,恐怕活不到晋朝。

入晋后,首先与灭吴六人之一的王浑交战。

《晋书》:吴国平定后,王浑上建业宫斟酒,醉后对吴人说:“你们都是国家灭亡的受害者,怎么能不悲痛呢?”楚人回答说:“汉朝灭亡,三国兴起,魏国先灭,吴国后灭,怎么能只有我一个人悲痛国家灭亡呢?”浑看起来羞愧极了。

这话只是对王浑说的,若是对贾充说,贾充恐怕也不会有丝毫的惭愧。

王浑和父亲王昌虽然都是司马氏信任的人,但毕竟都是魏国官员,王浑也曾为曹爽做过官,周处说“前魏灭,后吴灭”并非是单纯的吐槽,而是对吃魏国俸禄、帮助司马氏篡魏的王浑的讽刺。毕竟,国破家亡,被敌人灭亡,是可耻的,而一个披着人皮的禽兽说出如此无耻的话,更是可耻。

《晋书》:入洛阳后,后升任新平太守。平定戎狄,叛乱的羌族投降,雍人称赞他。调任广汉太守。郡中悬案甚多,有的三十年未决。楚仔细审理冤假错案,一天便解决了。他因母亲年老,辞官回乡。不久,他被任命为楚内史,但上任前,又被召为禁卫军宫侍郎。楚说:“古之人,不肯为大,不肯为小。”于是他先到楚国。但郡中曾经战乱,新旧杂居,风俗不一。楚鼓励教化,又在野外找到尸骨,将其埋葬。然后他出征,远近的人都称赞他。

周处北上后,与吕氏兄弟二人不同,先是做了几任地方官,在广汉、楚国施政时,着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估计三国时期经过战乱、政权更迭,很多地方基本都运转不灵,尤其是前朝乃至前朝的乱局,大部分人避之不及,能主动处理,是难得的明智之举。

辛平出任太守的主要目的就是积累经验,特别是与氐族、羌族打交道的经验,这也为他在齐国万年之乱中被举用打下了基础。

《晋书》:他在近侍时,常常批评斥责,升任太守,不避宠亲。梁王朱棣犯法,严惩不贷。氐人齐万年叛乱,朝廷大臣嫌弃楚人刚直不阿,都说:“楚人是吴国名将之子,忠勇刚毅。”于是封他为夏侯俊西征的部下。

做地方官不容易,做京官对于周处这样的正直之人而言更是危险。到了中央,周处的主要工作就是讽刺批评。在这段时间里,如果你想提建议,绝对不愁没有建议。

稍微说一下这个时代的背景,就是著名的八王之乱。周处死在297年,他任太守,也就是监察部侍郎,大概是在297年之前一两年。不能太久,太久了,朝中虫子受不了。那么这个时间点是什么呢?

我们对理清八王之乱乱来龙去脉不感兴趣,但可以简单的说,八王之乱从开始到结束,一共持续了十六年,从公元291年到公元306年,而且这十六年中并不是每一年都是动乱的。

这次动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291年)三月至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299年)至光绪元年(306年),持续七年,中间有八年社会比较稳定。

这段时间贾南风当政,她和赵王司马伦勉强维持和平。司马伦积蓄力量,即将成为八王之乱的大佬,引来几位兄弟的围攻。我们的主角周处是太史令,得罪了司马伦党羽的梁王司马荣。当然,后来司马荣看赵王没戏了,就先在背后捅赵王一刀,所以他不但没被整肃,反而升官,有个好下场。

司马荣不是八王之一,说实话在司马家也不算坏人,蠢人。司马家败类太多,排不上号。不能说司马荣在八王之乱中造成了很不好的历史影响,强杀周处这件事,就是司马荣的一大污点。

其实,恨周处的人,不只司马荣一个,我觉得《晋书》中下面这句话,才是周处故事中最核心、最悲哀的一句话:

齐万年年间,氐族叛乱,朝廷大臣不喜欢楚国的正直,说:“楚国人是吴国名将的儿子,忠诚勇敢,刚毅果断。”

前面我们提到了八王之乱的间歇期,这八年相对和平,当时的人们是如何评价这段时间的呢?

“天子虽愚,皇后虽疯,天下太平”这句话,是夸张了。就是说天子虽然愚,皇后虽疯,但还算可以忍受。说天下太平,虽然有些夸张,但至少没有大的灾祸和混乱,百姓已经比较满意了。这就是金朝现在的状况。

这时候朝廷大臣们需要周处这样的清正廉明之人吗?不,他们心里都知道,潜在的内乱危机,终有一天会爆发,到时候,这个自私自利的小好时代就结束了,不知道接下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乱世(估计他们绞尽脑汁也想象不出五胡十六国是什么样的)。所以他们最不需要的,就是周处这样的,总是提一堆建议,徒劳地想把时代的大船调回正轨的人。一来,这让你看起来像个智者,我们都是废物,对吧?二来,如果你的建议有用,国家就不会落到这个地步。如果国家已经落到这个地步,你提的建议还有什么意义?周处在朝廷,就等于在不断提醒这些糊涂人,这不是一个好时代,我们的国家就要灭亡了。他们不需要,也不喜欢。

他们不需要,他们不喜欢,他们该怎么办?他们抓住了一个机会,就是齐国千百年来的叛乱。这个我就不细说了。狄人的起义,就当是苻坚的前身吧。他们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们该怎么办?把周处捧死。首先他是东吴名将的后代,能打仗。然后就阿谀奉承,说你这么忠勇,正好现在国家有难,你别站在干岸上唱冠冕堂皇的话了,国难当头你该去救了。你听到了吗?真是把人捧死。其实周处从这一刻起就死了,是因人的话而死的。不知道张华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我猜大家都说张华没什么可反对的。这就是人的话的恐怖之处。

《晋书》:当时贼军扎营在梁山,兵力七万,君逼楚以五千兵攻之。楚说:“军中无援兵,必败矣。吾虽死,辱国矣。”卓令楚进击,便与振威将军陆伯、雍州刺史介希在六磨攻打万年。战前楚军未食,卓催促他们速进,断其援军。楚自知必败,便赋诗一首:“吾将离世,策马观西戎,食野菜甜粟黍,望破之。”言罢,便大战,从黎明到黄昏,斩首数万人。弦断箭尽,伯、希未来救援。 侍从劝他撤退,楚汉相助却按着剑说道:“今天是我受命出征的日子,我为什么要撤退呢?而且古时的好将领,听从命令,挖开险门逃跑,就是只进不退。现在军队违背了诺言,势必会削弱。我身为大臣,为了国家牺牲自己,这不是我想要的吗?”他奋勇拼搏,最后牺牲了。

至于周处殉国的具体过程,就不多说了。他没有给人送粮食(不送粮食真是让人吃惊),也没有给增援,被叫去抗敌,其实是借敌杀人。他杀的是首领所痛恨的人,而且还是朝廷上下都看不上的人。而且,这种杀戮的残忍之处在于他忠勇无比,怎么能说是我们杀了他呢?就连受害者本人,一个脚踏实地的周处,也是这么想的,“我是一个臣子,为国捐躯,不是吗!”司马荣陷害他,他心里肯定也知道,但这是一回事,他殉国又是另一回事。在他心里,一个忠臣的行为,与他人无关,这也间接洗刷了凶手的罪责。当然,周处也许不在乎这些。

在他年幼的时候(不管他有多年轻,或者说他根本就不年轻),他的同村人都鄙视他,要他除掉老虎、鳄鱼、以及周处自己这三头祸害。周处做到了,虽然没有死,但却完成了自己的蜕变。

周处年老的时候,朝中大臣很不喜欢他,竟然想用三害来除掉他,这三害就是时事、时人、周处本人。

时事是大害,也是最大的害,谁也改变不了,人人都在时事中起起伏伏,司马炎和他的愚子良孙,贾南风,八王中的贤臣,张华、卢植、顾荣、卢氏兄弟、王荣,谁都改变不了,所谓齐万年,不过是时事中的一小波澜,却足以杀人;

当时的人是当时的大伤害。

周,他本人也是一个巨大的伤害,他曾经在年轻时就淘汰了自己,尽管他在改革后就学会了说话并像大个子一样,但他实际上从来没有长大,并且总是一个猖ramp的孩子。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2929.html

从东汉派系到黄巾军,玩家热议张角能否放雷,其神秘法师形象引人入胜
« 上一篇 2024-08-07
语文知识整合:从阿Q 正传到文学文化常识,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下一篇 » 2024-08-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