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三国故事 >

三国志文化主题特展:探寻历史的风云变幻与英雄传奇

展览:三国文化主题展

展览时间:1月23日至6月18日

地点: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作为一部经典文学,《三国演义》为大家所熟知。然而,虽然我们早已习惯了三国故事中人与人之间精彩的互动,却未必能领略到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环境、舞台和“服饰道具”。“人靠衣装,马靠鞍”,如果历史剧中的三国英雄们全身赤裸,手无寸铁,那他们的气势就无从谈起。好在,文学的缺憾给历史人物带来的“尴尬”,被考古学家“四处寻觅,手脚并用”的文物修复了。百年来,残缺的文物堆积,依稀可见当年群雄争霸中原的战火。 走进中华世纪坛,徜徉在曾经风靡日本的“三国文化主题展”中,透过那一组组经过时间洗礼的遗迹,我们或许能依稀看到想象中那个熟悉却又陌生的风起云涌的时代。

东汉末年烽火连天_东汉末年分三国 :烽火,连天,不休_东汉末年烽火连天不休的原因

甘肃武威雷台墓出土东汉铜车马

东汉末年烽火连天不休的原因_东汉末年烽火连天_东汉末年分三国 :烽火,连天,不休

清代木雕赵子龙战长坂坡,亳州市博物馆藏

东汉末年分三国 :烽火,连天,不休_东汉末年烽火连天_东汉末年烽火连天不休的原因

湖北江陵济南城南水门出土的三国木臂黄武弩

为什么世界被分成三部分

如果说中国自古就有网络媒体,那么三国故事应该是经常登上热榜的话题。从长远的历史角度看,《三国演义》的出现当然是点燃三国话题热度的关键节点。《三国展》显然深谙这一点——其在序厅的主要内容便是明清时期对三国故事的记忆、书写与解读。全国各地出土、收藏的三国故事图像与雕塑构成了今人想象三国的第一道门户,让观众率先踏入集体记忆的溯源,从而形成了层层递进的记忆表层——明清历史的文学艺术衍生品(记忆溯源)——三国历史文物(历史底蕴),展场的张力在层层之间的差异中被拉伸。 越是深入痴迷于三国故事,越能感受到这种张力所带来的强烈、曲折而又丰富的知识冲击和文化体验。

林俊杰唱到:“东汉末年,天下三分,战乱不休。”三国故事总是从东汉开始,两汉作为延续400年的统一王朝,对中华民族认同感和文化凝聚力的形成显然意义重大。“认同感”、“凝聚力”这些词读起来似乎空洞,但在展览中却立足于当时人们的生活细节。甘肃出土的铜车马是汉代常见的样式,四川画像砖和陕西出土的器物中也能看到同样的样式。小头、长颈、细腿、大屁股,都是来自西方的天马的特征,印证了汉武帝在开辟丝绸之路方面的巨大影响力。 材质不同但形式相似的各地耳杯、有图有实的亭台楼阁、风靡一时的画像砖石,无不见证着大一统王朝的影响力与魅力。前世的大一统,正是三国不甘于现状的原因——前人有先例,谁能不怀统一天下的理想呢?

《三国演义》及相关经典电视剧,给人们留下了东汉末年的印象:铁蹄铮铮、战乱不休。细究字里行间灾难不断、战乱不断的原因,原来都是宦官专权、农民起义、军阀争霸等“人祸”。这些“人祸”或许让身处其中的人浑然不知,甚至欣喜若狂,但早已被后世旁观者一再总结。相反,“天灾”或许让身处其中的人感到痛苦,影响更大,但其影响却不被后世说书人所重视。至于自然环境长期周期性的变化,更是人们难以理解。好在历史中可以找到“人祸”的教训,“天灾”的痕迹也保留在事物中。

通过零碎史料的整理和环境考古研究,学者们观察到,自东汉初年到公元六世纪,我国气候趋于寒冷,三国时期的平均气温比汉武帝时期更低。展览的介绍试图指出这个鲜为大众所知的观察角度。东汉“小冰期”造成的寒冷环境,会让东汉统治者承受更大的统治压力。这些压力包括粮食减产歉收带来的内部忧虑,以及游牧民族因寒冷频繁南迁带来的外部威胁。当内部体制也难以扭转、无法应对时,繁荣的衰落也无法挽回。于是,全国各地的英雄们以忠义的名义“自荐”,为朝廷分忧,开始了一场混战。 展柜里的刀枪剑弩箭,反映出那个动荡的时代,纷争的结果是北魏、南蜀、吴三国鼎立。

北魏

小说《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政权,曹魏是霸屏时间最长的反派。但客观来说,曹魏从形式上继承了东汉皇位,是面积最大、最核心的政治经济中心,在之后的发展中,又被统一天下的西晋所继承,是最正统的政权,声势最盛,显然是三国中最强盛的政权。

曹魏政权的成功,当然和它的缔造者曹操息息相关。曹操作为经久不衰的网红,在2009年成功将舆论导向发现其墓葬的考古文物界,让当时早已淡出公众视线的考古学家在闪光灯下不知所措。阿蛮要是知道这个情况,也会暗自窃笑。而引发巨大争议的曹操墓,此次也被引入到展览中。策展人在设计曹操墓相关文物时,特意在展厅中模拟了部分墓葬空间,让观众亲身感受到这座墓葬的规模。这样的设计,向观众暗示了考古专家证明曹操墓真实存在的一个基本原因,那就是墓葬的规模。

真正的曹操墓总面积约700平方米,与此前发现的曹休墓相比,形制相近,规模更大。单从这一点来看,能比曹操义子曹休地位更高的人,范围其实很小。“魏武王常用的捕虎戟”、墓主人六十多岁的年龄,以及曹操墓本身的地理位置,都进一步将焦点集中在曹操是墓主人这一点上。十年前的争论,让几件作为关键证据的文物为人所知,而墓中其实还发现了一些精美的小饰物,这次也纳入了展览。

墓葬的发现让我们聚焦社会精英的个体,一窥当时的风尚。城市考古能揭示更多关于社会和组织的信息。曹魏邺城的名字可能并不为人熟知,但其西北的铜雀楼,原本是用来“关押乔二姐妹”的,却为人所熟知。曹魏邺城是曹操的都城,也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城市。邺城北有宫殿、园林、中央衙署,南有里坊。有比较明显的中轴线设计,与汉代都城的设计有很大不同。如果与隋唐长安城对比,可见长安城的规划也借鉴了不少。 唯有透过邺城来审视曹魏政权的方方面面及其在后世的影响,所谓“叛徒”的功过,才不应以作家的立场来轻易判定。

川南地区

在《三国志》中,陈寿虽然出身蜀汉,但通过不止一个人称呼刘备为“英雄”。这听起来不像是一个好词,蕴含着凶狠狡诈之意。哭丧的刘玄德怎么会是这样的人?如果仔细琢磨刘备的言行,或许还真有几分狡诈之意。单从宣传策略上看,在东汉那个讲究门第出身的社会环境下,起家立业,靠父缘很重要。曹操的父亲曹嵩就是靠养父宦官做大元帅的。孙权的父亲孙坚是地方军阀,而刘备呢?原本是个不入主流的小鞋贩,但因为姓刘,挖出了一个特别有出息的祖宗——中山王刘胜来依附。 他所建立的政权还自称继承了汉朝,这种宣传作品所体现出的深厚权势和阴谋,实在令人敬佩。而刘备的“性感操作”直接让《三国》展览受益匪浅。与三国相比,蜀汉政权既没有曹魏大型皇陵的发现,也没有朱然墓的漆器、走马楼吴简这样的稀世遗物。但刘备所认定的中山景王刘胜墓,却是一座世所罕见的重要墓葬,随手出土几件青铜器,其重要性足以与魏、吴比肩。

当然,刘备的本事不只在于认祖归宗,还在于发现了“宝藏少年”诸葛亮。诸葛亮众所周知的伐魏,是一个颇为悲哀的失败故事,但他对蜀汉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却十分成功,这也正是本次展览所选的蜀汉亮点。展览中展出的蒙腾母子铜印,出土于云南,蒙腾可能是诸葛亮七擒七放的孟获氏族人。云南发现大量汉式遗物,印证了汉晋时期西南与中原地区文化交流的密切。

東吴

虽然刘备的存在感最强,但细看三国地图,其实蜀汉政权最弱。相较之下,同样在南方的孙权则显得低调务实,默默发家致富,重心放在经济上。他最受关注的举动,莫过于派人出海,与益州(台湾)、珠崖(海南)、扶南(柬埔寨)、临汾(越南)等地建立联系,堪称中国海洋资源开发与航海的象征。与孙吴政权相关的重要文物确实不少,此次展览重点展示的群体,都或多或少与经济活动有关。

首先是越窑青瓷。东汉晚期,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瓷的成功烧制,代表着中国瓷器走向成熟,中国陶瓷工艺取得重大飞跃。在孙武统治时期,越窑青瓷生产迅速发展。从展览中见到的众多精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已初具“白肤玉骨”的形象,釉色均匀亮丽,色泽温润。用于丧葬的青瓷魂瓶,上部纹饰极其丰富,反映了当时南方地区的生活状况。

第二件就是朱然墓出土的漆器。朱然应该是蜀汉迷最痛恨的人物之一,因为他曾与潘章擒杀关羽,与陆逊一起打败刘备,是孙吴名将。但朱然墓是一次极其重要的考古发现,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漆木器。漆木器是汉晋时期非常有代表性的手工艺制品,在经济史、文化史、工艺美术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作为有机文物,若不是南方水源丰富的特殊埋葬条件,漆木器在两千年的氧化作用下几乎不可能保存下来。因此,朱然墓出土的这批漆器极其罕见。 而此次展览中精选的童子杖漆盘尤为特殊,底部有四个字“蜀郡佐劳”,说明其产地并非孙吴管辖,而是蜀汉。战场上,蜀吴针锋相对;集市上,两地互通有无。这样的文物在朱然墓中发现,尤为耐人寻味。

展厅里,还有一组孙武的遗物,虽然陈列价值不高,但极其重要,那就是走马楼吴简。1996年,考古人员在长沙走马楼西街发现了一批记载孙武年代的竹简,数量多达十余万片。单从欣赏的角度看,竹简中记载了各种书法体裁,而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体裁演变的重要阶段,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书法家。这批材料在书法史上的意义不言而喻。

更为重要的是,《三国志》虽名为《史记》,但实际上只有记述人事迹的《志》和《传》,缺少正史中记载规章制度的《史记》。因此,我们虽然可以通过《三国志》了解当时的一些历史事件,却无法深入研究其背后的社会制度和组织结构。相较于地处中原、处于正统地位的曹魏,关于吴制的资料更是少之又少。走马楼吴建的发掘弥补了这一缺憾,其内容中所蕴含的大量经济、基层行政事务的记载,甚至能够启发学者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吴国的另一个世界,已经开启。

展览的最后,关羽是重头戏,似乎有多重层次的趣味。他似乎在呼应:这尊关羽铜像铸造于明代,与《三国演义》是同一时代。塑像与文物相互呼应,展现了明人对三国时代的想象,与展览开头的记忆追溯相呼应。他似乎在隐喻三国记忆的结局:在三国,他只是一个失败的将军,而今天,他却成了最受欢迎的神。中间的曲折和最后的结局,是合理还是荒诞?他似乎在镇压展览:他既是镇压展览的奇珍异宝,又是刀枪不入的武圣。但如果你用解开的符咒看他,他又有点像一个刚看完展览,坐在凳子上歇脚的大叔。 他那紧锁的眉头,那落寞的深情,是否还记得两千年前那虎虎生风的气势?(丁宇)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0541.html

十三经及其他经典:群经之首,文化瑰宝
« 上一篇 2024-07-10
揭秘三国志:曲阿小将为何在太史慈大战孙策时离奇消失?
下一篇 » 2024-07-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