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三国故事 >

文化节目何以引人驻足回味?如何做好城市文脉与中国文化的传声筒?

今天,当你打开电视时,什么类型的节目让你观看的时间最长?

文化类节目的选择较多,据中国视听大数据统计,今年5月,纪录片《长城》、综艺节目《起航!大运河》、理论类节目《这就是中国》等文化类节目领跑各地收视榜,直接引来大屏电视用户的回归。

在传播方式“短平快”的时代,文化节目为何能吸引人们驻足细细品味?文化节目又应如何发展,成为城市语境的“扩音器”、中国文化的“扩音器”?

王立群说三国_百家讲坛王立群讲三国_王立群三国演义演讲视频

▲江苏卫视《起航啦!大运河》节目截图。/ 重庆瞭望台截图

王立群三国演义演讲视频_王立群说三国_百家讲坛王立群讲三国

文化节目并非新生事物,曾是我国广电业崛起时期的“主流”,也是当前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支流”,其形态不断演变,赋予文化与语境更多元的面向。

最早是书卷气十足的气息。“你们可能以为这是海、是海洋?不,这是崇明岛外的长江……”1983年首播的文化电视纪录片《说说长江》,语言优美,声画结合,让很多中国人第一次感受到母亲河的雄伟。《长江之歌》也成为一代人的经典,传唱至今。

2001年,《百家讲坛》掀起了全国性的文化热潮,易中天的《赏三国》、王立群的《读史记》成为当时的文化热点,《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一度超过《新闻联播》。当时的文化节目虽然已初具规模,但仍然“曲高和寡”,难以起到教育的作用。

然后还有一种自信和气度。2017年,《国家宝藏》、《朗读者》等文化综艺大获成功。当国宝站在聚光灯下,当家书传递到话筒里,本土文化感变得如此真实,让观众感受到我们家、我们国家的血脉传承。

此后,《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选拔、比赛节目,《故事里的中国》《经典里的中国》等表演、音乐、诗歌、绘画节目不断涌现,让许多过去“藏在深闺人未识”的传统文化“飞进寻常百姓家”,变得可爱起来、平易近人、富有参与感。

如今又增添了一抹烟火气息,近来一些文化节目被概括为“慢综艺”,这“慢”的背后,是文化向生活的投射,让节目变得“无声而细微”。

比如,文化遗产保护备受关注,但面对偏远的遗产地、角落里的“非遗”,大多数人有保护的欲望,却缺乏行动力。浙江卫视《千里走单车》通过“走出摄影棚”拍摄,带领观众“捡遗物”“鉴定遗物”,刷新了“公众考古”的方式。

近年来,在网友呼吁下不断更新节目内容的河南卫视,也推出了《奇妙的旅行》系列、《中国节日》系列等文化节目,通过捕捉人们在生活中追求的小幸福和小满足,吸引了精英阶层和普通民众的关注,为“国潮”推波助澜。

百家讲坛王立群讲三国_王立群说三国_王立群三国演义演讲视频

▲河南广播电视台推出《精彩元宵游》节目。/《重庆瞭望》截图

王立群三国演义演讲视频_百家讲坛王立群讲三国_王立群说三国

我们不难发现,在任何时代,文化节目都是人们重要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但当前文化节目却常常出现“好听却不流行”的现象,暴露出文化节目创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风格跑调,市场接受度差。如何回答“雅”与“俗”的问题,如何处理“曲高和寡”的区别,决定了文化节目创作的起点。一些创作者在这一步就误入歧途,节目自然也就不伦不类了。

有的节目一味追求世俗化、戏剧化,让时间上相差一千多年的中国古代哲学家和外国现代思想家“穿越时空”同台辩论,最后双方观点竟然“相差无几”。有网友评论称“没作品就没必要强求”。有的节目无视大众媒体的传播规律,虽然舞台设计赏心悦目、嘉宾都是大牌,但节奏跳跃、内容深刻,犹如一场学术会议,传播“自成体系”。

形式重于内容,文化主体性丧失。很多人把文化节目的创作视为“戴着枷锁跳舞”,认为其“舞姿”必须耀眼夺目,才能被市场接受。但当这种想法走向极端时,它们可能会成为主焦点,让文化失去光彩。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节目市场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同质化“怪圈”:某年23档文化节目中,以汉字、成语、诗词为主题的就有13档,且全部选择了舞台竞赛模式。这不仅带来了审美疲劳,还在民间滋生了大量所谓的“诗词训练营”,把参赛选手变成了“背诵机器”,助长了“填鸭式”教育的歪风,导致汉字、古诗词等文化瑰宝受损。

此外,有学者发现,部分文化节目与传播技术的迭代和节目内容的发展并不相适应,此类节目虽然搭载了AR、VR、XR等技术,但只注重技术创新,忽视文化完整性,把历史故事变成了“科幻电影”,使文化片面化。

缺乏现实载体,谈文化、谈情怀就成了“空谈”。文化类节目的关键在于找对载体。有的节目只是让嘉宾穿上古装,说几句文言文,但节目环节与娱乐综艺无异,让传统文化成为“皮囊式”的附着物;有的节目缺乏现实用心,只能空谈“价值观”、喊口号,鸡肋之极,弃之可惜。

近日,重庆卫视文化综艺《长江诗话》成功爆红。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刘宇志认为,它抓住了重庆的城市基因——人们好奇重庆在崎岖地形下的别样风情,也渴望了解重庆如何在时空的变换中完成城市成长。这样的市场需求,构成了节目爆红的“蓝图”。

同样,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热播,也切中了“传统节日味越来越淡”这一社会话题,让人们重新拾起被忽视的节日意义、被遗忘的民俗风情,让中国节日与更多中国人产生共鸣,让人们在观看、转发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百家讲坛王立群讲三国_王立群三国演义演讲视频_王立群说三国

▲重庆卫视大型文化探访轻综艺《长江上的诗意》正在热播。/截图自《重庆瞭望》

百家讲坛王立群讲三国_王立群三国演义演讲视频_王立群说三国

美学家李泽厚曾把美对人的作用分为三个层次,即“悦耳目、悦心神、悦神灵”,这也是文化节目必须打好的“三张牌”。那么,文化节目该把力气放在哪里,才能真正做到以文化育人,彰显文化底蕴呢?

我们需要创新技术和理念。目前,一些文化节目过于注重“大而全”的内容呈现,却忽视了“小而美”的传播力量。去年9月,短剧《大英博物馆大逃亡》在网络上爆红,无数网友感动落泪。这正是文化传播中利用小切口释放出大能量的做法。

此外,文化类节目的创作也需要创新思维,动态把握观众需求。河南卫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不仅在节目中提供“文化盛宴”,还在节目外积极利用网络舆论场,回应网友关心的问题,从而放大节目在公众讨论中的“长尾效应”。

既要做好“戏里演”,又要做好“戏外写”。如何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要用好文化魅力,才能收获真正的影响力。某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国家宝藏》第一季播出后,同年五一假期博物馆及相关旅游产品的搜索量同比增长近1倍;《端午精彩游》播出后,郑州首次跻身十大热门旅游城市;《中秋精彩游》播出后,河南省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27%……

此前的例子也带来启示:一方面,各地要积极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场景、新业态,以文化节目作为凸透镜,照亮城市文化脉络;另一方面,在用节目拉高声量的同时,也要主动出击文化,让文化渗透城市生活,避免文旅市场出现“内外两张皮”“滤镜破碎”的情况,让好的文旅经验真正帮助地方形成文化名片。

既要深挖历史,更要着眼现实。在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与视听学院副教授马伦鹏看来,好的文化节目应该以文化为支撑,而不是框架,用现实生活的“主题”去追溯历史文化,文化节目才有价值,才有共鸣。

我们可以看到,在《诗意长江》中,有渝中区城市更新与传统城市风貌的保留探讨,有巫山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探索,有大足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金产业科学保护与利用的探索。观众在“考察本土文化”之外,还可以思考重庆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同样,《中华诗词大赛》《国家宝藏》等节目之所以如此感人,不仅因为诗词的优雅、国宝的璀璨,还因为它们把身患重病不忘学古诗的白如云、“草根逆袭活榜样”雷海伟、为兵马俑拍指纹泪流满面的摄影师赵震、莫高窟“瓦工”李云鹤等故事广为传播,让我们在一遍遍观看中收获了文化归属感、民族认同感。

文化的起点是人,终点还是人,唯有人才是文艺之母,我们希望从文化节目中看到的,不仅仅是山河壮丽,还有可爱的人,还有烟火般的人生。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0065.html

三国杀武将技能改动引争议,邓艾屯田技能惨遭削弱?
« 上一篇 2024-07-05
从长安到西安,这座城市的名字变更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变迁?
下一篇 » 2024-07-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