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周日)19:30直播:
安倍事件对东亚局势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
立陶宛禁止俄罗斯铁路运输的背景、测算及最终结果
在海南大学上海校友会慈善直播中的讲话
文\\丁彦浩-可信金融、科信资产
一、立陶宛与俄罗斯的历史纠葛导致其天生的恐惧
立陶宛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 它的首都是维尔纽斯。 它在波罗的海拥有90公里的海岸线。 它也与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一起被称为波罗的海国家。 人口约280万,不到浙江的1/20,面积6.5万平方公里,与我国宁夏(6.64万平方公里)大致相当。
立陶宛最具代表性的产业是激光技术。 苏联解体后,立陶宛继承了苏联全部激光产业。 迄今为止,立陶宛已获得全球50%的激光市场份额、全球10%的科学激光器和50%的飞机。 第二激光设备,著名光刻机巨头ASML也在大量使用立陶宛技术。
直到12世纪末,立陶宛仍处于原始部落状态。 1236年,一位名叫明道加斯的部落首领整合了立陶宛境内的各个部落,成为立陶宛的统治者。 1253年,明道加斯加冕为立陶宛大公国国王,成为立陶宛历史上第一位国王。
1384年,邻国波兰爆发王位继承纠纷,雅德维加最终在天主教会和波兰贵族的支持下加冕为波兰新国王。 但雅德维加只是一个11岁的女孩。 天主教会选择她作为波兰国王的唯一原因是利用她与立陶宛大公的婚姻使立陶宛皈依天主教。
投资标的、逻辑建议、实时风险提示,请访问可信金融知识星球
1386年,雅德维加与年长约30岁的立陶宛大公雅盖拉结婚。 同年,雅盖拉加冕为波兰国王。 从此,立陶宛和波兰成为共同所有制联盟,史称雅盖拉王朝。 。 此后,波兰立陶宛联邦的领土不断扩大,一度超过100万平方公里。 1610年,波兰立陶宛联邦还成功击败了俄罗斯,占领了莫斯科,并在克里姆林宫停留了两年。
1795年立陶宛被俄罗斯击败,从此成为沙皇俄罗斯的一部分。 沙皇俄国统治期间,俄国人强迫立陶宛人皈依东正教。 俄罗斯人还试图废除立陶宛的语言和文化,将立陶宛俄罗斯化,从而开始了立陶宛与俄罗斯之间长达200年的积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沙俄未到达德意志帝国就从立陶宛撤军,并被德意志帝国占领。 1918年,立陶宛一度宣布独立。 1926年9月,苏联与立陶宛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苏德战争一触即发。 斯大林决定强行吞并包括立陶宛在内的三个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作为对抗德国的屏障。 1940年,波罗的海三个国家被纳粹德国占领。 二战后,德国战败,苏联再次吞并波罗的海三国。
新旧仇恨交织在一起,立陶宛人不愿意接受苏联的统治。 在此期间,苏联调集大军镇压立陶宛的抵抗。 其中有一个名为“森林兄弟”的抵抗组织,该组织继续与苏联作战,直至1971年被消灭,给苏军造成重大损失。
绝大多数叛军被当场枪杀,数十万立陶宛反对者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导致大量立陶宛人被冻死在冰天雪地中。 据俄罗斯媒体统计,为了巩固立陶宛当地的苏维埃政权,苏联在1940年至1953年间,强行将11万至14万从事反苏活动的立陶宛人迁移到中亚、西伯利亚等地。
1990年3月11日,即苏联解体前一年,立陶宛率先宣布脱离苏联独立,推倒了苏联解体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1990年9月17日加入联合国,2001年5月3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同年加入欧盟,2015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
从1795年被沙俄肢解吞并开始,立陶宛断断续续地被俄罗斯人统治了近200年,也进行了近200年的反抗。 这不仅在双方之间积累了无限的仇恨,也让立陶宛知道俄罗斯随时可以对其发起进攻。 让它毁灭国家,这让立陶宛无限恐惧。
2、立陶宛极度害怕再次被俄罗斯吞并,因此全力依靠美国寻求庇护,并愿意充当美欧遏制俄罗斯的桥头堡。
不断的扩张让俄罗斯在周边国家中声名狼藉,以至于欧洲各国和俄罗斯周边国家都希望加入欧盟和北约,寻求安全庇护。 20世纪80年代末,立陶宛筹划独立时,美国给予了全力支持。 然而,苏联解体后,美国对波罗的海的关注有所减少。 立陶宛没有得到美国预期的全力支持。 相反,美国对立陶宛的态度却长期反复横跳,这让立陶宛极为不安。
苏联的解体并没有让立陶宛的国家安全高枕无忧。 相反,它非常担心再次被俄罗斯吞并。 尤其是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之后,这种担忧与日俱增。 2016年,兰德公司在一份报告中明确告知,俄罗斯有能力在60小时(即两天半)内占领波罗的海三个国家,这让立陶宛更加惧怕俄罗斯。
2004年,为了遏制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扩张,美国接纳立陶宛加入北约。 它试图楔入波罗的海,直接遏制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及其经济中心圣彼得堡,但并未驻军。 2017年以来,北约多国部队进驻立陶宛。 来自德国、比利时、荷兰和挪威的总共1200名士兵在立陶宛组建了一个营。 德国承担指挥驻军的责任。
然而,立陶宛却把自己的财富和生命完全寄托在了美国身上。 布什2002年访问立陶宛时曾表示,“谁选择与立陶宛为敌,谁就是美国的敌人”。 这句话或许只是外交场合的客套话,但立陶宛人却很重视,甚至把它挂在了政府大楼的墙上。
图1 乔治·W·布什对立陶宛的安全承诺
3、立陶宛禁止其铁路向加里宁格勒运输货物的主要目的是迫使北约增加在其境内驻军的数量。
加里宁格勒是俄罗斯在中欧对抗北约的桥头堡,守卫着通往波罗的海三国的海上交通要道。 波罗的海三个国家出于自身安全考虑,迫切需要加强与北约的陆路运输联系。 最南端的国家立陶宛已成为通往北约(波兰)大门的桥头堡。
这个桥头堡是指加里宁格勒和白俄罗斯之间立陶宛和波兰边境的一段,通常被称为苏瓦乌基走廊。 苏瓦乌基是波兰东北部的一个小镇,靠近立陶宛边境。 这条走廊长约110公里,是北约与波罗的海三个国家之间唯一的陆地连接。
图2 苏瓦乌基走廊示意图
不过,由于俄罗斯在这条走廊两端的加里宁格勒和白俄罗斯都有重兵驻扎,俄罗斯和北约当地的军力比是8比1,实力悬殊,所以这里也是北约防御非常吃力的地方。易受伤害的。
立陶宛对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极度恐慌,北约内部评估也认为俄罗斯对苏瓦乌基走廊有野心。 2016年,美国兰德咨询公司的一份报告也指出,北约迫切需要加强对苏瓦乌基走廊的安全投入。 北约一份安全评估报告曾指出,需要18个旅来对抗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但目前北约只驻扎了一个营。
6月29日至30日,北约将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峰会。 预计将推出北约未来10年新“战略构想”文件,其中涉及波罗的海三国增兵以及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的决议,这直接决定了北约未来的军事冲突。波罗的海国家。
为了增加马德里峰会决定增兵的概率,立陶宛政府于6月18日故意封锁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州部分陆路货运通道,引发俄罗斯强烈反应,国际舆论一片哗然。 。
波罗的海三国期望北约在各自国家永久驻扎师级战备部队,试图以三国的安全为赌注,赢得美国和北约对其“绝对安全”诉求的充分重视。 “在北约已在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部署4个多国战斗群(1000人)的基础上,今年3月以来,北约决定在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波兰再组建和部署4个多国战斗群”。斯洛伐克。 确保北约部队在东欧从波罗的海到黑海与俄罗斯对峙
但即便如此,波罗的海三国政府还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期待北约增加驻波罗的海的部队数量和级别。 据目前北约领导人媒体报道,北约可能在马德里峰会上同意将立陶宛等国的营级多国战斗群升级为旅级,并将旅级指挥部从德国迁至立陶宛。
4、立陶宛封锁加里宁格勒纯粹是在玩火,也必然引发火灾,但这就是一个小国的命运。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立陶宛政府紧随美国脚步,积极鼓动制裁俄罗斯,“践行”成为第一个彻底切断俄罗斯能源的欧盟成员国的主要目的进口,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电力贸易。 向美国和北约提交提名证书。
6月18日,立陶宛开始封锁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的部分陆路货运通道,切断进入加里宁格勒约50%的货物运输,包括煤炭、金属、建筑材料和先进技术。 对此,俄罗斯反应极其激烈。 俄罗斯外交部要求立陶宛立即解除这些限制,否则俄罗斯将采取报复措施。 俄罗斯多位重量级官员发表严正声明,实际上等于向立陶宛发出战争信号。
这意味着俄罗斯有必要开通通往加里宁格勒的陆路通道,这也是美俄波罗的海战争的前兆。
目前,北约国家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已逐渐触底。 冲突和制裁带来了石油、天然气和食品价格上涨。 经济衰退和全球经济危机的频繁预警正在折磨着美国和西方国家的神经。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愈演愈烈。
此时立陶宛“封锁”加里宁格勒,无论是为了迎合美国军工利益集团、博取关注,还是为了进一步激化局势,推动美军永久驻扎,“接管”其国防安全,这将影响本已脆弱的全球安全。 新的重大威胁出现。
立陶宛的战略纵深不大。 如果真的与俄罗斯发生冲突,美国等北约国家与俄罗斯发动一场波罗的海三国无胜算的战争的概率极低。 而立陶宛则一味追求所谓“绝对安全”,不惜将自己绑在北约对抗俄罗斯的战车前线,最终可能给国家和民族带来深刻伤害。
5、俄罗斯没有退路。 下一轮全球军事冲突将不可避免地在波罗的海爆发。
6月29日至30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的北约峰会涉及波罗的海三国增兵以及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的决定,这将直接决定波罗的海局势未来走向海。 1682年彼得大帝继位时,俄罗斯已成为横跨欧亚的封建强国,但同时也是一个与海洋隔绝的内陆国家。
没有出海口。 北部濒临北冰洋,几乎常年冰封。 西部和西南部濒临波罗的海和黑海。 当时,土耳其及其附属克里米亚汗国占领了黑海北岸,瑞典控制了波罗的海,切断了俄罗斯通往西欧的通道。 的喉咙。 ,
为此,1700年2月,彼得大帝与瑞典王国发动北方战争,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 直到1721年,俄罗斯才取得战争的全面胜利,开始称霸波罗的海。 瑞典继续衰落,直到成为欧洲主要强国。 从列表中消失。
芬兰湾最窄处仅19海里。 如果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北约增加在波罗的海三个国家的驻军数量,意味着北约将全面控制芬兰湾,俄罗斯将彻底失去对波罗的海的控制,回到彼得大帝之前的局面。 这种权力结构对于任何一位俄罗斯领导人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更不用说普京了。
图3 芬兰湾示意图
如果立陶宛完全切断苏瓦乌基走廊,北约将完全控制波罗的海,北约将阻止俄罗斯飞机通过其领空,加里宁格勒将成为一座与俄罗斯领土完全分离的孤城,加里宁格勒就是俄罗斯的领土。 遏制北约和欧盟在中欧最重要的战略桥头堡,是俄罗斯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
因此,当普京在彼得大帝诞辰350周年之际谈到“就是夺回自己的土地”时,瑞典、芬兰以及波罗的海三个国家都显得异常紧张。 对于一个容易扩张的国家来说,失去波罗的海的主导地位和加里宁格勒的完全孤立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因此,俄罗斯将不可避免地在波罗的海与北约发生正面对抗。
不过,波罗的海并不涉及美国的核心利益。 美国绝对不会为了波罗的海这片小区域的几个小国,跨越大西洋,跋涉数千海里,与俄罗斯发生全面冲突。 然而,波罗的海和加里宁格勒并不是俄罗斯的核心利益,俄罗斯必然会与美国主导的北约进行到底,所以美国主导的北约也必然会退出。
六、美俄波罗的海主导权之争中的中国选择、应对与利益诉求
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保持绝对中立,既不支持也不谴责普京发动的战争。 一方面指责西方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谴责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 另一方面,重申原则支持主权国家维护领土完整,呼吁通过谈判解决所谓“乌克兰危机”。
本轮俄乌冲突中,中国对俄罗斯态度与以往不同的关键原因在于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打压,让中国对其极度不信任。 但中国坚信,美国正处于不可逆转的衰落之中,其在亚洲的影响力将逐渐消失。 尤其是普京对乌克兰的攻击暴露了美国的优柔寡断和盟友关系的脆弱性,这将加剧美国的衰落。
中国当前的战略重点是加速美国的衰落。 因此,为了遏制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打压,中国甚至不惜重拾与朝鲜的关系,维持仅存的盟友。 当前中俄联盟是中国应对美国战略打压的关键方式。 这也是中俄两国领导人在俄乌冲突前最后一次面对面会晤时表示中俄关系“没有上限”的主要原因。
但俄罗斯对中国关心的台湾、南海问题没有兴趣,中国也懒得理会俄罗斯阻止西方入侵东欧的呼吁。 特别是,中国没有忘记俄罗斯历史上的侵略行为,不愿认同极其强大的北方领土。 俄罗斯还担心中国工人会涌入地广人稀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最终成为该地区真正的主人。
中国非常反感俄罗斯通过战争摧毁重要贸易伙伴乌克兰,但即使是衰落的俄罗斯也能压制中国分散美国注意力的战略。 基于此,中国虽然从俄罗斯购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但对价格却十分谨慎。
中国希望按照既定轨迹逐步崛起,但在此过程中,中国必须保持与美国不脱钩,警惕美国对中国的全面遏制政策。 因此,中国并不愿意卷入俄罗斯与西方的这一轮乱局。 在言行上自然采取中间立场,只在不违反国际制裁的情况下与俄罗斯进行贸易。
美国决策者似乎默许了中国的战略选择。 在3月18日的中美领导人视频会议上,拜登并没有就他所谓的中国对俄罗斯的“物质支持”做出过分的威胁。 这默认给了中国回旋的空间,并继续维持这个中间立场。
然而,俄乌冲突却充分暴露了俄罗斯军事实力下降的事实。 在乌克兰战场上一直处于极其被动的境地。 如果在波罗的海对抗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必然会变得更加被动。 因此,俄罗斯理性的做法是在美俄波罗的海争端爆发之前从中国获得一系列战略物资,以取得主导地位。 否则,中国不愿意涉足美俄波罗的海争端的泥水。
近期有媒体披露,中国已同意向俄罗斯出售战斗机配件,这意味着中国间接卷入了俄罗斯与北约争夺波罗的海主导权之争的混乱之中。
相关文献链接:
1.
2.
值得信赖的财商 - 所有评论一定对投资有帮助!
关于作者:
丁彦浩博士,博士后,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专注于股权投资、资本运作、大宗期货、期权、宏观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与投资,关注国际关系、历史、哲学、宗教等领域。
丁彦浩个人微信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115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