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刀与笔(作者原创授权)
有句古话叫“蜀中无将,廖化为先锋”,意思就是蜀汉末年缺乏新人,所以像廖化这样的老将只能担任先锋。 。 有延伸认为,这句话不仅暗示了蜀汉末年人手不足,而且还嘲讽了廖化资质平庸。 那么,廖化的能力到底如何呢? 小说和历史描述有什么区别?
廖化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戏份虽然不多,但依然可圈可点。 他的表现大致集中在四个时期。 首先是廖化的早期表现,包括他与关羽的第一次遭遇以及他正式投奔刘备集团。
小说中,廖化在第27章关羽保护嫂子、寻找弟弟时正式登场。 这里的廖化就是黄巾军的残部。 他“因天下大乱,漂流江湖,聚众五百余人,掠夺谋生”。 这时,关羽辞别亲自送行的曹操,前来追赶甘夫人、糜夫人的战车。 谁预计会先走? 战车被土匪杜渊抢走。 杜原本来想抓住甘夫人和糜夫人,却被廖化阻拦。 作为关羽和刘备集团的崇拜者,廖化未能劝阻杜原,甚至攻击杜原并向关羽道歉,但关羽投降了。 最终,廖化被斥为“黄巾余孽,非同伴”而被拒绝。 直到第六十回刘备率军入川,廖化率军投降,刘备命他辅佐关羽拒曹操。 此时,廖化正式加入刘备集团。
小说中,廖化原本的身份是黄巾党余孽。 根据廖化的活动轨迹,可以推断,廖化成为蜀汉末期拓荒者时,年龄约为七十、八十岁。 这也符合“蜀中无将,廖化为先锋”的古话。 作为曾经的黄巾余民,廖化曾一度受到别人的疏远,花了很长时间才被人认识和接受。 当然,廖化黄巾党残党的身份是小说里加上去的,历史上并没有记载。 相反,历史上廖化是绵南富贵世家,家世显赫[1]。 根据他的家庭背景推测,他很可能是在刘备控制荆襄后加入刘备集团的。
二是廖化在襄樊之战中的表现。
小说中,廖化是随关羽留守荆州的将领之一,在襄樊之战中也颇为活跃。 小说第七十三回,因糜芳、付世仁酒后焚烧兵器物资,关羽摘下先锋印绶,廖化代为先锋(作者注:所以——所谓廖化成为先锋应该从这开始),并在关羽的指使下,第一次以骗败的方式击败了曹魏的军马。 第七十四章 于禁、庞德率领援军前往樊城。 关羽想亲自与庞德作战,于是留下廖化继续攻打曹仁驻扎的樊城。 第七十六回,廖化屯兵四中,与关平大战徐晃,却被计所败。 随后,他跟随关羽退守麦城。 关羽欲迁往上庸求援,廖化自告奋勇突围传递消息。 刘封、孟达不肯派援军,廖化哀叹哀求。 最终,巡抚不和,大骂出城,到成都求救。 第七十九章 关公被杀后,廖化挺身而出,指认刘封、孟达不肯救他,要求刘备杀了他们,为关羽报仇。 小说中,廖化在襄樊之战中的表现可谓勤奋、忠诚、勇敢,赢得了关羽的信任。 同时,他也是关羽军在麦城战败后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然而,史料记载的廖化这一阶段的表现却与小说中所描绘的有所不同。 一方面,历史上只记载了廖化是关羽的主政。 关于他是否亲自参加过襄樊之战以及他在任期间做了什么,没有记载。 另一方面,与小说中去上庸求救失败后主动去成都求救不同,历史上的廖化是在关羽被杀、荆州失守后被困在东吴的,但他一直想回到蜀汉,所以他假死来掩盖别人的眼睛和耳朵。 他跟着老母亲日夜兼程向蜀汉西边奔去,后来东征时在秭归遇见了刘备。 随即,廖化也参加了东征[2]。 不过,小说中并没有描述这一段。
小说中,廖化在襄樊之战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露面。 直到第九十一回,他才跟随诸葛亮北伐,担任副将军、飞威将军。 第九十七回,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攻打陈仓。 廖化奉命率领三千铁锹、骑兵,试图夜间挖地道攻城。 然而,他被后卫赵浩发现,失败。 随后,曹魏军先锋王双带兵。 廖华赶忙去帮助郝昭,陪着王平、张妮去迎接。 张妮外出打斗,王霜中圈受伤。 廖化和王平拦截了王霜,救出了张妮回到战斗中。 第九十九章,诸葛亮第三次北伐,设计假退诱敌追击,并安排廖化、姜维趁乱进攻曹魏军大本营。 第100回,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分别派出两路部队出箕谷、斜谷,以廖化、关兴为先锋(作者注:这里廖化也是先锋)然后出发。 经过策划,廖化杀死了曹真副将秦良,攻破了曹真营垒。 第一百零二章诸葛亮第六次北伐,廖化、张仪被安排为后队,进攻曹魏渭水旱营。 后来,他们按照诸葛亮的计谋,在蜀汉以木牛流马诱曹魏军的时候,伏击了蜀汉。 司马懿. 此战,廖化大力追击司马懿,夺得司马懿的金盔,记为首胜(作者注:虽然廖化此战拿下对方主帅的金盔,记为首胜,但追击时,司马懿,廖化失败了(先是在快要追上司马懿的时候,剑没有击中目标,然后陷入了司马懿从东向西进攻的计划中,犯了两次错误)。
从上面的剧情我们可以看出,小说中的廖化在诸葛亮北伐期间表现出色,工作努力,有败将的记录。 不过,以上情节都是小说中添加的。 历史上,廖化在诸葛亮北伐期间的具体表现,甚至是否参加过诸葛亮组织的北伐,都不得而知。 历史上关于诸葛亮统治时期廖化的事迹只有一处记载。 即建兴元年,诸葛亮开政,征召蒋琬为东曹吏,荐为茂才。 不过,蒋琬却坚定地表示,要将辞呈交给刘墉、殷华、庞彦、廖春[3],而这里的廖春就是廖华[4]。 据史料记载,刘备死后,廖化还担任过宰相并参军。 可以推测,廖化在历史上的形象似乎更侧重于处理政务和军机谋士的角色,这可能与小说中纯粹的武士形象有所不同。
最后是廖化在姜维北伐期间的表现。
小说中,到姜维主持北伐时,原蜀汉文武力量已大半消亡,廖化可以说是仅存的一直支持蜀汉的蜀汉将领。情况。 小说第109章(延禧十六年秋)廖化、张仪担任左右先锋,随姜维北伐,却在曹魏先锋徐质面前无力抵挡。战争。 第一百一十三章(景耀元年冬)廖化仍与张仪为先锋,随姜维北伐。 邓艾与姜维对峙后,廖化识破了邓艾伪装的战阵,秘密派兵攻打蜀汉。 按照姜维的计划,他设下埋伏,杀死了邓艾的先锋郑伦。 此外,当邓艾利用刘禅的计谋,命令姜维按照石凡简的计划撤退时,廖化曾指出“大将在外,天子之令不服”。 然而姜维最终还是按照命令撤退了。 第114章 司马昭弑君后,姜维再次北伐。 廖化仍与张仪一起担任先锋。 廖化按照姜维的安排,前往子午谷。 第115章,姜维欲再次北伐。 廖化认为历次北伐不利,提出反对,但姜维没有接受。 廖化本人则被安排留在汉中,不再随行。
小说中,廖化在姜维北伐期间多次担任先锋(作者注:“四川无将,廖化担任先锋”应主要指这一时期)。 经过长期征战,他对北伐的态度也开始发生变化。 改变了。
历史上,关于姜维北伐时期廖化的记载最多,但也比较零散。 例如:延熹元年九月,廖化曾率兵攻打曹魏寿山羌侯丹木驻扎的营寨,击退了曹魏广威郡太守王允、南安郡太守前来帮助曹魏[5]; 延熹十一年,为配合姜维熙攻打凉州羌胡,廖化在城中山筑堡,抵御郭淮的进攻。 延熹十二年,廖化跟随姜维攻打永州,留在白水南岸扎营。 北岸的邓艾给了姜维率军攻打桃城的机会,但计划因邓艾识破而失败。 可见,历史上廖化虽然在姜维北伐期间也很活跃,但小说中描绘的情节却不太一样。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小说中廖化的相应事迹与史料记载有较大出入,但对他的总体评价是大体一致的。 小说中,诸葛亮曾评价廖化为“忠义之士”、“身经百战”。 “阵,重任,劳苦,可托”(与王平、张仪、张仪、吴仪等人同),史书记载廖化“以硕果累累着称”。 这都可以说明廖化还是一个人。 相当可靠。 至于廖化的资历,在小说中,他长期征战沙场,立下不少功绩。 虽然他并不出众,但也并不平庸。 历史上,关于廖化的记载很少,但最终他被提升为蜀汉右骑将军,与之前的王平、巨辅等人齐名[6],可见他有一定的能力。
[1]《襄阳长老旧记》:廖化,本名淳,中鲁人。 他是绵南关氏人。
[2]《三国记·鲁迅传》:“备从巫夏、建平围至夷陵边境,置数十寨,以金金爵赏诱夷,以冯习将军为总司令,张南为前部,任命傅匡、赵荣、廖春、傅威等为分都督,派吴班兵数千人,设立提前在地面扎营,希望能够挑战一下。”
[3]《三国志·姜琬列传》:“建兴元年,梁丞相开政,任命琬为东曹,提拔人才,万固任刘勇、银华、庞彦、廖春……”
[4]廖化,字元坚,本名淳,襄阳人。
[5]裴松之《三国志》注引《魏书》:“九月,蜀阴平太守廖敦叛,攻善强侯营。雍州刺史郭淮,遣王广威太守郓,南安太守尤毅。遣兵攻惇。怀尚上曰:“郓、毅等兵,分山东、西。 他们包围了土匪,在最后一刻击败了他们。”皇帝说:“军队形势不好。”他催促淮、夷等营处于战略要地,又命令我们占据方便的地方。诏书未到,夷军为惇所败,恽被流箭所杀。”
[6]《华阳国志》:“后来张仪、廖化为将,时人曰:‘前有王、莒,后有张、廖。’”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6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