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专栏精彩看点:
三国时期,有很多厉害的将领,最出名的要数蜀汉的“五虎上将”,五虎之后的魏延也是赫赫有名,曹魏的“五子”也是厉害无比,那么接下来的五子是谁呢?毕竟曹魏阵营人才济济,估计很多人都说需要总结一下。《三国志》中的陈寿说,仅次于五虎上将的名将就是朱灵,朱灵也是曹操庙里值得推崇的二十六功臣之一,绝对是曹魏的一位大将。
图片来源:百科全书
各位看官,朱灵是不是太陌生了,甚至有些突兀了呢?因为《三国演义》太深入人心了,为了塑造刘备更高更伟大的形象,就拿朱灵当基础,贬低他。朱灵被民众边缘化,成了一个没有威信的将领,这对朱灵来说实在是不公平。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历史上真正的名将朱灵。
1、朱灵为何在袁绍鼎盛时期出名?
加入弱小的曹操?
(1)朱令是谁?
朱灵,字文博。“初,清河朱灵为袁绍部将。”(《三国志·魏书》十七)朱灵是清河郡(今山东夏津)人,是袁绍阵营中的将领。当时,许多英雄豪杰都投靠了绍,都想报答他。各州郡纷纷起义,都以他的名字命名。(《三国志·袁绍传》)袁绍任人唯亲。将袁绍的外戚袁谭、袁熙、袁尚、高干分封为一州。袁绍让庞籍、郭图统领中军。田丰、鞠寿、审配、许攸、董昭、陈琳、关通都是袁绍手下有名的谋士。将领中有颜良、温仪、张郃,高览被后世称为“河北四柱”(“河北四柱”一说,出现在张国梁评书《平话三国》中)。淳于琼、屈义等人也颇有名气,此外还有崔琰、颜柔、钱昭、郭元、韩猛、姜义渠、吕旷、吕翔、马延、申荣、焦楚、张南等功臣。俊彦、朱灵在袁绍军中的地位很尴尬,估计比他们还要惨,是一个边缘化、无业游民的将领。
(2)谁更忠诚,谁更孝顺?
据《三国魏书十七》注引《九州春秋》记载:192年,“初,清河继庸叛袁绍,投降公孙瓒,瓒发兵防守。绍派凌攻打他。凌家人在城中,瓒将凌的母亲、兄长安置在城墙上,诱凌出来。凌望着城墙大叫:“男子既生,岂顾家?”遂奋战,活捉了雍,凌家人全被杀。”军令坚定如山,朱凌只好服从。
那个时代,人看重春秋大义,朱灵有大志向,好人有大志向,忠孝相冲突的时候,只能选择忠,刘邦也被项羽逼入绝境,唐朝白居易在《致元九书》中写道:“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我虽不是什么好人,但一直都遵循着这句话……我的志向是兼济天下,我的做法是兼济天下。”大丈夫当兼济天下,做利国利民之事,怎能只顾及他人?善待自己,一般是有志有志之人的处世哲学。朱灵攻打杜县时,谁知道他心里的难过?然而朱灵却能一举攻下杜县,活捉敌方主将,看来他还是挺有能力的。
(3)朱灵选择了他的主人并侍奉他。
193年(初平四年),“帝遣太傅马日乞、太车夫赵齐和解关东。”(《袁绍传》)袁绍与公孙瓒暂时停止了战斗。曹操与袁绍结为好友。“秋,太祖与陶谦作战,绍派凌率三营辅佐太祖,战功赫赫。凌归来后说:“吾所见之人很多,未有曹公之类,此乃真主。既已相见,何须去?”于是留守不肯离去。手下将士都敬佩他,纷纷跟随凌留守。”(《三国志·魏书·卷十七》附《朱凌传》)这段话包含了很多信息。
第一,朱灵是袁绍军中一个无业的中下级将领,所以被派去支援曹操攻打陶谦。
第二,朱凌当时直属部队有一个营,临时指挥三个营协同作战,估算一个营的兵力大概在1000人左右。
图片来源:百科全书
第三,朱灵识才眼光敏锐,认定曹操是一位可以平定天下的大将。建安十九年(214年)十二月十九日,曹公下令说:“选贤任能之士,不一定能有上进心;有志之士,不一定都是有德行的。陈平有德行吗?苏秦有信吗?但陈平为汉朝奠定了基础,苏秦帮助弱小的燕国克服了困难。另一方面,即使有才华的人有缺点,难道就不能重用吗?各级政府都应该认真考虑和明确这一点,以免人才被遗漏或得不到提拔。”
第四,朱灵通过和曹操的接触以及短暂的战斗经历,发现了袁绍和曹操之间的差距,他发现曹操身边人才济济,不拘一格,广纳贤才,胸怀开阔,前途一片光明,于是他决定向郭嘉、荀彧请教,从不放过机会。他趁着袁绍离开的机会,勇敢果断地改投曹操,选择投奔曹操。在袁绍事业巅峰,曹操苦苦创业之时,朱灵在袁绍统一北方之前就投奔了曹操,比田豫投奔曹操早了六七年。
图片来源:百科全书
第五,朱灵是一位统领军队很好的将领。朱灵投奔曹操并不奇怪,但是他的士兵们想留在他身边也不容易。毕竟另外两营前来支援曹操的士兵们都回到了袁绍的身边。士兵们是否也知道曹操比袁绍有前途呢?不一定。至少朱灵人有魅力,有威望,有特色,说明朱灵统领军队很好,能满足部下的欲望,不摆架子,也不炫耀自己的权威,和士兵们打成一片。士兵们认为跟着他们的领袖朱灵,他们吃饱穿暖,不会受欺负,而且他还会对他们友善。他们还能喝点酒,赚点钱,有前途。
朱灵一心一意投奔曹操,忠心耿耿,忠贞不渝。一诺千金,何必背叛?实践证明,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和,国无信不宁。人性会变,唯道能变。正是因为朱灵一生无论顺境逆境,始终坚持忠心耿耿的态度,才最终得到回报,安详地死在人间。被称为“河北四大支柱”的高览,与张郃一起投降了曹操,随后便没有了他们的记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张郃后来成为曹魏的车骑将军,名气没那么大的朱灵则成为后将军,他们都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颜柔、钱钊、吕旷、吕翔等袁绍曾经的将领,后来也都投降了曹操。颜柔与钱昭二人成为了曹魏镇守北部边境的名将,但是功绩比起朱灵来说还是稍弱一些。
2.朱凌在各地作战,功勋卓著
①公元199年十二月,“袁术欲经徐州北上投奔袁绍,曹公派先主朱灵与卢昭攻打袁术,未到,袁术病死。”(《刘备传》)曹操屯兵官渡,陈国败走后,军势渐弱,欲投靠袁绍,袁谭派人从青州前来迎接。袁术欲经下邳北,半路病死。《三国演义》说朱灵无能,未能完成监察制约刘备的任务,未能阻止刘备,让刘备欺骗并出其不意攻下邳城,杀死刺史车胄,脱离曹操,重新独立。朱灵在此情况下表现如何,没有记载。曹操既然不知道刘备逃不掉,又怎么会派朱灵去制伏刘备呢?再说刘备有兵,关羽、张飞都是能以一敌千的骁勇将领,像朱灵这样谋略薄弱的将领,是拦不住刘备的。
②206年(建安十一年),“太祖攻克荆州,任用颜氏为张陵太守,迁为军都统帅,护卫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卢昭、冯楷七军”。 (此时朱灵与“五精将”各自率军,朱灵手下约有五千兵马,均归赵岩统领,参加讨伐刘表。恰逢刘表去世,其小儿子刘聪继位,诸葛亮投降了曹操。接下来就是追击刘备的战斗和赤壁之战。因为赤壁之战时逢疫情,孙刘联军以火攻之法,大败曹操水军,曹操赶紧撤退,留下曹仁与徐晃镇守南郡。估计诸葛亮很难有什么作为,能保持兵力结构安全撤退就太好了。
图片来源:百科全书
③209,“十四年,袁世凯被任命为行都尉。太祖讨孙归来,命袁世凯率领诸将攻打庐江叛军雷湜。雷湜败退后,袁世凯被派为西征卫,率领徐晃攻打太原叛军,攻占二十余营,斩杀匪首尚耀,屠城。又参加讨伐韩遂等,战于渭南。又督朱灵平定虞弥、魏狄部众。与太祖会于安定,投降于阳丘。”当时,朱灵、徐晃二人归夏侯渊麾下,先在庐江击破叛军雷湜,然后分头进军西北。
朱灵随夏侯渊讨伐了渭南地区的韩遂军,随后又奉夏侯渊之命平定了虞米、魏地,并随夏侯渊来到安定城,与曹操会合,围剿了杨秋的韩遂军,迫使杨秋投降。
④建安十六年(211年)“秋七月,公西征,与晁等在关中扎营。公坚守,密遣徐晃、朱灵等夜渡蒲坂渡口,扎营于河西。”(《曹操传》)曹操西征,与马超军隔潼关对峙。朱灵、徐晃为全军先锋,按照曹操的计划,趁夜色,乘马超军无防之机,偷渡蒲坂渡口,突破黄河,占领西岸,扎营,建立阵地,站稳脚跟。曹操军佯攻东边,西攻西边,避开潼关,顺利越过黄河天险。并击溃了马超的军队。
⑤212年,“十七年,太祖回邺,任命夏侯渊为护军将军,督朱灵、卢照等驻守长安,破南山匪寇刘雄,降其族人。围攻隋、巢残部梁兴于户,夺其兵,斩首,封为伯长亭侯。”(《夏侯渊传》)曹操率中军回邺城,任命夏侯渊为护军将军,督朱灵、卢照等驻守长安,平定南山叛乱。击败叛徒刘雄,迫使其部下全部投降。又在户县围歼韩遂、马超部下梁兴。夏侯渊被封为伯长亭侯。朱令也是一位有功的官员。
⑥215年,“二十年三月,曹操西行攻打张鲁,到陈仓,正要从武都进入氐族,氐族堵住道路,曹操便派张郃、朱灵等攻破。”(《曹操传》)曹操征张鲁后,到达陈仓县,准备经武都县氐族攻打阳平关。与张鲁友好的氐族堵住道路,朱灵、张郃被曹操派为先锋,攻打氐族首领窦茂。五月,曹军大举进攻,杀死窦茂等人。凉州大乱,西平、金城将领屈延、姜石等杀韩遂,投奔曹操。夏侯渊趁机率领朱灵等平定了西北的鲜卑、氐族。七月,曹操进抵阳平关,张鲁坝、汉中两郡尽数投降,凉州归曹操控制。
西北之战,为歼灭韩遂、马超势力,迫使张鲁投降,并击败鲜卑、氐等蛮夷。朱灵在夏侯渊麾下,与张郃、徐晃、卢昭等人并肩作战,屡建战功。
3、朱灵为何被曹操“恨之入骨”?
并被“捕获”?
(一)曹操“恨”朱凌之谜。
建安十六年左右,“太祖素来恨朱灵,欲夺其营。因朱灵权势大,便派朱灵部下带兵数十名骑兵,持诏书,到朱灵营中去,要夺其军。朱灵等人不敢动弹。”曹操突然派经验丰富、心狠手辣的于禁率领数十名骑兵,解除了朱灵的兵权,将朱灵从一军统帅转移到于禁部下统领之下。朱灵接受得很平静,配合得很好。
十多年来,朱凌一直与“五子军”自成一军,共同作战,名声始终仅次于“五子军”,朱凌也并无违反军纪、多次作战失利的记录。那么曹操为何要用雷霆手段剥夺朱凌的兵权呢?
(2)有人说朱灵是袁绍安插在曹军中的奸细
朱凌在与袁绍的战争中去了哪里?史书上没有记载朱凌参加过讨袁绍的战争。官渡之战前期,199年朱凌被派去协助刘备截击袁术。直到204年曹操平定冀州,朱凌都没有去。有人说朱凌是袁绍的卧底,受到曹操的怀疑,所以不让他参加讨袁的战争。这完全是无稽之谈,是无稽之谈。
当时袁强曹弱,两面派人多,曹操确实烧了很多勾结敌军的信件。但曹操招兵买马,所以心胸开阔,不拘小节。关羽上战场,官渡之战投降的张郃也立刻加入了抗袁的战斗。
所以因为朱凌有奸细嫌疑就不让他上战场,这不靠谱。其实朱凌当时是需要他去守卫许昌,防备刘表的。很大程度上,朱凌或许不想跟自己曾经的主人袁绍交手。这可以理解。是的,很多重忠义的将领都有类似的想法。
同时,朱凌很可能驻扎在南阳防备刘表,又没有什么特殊的战功,所以没有战事的记录。再加上袁绍平定也已经十多年了,他们怎么就只想到调查所谓的袁绍卧底呢?这绝对不可能。
(3)有人说,朱灵参与了曹丕、曹植的皇位斗争。
朱灵既不是曹操亲信,也不是曹丕、曹植的官员,更不是曹操的重臣,没有机会、也没有足够地位参与到敏感的继位之争中,因此,这也是一个不可靠的推测。
(4)朱凌在接收冀州新兵方面表现不佳。
204年,曹操平定冀州,赐朱凌五千新兵、一千匹战马镇守徐南。曹操特别告诫朱凌,冀州的新兵刚刚招募,一下子还不习惯,军纪也比较松懈,性格需要收敛,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训练新兵时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太过严厉,以免引起士兵们的哗变。从曹操的告诫中可以看出,曹操很清楚朱凌的弱点,对朱凌十分担心,这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所以才特意提醒朱凌注意。
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然而曹操的预言竟然成真了,朱灵率军经过豫州阳地,大将程昂率军叛乱,朱灵杀了程昂,用武力平息了军中的内乱,朱灵将实情报告给了曹操,曹操心里一定感慨万千,心中一定有所思虑。但曹操给朱灵的复信却充满着恳切,“太祖上书:‘军中之危,外有仇敌,内有奸计,变幻莫测。西行之时,与宗信、冯隐等遇难,后带二十四骑返回宜阳。禹以为如此,岂不减少兵力?其信中诚恳至极,屡次引咎,未必如他所说。’”(《三国志·魏书》第十七章引魏书注)曹操并没有责怪朱灵,而是分析兵变的原因,并引用东汉邓禹“势损于琅琊,兵散于宜阳”的历史故事,以激励、开导朱灵。并指出朱灵过分强调客观因素,有推卸责任之嫌。这封信包含的信息量很大。
一、邓禹损兵损将的故事。公元25年,“因禹沉稳大度,受授征西之策,任用前印将军,所率精兵二万,分两路西进。入关后,他令军中选拔尉以下可以随从的将领,于是任韩信为军师,李文、李纯、程履为司马,冯隐为弩将军,范崇为骑将军,宗信为车骑将军,邓勋为建威将军,耿为赤美将军,左昱为军师,齐出西征。”(班固《后汉书》)当时,光武帝刘秀手下只有四万军队,他把其中一半,也就是两万军队,分成两路西进。邓禹率军出征,将领、部下均由邓禹挑选,进军长安,控制关中。刘秀多次劝告邓禹,要迅速攻打长安,赢得民心,从而震慑关中,控制关中。但邓禹固执己见,守株待兔,不进军,听信部下劝告,错失了作战机会。部下认为主帅“畏敌”、“胆小怕事”,加之关中发生饥荒,部队缺粮。邓禹下令大军后撤,攻打关中北路筹措粮食,让冯隐、宗信驻守旬邑。冯、宗二人为了权利发生内讧,冯隐杀了宗信,军中一片混乱,士气大减。邓禹受到将士的质疑,威信大损。还遭到西北军阀魏襄的进攻,大败,只剩下二十四名骑兵,仓皇逃回宜阳,这是邓禹在关中惨败的悲惨经历。
刘秀最后没有追究邓禹的责任,邓禹也再也没有机会统领军队。但是邓禹善于政事,不善于军事谋略,不适合直接军事行动。邓禹对刘秀始终忠心耿耿,虽然犯过重大错误,但他比起功大于过的小何,成为了刘秀云台二十八将之长。曹操用邓禹的故事来鼓励朱灵,也表示不在乎朱灵的过失。但是从曹操的回信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的计谋和分寸的结合之道。
其实曹操暗中指出了朱灵的缺点:一、不把曹操的吩咐当回事,不做任何准备就置之不理。二、过于主观自信,无视曹操的警告,一意孤行。三、军队呆板,缺乏警惕性,军心和士气缺乏自信。四、应对危机不灵活,手段单一,只靠蛮力,缺乏灵活性。五、朱灵伤亡惨重,威名受损,部队战斗力受损。
第二,曹操借邓禹的故事来勉励朱灵,说明曹操很重视朱灵,很信任他,对他寄予厚望,希望朱灵吸取他的经验,成为一名能干的将领。
第三,曹操对朱灵的错误表示原谅,并且不追究,表现出对朱灵深厚的爱。
(5)爱越深,恨越深。
204年之后,朱灵多次随自己军队参加战斗,可见曹操对他的看重。曹操为什么最后剥夺了朱灵的兵权呢?恐怕并不是君臣不和那么简单。想起了曹操告诫朱灵的邓禹的故事。朱灵极有可能还是没有改掉以前的坏习惯,很可能在很多军事行动中,他都没有很好地贯彻曹操的军事策略,导致了一些不该发生的情况,影响了战局。朱灵行动的过程和结果,降低了完美胜利的机会,拖延了时间,或者增加了损失等等。由于朱灵的失误并不是重大失误,也没有带来多大的影响,所以并没有被史书记载下来。据记载,曹操也是一再容忍。毕竟“爱得越深,恨得越深”,曹操最后还是忍不住给了朱灵一些实质性的惩罚。于是他让军纪严明、不近人情的于禁来执行军纪。
朱灵很听话很配合,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和抱怨,估计朱灵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经常被曹操批评,但是他却不改,这是性格使然,曹操虽然剥夺了朱灵的兵权,但是他还是十分珍惜朱灵,没有抛弃他,让自己最信任的于禁直接带领朱灵,希望朱灵能够改邪归正。朱灵对曹操也是很忠诚的,他知道曹操是“恨铁不成钢”,所以朱灵也没有什么怨言,朱灵甘愿担任于禁的督军,忠心耿耿,兢兢业业。由此可以看出,朱灵的表现并没有达到曹操的期望,曹操的“恨铁不成钢”才是朱灵受罚的原因。
(6)朱令被剥夺兵权的实际影响并不重大。
公元216年前后,于禁升任左将军,封为四方将军(《于禁传》)。当时于禁是“魏五君子”中第一个被任命为四方将军的人,享有“四方将军”的特权,可以代表魏国的国君行使权力。张辽为东征将军,张郃为剿匪将军,徐晃为剿匪将军。此时朱灵作为左将军于禁的统帅,也位高权重,但错过了汉中之战和濡须之战。濡须之战时,朱灵大概是横海将军。李典博学多识,颇有长者风范,被提拔为破虏将军,死时年仅36岁。
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219年,于禁率领七军约三万大军,在大将庞德的率领下,前去援救遭到关羽进攻的曹仁。同年八月,汉水流域发生自然灾害,汉水泛滥,祸及百姓。灾情惨重,关羽活捉于禁,杀死庞德,震惊华夏。估计此时朱凌没有参与救援樊城,朱凌的地位比庞德高,如果参加了战斗,应该有记载,大概率也会和于禁一样被俘虏。朱凌也需要孙权释放。书中没有提到朱凌,也就是说朱凌可能在多年前或者更早的时候就被安排在东线与张辽并肩作战了。据《孙权传》《魏略》载:孙权给刚刚接任的曹丕写信,说吴国在荆州之战中与魏国配合良好,并释放了被关羽俘虏的于禁、侍卫郝胄、司马东离鲧,以表明吴国归顺曹魏的诚意。
如今,“听说张正东、朱横海已经回合肥了,历代诸王结盟,并非长久之计,而且自认为也没有犯什么罪,不知道他们为何会主动挑起此事,还率兵前往如此遥远的地方?”孙权开始向曹丕汇报。曹操撤回合肥驻军,是为了让东吴无后顾之忧地攻打刘备大军。如今又听说张正东、朱横海已经率兵回合肥了,这是为何呢?显然,孙权十分忌惮曹魏的张正东、朱横海二位大将,在合肥驻扎在前线,谁有这么强的威慑力呢?
陆弼《三国志集注》说张辽任征东将军,“张征东”即是张辽。沈家本说“朱横海”不详。当时曹魏朱氏将领名叫朱陵,“朱横海”很可能就是朱陵。
在220中,张刘(Zhang Liao)被转移到前面的一般位置,Zhang liao左右的位置,Xu Huang的位置,Zhu ling升至后方的一般位置。 ,他增加了朱·林的封地,这意味着他以前已经有一个封地,现在他提高了头衔并增加了奖励。在他的命令中,CAO PI高度赞扬了朱林:“将军协助了前任皇帝,命令军队多年了,他的声望超过了Fang和Shao的成就。他的成就是杰出的。不仅仅是江外国家都是那些分享我的幸福并与我庆祝的人,我将永远传递我的遗产。 YU的侯爵可能是朱林的悲伤地方。
朱·林(Zhu Ling)感谢他说:“高丹(Gaotang)是我的家。”在220号的背后,Zang Ba与Zhu Ling有类似的资格。 a。他在238中被任命为女王,但被苏玛(Sima)怀疑。
4.朱·林是否参加了《刺激之战》吗?
人类的传记记录:“在秋天,曹十一被派往卢吉安格,洪被命令去Xiakou休息并能够返回。
Jia Kui的传记记录:“在台湾的第二年,皇帝带领四军从Xiyang到Dongguan到Dongguan,并从Wan中加入了200人,包括Xiu offectul,他从Xiu promplance topranding oppranding a pange,kui offectuesity并在占领了一生。他说,他停止了战斗,Quan派遣了大将军。
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根据“人类的传记”和“ Jia kui的传记”,Cao Xiu被击败了,Wu陆军计划在Jiashi拦截Cao Xiu,到达了Jiashi,并吓坏了Wu陆军。 Jia Kui的命令是Jia Kui监督的四个军队之一。东部前军的U。
在222年(Huangchu的第三年),WEN PIN被提升为Hou将军,并被授予228的Xinye Marquis以后不出名?
如果两个人是同一个人,我们如何在222中解释他的后方,当时他在243中进入了Cao Cao的庙宇。 OU带领前男子和其他人认为,Zhu Ling的身份不可能太低,如果是同一个人,则更有可能是同一个人。喜欢这个著名人物吗?据推测,朱林在魏皇帝皇帝统治期间死亡。
5.朱林终于取得了良好的结局,并享有良好的荣誉。
李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中出生。重要的将军。
“国家最重要的事务是牺牲和兵役,这是该国有功官员的记录。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3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