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三国故事 >

探寻晋阳历史兴衰,解读其在古代的重要地位与变迁

首先,源于古晋阳的历史兴衰。春秋时期晋阳为晋国赵氏的封地。晋国贵族赵鞅(赵简子)入晋后,令家仆董安宇在今太原一带东西山间的汾河流域筑城。《水经·晋水注》载:“城在晋水之南,故名晋阳。”公元前453年,赵、韩、魏分晋,晋国解体,晋阳成为赵国的都城。秦统一六国后,置太原郡,设21县,以晋阳为县治。 两汉、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晋阳曾为汉都并州、曹魏都城并州、西晋都城太原、前秦都城、北魏都城并州、太原郡、隋都城并州的行政中心。宋朝时晋阳城被毁,太原城复建,阳曲县成为“晋阳第一城”。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为消灭后汉余部在太原及其周围地区建立的北汉割据政权,于公元968年至979年的十年间“三下河东”攻打晋阳。 尤其是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即位后,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亲自率军攻打晋阳城。由于晋阳城坚固,宋太宗赵光义下令火烧晋阳城,还引汾水淹没了遗址,致使晋阳城彻底毁于一旦。由于太原地理位置重要,北汉灭亡后,为抵御北方日益严重的辽国威胁,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在古晋阳城以北四十余里的唐明镇(太原市西阳城关帝庙附近)重建太原城。嘉祐四年(1059年),置太原府,改晋阳为“太原府”。 宋太宗赵光义重建太原城后,才将阳曲县迁至太原府汤明镇,取代晋阳成为太原府第一县和府治所在地,直至民国,前后历时近千年。

二是源于太原行政区划的变化。春秋时期,太原属晋国,韩、赵、魏分晋,战国时期太原属赵国。秦统一天下后,置太原郡,辖7县,晋阳县为太原郡治所。西汉时,太原郡辖21县,新设禹县(今阳曲县大禹镇)、郎孟县(今阳曲县黄寨镇)、阳曲县(今定襄县),以晋阳县为郡治所。东汉时,太原郡辖16县,晋阳县与禹县(今阳曲县大禹镇)、郎孟县(今阳曲县黄寨镇)、阳曲县(今定襄县)均属太原郡,郡治在晋阳县。 汉建安二十年(215年),阳曲县由今定襄县南移至今尖草坪阳曲镇。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移至太原府西郊(今太原市古城街道一带)。金天会年间(1123年),移至州城。当时太原府辖10县,阳曲县为州治所在地。元朝(1290年),太原县先后改太原路、济宁路,下辖10县,阳曲县为路治所在地。明朝(1582年),济宁路改回太原府,下辖22县,阳曲县仍为州治所在地。 清朝(1820年),太原府下辖11县,阳曲县为府直属县。民国(1927年),山西省按照国民政府颁布的省组织法,采取省县两级制,宣告阳曲县为山西省府,定为一级县。纵观太原的行政区划历史,北宋以前,远至秦朝,晋阳县一直是太原郡府治所。北宋以后,晋阳城灭亡,太原城新建,阳曲县成为太原府第一县,府治所在地。太原市在行政区划上归阳曲县管辖。明初,洪武年间,“太原县”只是太原市的一个郊区县,而阳曲县则是太原市的附属县,由太原府管辖。 民国时期,阎锡山提倡教育,在太原市桥头街创办了“阳兴中学”。该校因清朝太原府所辖11县中首末两县(阳曲、兴县)而得名。阳曲县是山西省会的第一个县,有“晋阳第一城”之称,是经过近千年历史沉淀而形成的。

第三,来自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金天晖年间,阳曲县成为太原府治所,成为山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当时的阳曲县地处山西腹地,太原盆地中部,县境东、西、北三面环山,具有山险水险的优势。明万历年间《太原府志》卷四记载:“阳曲县处天下之脊,河朔之咽喉。”县境北端的西州山脉气势磅礴,绵延数十里。位于阳曲县与信州交界处的石岭关,山势险峻,关隘雄伟,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是太原通往代、郧、宁、朔的交通要道,是太原新定出入的门户。金代文人元好问有诗云:“石槽中舟车滚,关中犹弓剑把守。红尘中铁骑营垒暗,高窄路上便衣行人。莫叹已成黄沙,遇虎豹累了不想逃。碧云高立三千尺,元独志登东山。”位于阳曲县高村乡何庄村的赤塘关与十岭关形成一角,是攻守兼备的要隘。 据史料记载:宋开宝二年(969年),太祖赵匡胤攻占晋阳不成功,便将兵力调往石岭,切断北汉援军的来路,使晋阳陷入孤立。因石岭关难以攻破,便分兵先攻克赤塘,再绕到石岭背后将其攻破,以两关之险阻辽国数万援军。县西北的云中山脉东西绵延,四周群山环抱。位于阳曲县西岭井的天门关险峻险峻,阴暗狭窄,是古道太原通往晋西北静乐、宁武等县的咽喉要道,历来为兵家设防、夺取阵地之要地。 光绪《山西通志》记载:“天门关即古前渚谷地,昔设巡检署。其西有灵井口,有灵井驿,为兰、宝、兴、荆等县南行之要道。”清道光《阳曲县志》记载:“两山相接如门,县干方谓之天门。”天门关以北15公里处为阳曲县西灵井,史称灵井驿。清道光《阳曲县志》记载:“阳曲昔有成津、灵井三驿,直通石岭、天门咽喉。” 明代陕西巡抚苏伟林《天门关》诗云:“天门关内,锦屏叠翠,峭壁凌乱。怪石斜飞欲坠,野花倒挂暗中。湾中泉声不因雨,曲山云雾缭绕。登万里颇感疲倦,忽觉眼前昏花。”十岭关、赤塘关、天门关是太原及晋北的咽喉,控制着太原以北的交通要冲,被誉为“兵北之屏障”、“新南之钥”,是守护太原的三大关隘,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地位。

四是来自于广阔的地理优势。自阳曲县成为太原府直属县以来,春秋时期晋国禹县,战国时期赵国郎蒙县,隋唐时期的阳至县、汾阳县、洛隐县、延然县,北宋时期的晋阳县、平津县、太原县等地相继划入阳曲县。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因榆次疆域变更,榆次县西北乡八百户划入阳曲县。清末至民国,阳曲县为山西省省会,辖地面积最大。 清道光《阳曲县志》载:“阳曲县有八个区,共164个村落,695个附属村落。县城东西宽145里,南长120里,县城距京城1200里。东至孟家井、榆次界30里,王胡庄、寿阳界60里,西至霍山寨、交城界85里,南至杨家堡、太原界10里,北至关城子、新州界140里。”也就是说,当时的阳曲县包括今阳曲县全境和太原市尖草坪区、杏花岭区、万柏林区、迎泽区、小店区、古交市、晋源区的部分地区。 全县总面积5000多平方公里,无论从地域面积还是人口规模上看,都是太原市最大的县份,且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是山西省的粮食生产大县和煤炭资源大县,在太原市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五是来自于深厚的文化底蕴。阳曲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北宋时期,阳曲县所辖的“太原城”在民间被誉为“锦绣太原城”。明代,太原城内建有阳曲县街,俗称县前街,是太原城士绅、文人最聚集的地方。据《太原府志》记载,此街上从东到西的牌坊有“父子尚书”牌坊,为明代周宣、周敬所建;“晋阳守义”牌坊,为阳曲县衙所建;“文教复兴”牌坊,为阳曲县学所建;“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牌坊,为县文庙所建; 而“四代护府”牌坊,则是周家四代人所建。清道光《阳曲县志》对太原城的评价是:城墙堞堞高耸,气势磅礴,古人称之为“锦绣太原”。著名的“阳曲八景”:凶岩冷泉、天门积雪、居圩红叶、汾河晚渡、土塘神柏、双楼冲天、浔水烟波、西山苍翠,都成为昔日“锦绣太原城”的文化符号和地域标签。阳曲这片美丽的土地,还孕育了无数功业卓著的杰出人物,有春秋时期晋国贤臣窦惇,有三国时期名将、人称“阳曲侯”的郭淮; 东晋著名文学家郭承志,唐代杰出政治家狄仁杰,唐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北宋名将呼延赞,明代河南巡抚、四川右都督王道兴,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医学家傅山,清代诗人、画家、小说家刘章,清代曾任汾阳教书郎、蓟州学宫主事,其《蓟州志》被誉为一代“名篇”的裴国苍等,他们或为治国安邦的文武百官,或为利民的廉吏,或为气节高尚的智者,或为才华横溢的文人。 在阳曲县两千多年的激荡历史长河中,他们留下了雄伟的身影,写下了不朽的名字。

“晋阳第一城”,作为阳曲县昔日的辉煌,随着时代的变迁,已成为往事。但回顾阳曲县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在太原乃至山西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抗日战争时期,阳曲县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绥、晋察冀根据地,始终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解放战争时期,阳曲县大力开展支援工作,为太原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158558.html

2020 年中国电视剧发展转折年,陈建斌作品引发不同审美趣味
« 上一篇 2024-06-01
号脉影像经络,洞察文娱风潮,解读中国电视剧 60 讲第七集
下一篇 » 2024-06-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