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行业有一个现象,当一个领域或商业模式火爆起来,就会有一大批追随者蜂拥而至。但最终“收割”市场的不是第一波企业,而是那些有巨头背景的“豺狼”。目前处在风口浪尖的在线票务市场,也没能逃脱这个“规律”。
可以预见,随着格瓦拉、买票网等先行进入者陆续售罄,在线票务市场也将步入BAT竞争时代。虽然猫眼电影还在“坚持”与BAT周旋,但距离被“并入”或许也不会太远。
网上购票分为两大阵营
目前,经过一轮市场洗牌,已经形成了清晰的新商业模式,即“电影公司+在线售票平台”,两大阵营初步划分,第一阵营由腾讯“娱悦+娱票儿”和“光线传媒+猫眼电影”占据,第二阵营则以“阿里影业+淘票票”和“百度糯米影业+百度糯米”为主。
之所以如此划分,首先是考虑各方的资本实力。5月,光线以股权+现金入股猫眼,确定猫眼整体估值约83.33亿元。同时,光线受益于《美人鱼》等影片的高票房,预计前三季度可实现净利润5.6亿-5.9亿元,使得市值320亿元的光线有可能坐上传统影视公司头把交椅。
与此同时,完成C+轮融资后,鱼飘儿估值已达20亿美元。鱼跃作为微电影时代的新品牌,带领微电影时代从票房霸主阶段进入全产业链竞争时代;暑期档的业绩也让其赚得盆满钵满,开启了新的盈利模式。考虑到“鱼跃+鱼飘儿”的双力组合,微电影时代或将拥有更强劲的发展潜力。
从各自的内容布局来看,二者并不完全相同。鱼跃在发布会上公布10部重磅片单,将向网剧、电视剧、电影等多个方向布局;而光线似乎决心单干电影业务。王长天近日宣布将布局传统电影发行,以影视带动发展,并未对外公布任何片单。值得注意的是,人员方面,光线刚刚宣布裁员20%;资金方面,外资入股也让光线的现金流吃紧。光线传媒6月、7月分别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30亿元注册短期融资券、发行10亿元公司债,可见其内部现金流捉襟见肘。
第二阵营“阿里影业+淘票票”和“百度糯米影业+百度糯米”也开始布局各自的业务版图,形成各自的生态模式,但在票务、宣传、内容制作、市场估值等各方面,距离挺进第一阵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以看出,在线票务行业始终处于变化的轨道上,从最初的四方竞争到两大阵营的两极分化,未来行业是强者为王还是三足鼎立,仍是一个未知数。
群雄争霸,有人欢喜有人愁
放眼线上票务市场,早期猫眼电影独领风骚,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但随着猫眼电影从新媒体集团“单干”,因为没有了新媒体集团的持续“输血”,只能嫁给光线传媒。但隶属于光线传媒集团的日子并不好过,光线传媒集团董事长王长天此前曾公开表示不会进行大规模的票务补贴。然而,国庆假期期间,与猫眼电影联合上映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依然采取了简单粗暴的大规模票务补贴,虽然让影片票房大涨,但也证明了在各大票务平台转向全产业链布局的同时,猫眼在票务补贴圈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间接证明了其宣传推广能力的不成熟,即宣传推广主要依赖票务补贴。 刚刚宣布裁员20%的光线传媒集团显然承受不起猫眼的烧钱模式,相信未来两者共同前行的道路依然充满坎坷和荆棘。
如果单从市场份额来看,背靠腾讯两大门户——月活跃用户近9亿的QQ和月活跃用户8亿的微信——的御飘儿,可能数据比较不错。御飘儿透露的数据显示,其已经取得整体电影票务市场30%以上的份额。不过,每家公司的数据都不一样,对于御飘儿的数据,淘票票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因为我们还发现,《第一财经日报》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曾发布过一份2016年上半年网络票务市场的数据,称淘票票的份额仅次于猫眼,达到21%,而御飘儿为18%,落后淘票票3个百分点。这个数据与艾媒咨询同期发布的《2016Q2中国网络电影购票专题研究报告》完全不同。 第一财经日报的数据因样本仅取自2000多家影院的数据库,因此真实性受到不少业内人士质疑。有意思的是,阿里巴巴投资了《第一财经日报》,因此这份利好淘票票数据的可信度几乎为零。
事实上,在线票务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并非偶然,背后可以发现一些影响市场格局的线索。
首先,淘票票背靠阿里大文娱产业,2016年处于加速投入期,推广力度颇大,花出去的钱自然可以转化成市场份额。阿里影业今年上半年巨亏4亿多,这个坑恐怕淘票票贡献最大。腾讯有天然的文娱基因,覆盖的用户群多为年轻潮玩消费者,他们对电影、电视剧、综艺以及大文娱市场更感兴趣,也是付费的主流群体。这让腾讯的“娱票儿+娱悦”从一开始就拥有更大的潜力。
其次,在产业链上,作品的多样性是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对于鱼跃来说,成立伊始便有10个重大影视项目发布。其中,敦煌系列魔幻电影将涵盖魔幻奇幻、探险寻宝、历史传记、悬疑侦探等多种类型;著名作家马伯庸的经典IP《长安十二时辰》将被拍成同名48集电视剧,后续还将推出大电影等一系列相关产品开发计划;奥斯卡安吉尔的《锦衣少年》被改编成充满悬念的超级网剧,涵盖电影、电视剧、网剧等多种形式,也将越来越倾向于电影、电视剧、网剧、游戏、衍生品的多元化发展。 相较之下,猫眼虽然背靠光线传媒,但重心只在电影市场,对电视剧、游戏等泛娱乐其他分支投入不多;淘票票和阿里影业虽然人气颇高,深度参与了多部电影的制作或发行,但也主要集中在单一形态的作品上。当然,如果淘票票的聚焦战术发挥得好,威力还是相当可观的;最后,百度糯米和百度糯米影业就更弱了,多元化布局不足。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在线票务市场的两大阵营,是一个皆大欢喜、一蹶不振的故事。
行业进化:未来的竞争,看你是否有一双“智慧的眼睛”
在网络售票市场欢乐又苦涩的竞争中,“规则”非常重要。有时规则的改变对市场的影响远大于现象。起初,消费者主要通过影院柜台购买电影票。当网络售票模式出现后,随着票房的暴涨,猫眼、御票儿、百度糯米、淘票票的呼声也随之高涨,甚至影响到各大影院的排片、上座率,最终决定了一部电影的票房表现。同样的道理,当电影票的线上渗透率超过一半以上时,过去简单粗暴的玩法又显得过时。尤其随着御票儿、猫眼、百度糯米、淘票票延伸到IP储备、投资、制作、发行、营销、衍生品开发等全产业链,有没有一双“智慧之眼”成为了新的规则。
游戏规则的变化,从各家公司的动作和态度中也可以看出来。今年9月26日,微电影时代启用新品牌“娱悦”,成立娱悦影业、娱悦发行两大事业部。其负责人林宁曾在发布会上表示,娱悦影业和娱悦发行要做泛娱乐行业的“眼睛”,在海量影片中发现潜在种子,提前感知行业冷暖,做好相应准备。但同在一个领域,娱悦儿能看到这个趋势,淘票票、猫眼自然也能发现。其实,各家公司也在讲大数据洞察、预测票房的故事。但能不能接下这个瓷活,还要看你有没有懂用户的“金刚钻”。事实也证明,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眼睛”。
对此,业内不乏反面例子。今年7月,“猫眼影业+光线传媒”的新组合《大鱼海棠》票房惨败,不仅遭遇国内漫迷的吐槽,甚至被不少网友吐槽“享受了‘私家影院’待遇”,这让《大鱼海棠》疑似票房虚高,对影片优质口碑的积累产生了负面影响,最终票房仅5亿元,连及格分数都算不上。阿里巴巴旗下的淘票票表现也不是很理想,以今年暑期档为例,淘票票参与制作发行了7部影片,不乏失败作品。 比如淘票票推广的《海洋之歌》,虽然网上宣传信息铺天盖地,但上映两周票房只有1500万元,少得可怜。猫眼影业参与出品发行了5部影片,其参与推广的《多啦A梦:大雄诞生》在日本也陷入票房虚高的传闻,最终票房1.03亿元,与同系列影片2015年的表现相去甚远。微影时代参与出品发行了17部影片,其中7部影片票房过亿,勉强过关。
在我看来,尽管暑期档《Entopia》的表现有运气的成分,但其所选影片能够频频斩获佳绩,也体现了《Entopia》“慧眼识英雄”的能力,即帮助好电影找到合适的观众,而非简单追求票房冠军。
四强之争将落幕,网络售票走向三国之势初现
2015年,国内电影票房市场规模达到440亿元,同比增长48.7%,创历史新高。但这种高速增长并不能持续。2016年,从四五月份的传统淡季,到暑期档票房“零增长”现象,再到国庆档票房同比下降15%,全年的“退潮”现象相当明显。这说明,整体电影票房市场处于波动之中,而这种波动必然会传导到线上票房领域。
不少业内人士预测,当下的在线票务市场正处于转型期。若真是如此,最终又会演变成怎样的竞争格局?在我看来,猫眼电影如今正处于内部资金短缺、宣传推广不利、市场份额下滑、外部强敌环伺的境地,可以说是危机重重。即便一直宣称独立运营,但考虑到生存的艰难,猫眼或将攀附上更高的枝头,选择再嫁。这个对象可能是阿里巴巴系的阿里影业,也可能是腾讯系的微影。一旦如此,在线票务市场将再次出现BAT“三极”市场的局面。
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预测?首先,在线票务市场恐怕很难靠单一环节、单一平台立足,未来泛娱乐行业将越来越是生态圈实力的较量,基于IP的全产业链开发运营能力是影响格局变化的关键。在这方面,腾讯的鱼票儿与鱼跃影业、淘票票与阿里影业占据上风。相比之下,猫眼影业与光线传媒虽然同属一个屋檐下,但两者之间有些“不协调”,从未打过一场好仗,远低于预期。百度糯米电影票虽然份额较高,但在IP储备、影业投入制作等方面略显薄弱。
其次,猫眼电影虽然依然稳居第一阵营,但长期来看,由于缺乏BAT级别互联网公司的支持,在用户、流量入口等方面短板明显,为维持排名,很可能继续“抱团”。
原因有二:一是猫眼被新美卖掉后,“暂时”归属光线传媒旗下,一直处于动荡之中。猫眼掌门人郑志豪从腾讯空降美团,本应帮助新美对接数据、商户资源,搭建中间平台,但最终被派到猫眼影视担任一把手,这其实是边缘化了他。由于郑志豪并非创业者,其创业能力和决心值得怀疑。而且,此前猫眼与光线结婚时,郑志豪曾多次强调猫眼独立运营,可见他与光线或许并非真的“一条心”。二是也有传闻称,近期淘票票与猫眼“互动”频繁,前者有钱,想出头,与其花钱抢市场,不如收购猫眼,分得更大份额,而猫眼则恰恰相反。 有市场,但缺钱,两家“合并”并不令人意外,当然,如果淘票票真的出手,那就意味着“猫眼”将彻底退出网络票务市场的历史舞台。
纵观中国互联网环境,几乎各个领域都被BAT把持。如果猫眼“退出”成真,在线票务市场将从四强争霸变成又一个“三国鼎立”的局面。对于用户和行业而言,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答案。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0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