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街亭古镇位于西秦岭北麓,西连古县城,北被渭河环绕,处于麦积山风景区的核心位置,距天水市区约40公里。长长的关龙山巍然屹立于镇后,蜿蜒清澈的南北河流在镇前交汇为东柯河,如两只臂膀将古镇环抱其中。
街亭古镇街景
2004年,当地村民在重建神农山古庙时,发掘出神农文化遗迹。专家鉴定,街亭神农山是炎帝、神农二帝的发祥地中心和祭祀场所。街亭也是先秦发祥地之一。街亭地区出土秦墓多座,文物丰富。除放马滩墓群外,麦积山秦文公墓也颇负盛名。有学者认为,街亭古战场不在秦安县龙城镇,而是在这里。
街亭古镇虽然历经沧桑,但还是比较完好地保存了排列整齐的明清建筑,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老历史文化的气息,触摸到历史跳动的脉搏。
01
“到了天水,不用进城,上天宝高速街亭出口下,一出门就是麦积镇,温泉就在这里。”
泡着温泉,在蒸气中沐浴自然令人心旷神怡,但喜爱三国文化的游客,对“街亭”这个地名更感兴趣。
天水市秦安县龙城镇还有街亭古战场,相传,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发生在龙城镇一条宽约2公里、长约5公里的河道北段的一块空旷地带。
在田野间寻找历史的真相。
龙山(旧称段山)巍峨耸立于龙城镇西河谷中,山高谷深,地势险要,颇似《三国演义》中马谡驻扎之地。
登上龙山之巅,可以闻到大战的气息:关陇之间,只有通过古关峡,翻过龙坂才能通行;从长安到天水,马鹿—龙山—龙城镇一线,是必经之路。后人推测,如此可攻可守的军事要塞,深谙兵法的武侯是不会放过它的。
那么,麦积区麦积镇街亭古镇是否也与三国文化有关呢?
街亭古镇村民坚信,这里就是“街亭失传”故事的发生地。
此街亭与彼街亭是否相同,暂且不谈。文友推荐的理由令人期待:2012年12月,街亭村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2014年3月,街亭村还被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的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
街亭附近出土古代军事行军壶
我们到了街亭古镇。阳光灿烂,群山庄严,河流蜿蜒,田野静谧,一派诗情画意的田园景象。古镇里热闹非凡。正是赶集的日子,卖衣服的,锅碗瓢盆的,小电器的,卖蔬菜水果的。河岸边的村道有些拥堵。在感受这赶集世俗又有点烟火气的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村边飞过一座小山的重量。山上,四周松柏茂密,还有寺庙、寺院的飞阁。
这座山名叫关龙山。
02
街亭古韵何在?登上关龙山,古镇风光便立体而生动。
街亭古镇关龙山航拍
关龙山的文化印记,当地人概括为“一祠一庙一寺一堡”。崇福寺建在关龙山腰上,顺着山势而建,上部为杏林寺,中部为崇福寺,前部为将军济祠。集庙、庙、祠为一体,融道、佛、儒三教于一体,这是崇福寺最让人惊叹的地方。
拾级而上,循着陡峭的石阶,可见崇福寺依然保留着古老深厚的风貌。
崇福寺
崇福寺的第一个秘密,就藏在将军济庙里:当人们探寻天水悠久的历史、瑰丽的古俗时,目光永远会聚焦在一个古老的地名上——上归。
上邳郡最早的县治在哪里?根据北魏郦道元《水经》记载,上邳古城应该在现在的秦州市区。但郦道元记载的上邳古城是在北魏时期。北魏以前的上邳古城究竟在哪里,一直是个谜。
1986年,在麦积区放马滩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木板地图。地图上清晰地标注了战国晚期秦国在陇右的行政区划。地图上唯一一个用方格围起来的最高级别的地名,标注了“青丘”两个大字。从标注的位置来看,当时杞县所在地就在现麦积城区西北的山地高原上。这不就是街亭古镇的地理位置吗?
当时这里不叫县,而是叫“丘”,这是古代地理命名的习惯。上邳县的设立,始于汉文帝刘恒时期。古代城市因朝代更迭、战乱频繁而变化很大。上邳县治所设在东柯沟,大概是汉景帝刘启年间。直到北魏郦道元时期,上邳县治才迁到现在的秦州市。
03
关龙山上至今仍保留着明代风格的纪将军庙,其实是一座城隍庙,供奉着汉高祖麾下为救主而英勇牺牲的骁勇将纪信。众所周知,天水的城隍就是纪信。洪武五年,明太祖朱元璋给天下所有城隍封号,最低封号为县级“仙游伯”。天水地区除秦州城隍庙外,只有五寨、关子、街亭三地有城隍,这是街亭自古就有县级制的有力证据。那么上归最早的县治会不会就在现在的街亭古镇所在地呢?学者们推测,可能性很大。
崇福寺的第二个秘密显然是在寺旁的石碑之中,那里矗立着一块“玄妙塔碑”。
玄妙塔碑拓片(局部)
《玄妙塔碑》为柳体楷书代表作,唐代裴秀撰,柳公权题刻,虽历经千年,但字画依然清晰完好,若非收藏于西安碑林,又怎么会与崇福寺扯上关系呢?
原来,这块石碑并非真正的“玄妙塔碑”,而是街亭热心人士根据西安碑林原碑拓片,在崇福寺重新立碑。“玄妙塔碑”碑文记载了唐代高僧端福(770-836)的事迹,他与崇福寺有着密切的联系。
段辅一生经历了唐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六个朝代。宪宗元和年间,由于平定了刘辟、李颀、吴元济等人的叛乱,政局好转,出现了所谓的“元和复辟”局面。宪宗十分自得,还组织了一次规模宏大的“迎佛骨”活动。此时段辅已任左戒僧录,长年掌管内殿仪轨,在佛界也算是权威,于是奉命“率众僧迎真骨归灵山”,继玄奘之后,在长安再次震惊朝野。
据《玄妙塔碑》记载,唐文宗开成元年六月,高僧端福面朝西方圆寂,而这个方向正好是他的家乡天水的方向。
街亭人之所以如此敬重这位高僧,是因为段福十岁便在崇福寺出家为沙弥,唐德宗年间还曾任崇福寺住持,从这个意义上说,崇福寺是玄妙塔碑的发源地。
雾霭中的街亭古镇
04
在崇福寺稍事停留后,我们继续向关龙山顶走去,那里有一座堡垒——平安堡。
关龙山顶和平堡
古城堡是街亭古镇另一道引人注目的景观,关龙山周围的丘陵、山坡上散布着大小不一的古城堡数十座,年代可上溯到秦汉至明清时期。关龙山顶的“平安堡”古称“太平堡”,高高在上,气势磅礴。
平安堡呈长方形,夯土墙高30余米,雄伟壮观。巨石青砖砌成的门面,暗色斑驳,历经沧桑。方砖上镌刻的“平安堡”三个大楷书大字,苍劲有力,让人不禁想起“千年之后,盛世终将落幕”的歌词。
古老而多彩的门楼
沿着城墙往里走,里面已经看不到任何建筑的痕迹,早已变成了玉米地。田里那些尚未收割的玉米秸秆,依然像古代的士兵一样整齐地排列着。
堡垒的名字——平安,是否意味着这里是人民面对战争灾难时避难的港湾?
绕着堡墙四周,除了山路一角因大雨塌陷,平安堡的轮廓基本完好。堡墙下方的山坡大约有五六米高,长满荆棘,让人心惊胆战。看上去不像是用黄土垒砌而成,更像是人们直接把平坦的山体凿成了现在的形状。
我一登上关龙山,就不停地观察着周围的地形,哪里会有龙城镇那般断山之势,符合《三国演义》中马谡视察营寨时所说:“侧有山,四面不通,树木繁多,此为天险”的说法?
找了好久,发现只有平安堡这个地点最相似。
站在风中,我突然想到,那个饱读兵书、渴望在战场上立下大功的马谡将军,站在这里,会不会信心满满呢?
05
虽然一般认为街亭古战场应该在秦安龙城镇附近,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其应位于现在的街亭古镇所在地。
他们根据战况推断,街亭村应该就是街亭古战场所在地:
街亭附近出土的箭头和矛头
诸葛亮北伐中原时,并没有采纳魏延等人“由汉中直取宝鸡,再直攻长安”的建议,而是选择远走高飞,出岐山先取天水三郡。主要原因是吴蜀夷陵之战后,蜀军伤亡惨重,刘备也病倒在白帝城病逝,蜀国元气大伤。加之南方平定孟获的三年之战,使形势更加严峻,虽然用了十年时间休养生息,但仍无法支撑战争的需要。加之“蜀道难上加难,比登天还难”,物资运输十分困难。因此,诸葛亮出岐山时,力图建立较为严密的后方防御保障。 诸葛亮在息县(今甘肃省西河县)挂帅,蜀军主力应部署在西河、礼县、岐山、天水一带。
司马懿深知这一点,便派手下大将张郃日夜兼程沿渭水进至街亭寨阻击蜀军。很难想象,张郃如何能抛下敌军主力,远赴天水之外的秦安龙城镇去“阻击”蜀军?
专家们从地理位置上也找到了证据。街亭古镇旧称街子口,是古代通往关陇、巴蜀的要道,位于秦岭西侧,天水东南七十里。从街子可向南经白石峪、平南、天水、盐关至岐山堡;也可从街子经党川、李桥、两党、凤仙至汉中(直至民国初年,此路常有商队、马帮往来秦州、汉中)。与曹魏对张郃的提醒完全一致:“秦岭西有路,通岐山,中有一关,名街亭,为汉中咽喉。” 从诸葛亮屡次告诫马谡:“街亭虽小,意义重大,此地无城墙,无障碍”,也与街亭古镇的地形地势完全相符。诸葛亮为何会避开沿渭水前来抵抗的张郃,而让马谡“安营扎寨”,在距天水三百余里的秦安龙城“安营扎寨”,而不是在天水东南七十里的“街亭”呢?而且,蜀军从未在战斗中渡过渭水。
06
人们在街亭古镇发现多处石碑:明弘治年间刻制的石碑,额头上刻有“望重杰亭”四个大字;嘉庆十六年重建的崇福寺碑上首段铭文写道:“街子镇,秦汉咽喉,东接关陇,南连巴蜀,北连上归,西接羌氐,虽在吾州一隅,仍为要道”;道光二十四年的石碑上也写道:“街子口,为街亭旧址。”
这些碑刻说明,明清时期,此地为古街亭遗址的想法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站在平安堡俯瞰山脚下的街亭古镇,村道如棋盘般将整个村落分成了规则的区块。记者看到,街亭村中心区域的房屋多保留着传统天水民居特色,以北方常见的四合院为主,土墙、古槐、木楼、竹影交错,古朴典雅。再往前,村民新盖的瓦房蔓延至周围的平原,宁静安逸的氛围扑面而来……
东科杜甫草堂距离街亭古镇不远。
环绕街亭古镇的两条河流,从仙人崖流出的轩辕河(南河)与从石门流出的温泉河(北河),在街亭村西侧交汇,形成“二龙戏珠”的绝佳景观,最后汇合,并有了新的名字——东柯河。
杜甫辞去官职隐居秦州时,曾在洞柯河流域居住了三个多月。这洞柯河不是因杜甫的诗作而出名吗?我们可以想象杜甫的日常生活是这样的:诗人在附近的山里采药,在“仙人田”晒干,在街亭古镇的药铺里售卖,在古镇的私塾里教书,闲暇之余,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秦州杂诗》……
下了关龙山,我们去看了街亭古镇的精华——十字街。十字街口处,矗立着一棵千年槐树,守护着古镇。以这棵大树为中心,东西街长400多米,南北街长300多米。街道两旁至今仍保留着不少木质或砖木榫卯结构的老房子,不少是两层木结构建筑,朱红色木板路面和阁楼,雕花斗拱飞檐,青瓦绿瓦,透露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
据地方志记载,街亭古镇的主要格局形成于明清时期,民国时期仍延续至今。明清时期的古镇呈方形,在东、西、南、北四个路口建有四座气势宏伟的城楼,楼上装饰有金、木、水、火四大神像。楼下的城门供行人和马匹通行。十字街中央建有土地庙。古镇以关龙山下的东城门为中轴线,以“五行”布局,代表阴阳平衡、天人合一。镇区以“十字”形主街为界,整体布局井然有序、四通八达,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城市设计理念。除主街外,还有不少小街小巷,通向深深的民居院落。 我们看到了隐藏在其中的鲍家大院和王家大院,近距离感受到了“天水古建筑”宏伟的交响乐。
古老而多彩的门楼
村里至今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古商铺、古宅近40间,从这一点看,说街亭古镇是陇右唯一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风貌的古镇也不为过。沿街分布着“义兴堂”、“万成堂”、“安泰堂”等数十家老字号店铺,其中半数在秦州、汉中都有分店。街亭古镇北街有一家“董家烧锅”,其酒远销西北五省区……
这些呈现在眼前的多姿多彩的古代遗迹,证明这里是龙原地区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
来源:奔流新闻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138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