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关再世(第五部)
三国
建兴十二年八月二十三日,诸葛亮因忧虑积劳而病逝于岐山五丈原,终年五十四岁。后来杜公部曾赋诗哀悼:“长星昨夜落于前营,先生讣告,今日已过。虎踞无号令,贵族宫中唯有尊荣显赫。宾客三千余,心中十万大军尽废。看绿荫晴日美不胜收,如今却无雅歌声!”
诸葛死前一天,让杨仪在床前嘱咐他:我死后,不要办丧事。筑一座大神龛,将我的遗体安放在里面。将七粒米放在我的嘴里、脚下。用明灯,军中如常静默,绝不哀号,这样,我命定的将军星就不会落下。我的鬼魂会在凌晨三点自己起来,托起星宿。司马懿见将军星不落,他们一定会大吃一惊。这样,我军便可以命令后营先行,然后慢慢一营一营的退却。如果司马懿追来,你便可以派兵摆好阵势,回旌旗鼓,等他到了,我们便可以将我们先前的雕花木像放在车上,推到军前,将士们站在左右。 司马懿看见了,肯定会吓得逃跑。
深夜时分,天色阴沉,月色昏暗,孔明突然离世。姜维、杨仪遵照孔明的遗愿,不敢哀悼,依法安葬,安放在龛内,命亲信三百人守护,又暗中命魏延掩护后方。各地营垒纷纷撤退。
过了两天,当地百姓蜂拥而来相告:蜀军退入斜谷时,悲痛的哭声震天动地,军中白旗飘扬,孔明恐已死,只剩下姜维率千兵掩护撤退,他是一个木头人。司马懿听闻此事,叹息道:“我能预知其生,却不能预知其死!”所以,蜀人说:“死了诸葛亮,逃不过活着的仲达。”后人有诗感叹:“半夜长星落下,人们还在四处奔走,怀疑梁是否还活着。关外的人还在冷笑,怀疑那人头是真是假!”
随后杨仪与姜维结成战斗阵势,缓缓退至剑阁关,然后更衣哀悼,扬旗悼念。当大部队退守汉中时,一小股部队悄悄越过老阳沟桥,渡过郭、齐两河,在将军的带领下,部队抵达玉皇山,扎营,在高原上散兵,在京口黄牛河一线屯兵。实地考察从三个方面证实了这段历史的真实性。第一,三郡原寨现在的位置,三面沟壑纵横,高原上地势平坦,与北面的齐家山、南面的铁家山形成一个强大的犄角。远交近攻,遥相呼应。高原下方的黄牛河成为阻挡高原上方的天然壕沟,背后是玉皇山,这样的山河地形,使驻军进退自如。 若进,可直接攻打关中,威胁曹魏政权;若守,可作为奇兵,屯田戍边,训练兵马,储备粮草,一旦战争需要,便可偷偷出斜谷道,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军关中;若退,可直奔烧锅庄、九方河、岳九店梁、柴关岭,退守汉中。其二,三郡原、齐家山一带农村居民多为郭姓或齐姓,在实际调查中,不少老人说自己的祖先是甘肃齐家堡人,很可能是诸葛亮六伐齐山时从军而来。铁家山居住的居民多为铁姓,且身材高大,很可能是蒙古人后裔。太白、奉县几乎没有赵、李等姓氏的大族群。 这里的居民百分之九十以上很可能是留守的军人。第三,从生活习俗和民间方言也能印证。比如,他们喜欢吃干粮、馒头、面条、榨菜、玉米粥;房屋结构一明两暗,有大炕、有灶,有前后院;口语习惯、称呼等都和关陇地区很相似。汉代以后,许多影响历史的戏剧都在这片土地上上演。
回想当年战火纷飞的日子,再看今日茫茫荒原,世事已然大变。正如《临江仙》一诗所说:
长江滚滚东流,
波涛汹涌,英雄皆亡。
成功或失败都是徒劳。
青山依旧,
几次日落。
江边的白发渔夫和樵夫,
见惯了秋月春风。
一壶酒,庆团聚。
过去和现在的很多事情,
这只是个笑话。
京口关再世(第六部)
明清商业
趋利避害、优胜劣汰,是永恒的生存法则。人类为了更好地发展自身,保护物种,在面临危险时,会选择远离祸患之地;为了逃避官司和天灾,人们选择远离喧嚣,隐居深山。和平时期,人们趋利避害,乱世之中,人们避险。随着财富和人口的流动,大街小巷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因此街道上人头攒动。明清时期,关上街逐渐成为一个大型驿站式综合服务区,分为上、下门,商贾旅人云集,牲畜交易频繁。
历代流传的野史对此都有精彩的解读和安排。
王家为首的“冲古粮行”位于刘家窑北端,从黄牛河引水,开渠接水,水磨昼夜叮当响,舂米。钟、张、刘三家的石磨为扁木,王家岭等周边地区的人也加工各种面粉、碎米,鼎盛时期,仅关上街就有八家磨坊之多。此外,郭氏造纸厂以竹子为浆,制麻纸。工艺流程大致分为砍竹漂塘、将苎麻煮至足火、将料入筛、盖筛压纸、经火烘烤五个步骤。制出的麻纸柔软、柔韧、细腻,远销关中、陕南、甘肃等地。
马家店是当时关上街上规模最大的“星级旅店”,据说一院三进,共有20间大瓦房,用来给客人做饭的旧铁锅,锅沿有九尺三寸三米,每次往锅里放八百两米米。明末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入川时,一位将军及其家属曾在王家店住上半个月,临走时交纳一斗银子,将马家店改名为“福生店”。不远处的王家海州骡马店更是门庭若市,有十亩院子,三十排马厩,九百个拴马桩,是当时军队从宁夏、青海、甘肃、蒙古等地赶马入川的最重要马场。
赵家油坊榨出的油有核桃油、漆籽油、芝麻油、麻油、大豆油等,除与当地百姓换取其他商品外,主要供给太白乾元寺等八大内寺,作为香客的灯油和食用油。赵家油坊榨油有六个工序:炒、磨、捣、蒸、踩、碰。炒籽时,师傅赤膊上阵,把一个大铁锅上下翻转,把油籽翻动、拨、搅、翻。半炷香后,师傅抓起一把油籽,放在炉上碾碎,待籽芯变成褐色或赭黑色时,即可出锅。砂轮一圈圈旋转,砂轮上卡着刮刀,把料刮入槽内。油籽磨成细碎后,放入锅内蒸熟。 蒸制前要再次过筛,细料入蒸笼,粗料入蒸笼,再将物料磨碎,以确保油籽粉均匀,出油率高。蒸制用的蒸笼是特制的,形似蜂窝。将“胚子”倒入桶内,让油粉充分吸水蒸熟,直至熟透粘稠。水分和温度的控制,全靠师傅多年的经验。最考验师傅功夫的环节是包饼子。包饼子不仅需要有很好的腰臂力,还需要有相当的灵巧和精准。饼子能不能出油,出多少油,都由师傅把关。据说一个面团要揉两下,包三包,才能打成四个打。包好的面团叠在一起,然后运到榨油槽里榨油,这是榨油的核心环节。 重达一千多磅的油锤,由一两块橡木或铁匠木等大型硬木掏空制成,横放在榨油机的显眼位置。两排木楔后,师傅们调整好桩头位置,就可以开始榨油了。榨油时,油锤师傅手握油锤悬空,用力敲击油缸里的“入桩”,沉闷的撞击声成了师傅们熟悉的节奏。拖着脚步,从后面偷袭,油饼的稻草闪闪发光,油缸里金黄的油像暴雨一样喷涌而出。
伍家酒厂酿制的是当地人最爱喝的“明流流”玉米酒,俗称“门道鲁”,味道微苦,回味浓烈,喉咙辛辣,一饮而尽,肝肠灼痛,气息灼热,火气能烧。主要原料有嫩玉米渣、野菊花、麦麸、老玉米面、大曲酒、糯米酒糟。制酒糟时,先将嫩玉米粒剥皮,打成浆,发酵一天,再自然发酵。酸度是制曲的关键。第一年在野外采摘野菊花,第二年制曲时用野菊花煮水放凉备用。第二步是发酵,此时用麦草发酵酒曲。 将热麦草在地上铺成厚厚的一层,然后在麦草上放上酒曲砖,每排酒曲砖之间放一层热麦草,一层一层的叠起来,醒发好后上面铺上一层热麸皮,大约过4天就能闻到酒香了,再过4天,香味就很淡了,这时候酒曲发酵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把麦草堆打开,取出曲砖,晒干,碾碎备用。第三步拌麸。把发酵好的酒取出,放在地上,和米糠混合搅拌,搅拌过程中一定要把酒曲打散,和米糠混合均匀。酒料刚拿出来的时候很湿很粘。 如果不加米糠,酒料就会粘在一起,使酒精不能完全挥发,严重影响出酒率。第四步是蒸馏。装满酒后,在酒道上方放一个草环,在草环上放一个锅,科学叫田锅,里面装着冷水。当酒缸里的热酒汽遇到锅底的冷水时,就凝结成液态酒流出。
最具特色的两种地方小吃是土豆粿条和核桃包子,这是流传千百年的民间小吃,是老人小孩都可放心食用的美味食品。
京口土豆糯米糕嚼劲十足,弹性十足,味道鲜美,黏性十足,营养丰富。冷食可消暑去火,通便减燥;热食可温胃散寒,润肺益气。京口地处秦岭腹地,平均海拔在1800米以上,气候寒冷,而土豆生长周期长,皮厚,淀粉含量高,是制作土豆糯米糕的最佳食材。先将土豆蒸熟,放凉去皮,挑三五个放进石臼中。用木臼上下捣打,边捣边循环通水,防止捣物粘臼。捣打七八遍、十遍之后,臼中的土豆便黏在一起,软得好像没骨头一样,香浓黏稠。 用铁勺舀出来,放在盆里食用。把打好的糯米糕放在碗里,加入香醋、盐水、麻油、红干辣椒、香菜、蒜末、野葱和苜蓿汁,美味的土豆糯米糕就可以享用了。香气直入鼻孔,十分诱人,让人食欲大开。吃糯米糕需要一大群人,老人蒸土豆,小孩剥皮,男人捣糯米糕,老婆们拌水,热闹非凡。
吃完土豆糯米糕,擦擦嘴,吃一块核桃馍,那叫一个好吃。核桃馍的做法很简单,打两个鸡蛋,加入面粉,用温水将酵母粉溶化,慢慢倒入。将面粉放在碗里,用筷子快速搅拌至呈絮状,然后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松弛半个小时。将核桃仁放锅里用小火烘干,倒在案板上,用擀面杖压碎。在面团上浇清油,煮至熟透,放凉,加核桃碎、芝麻拌匀。取出发酵好的面粉一小块放在案板上,揉至没有气孔,切成块,揉成球状,压成饼状。 将饼打磨好,抹上适量的盐与十三香,抓一把核桃粉均匀地撒在饼上,将饼从一头卷起,然后用刀切成4cm左右的小块,用擀面杖擀成1cm薄即可。大铁锅中加入适量油,待油大概五六成热时,将擀好的馒头放入锅中,盖上锅盖。三分钟后翻面,待两面都变成金黄色时,即可出锅。烤好的核桃饼色泽金黄,外皮酥脆,干而不干,有浓郁的核桃香气和甜甜的小麦粉味,吃起来十分爽口。因为加入了大量的核桃仁,所以放几天也不会变硬,也不会发霉。
哪里有人的地方,哪里就有医馆。京口关内现存的荣记、康记、范记药铺,大概就是当时医馆的延续。范记药铺人气最旺,而范超群最为有名。这位名医能望闻问切,治病要药,救人性命。水浩川、强利川、胡家园、平木街、元坝子等几十里地的人,都因他的名气而来求医。
那里有个河南人开的铁匠铺,自己炼生铁,锻打,做斧头、锄头、刀子、剪子、剪刃,想造什么就造什么。山客、盐贩、炭贩、木贩,进出关中,南来北往,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正如清代大诗人郑之熙所言:“马踏凤岭上云,人渡江上天上天,人如人上江鸡关。”
自明清开市以来,关上街集市历经繁华、萧条、再繁华,跌宕起伏,延续了近百年。直到现在,一、四、七号古市从未间断过。可以说:
秦石垒站在山口,
汉朝的明月,照在冷冷的墙上。
数千年古迹遗留大风,
我还能听到骡马的声音。
京口关再世(第七部)
清晰的声音
玉皇山在历史上曾有过许多名字,如普明香岩山、青霄山等。玉皇山完全因“观”而出名。据清乾隆元年(1736年)《普明香岩山铸钟录》记载,玉皇山大成寺最后一座通明殿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始建年代不详。我们现在所说的老庙,是唐代著名的道教宫观,古称“乾元观”。明清时期,这里是关中西府百姓祈雨、祭神祈福的著名道观。玉皇山庙宇建筑群分为山脚下的庙宇建筑群和山上的“曲丘”祭祀遗址遗迹两部分。
从地形上看,玉皇山形似一只巨龟,古庙建在龟背上,道家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玉皇山地处秦岭腹地,交通便利。黄牛谷
周道与渭滨义门镇道路为古代祭祀玉皇大帝的两条重要道路。
玉皇山自然景观独特,有16座2500米以上的山峰,冰斗、槽谷、石海、石河、石环、岩裙、岩流、终碛岭、底碛、冰碛砾石等地貌特征明显。鬼门关是从水浩川旧寺到玉皇山顶的唯一通道,谷地险峻,地势险要,天然形成。关口高约13.33米,入口极窄,从高处往下看,一夫当关,万人不能过,关内只有溪流和山道蜿蜒穿行。
过鬼门关就到了朱长沟,在这里自然会看到左鼓右钟的自然奇观。两块巨石悬挂在山腰上,石鼓直径3米,厚约1米。石钟长2米,直径约1米。钟体小巧,钟耳、钟冠清晰,悬挂在岩壁上,巧夺天工,栩栩如生。沿朱长沟上到玉皇山,前面矗立着一根巨大的石笋,石径3米,高约20米。洼地斑驳,寸草不生,人们称这里为赵公明留鞭之处。
过了灵官峡,再走几里路,便见崖缝中有一岩石,形似鸡头,长径6.6米,高径10米,宽径10米。岩石西南角有一翼,可容四五人避雨,人称“牧羊石”。两块石头相对而立,中间的路仅够两人手拉手通过。
玉皇山顶有三处温泉,即龙神潭、香野潭、九天大帅潭,三处泉眼相距仅3米,顺山而下。龙神潭直径10米,天光灿烂,云雾缭绕,宛如蛟龙出没。香野潭直径6.6米,潭面浮着两片紫色的草叶,远远望去,潭面紫红相间,犹如香野的脸庞。第三潭九天大帅潭直径约6.6米,潭面浮着两片紫色的草叶,随处可见绿草,远远望去潭面翠绿欲滴。潭水终年微温,永不结冰,暖气遇到冷气便成雾,终年云雾缭绕。 塘水清澈,投下一块石头,马上就会云开雨露,因此当地人把它视为神灵,除了祈雨外,不敢做别的事。
玉皇山顶上,有一块神奇的五潭石。石高3米,直径2.16米,石面上有五潭水,其中一潭较大,其余四潭环绕其间。潭水如镜,满而不溢。若从中间一潭取水,其余四潭水位便会下降,三天后,五潭水位便满。检查后发现,五潭水并不相通。奇怪!在我看来,这是一块巨型砂岩,它叫尚水石、灵山石、吸水石,它的学名是碳酸钙水生苔藓植物化石。
过了七星晒药台3里,就到了玉皇池。池子建在一块三足的岩石上,或如鼎,或如舟,或如锅,直径1米,深0.5米。池水清澈,像一块怀玉的巨石或是一个珍珠盒。台为“祈雨”池。池后是一片约一亩的古梅林。大者大如两臂,小者粗如碗,铁茎盘枝,苍劲古朴。梅花极香,腊月萌芽,冬至萌芽,初雪绽放,春分绚丽,花分白色和粉色两种颜色。
每当雨后天晴,旭日初升,云雾滚滚,苍山耸立,铁瓦寺庙耸立天际,远处传来钟声,整个景象雾气弥漫,仿佛是空中宫殿。
铁瓦殿两座,坐东向西。大殿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8年),面阔1.2米,进深1.6米,四面用石砌成,顶盖铁瓦,内奉四尊玉皇大帝像,其中明嘉靖十六年(1538年)供奉鎏金铜像一尊;清光绪元年(1875年)、清光绪十五年(1890年)、清光绪十八年(1893年)供奉鎏金铜像两尊。偏殿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5年)。 其建筑风格与大雄宝殿基本相同,但屋顶的铁瓦是用厚铁皮制成的。殿内有宰相鎏金铜像(1538年);清代鎏金铁菩萨像;九天圣母鎏金铁像(1755年)。殿内还悬挂着嘉靖匾额。
元始天尊是道教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山的庙宇多供奉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是自然崇拜之神,其历史比中国传统道教文化要悠久得多。玉皇大殿正中的皇殿(通明殿)上悬挂着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于天宝元年所书“通明殿”匾额。
玉皇山自然景观独特,人文遗迹丰富,妥善保护、合理开发,必将为京口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玩京口关、寻玉皇山”或许才是全面开发玉皇山的最佳原则。届时,又将出现另一番盛景:
云脚如纱拂铁瓦,
古梅树斜插于虬楼之上。
一抹落日笼罩山影,
数千名民众低头祭拜玉皇大帝。
(待续)
作者简介:赵一心,网名,半条命,陕西省杨凌区人,现住太白县,井口镇金融办干部。
作者过往作品精选:
严正声明:
本文由作者提供,责任自负。除作者照片外,其他图片均来自网络。
主办单位:太白县作家协会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2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