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好的三国游戏居然是外国制作的?
这几天,有一款游戏频频登上热搜榜。 君无极的朋友圈充斥着“我不想上班,帮汉房帮忙”的消息。 有网友评论说,这是世界上最好的三国游戏,水墨画风,逼真的画面,磅礴的音乐,大场景,大制作!
只是,古老的水墨界面上突然出现的文字却有些刺眼。 英国制作、日本发行,我们引以为傲的三国游戏怎么会是外国人编的呢?
▲由British Creative Assembly开发
日本世嘉公司出版
日本人无疑是制作三国游戏的“前辈”。 日本人和中国人一样喜爱三国故事。 有些作品已经成为经典,比如《三国演义》系列,十几年来已经成为三国演义的最佳代表元素。 随着《真三国无双》系列的推出,某些形象甚至成为了模板,日本的《荣耀》也因此登上了神坛。
▲三国演义11游戏画面
▲《真三国无双》中吕布与赵云的经典对决
热门游戏《全面战争:三国志》对中国古代战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简单而丰富的中音、中国风的音乐,以及“答应”和“服从”的反馈音效,大大增强了战场的沉浸感。
更难得的是对细节的把控和对史实的研究。 官员服饰的质感、历史头衔,甚至过场动画中孙坚所持玉玺缺失的一毛钱都得到了还原。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太后一怒之下将其摔在地上,毁掉了汉朝的一角。
这个历史事实很容易被忽视
与国内夸张或露骨的“旅游”图片加上《绝代貂蝉》的点播文案相比,我不得不承认,外国人对三国历史的关注和了解比中国人要多得多。
过去我们也制作过《三国志》、《三国群侠传》等优质作品。 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逐渐消亡,最终只能留在记忆中。
▲1999年至2000年同期:日本光荣《三国志6》
英国CA《幕府全面战争》
《三国英雄传2》,于君奥汀,中国台湾
为什么外国人能做出《全面战争:三国志》这样的大作? 作为中国人,我们一直无法提交一份满意的答案? 最大的原因是对于制作游戏的态度。 国内大部分厂家只生产快销产品。
▲CA《全面战争:三国志》部分制作人员
据采访,《全面战争:三国志》的制作团队为了制作这款游戏,一群外国人吞噬了所有有关三国志的文献,还对这段历史进行了各种研究和论证,力求从而达到真正的修复。
另一方面,对于国内的一些三国游戏厂商来说,连读完《三国演义》的厂商都是屈指可数,而对这段历史进行更深入研究的恐怕更是少之又少。
▲这不是一群争霸的英雄,这分明是一群狂舞的恶魔。
制作文化作品需要耐心,而国内一些制作者所缺乏的就是这份诚意。 在赚快钱、立马走人的思想指导下,很少有人关心创意、品质、细节。
他们只关心营业额、利润和变现。 至于创意,有些地方是抄袭的。 与可能失败的创新相比,成功案例的“借鉴”、“复制”、“致敬”可以避免多少风险、节省多少资金。 它要多少钱。
▲向三国演义11的“致敬”到位。
游戏口碑不佳影响很大。 无论如何,“换皮”的成本在暴利面前微不足道。 最坏的就是一个新的开始,几个月的流水线加工,知名的制作团队,还要花费X万,诚意生产还要几年。 “我不敢说我会名利双收,但至少我会拥有很多钱”。
观众问题对于一些人来说也是遮羞布。 “中国传统文化没有观众,这一代玩家如果做不到,就没有钱赚。” 这也是一些人常用的说法。 不过,《全面战争:三国》这次用的是事实。 一巴掌打在了这群人的脸上。
随着这部佳作的走红,我们的三国史也在国外掀起了一股“假借他人之手”的小热潮。
▲老外开始讨论游戏中的经典战斗
然而,三国只是全面战争系列的一个版本。 说白了,就是一层皮而已。 这层皮下的背景是西方的惯性逻辑。 无论游戏多么精致、多么真实,都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西方的偏见、狭隘和束缚。
▲我们的眼睛没那么小吧?
《全面战争:三国》中存在不符合“亚洲审美”的角色。 高颧骨、小斜眼的吕布,看上去很“蒙古”。 仔细一看,他的胆子还是够大的。 至于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她的“西洋美人”确实有点一言难尽,而关二爷也确实是一个“忠义无双”的云长。
▲关羽:忠于故主重要还是生命重要?
《三国演义》这样描述吕布:“剑眉,俊目,笔如玉柱。”
文化障碍的存在最终决定了外国人无法做出中国人真正想要的三国游戏。 这种带有主观偏见的游戏如果在国外畅销会带来什么后果?
那些缺乏认可的人和绝大多数西方人真的会认为我们中国人自古如此,我们的价值观一直如此。 舆论成金,积累毁骨。 本质上,游戏只是变相的文化输出。
▲最后看看吕布的外貌
或许《全面战争:三国志》做的最多的就是固化了一些思考和认知。 然而,有些游戏的出现,足以抹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用鲜血换来的荣誉和功绩。
▲《使命召唤》中的部分角色
这一点从现代战争题材的游戏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 目前绝大多数有关二战的游戏基本都是西方人制作的,尤其是享誉全球的经典作品。
《使命召唤》的主要剧情以二战时期西方人的故事展开。 《荣誉勋章》系列中的大部分作品都讲述了二战背景下欧美人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
▲荣获荣誉勋章的美国士兵
这些作品无一例外都是对英雄事迹的歌颂,而这些“英雄”都是“欧美人”。 他们是故意制造一种错觉,以为二战是西方人赢了,因为游戏中自始至终都很少有亚洲角色。 面孔的出现。
▲抗战经典早已逝去,后继无人。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能够真正拿出一款关于二战和抗战的游戏,在全球销售也是一个遥远的话题。
有些西方人不是不了解中国历史,也不是不知道伟大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四大反法西斯战争之一,只是他们不知道想要提一下。
“欲毁一国之志,必先毁其历史”。 一旦我们失去了在民族历史面前“演绎”的能力,愿意服务的“热心人士”就会蜂拥而至,“填笔写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11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