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很多,但是如果你问这部巨著中到底有多少个人物,我估计没几个人能说得出来。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有400多个,但近年来,著名历史学家沈伯钧对全书进行了仔细的统计,发现这部巨著中涉及的人物其实有1230个。这一千多个人,大部分都有名有姓,只有少数人没有明确的名字。因此,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不止1200个。
在这几千个人物中,性格鲜明、特点鲜明的不乏其人,但谁的性格最鲜明呢?清朝毛宗刚在《如何读《三国演义》一书中给出了答案。他认为,三国中有三个独特的人物:诸葛亮最聪明,关羽最忠诚,曹操最奸诈。那么,这三个独特的人物,是否符合真实的历史人物?谁最符合,谁又最离谱?我们来一一分析一下。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最聪明的人,与书中他的形象相符,但不能说与官方历史记载完全一致。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的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无疑是一位智商极高的人。他一生的功绩非常多,数不胜数。但《三国演义》对他的形象的描述却比较夸张,以至于鲁迅先生说“孔明的智慧近于妖”,显然不符合史实。
其实,当时与诸葛亮智商相当的人还有很多,曹操、郭嘉、庞统、杨修、司马懿等,智商可以与诸葛亮相媲美,有的人甚至比诸葛亮还要聪明,但他们要么在《三国演义》中被异化,要么事迹不如诸葛亮辉煌。因此诸葛亮被毛宗纲认定为“最贤明”。这个称号与史料记载相符度有50%以上。
关羽:关羽被说成是一个义士,这个特点跟他在历史上的形象还是挺相符的。毛宗刚把关羽认定为“义士”,应该跟他“千里走单骑”归附刘备和华容关放曹操私走两件事最有关系。“千里走单骑”的确在《三国志·关羽传》中有记载,“关羽杀颜良,曹公知其要走,便重赏赐之。关羽将赏赐尽数封存,上书辞别,逃到袁军中投奔先主。身边的人都想追他,曹公却说:“各人事各主,莫要追。”这种放弃高位优厚俸禄,一心追随流离失所的刘备的行为,确实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至于关羽在华容关私自释放曹操以报恩,这和史料记载不符。曹操在赤壁败走后,确实在逃亡时路过华容关,但关羽并没有在华容关杀死曹操。关羽和刘备、张飞之间的兄弟情谊,在历史上确实少见而珍贵,他是异姓兄弟中最典型的代表。因此,关羽的“义”名,更符合他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
曹操奸诈无比:说曹操“奸诈无比”,其实和历史上真实的曹操相差甚远。曹操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一生功业颇丰。所谓“奸诈无比”,自然是指曹操奸诈无比。这主要是因为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确实做过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他误杀了吕不涉全家。在知道自己杀错人之后,他不仅没有悔改,还抛出了一句让人痛恨的话,那就是“宁可自己出卖别人,也不能被别人出卖!”再加上“梦中杀人”、“杀粮官以噤声民心”等故事,更加加重了他奸诈的印象。
曹操杀吕不涉全家的说法,在史籍中颇有争议。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武帝本纪》中,没有这方面的记载。《魏书》载:“曹操带几骑,到成皋访故友吕不涉。不涉不在家,其子与宾客劫了太祖,夺走了其马匹财物。太祖亲手杀了数人。”《诗语》载:“太祖访不涉。不涉不在家,其五子皆在,正准备主宾之礼。太祖以为不涉违抗诸葛亮之命,疑有谋害,夜持剑杀八人而去。” 孙盛《杂记》说:“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谋反,夜杀其众。后悲言:‘宁负人,莫负人!’遂而去。”由此可见,此事的真相颇难捉摸,可谓是真假难辨。仅凭这一点来定性曹操的行为,并不容易。
曹操梦中杀人的故事主要记载在《三国演义》中,史料中没有记载。至于曹操因军粮短缺而杀死粮官王虎以安抚军队的故事,史料中也没有记载。综上所述,曹操的奸诈多记载在《三国演义》中,史料中的证据不足,但他的奸诈之名应该不是完全的诽谤,只是没有那么过分而已。因此,曹操“奸诈至极”的名声与历史上他的真实形象并不十分相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毛宗刚所说的“三绝”主要是根据《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关羽、曹操的表现而定,前两者总体上与其历史形象比较接近,而曹操则与其历史形象相差甚远。
参考文献:《三国演义》等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146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