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三国故事 >

游戏中如何巧用古典诗词?从简单的抄开始探讨

三国插曲短歌行_短歌行三国曹操朗诵_三国陈建斌朗诵短歌行

游戏如何才能善用古典诗歌?我们就从比较简单的“抄”开始,看看游戏中如何恰当、巧妙地引用诗歌。

自中国游戏诞生以来,凡是具有中国文化情怀和使命感的游戏开发者,都普遍希望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优美的古典诗词,为其画龙点睛,让剧情更加令人难忘,吸引玩家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学。可惜,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自己能写得好的并不多,照搬未必准确。

写好古典诗歌很难,写好更是难上加难,需要天赋、勤奋、长期积累。所以即便我们能想出几条“让诗歌适合游戏”的方法,也很难指望有人在短短几个月内照着做,有成效。所以,本文我们就从比较简单的“抄袭”入手,看看在游戏中如何恰当地引用诗歌,如何做到精妙绝伦。

长江东去,“临江仙”再战500年

关于三国的游戏和诗歌最多,我们就先从三国开始吧。

1991年,智星出过一款《三国演义》(作者陈泽孝),虽然基本是模仿光荣的《三国志》(初版包装盒封面插画完全抄袭《三国志2》,后来大概因为被起诉而改版),但也有独特的卖点:PC音箱模拟中文配音,台词模仿原著的古典中国腔(最让玩家印象深刻的应该是国君在灭国时会说的“天要灭我,非我所为”这几个字),还有开场画面,描绘的是火烧赤壁的场景,还有原著著名的开场白“长江滚滚东去,浪淘尽英雄……”,立刻感觉就出来了。

短歌行三国曹操朗诵_三国插曲短歌行_三国陈建斌朗诵短歌行

字体也是隶书,益天(当时最流行的中文系统)出品的隶书字体

三国陈建斌朗诵短歌行_短歌行三国曹操朗诵_三国插曲短歌行

我在网上搜索了旧版《三国演义》,却找到了这些图,明显是近些年的作品。不管出自哪里,单看图,水墨与题字的搭配的确古色古香,只是人物的位置有些别扭。不知道有没有对字画布局稍微了解的朋友可以点评一下?

这么简单的处理方式,一点技术、创意都没有,但就是好而已,简直在文学性上超越了日本的《三国演义》。我们做游戏在哪些方面可以轻易超越外国人?中国人——这是笑话,也是真相。

杨慎(1488-1559)的这首《临江仙》是他《二十一史弹词》第三节“论秦汉”的开篇。后来毛宗纲父子评点《三国演义》时,就把它放在了卷首。至今仍为大家所熟知,流传至今。我在家里第一次读到连经本《三国演义》时,才7岁。也觉得很棒,虽然当时不知道“江渚”的“渚”怎么读,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现在再看,它到底有什么好呢?好在它讲的不是秦汉三国的某一特定时期,而是融汇了历代文人、民间的历史感和英雄梦。

千古名句苏轼(1037-1101)有一首诗叫《念奴娇》,我们高中语文课上就有这么一首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滚滚长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是对其的改写。但后来杨慎走了一条与原作不同的路,这条路可以称为“模糊典故”。

(有关模糊典故的更多信息,请参阅迈克尔·迪伦·福斯特的《从民俗圈到模糊典故理论》,摘自《民俗:在大众文化世界中重塑民俗》(洛根:犹他州立大学出版社,2016 年)。中文翻译版请期待 5 月份《东方文化杂志》第八期。)

相较于苏东坡的“故塞之西,人说是三国周郎赤壁”等重在具体人名、地域和故事的抒情,杨慎则选择了虚拟化、泛化:先以青山、落日的对比,保留了“乡愁”这个内核,再将苏子“我在故乡飘零,多情的人该笑我”的个人情怀,换成“白发渔樵”这个百姓形象,使其更具有普遍性。

苏轼的词是他自己的词,而杨慎则写在笔记本里,作为开篇主题曲,给大家表演。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写作风格。杨慎选择了合适的文笔,将苏轼、孔子等古人在江上的情怀(“光阴似箭!昼夜不息”)提炼出来,然后化作一壶雅俗共赏的渔家酒,将一切包容在朴素的“古今多少事,尽在笑谈”中。几乎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代历史诗的“代表作”和“完整形式”。

五百年过去了,从清朝的毛宗刚到今天做电视剧、做游戏的我们,真的没有比抄袭更好的选择了。未来的三国游戏、未来游戏的三国模组,大概都会沿用下去。台湾网络上有一句流行语:“×××再战十年”,可以用来讽刺翻拍旧作,也可以讽刺新人不如老人。杨慎的《临江仙》一定可以再战五百年,这是我们的幸福,也是我们的悲哀。

极其尴尬的“非常押韵”

2000 年,光荣特库摩在《三国志 7》中独创了“中国诗词大赛”系统,就像《信长之野望》里的茶会一样。这个系统有很多值得吐槽的地方:

首先,汉朝尚未灭亡(而且灭亡不久),现代人不会把自己写的诗称为“汉诗”。即使这个称呼是为了让日本玩家辨识,中文版也应该从本土人的角度进行修改,就叫“诗会”吧。

接下来他们找了很多汉代的诗词,填入数据库。这个一点都不难,难的是如何安排参与者的反应。那么他们是怎么安排的呢?我记得其中一个脚本大概是这样的:

短歌行三国曹操朗诵_三国陈建斌朗诵短歌行_三国插曲短歌行

如果没有这些诗歌原作的创作背景,所谓的“中国诗歌大会”就毫无意义。

A:“明月照高楼,流光潋滟……”

B:“好!好!”

C:“押韵得很好!”

这句“押韵得真好!”确实把我逗笑了。笑得我直冒冷汗。虽然当时我才高二,但我知道,这样的基本要求,不能当成夸奖。除非是为了鼓励一个刚学会诗的孩子。如果真的在汉魏名士重面子的聚会上说出这样的话,要么被人嘲笑无知,要么被认为是故意羞辱。

更确切地说,当时还没有“折”这个概念,所谓的“韵折”直到南北朝时期音韵书出现后才得以整理。不过,这是大学中文系更有可能教授的知识,因此对非中文系的作者或译者要求过高并不合适。

要想找到合适的褒扬,就得多读书,看看汉赋,看看后来的《世说新语》和《昭明文选》以及各种野史,看看当时文人如何互相褒扬。如果还不够,可以参考《文心雕龙》以及后来的文论、诗话,挑一些像样的来发表。

但即便你这么做,也是吃力不讨好,因为,对于一般不会触发任何事件的诗歌聚会,谁都知道,你只能从数据库里抽取一些句子,既没有原始语境,也没有有机的应用场景,再怎么写都是死的。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单句引用诗歌,只用图片和旁白走个过场;当剧情事件触发时,再精心设计剧本,尽你所能地“还原”或“再现”原诗的创作脉络,展现你作为作者的文学和历史造诣,这可以证明你不只是一个粗糙的拼贴者。

好了,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才算是精美,或者说是基本水平的“修复”或“复制”?

我们再看一个大家都学过的例子:曹操的《短歌》。

粗犷随意,很适合《短歌》的编曲

关于《短歌行》的解释和分析,已有众多,不必赘述。但对于编剧来说,问题在于:如何安排曹操作诗、朗诵或演唱这首诗的场景?

我们不一定要遵循正史或者《三国演义》的记载,但必须力求自然、合理。

在说游戏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电视剧是怎么拍的,大家应该都会想到1994年央视版的《三国演义》和2010年的新版《三国演义》,但我要推荐一部更早、非常不一样的:黄文哲1985年的布袋戏《三国演义》。

短歌行三国曹操朗诵_三国陈建斌朗诵短歌行_三国插曲短歌行

这造型和后来的电视剧惊人的相似啊。B站链接:av22543925()

是的,这位就是霹雳布袋戏的大师黄文泽。他当时才30岁,霹雳系列才刚刚开始。那几年他签约电视台表演布袋戏,这部《三国演义》就是其中一部。我去年也无意间搜到过这个视频,之前完全没听说过。

它的布景非常简单,只比露天戏曲好一点点,就是把内场戏(剧院里演出的木偶戏)的布景搬进录音棚录制而已。简单也无所谓,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会如何演绎曹操唱《短歌》的场景?

三国演义第48回原文:

曹操正说笑间,忽听得南边有乌鸦飞来,曹操问:“这些乌鸦为什么夜里鸣叫?”身边的人回答:“这些乌鸦看见明月,以为天亮了,就离开树上鸣叫。”曹操又笑了。曹操已醉了,便拿出枪,站在船头,往江里倒酒,喝了三杯酒,横着枪对众将说:“我以这枪破了黄巾,擒了吕布,灭了袁术,擒了袁绍,深入北疆,直达辽东,一统天下,不负大丈夫之志。现在看到这一幕,我心里很得意。我来唱一曲,你们也一起唱吧。”歌里唱道:“对酒歌唱……”

黄文哲在这里基本照搬了原版歌词(5分40秒左右),有的地方改成了白话文,“我来唱歌,你们一起来”是原版歌词;然后,6分30秒,好戏开始了——

曹操:“是啊,咱们喝酒唱歌,人生又如何呢?”

大家齐声说道:“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曹操:“朝露犹如水,时日无多。”(与原诗不同,结尾多处异语。)

和谐:“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这是什么调子,这么欢快?是南管调还是北管调?可惜我找了问了,还是没法确定。还是需要知道的人帮我。

不论出处如何,当我第一次听到黄达用如此欢快的现代曲调演绎大诗人、英雄老曹的《短歌》,而他身旁的两个木偶也跟着摇头巴结我时,我觉得很好笑:这样随便真的好吗?但等等——为什么不可以呢?

下一刻,我眼前一亮:这真的有可能。事实上,我认为这是正确的做法。

正史记载,曹操是个性情自由的人,自幼好斗,好色横生,一生征战沙场,酒宴上唱着熟悉的酒歌,配上诗词歌赋,自然是理所当然的吧?第一次唱的时候,负责款待他的手下听不清楚,又不熟悉歌词,就跟着“啦啦啦”地唱,这也合情合理吧?

这部分演得非常俗气和随意,但俗是好的,随意是好的。

我们来看看大制作真人版电视剧《三国演义》是怎么玩的:

三国插曲短歌行_短歌行三国曹操朗诵_三国陈建斌朗诵短歌行

1994年版鲍国安与士兵们的舞蹈,虽然严肃,但总给人一种停滞不前的感觉(图片来自网络)

三国插曲短歌行_短歌行三国曹操朗诵_三国陈建斌朗诵短歌行

2010年版陈建斌朗诵会上,背景音乐里有很多人一起念叨“哦哦哦哦”,但屏幕上却只有他一个人(图片来自网络)

从两个版本中都能看出,剧方特意请了作曲家为这首诗谱曲,还有精心安排的场景和舞队,很有艺术感,但我却入戏不深。2010年版给我的感觉很平淡,就连被公认为经典的1994年版,也让我感觉不对劲。这是不对的,而且是根子上的不对:从一开始,当他们决定要创作一整套像样的场景,将它“艺术化”,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仪式化”的时候,就注定了结果必然会给人一种不和谐和停滞的感觉。

这是我主观的直觉,背后并没有什么艺术理论。我很欣赏曹操和《短歌》,但这两段话我入不去,总觉得他们在追求某种形式,而不是让自己开心。曹操这么大一个大老板,在这样的处境下,当然只要自己开心就行,他才不管上面的导演,不管有什么规矩呢?

你或许不同意我的主观看法,但我们仍然可以问一个更客观的问题:这些解读是否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原作、更细致地欣赏?换句话说:看完这场演出后,我是否比以前更理解这首诗了?

我的回答:1985年黄文哲的布袋戏里有,之后的电视剧里就没再出现过。在那首欢快的饮酒歌里,我清晰的感受到了曹操当时的醉意。

黄达没有唱完整首诗,而是读了中间几段,再唱结尾,保留了框架,却又避免了太过单调和仪式化,继续唱着那句惯用的“顺我者生,逆我者死~”,与原诗略有出入,但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这并不代表它做得非常好。毕竟这部布袋戏并不是什么大制作,剧情也基本是按照《三国演义》原著改编的。所以对于上面的问题,我们也应该问一问《三国演义》的原文。

上面引文是:“曹操正说笑间,忽闻乌鸦南飞之声……”《三国演义》为何这样写?我想是因为《短歌行》中有“月明星稀,乌鸦南飞”的诗句。所以如果要让这首诗听起来像是即兴创作的,那么写他当时看见了这个场景,就是最简单的编造方法了。

但这是真的吗?我不知道。史料记载中没有证据表明《短歌行》是在赤壁之战前夜所作。也可能曹操已经写好并刊载了,在这里又唱了一遍(或许略有改动)。也可能史实中没有这一节。当然,也有人边吃饭喝酒边作诗,但不一定唱这首歌。

这样写是不是最好?很难说。但必须说,《三国演义》已经尽力做到生动、合理了。这种合理性也包括“不合理性”:

周围的人回答说:“乌鸦看见明月,以为天亮了,就离开树去啼叫了。”曹操又笑了。

答案是什么?有什么好笑的?从清醒的角度看,这个答案并不太聪明,也没什么好笑的,只是补充了一句“当时曹喝醉了”。醉酒的人思维回路自然有些不正常,更容易让人发笑。尤其是这些下属,肯定懂得取笑别人,也许回答的时候会手舞足蹈、语无伦次,带着夸张搞笑的神情,更容易让人发笑。《三国演义》并没有多写这些,或许这是留给说书人去表演的。如果我们写剧本来表演这一部分,是不是应该多注意这些搞笑下属的言行举止?这也是黄达1985年布袋戏的不完美之处,他只是把它演了出来。

再看一遍:

他取出一杆长枪,放在船头上,往江中倒酒,饮了三杯,横着枪对众将说道:“我凭借这一杆长枪,破了黄巾军,擒了吕布,灭了袁术,平了袁绍,深入了北疆,到了辽东,一统天下,尽了大丈夫之志。现在看到这一幕,我心里非常得意,我来唱一曲,你们也一起唱吧。”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说实话我觉得这个家伙很啰嗦,他行了那么多礼,讲了那么多功绩,还想让人夸奖他。但男人不就是这样吗?那一年(公元208年),曹操54岁。你见过这个年纪、这个性格的上司吗?或者说,这个民间故事的作者是根据这个上司的性格推断出这个场景的。

抄下《短歌》,有如下文字:

歌罢,众人也都跟着一起笑起来。忽然,屋中有一人上前来,说道:“两军对峙,将士们都准备战斗的时候,相国为何说出这样不吉利的话呢?”操看他,原来是扬州刺史、沛国相,姓刘,名傅,字颖。傅从合肥起家,创立州府,招聚逃民,兴办学校,扩充农耕,推行政教,长期侍奉曹操,立下了许多功业。操这时横着枪问:“我的话有什么不吉利的?”傅说:“月明星稀,鹊南飞,绕树三圈,却无枝可依,这是不吉利的话。”操大怒,说:“你竟敢破坏我的计划!”举枪将刘傅刺死。 大家都很震惊。所以宴会被取消了。

在正史中,刘福只是在那一年病逝,并没有如此拼命的表现来凸显曹操杀人英雄的形象。《三国演义》如此写,让人不禁怀疑:真的有人如此盲目,如此不争气吗?即便要劝君主不要太骄傲自满,也应该有更好的办法。当然,或许有人只是一时心烦,就说话不经思考,毁了风光。刘福在《三国演义》中出现的时间很短,也没有多余的文字来解释他为什么这么做。这也是我们可以多思考的地方。而这场酒宴的不愉快结局,也为后来曹操一生中最大的挫折——赤壁之战,增加了一个预兆。《三国演义》确实是一部经过无数人情世故磨练和融合的历史小说。

但人生总是充满着但是,《三国演义》这一幕如何帮助我们理解《短歌》?《短歌》真的是最适合这个场景的诗吗?还是它符合《短歌》中曹操的性格?

答案是,我们应该矜持。《短歌》当然是一首很醉的诗,抄袭了不少古诗,说明他写作时,不太注重原创,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也许用自己的话接续,四句之后就跳过了。也可能写完后改了几句,或者认为还是不改为好,于是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曹操复杂的志向和感情。在本书的这一章中,曹操似乎只是一个稍有不合就杀人的自满大佬。原诗中的“忧思难忘”、“忧从其来”、“思旧恩情”等句子,在这里没有表达出来,或者应该说是负面地表达出来。

负面的演出其实也可以是好的演出:为什么不是那个因为说了谎而被杀的废物,而是因为说了是帮了你很多的良官?文中后面还写了曹操酒醒之后十分后悔,安排隆重地安葬了刘辅,但没有更多的心理描写或者相关的论述。换言之,如果我们想把曹操写得更贴近他本人的作品,尽量不被刻板化,那么或许我们可以在诗与行为的对比上多下些功夫。

我们现代的作者比古代民间说书人拥有更多的历史和政治知识,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比如我最近玩的《三国演义·玫瑰英雄传》——《曹操传》的另一个模组。在曹操和荀彧分手的时候,它有详细的伏笔,说是权力逼迫两人迈出了他们并不想迈出的这一步。所以当玩家看到曹操送给荀彧的致命空食盒时,就能从更多方面想象出“空食盒”的复杂含义,而不是只是俏皮地说一句“死了的人是不需要吃饭的,所以给你一个空食盒就是在要你去死”。这样一来,可以说是对典故和场景再现的合格而良好的诠释。

可惜的是,《三国演义·蔷薇英雄传》虽然处理得很好,但其对“短歌”的处理却和以往很多三国同人作品一样平淡无奇,只让曹操在游戏前期赤壁之战时吟诵过一次,没有解释也没有回应。这样一来,只能说诗是诗,剧情是剧情,并没有融合在一起。希望未来的三国游戏、小说、影视剧作者能在这方面走得更远一些。

当代三国作品中,对曹操诗词诠释最好的,是2003年VIVA出版的四格漫画《孟德的新书》,虽然内容不是很详细,但版式安排得很恰当:

三国插曲短歌行_三国陈建斌朗诵短歌行_短歌行三国曹操朗诵

VIVA之前曾画过《五丈原秋风》(商刊名为《金城秋色·草堂春色》),恶搞过“刘玄德变态派”。这次《梦德新书》开始刻意摆脱日本的影响,多用古典作品,少用二次元梗,风格既庄重又不失诙谐。

三国陈建斌朗诵短歌行_三国插曲短歌行_短歌行三国曹操朗诵

在之前的故事中,曹操刚刚打败袁绍,心中十分得意,看着河北人户口本上的美女,心生好色。

三国陈建斌朗诵短歌行_三国插曲短歌行_短歌行三国曹操朗诵

接下来的故事,曹操在归途中,看到满路的尸体,心中惋惜,从暴君变成了诗人,写下了著名的《草原歌》。

不好意思,手头没有这本书(我送人了),只有去年去高雄讲课前拍的几张PPT照片,两张都只拍了四帧中的一帧,所以不完整。以后有机会我会向VIVA要更多照片,介绍这位我最欣赏的台湾漫画家给大家,鼓励他东山再起。他在这里对《蒿草行旅》的处理也很简单,就是在相似的时间段,制造一个有对比的情境,放进去。

情欲与慈悲,都是人之常情,短时间内接连出现,前一刻兽性旺盛,后一刻人性深沉,岂不矛盾?当然有矛盾,但合情合理,因为乱世如此,人本来就是矛盾冲突的综合体。曹操是大军事家、大艺术家、大政治家(《文明》里的大人物类型,他可以有很多种),矛盾性特别鲜明、强烈。《草原行旅图》这首诗里没有女人,但当我们在漫画里看到曹操前后对女人的喜好与错误,再和这首诗放在一起看,感受不是更深吗?

这是一种不需要精心编排和解释,却能作为原诗注释的引用方法。

池塘漫步

曹操在河北抢夺甄姬失败,儿子曹丕先到。在VIVA的《孟德新书》中,曹操的妻子卞氏对此心满意足。我们来看看甄姬的诗。上次我在《三国姜维传》的访谈中截图了一张图,做了一点解释,但还是太粗糙了,这里再多说一点。

三国陈建斌朗诵短歌行_三国插曲短歌行_短歌行三国曹操朗诵

前评:表面上是对离别的悲叹,将原因归咎于民间的闲言碎语,但实际上却是对曹丕冷漠与背叛的讽刺,最终将怨恨藏于边疆的荒凉之中,却祝愿暴君能够幸福安康,长命富贵。

《唐上行》全诗如下:

我的池塘里长着香蒲,叶子稀疏,没有人比我更懂得善良和正直。

许多人的闲言碎语能融化金子,让你离开。每当我想起你会离开我,我总是很难过,很难过。

想到你的脸,我就感到难过。想到你,我就感到难过,彻夜难眠。

不要因为自己有钱有势就把最爱的东西扔掉,不要因为鱼肉便宜就把葱韭菜扔掉?

别因为麻便宜就把芦苇、莎草都扔掉,出去又何必操心,进来又何必操心?

边地多凄风,树摇摇欲坠!追随你,我独享欢喜,延寿万年。

在《三国志·姜维传》的倒叙中,R在临终前让曹睿、曹陵的母亲甄宓重读了这首诗,这首诗让她对曹丕起了怒气。然而R并没有解释这首诗的出处,也没有让别人解释。所以如果我们不留意,不去查,就无法对其有深刻的理解,看完就会忘了。

但如果你查阅之后再结合剧情再去思考,就明白了,比古人的华丽诗词或者现代人的长篇大论分析要直观得多。

曹丕在《姜维传》中根本就没有出现,连回放都没有。我们只能从曹睿和曹陵之间的仇恨来判断他是渣男。这就够了。

历史上的曹丕确实是一个混蛋,曹操干的坏事他大概都干过,尤其喜欢欺辱人。可气的是,这家伙比起历史上其他的纨绔子弟,有真本事,文武双全,跟他父亲一样。不过,比起他父亲的诗文,他的诗作更多的是沾沾自喜和矫揉造作,也没有曹操那种真实感人的悲悯之情,所以不太招人喜欢。

而当一个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女人,被这样的男人抢走、带走、厌倦之后抛弃时,她又会是怎样的感受?

不需要从这种背景中提及更多的历史记录,这是在对话中构建的,足以让我们理解这首诗“ Tangshang Xing”。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似乎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悲伤告别,但是下半场很难理解,并开始表现出隐藏的力量:

不要因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而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吗?

不只是因为鱼和肉很便宜而丢弃洋葱和韭菜?

不要因为便宜而扔掉芦苇和杂草吗?

这些句子是没有任何线索的。这些句子也可能涉及只有两个人知道的秘密词。

真正的悲伤到底是:“跟随你会带给我一个人的幸福,延长我的生活数千年。

在播放“江户的传奇”之前,即使我在某种诗歌中读过这首诗“唐·夏”(Tang Shang Xing)。以“严格的”诗学和美学标准来看待它,因为它的目的是被传给子孙后代,并让每个人都写信给Cao Pi。

正是这种非凡和独立的表达使“坦格克克斯”的特殊戏剧性和历史价值。

解释文本后,我们还需要注意载体和演示形式。

受到游戏系统和生产成本的限制,“江户的传奇”非常简单:标题,位置,像素化的步行地图,静态肖像和对话框是三行,一眼就没有配音,这是没有特殊效果的,但也可以读取这一点。默认情况下,最经济的表达方式,并且在剧本中也接受世界上下文,在剧中,阅读和写作诗非常普遍。

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如今,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没有认真而自然的诵经(例如各种计划和竞争),自然而然的是认真的(例如各种笑话),但是,电子游戏就像古代歌剧一样,可以传达诗歌的核心和人类的诗歌,我们可以在人工环境中进行录制。

我想谈谈本文中引用古典和现代诗歌的更多游戏,但是我花了8000多个字才能谈论这三个王国,所以下次让我继续!

实习生:胡Youtian

只要您有足够的营养,您将始终拥有幻想之地。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190862.html

皇帝流明朝末年历史架空小说:朱慈烺的命运与复兴之路
« 上一篇 2024-06-17
数数科技完成 1 亿元 B 轮融资,将用于团队扩张和产品研发
下一篇 » 2024-06-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