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曹操,后人褒贬不一:有人视他为暴君,有人称他为奸臣。 然而,总的来说,他的声誉好坏参半。
然而,作为曹操的儿子,曹丕却没有他的父亲那么幸运。 他不但政绩受到诟病,甚至被贴上阴险、淫荡的标签。
历史上的曹丕真的是这样吗?
▲魏文帝曹丕。
1.清虚浩霸
借助小说和笑话,人们对于曹丕篡汉王朝的大致认识大概是这样的:
曹丕的父亲曹操,对内击败北方诸侯,对外镇压南方孙刘。 他立有赫赫功绩,却以汉朝宰相自居。 尽管他做出了许多非凡的举动,但他从未废除过汉朝或禅朝的建立。 即使愚蠢的汉献帝在许昌把圣旨玩弄衣带,曹操也没有对他出手。 还一口气把三个女儿嫁给了他,成为了自己的亲人。
然而,曹操一死,曹丕这个狡猾阴险、权势熏天的变态就开始急忙做事:魏王还没登基,就逼迫汉献帝退位,派人去讨伐汉献帝。汉朝入土为安,建立魏朝……
“曹操统一北方”,曹丕坐享成功。 事实真的如此吗?
▲依旧:汉末英雄曹操。
在初高中教材中,“统一北方”早已被归为曹操的功绩,但事实上,曹操所谓的“统一北方”是非常重要的。 而曹操留给曹丕的并不是一个可以享功绩的国家:
有两块地。 他们名义上听从曹操的话,但实际上他们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而曹操对他们也无可奈何。 这两块土地一东一西,分别被两拨豪门所控制:东边是以青州、徐州为中心的豪门;西边则是以青州、徐州为中心的豪门;西边则是以青州、徐州为中心的豪门;西边则是以青州、徐州为中心的豪门。 西边是以敦煌、酒泉、凉州金城为中心的河西豪门。 。
▲东汉末年行政区划简图。
河西豪门对曹魏的威胁主要是勾结羌、氐人孤立西域,导致西域混乱。 但无论如何,如果远离曹魏的统治中心,就很难取得成功。 但庆虚豪门就不一样了。 青州徐州,紧邻曹魏统治中心许昌、邺、洛阳。 然而庆虚的士兵却是骁勇善战。 一旦发生乱局,曹魏将无法承受。 所以对于庆徐豪门,曹操的态度是“关心”:别闹就行。
据史书记载,曹操“削青、徐二州,拜其霸业”。
“巴”指臧巴,泰山滑县人。 他的职业生涯始于黄巾军。 他对陶潜很依恋。 陶谦死后,帮助吕布攻打曹操,后来又投降了曹操。 他被曹操任命为两国领导人。 他不仅是当地的强者之一,而且还监管着当地所有的强者,可见他在当地的影响力。 而青虚二州也确实是非常的不间断。 诸葛亮在《后纪》中说曹操“五攻不能胜长霸”。 这里的“苌霸”就是徐州权贵、东海总督苌熙。
曹操死后,清虚病确实陷入了困境。 历史记载:
“惠太祖死,巴索军(即徐州兵)、青州兵以为天下将大乱,遂皆鼓而走。”
曹操一死,清徐兵骚乱,一批人擅自离开洛阳,不干了。 相当于给了刚刚即位的曹丕一个抑制因素。
当时曹丕手下不少官员主张出兵征伐,并改清徐地区的官员,即“易守城邑,用乔沛人”。
曹丕并不糊涂。
他知道自己此时的首要任务就是继承皇位,抓住重点,稳定局势,然后再制定长远计划,寻找解决办法。 如果这个时候动用武力,不仅会引起曹魏内乱,甚至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在清徐以外的地区造成更大的动乱。
于是,曹丕就用贾逵、徐玄等人的策略,以降服罪,而不是安抚他们。
汉朝建立魏朝后,曹丕以“天命”取代“丞相魏王之子”,强化自己的权威,同时开始征伐清徐。
首先是庆绪官职的变化:曹丕称帝,很多官员都得到了升迁,但庆绪豪门首领臧霸却没有升迁。 不仅如此,曹丕还屡次提拔宗室人曹休,阻止吴氏被封,督军庆绪在臧霸之上。 曹休上任后,着手排挤庆徐豪门。
▲剧照:“魏二代”帅哥曹休,被曹操称赞为“千里马”。
曹休在清徐有所活动后,曹丕趁吴蜀伊亭之战结束之际,以孙权不立子为由,三度起兵伐吴。 然而,事实上,曹丕在伐吴时并没有准备灭吴:第一次伐吴是最过瘾的,但曹丕一开始并没有渡河的意思,而后两次伐吴则利用了从用兵的实际效果来看,曹丕以攻吴为名,解决了庆绪的问题。
初伐吴时,曹丕趁机提拔臧霸明,暗中贬他,趁机夺取他的兵权,并命他去洛阳供职朝廷。 而臧霸本人“无望回到他身边,只是想保住他的财佐一生”。 我很听话地服从安排。
然而,臧霸调任后,清徐,尤其是徐州,局势不稳定。 于是曹丕第二次攻吴,率军直逼徐州广陵。 他“赦清徐二州,改将军镇守”。 他更换了清徐地区的官员。
一年后,曹丕东山再起。 当时,隶属琅琊郡的历城,在郡兵蔡昉等人的怂恿下叛乱。 曹丕抓住机会,平定叛乱,一路“幸徐”。 随后又前往广陵,“亮兵十万”,震惊了豪门清虚家族。
至此,庆徐彻底被征服,不再是曹魏的问题了。
2. 西榕北地
作为君主,治理一个被强敌包围的国家,首先要做的就是知己知彼: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知道对方的短处。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捏柿子。
在这一点上,曹丕做得很好。
《三国演义》说,曹丕趁蜀国首领刘备去世之际,五路进攻蜀国。 在官方历史上,情况并非如此。 曹丕对蜀汉最多能做的,就是利用孟达与刘封不和,夺取孟达、上庸三县。 至于吴国,正如前文所说,我们三伐吴国的时候,我们的志向不在吴国。
曹丕心里清楚,以魏蜀吴三国如今的国力,谁也敌不过。 任何两个国家开战只会让第三方受益,不存在互相吞并的可能。 因此,曹丕在位的七年里,曹魏与吴、蜀之间有局部战争,但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冲突。
然而,曹魏的其他敌人却没有吴术那么幸运。
其他敌人? 除了吴、蜀之外,曹魏还有敌人吗?
是的当然。 那是,
芜湖!
▲三国时期的边境局势。
曹丕时期,威胁中原政权的胡人主要有两派。 一部分是来自西北的羌狄,他们经常与河西的豪门勾结; 另一部分则是虎视眈眈曹魏北部边境的匈奴和鲜卑。
凭借曹魏强大的军事实力和一帮猛人的存在,西戎和北狄在曹丕时期完全是软柿子。
苏泽,字文氏,扶风武功(今陕西武功西)人。 小说里没有这个人,但这家伙却懂内政、外交、军事。 他是典型的文武全才。
凉州河西以西之地,自曹操时代以来就不太平。 当地权贵时常叛乱,边羌、氐族时常入侵。 平定汉中张鲁后,苏泽奉命平定夏汴(今甘肃成县)氐族,后任金城(今甘肃兰州)太守,镇守河西东大门。 李越在陇西叛乱,苏泽率领羌胡军队平定叛乱。
公元220年,河西西平的曲彦、张掖人张进、酒泉人黄华叛乱,勾结胡人围攻武威。 武威太守无求兴向苏泽求助。 当时,郝昭等人的部队在晋城,但奉命驻守,不得西进。 苏泽则认为,叛军虽然繁荣,但终究是乌合之众。 如果快速出击,他们可能会被击败,但如果等到朝廷下令出兵,可能就来不及了。 于是,他违背圣旨出兵,不但解除了武威之围,还与官丘兴一起镇压了叛军。
苏则后来因得罪曹丕而被贬。 但河西的局势并没有因为苏泽的离开而恶化,因为当时的河西节度使是另一个猛人曹真。
▲剧照:明代曹魏抵抗诸葛亮北伐的主力曹真。
与曹丕类似,小说中的曹真也是一个被黑的人物。 然而历史上的曹真可以说是曹魏的常胜将军。 他不仅在战场上指挥有条理,而且长得也比较英俊,指挥三军将领也有能力。 魏明帝时期的街亭之战中,张郃在曹真的策应下击败了马谡,拯救了曹魏奚翠。
公元221年,河西胡人叛乱。 时任镇西将军的曹真率众将领及州县兵平定了叛乱。 史书记载“击败叛军胡志元铎、陆水、风水等,斩首五万余人,获命十万人,羊一百一十万头,牛八万头,河西被夷为平地”。 东汉末年以来,已断绝。 河西走廊再次开放。 次年,鄯善王、龟兹王、于阗王各派使者进贡,曹魏恢复了中原王朝在西域的统治。
西方的武功和北方的一样好。 在梁熙、田愚、钱昭等人的努力下,无论是匈奴、鲜卑,还是乌丸,都无法占到曹魏的便宜。 鲜卑首领柯比能率领多次进攻,但每次都被击败。 史书记载“胡人勇猛”,曹魏“雄于大漠”。
曹丕时期边疆的成就,固然与曹魏的实力仍优于西部和北部的游牧民族,且拥有善战的良将有关。 但如果曹丕真如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与吴、蜀开战,并征战数年,统一天下,恐怕无论曹魏的底子再好,有多少良将,很难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
芜湖之乱一般从公元304年氐人建立汉朝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有学者称之为“永嘉之乱”。
如果曹丕没有居功灭吴、蜀,而是西扩北守,中国的芜湖叛乱就不必等到西晋永嘉年间,而可能发生八十年左右。早些时候。
3.九年级中正
读历史有一个大忌,就是用今人的心思去读古人的心思。
因为有“上无贫家,下无豪门”之说,大多数人对九品中正制持否定态度,自然也没有什么赞美之词。曹丕创立了这一制度。
这实在是一个历史的误会。
虽然在当今人看来,九品中正体系存在着种种缺陷,但在当时,却是一项创举。
先说这句话:“上层无贫家,下层无豪门”。
这句话出自西晋大臣刘毅(216-285)写给晋武帝的《蜀请除中正,除九品》。 尚书时,距九品中正制建立还不到七十年。 刘毅在这封信中列举了九级中正制度的种种弊端,要求废除汉朝的科举制度,重新实行。 刘毅的想法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比如魏观。 但最终晋武帝司马炎并没有采纳刘毅的意见,九品中正制成为曹魏至隋朝400年间王朝主要选官制度科举制度确立时。
那么晋武帝为何拒绝刘毅呢? 既然这个制度如此恶劣,为什么魏晋以后的帝王明臣不废除呢? 四百年来的君王大臣都是白痴吗?
一切都有因果。 而一切因果都离不开两个字:现状。
中正九级制度最早起源于曹操时期。 之所以要突破汉代的考察制度,寻求新的选官办法,是因为看似完整的考察制度到了汉末已经发生了变化。
所谓查举制度,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人才选拔制度:通过乡村的考核,选拔人才进入朝廷接受政策质询和考核,有能力的就担任官员。
巡检考试制度是汉武帝时期建立的。 刚建立的时候,村里的考核制度还可以做到公平,考察晋升制度确实可以提拔人才。 然而,随着当前形势的变化,巡检制度越来越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情况有何变化? 一个富裕的家庭崛起了。
▲汉武帝画像。
到东汉末年,九州已分崩离析,汉朝已名存实亡,科举制度完全由当地世家掌控。 也就是说,通过巡检制度提拔的人,大多都是豪门的青睐。 而这些升官的人,无论是进宫还是出国,往往都是世家利益的代言人。
官员对于一个王朝的运行非常重要。 然而,在晚期的科举制度下,最高统治者几乎失去了选拔官员的话语权。
曹操的家人对此很不高兴。
作为法家思想的践行者,曹操始终关注现实。 他最不喜欢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能力差的人,一种是有钱人家的人。 他希望找到一种方法来突破世家对人才选拔的垄断,但始终没有什么好办法。 因此,曹操时期所谓的九品中正制度,实际上只是“定品”。 这个问题只能由他自己的儿子来解决。
然而到了曹丕时期,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曹操家族因为认宦官干爹,所以一直名声不好,不被世人视为名门望族。 曹操自己的政策,多半是压制权势家族的人。 然而,曹操的儿子曹丕和曹植却喜欢结交士人,与家族打交道。 尤其是曹丕的支持者司马懿、陈群、贾诩等人都名声显赫,出身名门望族。
因此,曹丕的上台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曹魏统治者对世家世家的态度从曹操时期的警惕、压制转变为曹丕时期的合作。
在选官问题上,曹丕的诉求非常明确:我不会同意以前“选谁”的情况,但我不会完全剥夺“选谁”的权力。选”。 我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有一点存在感。
于是“中正关”就出现了。
中正关的职责很简单:确定产品。 人才按照等级申请相应的职务。 中正官由各郡县长选举产生,由现任官员兼任。 这样,曹魏家族就可以通过九级中正制度影响官员的选拔任用。
▲陈群,曹魏名臣、九品中正制的设计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曹丕时期,决定一个人并不完全以家庭出身为标准,也考虑道德和才能。 毕竟,曹丕和他的父亲走的是同一条路。 于是,不少人才得以冲破当地世家的藩篱,走上仕途。 曹魏统治者与世家的关系也在这一制度下得到缓和。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曹丕建立的九级中正制度都比察举制度先进得多。
当司马家族接手后,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司马氏是河内的豪门,司马懿的八个兄弟,号称“司马八大”,闻名天下。 司马家族本身就是一个富裕的贵族家庭,所以司马家族手中的九级中正制度很快就演变成了“查举制度2.0”:专门服务于富裕的贵族家庭,并逐渐变得以节育为基础在确定产品时。
东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宗族政治。 九品中正,经过司马氏家族的加工,成为宗族制度的好搭档,一直延续到隋唐宗族衰落时才完全被科举所取代。
作为科举制度与科举制度的过渡,中正九级制度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毕竟魏晋南北朝时期,汉代的科举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政治的需要; 而在世家遍地的情况下,科举制度即使出现,也没有实行的政治基础。 曹丕时期建立的九级中正制度堪称时代的产物。
如果你能顺应时势,就应该给曹丕一个注记。
4、后人的评价
那么曹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剧照:被后人羞辱的皇帝曹丕。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道:
“文帝有文才,文采斐然,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若与博大胸怀相结合,励正信实,牢记志志,征服了他的道德之心,他能比得上古代的圣贤大师吗?是啊!”
前半句是恭维话,后半句则委婉地指出曹丕不够宽厚,因此不能与“古之贤士”相提并论。
南北朝人颜之推说:
“历代有才华的皇帝只有汉武帝、魏太祖、文帝、明帝、宋孝武帝,他们都辜负了世人的共识,都不是贤王。”
有才华,但道德不高。
总体来说,唐代以前的历史学家和学者对曹丕的评价还是比较公正的。 他们承认他的才华,但并不否认他的道德污点。
然而,从唐朝开始,舆论开始转向。
最典型的是唐代史学家刘知几:
“文帝临兵不武,为国好奢,容忍残害贤人,不顾自己的骨肉。”
不是什么好话。
到了宋朝,对曹丕的评价也在下降。 例如范仲淹说:
“魏文帝偏爱郭妃,害死了甄皇后,堵住了她的嘴,埋葬了她,她的报应是有报应的。”
所有的家庭事情都被揭露了……
明朝以后,多亏了《三国演义》的帮助,曹丕的形象才有了今天的样子。
不过,最先批评曹丕的并不是《三国演义》。 早在东晋时期,刘义清编撰的《世说新语》就已经对曹丕进行了敲诈。
《世说新语·闲园》中有这样的记载:
魏武帝死后,文帝把武帝宫里的人都征来侍奉他。 皇帝生病的时候,卞皇后就出去看病。 太后一进屋,就看到了自己的侍从,也看到了她昔日所爱的人。 太后问道:“祸患何时来?” 她说:“躺着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因无法再前行,他叹了口气,说道:“狗和老鼠不会吃你,所以我会死!” 到了山陵,他们还没有来。
曹丕带走了父亲曹操的所有宫人,这让卞太后勃然大怒。 她骂生病的曹丕该死。 结果曹丕死后,卞太后就再也没有去看望过她的儿子。
从《世说新语》的这段记载开始,“荒淫”就成了曹丕甩不掉的标签。
然而《世说新语》是小说……
曹丕,他到底冤不冤啊?
完整的文字。 谢谢阅读。 喜欢的话记得点击阅读以示鼓励哦~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12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