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
“中华帝国”与秦汉时期各民族互动形成的社会有何不同?
东亚地区形成的统一帝国将对周边民族和国家产生什么影响?
[日语] 作者:川本义明,译者:刘可唯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2020 年 4 月出版
简单的介绍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内外各民族的斗争和迁移,其规模堪比甚至超过了日耳曼民族向西方的大迁徙。与中原王朝的接触,逐渐导致周边民族的“汉化”,而中原王朝也出现了“夷化”与“胡化”的现象。这种双向的“汉化”,最终形成了与秦汉社会截然不同的“新中国”。
汉族是世界上第一大民族,川本义昭始终关注汉族的形成过程及其与周边民族的互动关系。从汉唐到辽金元,川本义昭以比较史的视角审视鲜卑、乌桓等北方民族、辽羌等西南民族、朝鲜、倭等民族的“汉化”,以宏大的视野展现东亚古代民族和国家。
图书突破
①从“中华帝国格局”来看,北朝与辽、元、汉等朝代在国家制度上,有某些相似之处(本书上篇第四章);
②韩国、日本古代国家制度也可以看出与上述类似的发展过程(第二部分第一章);
③当东亚大陆形成统一帝国时,周边地区(如古代云南、日本)也会出现同样的波动,这种波动与周边地区的独立互为因果,从而呈现出与大陆相同的发展轨迹(第三部分,第一章);
④北魏历史研究中的发现,在辽、金、元以至清朝的研究中,也都可以见到,而这种相似,绝非简单由于同样的非汉族民族进入中国(第四部分,第四章);
⑤所谓汉族的形成,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才得以实现,此时汉族是一个较之秦汉时期有了进一步扩大和深化的概念(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一章)。
关于作者
川本义明,1950年出生。九州大学文学研究科博士毕业后退学,后任佐贺大学、九州大学助教,1998年起任九州大学文学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民族与国家问题。著有《魏晋南北朝民族问题》(九谷书院,1998年)、《中国历史中的民族》(山川出版社,2004年)、《中国的崩溃与扩张:魏晋南北朝》(讲谈社,2005年)、《古代东亚国家论:过程、模式与认同》(水连南社,2006年)。《中国的崩溃与扩张:魏晋南北朝》已被译成中文出版。
关于译者
刘恪为,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硕士,后赴日本九州大学人文社会学院留学,师从川本义明,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汉唐历史与考古研究。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汉唐之际北方地区的发展——以民族问题为中心
第一章 北朝论
第二章 北魏文成帝南巡碑考
第三章 鲜卑族书写论:与汉唐间中国意识的广泛传播相关
第四章 三国时期的乌桓与鲜卑:从交流与变迁的角度
第五章 从比较史的角度重新探讨北魏
第二部分:汉唐时期的东亚动向与日本古代国家的形成
第一章 汉唐之际“新”中国意识的形成:古代日本、朝鲜与中国的联系
第二章 隋朝文献:和国志、日本书纪:隋文帝遣使略
第三章 日本外交关系的变化:从中国意识的形成与太宰府的设立的关系谈起
第四章 日本五王的自封与东亚国际形势
第三部分:汉唐时期西南地区的开发
第一章 论汉唐时期云南与日本的关系——以比较史为视角
第二章 魏晋四川形势——以民族问题为中心
第三章 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四川形势——以民族问题为中心
第四章 北朝末年四川形势——以民族问题为中心
第四章 汉唐时期的民族与东亚问题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的动向——以民族问题为中心
第二章 辽金的正统教义:与北魏的比较
第三章 崔致远与阿倍仲麻吕:从“汉化”看古代朝鲜与日本的关系
第四章 简论前现代中国所谓中华帝国的结构——北魏、元朝、辽朝和汉朝的比较
后记/注释
精选文章
前言
作者出版过论文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问题》,其中包含多篇短文。
在本书中,作者试图解决如下问题:第一,深化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迁徙对中国的具体影响;第二,探究同一时期中国南方非汉族群体的实际情况;第三,理清古代朝鲜、日本等地由于中国文化的输入与人口流动而产生的具体变化。
上述问题意识源于作者对如下问题的关注,即魏晋南北朝时期,堪比甚至超越西日耳曼大迁徙时代规模的内部与外部民族之间的斗争与流动,给以中国、日本为首的各地带来了变化。基于这一问题意识,作者思考,如果我们从马背民族国家理论的整体情况出发,不仅限于魏晋南北朝,而把这个问题包括隋唐来考察,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更具体地说,作者希望探讨以往研究中没有关注到的问题,即从包括汉至唐在内的更宏观的视角,考察这一时期中国南北与东北亚各地的历史同步性; 同时,在东汉末年魏晋以来的“汉化”基础上,在秦汉时期形成的中华世界崩溃、周边民族入侵、大量移民涌现等因素作用下,周边民族被汉化,汉族自身也同时被回化、蛮化。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整合,形成了隋唐时期新的中华世界,与秦汉时期大不相同。此外,古代朝鲜、日本等其他民族和国家也吸收了由此形成的文化,逐渐形成了以自己为中心的中国意识。本书把上述现象称为“汉化”。这种历史变迁观,不是从所谓的汉化或同化出发,而是全面考察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基于此观点,在与理解这个时代所备受关注的贵族理论、东亚世界理论相联系的同时,或许可以获得对这个时代的新的综合视角。
由此,作者解释了以下几点:由于这一时期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在中国北方形成了“徽化”,同样,在中国南方也可以看到“蛮夷化”的现象;而且,这一时期徽化、蛮夷化、汉化是同时进行的,逐渐形成了不同于秦汉时期的新的“中国”世界;伴随着上述现象的出现,从其他国家迁徙到中国北方的非汉族民族超越了曾经被强加于他们身上的“蛮夷”概念,开始自称是“中国人”;同时,这些民族建立的王朝开始以中原王国的名义,否定五胡、朝鲜、日本的主张;五胡、朝鲜、日本的“中国”意识是在中原王朝的政治理念基础上形成的; 当中原王朝所形成的政治理念传播到“边缘”地区时,作为流亡者的中国士人阶层的存在至关重要,他们把这种知识传播给非汉族群体,特别是非汉族中的统治阶层;另外,基于这样的观点,五胡乱华时期参与国家建设的汉族官僚和以流亡者身份移居朝鲜、日本等地的移民都可以理解为东亚地区具有相同历史性质的群体。
上述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弄清:后来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民族的汉族,究竟是如何产生的?相比之下,古代日本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又是如何面对汉族的?
本书出版后,我致力于进一步明确上述研究视角下的问题:一是深化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对此后中国的具体影响;二是探索中国南方非汉族群体的现实情况;三是汉文化的传入以及人口流动对古代朝鲜、日本等地的具体影响。但作者已经将考察范围扩大,超越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果要解决汉族形成这一重大问题,可以说这也是必然趋势。然而,这也使得问题扩大化了。 因此,每当有机会,我都会总结其中的一些研究,以报告、论文等形式提出新的观点。本书第一部分的第一章《论北朝国家》和第四部分的第一章《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历史研究趋向——以民族问题为中心》等,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撰写的。此外,作者的《魏晋南北朝民族问题研究的前景》、《以中国为中心论汉唐之间的交流与变化》、《魏晋南朝的世界秩序与北朝隋唐的世界秩序》、《北朝时期的民族统治与华夷思想》等论文,也都是基于同一立场发表的。
但近年来,我的问题意识除了聚焦上述几个方面,还向着更整体的方向缩小了。说白了,我所关注的是前现代东亚的“中国”与“边缘”的具体关系。本书将这个问题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与前现代东亚世界结构或中华帝国结构有关的问题;特别是与内朝等王朝的中心政治结构有关的问题;与位于中国世界“边缘”的民族和国家有关的问题;以及两者在结构或发展过程上的具体关系。
本书将在前作出版后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从上述角度出发,对东亚古代民族、国家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探讨。
本书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以北魏历史为中心,考察汉唐之间北方地区的发展动向。特别是探讨北魏初期的部落与国家现实(“部落”制国家现实)及其历史意义等问题。在这方面,还讨论了新发现的史料、鲜卑族使用的文字等问题。此外,还探讨了北魏之前的乌桓、鲜卑等问题,以及北魏内廷与早期国家的关系。
第二部分论述了汉唐时期古代日本和朝鲜的发展动向,提出了中国意识、隋朝使臣、倭国五王等问题,具体探讨了大陆局势与古代日本发展动向的密切关系。关于中国意识问题,本部分指出古代日本和朝鲜中国意识的形成与当时大陆局势存在着联系,并说明其源于五夷形成的中国意识。关于隋朝使臣,本部分将具体探讨在隋朝使臣时期逐渐形成中国意识的倭国与再次统一中国的隋朝之间进行了怎样的交涉。关于倭国五王,本部分将探讨他们两个自封的使臣、总兵、安东将军和天下君王的意义。
第三部分则致力于阐述这一时期中国西南地区的具体情况。在汉帝国覆灭后的国际形势下,北魏(代国)和倭国等国接受中原王朝的正统统治,同时走上独立的发展道路。这一部分将具体探讨在同样的形势下,中国西南地区的历史是如何发展的。以此为中心,以相对宏观的视角讨论云南和四川地区的情况,并探讨这两个地区与古代日本的关系。
第四章在第一章至第三章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上述以外的时代和地区进行了考察,并讨论了具体的结论。本章具体讨论了被称为征服王朝的辽金与北魏的具体关系;将唐宋分为两个时代的时代划分方法与民族问题的关系;在南北朝以后形成的唐帝国留学的崔致远(新罗)和阿倍仲麻吕(日本)的心中,中国意识或民族意识是如何存在的;将内廷作为与中华帝国建构相关的问题,将非汉族建立的辽元王朝与可以称为汉族国家原型的汉朝进行比较时,可以明确哪些要点。
本书并未将各方面所涉及的论据完整地整理出来,而只是提出了一个宏观的认识,未来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不过,我认为本书为阐明上述观点中所提出的前现代东亚世界结构或中华帝国结构的具体形态奠定了基础。如能得到各位慷慨人士的指正,我将不胜荣幸。
顺便说一下,本书收录的文章在不改变主旨的情况下,对部分单词和句子进行了修改。另外,为了基本保持出版时的原貌,书中有引用日文和中文原文史料的地方,有重复的论据和不一致的表述。这些都是在验证史料原文、扩展论据时不可避免的一些地方。希望读者能够谅解。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191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