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0年六月二日清晨,曹植亲自率领数百侍卫侍从出宫,擂鼓助威,欲攻打九礼的司马昭。然而曹植万万没有想到,司马昭早已做好了迎战的准备,更没有想到,自己还没有见到司马昭,就被废黜了。
其中的挑战者便是中卫将军贾充,他虽然是曹魏朝廷的官员,但却是司马懿、司马昭父子最欣赏和信任的头号心腹。
贾充的出身不凡,是官宦之子,而且还是位高权重的官宦,其父贾逵是曹魏政权中一位颇有政绩和军事才能的人,侍奉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对曹魏政权忠心耿耿。
曹丕、曹植等魏朝历代帝王,对贾逵都另眼相看。曹植二年(公元257年),曹植亲自到贾逵庙,下诏重修,可见对贾逵的敬重。然而,与曹植有过生死斗争的,却是魏朝忠臣贾逵的亲生儿子贾充。
大家都知道,公元251年9月7日,司马懿去世的前夕,有一个征兆,他梦见了已经死去24年的贾逵,这件事情在《晋书·宣帝纪》中有记载。
司马懿本人特别忌讳,而且他知道曹操病重,临终前梦见“三马同食一槽”,司马懿与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密谋夺魏,验证了曹操临终时的梦境。
司马懿知道有事要发生,担心贾逵的儿子贾充会加害司马家。几天后,司马懿就去世了,享年73岁。然而,这次司马懿的梦境与现实截然相反,这也应验了中国谚语“梦与现实截然相反”。
如今,曹魏忠臣贾逵的亲生儿子贾充却要阻止曹莳攻打司马昭。在这种紧急关头,贾充作为司马昭的亲信,其作用实在是太关键了。这是司马懿没有想到的,曹莳也万万没有想到的。
只见贾充身着戎装,骑着马,左有程济,右有程济,率领数千名身披铠甲的禁军,呐喊着冲了上来。曹奂拔出宝剑,喝道:“我是天子,放下武器!”司马昭手下的禁军,都乖乖地放下了武器。
这是关键时刻,需要有人站出来扭转局势。可惜,这个人不是曹植的阵营,而是司马昭的阵营。这个人就是贾充。
贾充当时说了一句名言:“司马公养你何用?都是为了今日之事!”这句话说得很准确,犹如一声惊雷,炸在了所有人的心里。然而禁卫军们还是有些犹豫,因为眼前的人毕竟是皇帝。
第二句是贾充说的。《魏后传》记载,贾充叫来帐下督军程济,说:“司马家败了,你们还有命吗?何不攻之!”也就是说,“司马家败了,我们全都败了。”程济大为感动,拿起枪,准备冲锋陷阵。程济又问:“你是想活,还是想死?”
贾充说的最关键的一句话,就一个字:“杀”。《魏末传》只有两个字:“杀了他”。《三国演义》更完整,说“司马公有令:死者,杀之”。程姬冲到曹奂面前,用长矛射了他。史书记载,他被刺穿心脏,直接昏了过去,可见他用力过猛。
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中,贾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贾充的三句话,决定了大局的走向。这三句话,是司马昭想说却绝对不能说的,因为要留一块遮羞布。但贾充能毫不犹豫地说出来,足以说明他的实力。
曹莳的举动是一次勇敢的尝试,但他没有想到自己会这么快陷入如此危险的境地。这也证明曹莳是君子、是君子,而不是政客。在最危险的时候,没有贾充挺身而出振臂高呼,没有程济挥刀杀敌,只能靠在沙滩上建立帝王威严来短暂维持威严。可想而知,曹莳心里是何等的痛苦。
曹奂以自己的英勇牺牲赢得了一个帝王的尊严,也应该赢得后人的尊敬。
贾充是曹魏帝曹植手下的重臣,却为司马昭立下如此大的功劳,他是如何实现如此辉煌的翻身的呢?请看下文。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1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