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三国故事 >

诸葛恪:东吴权臣的兴衰,说话办事与父亲叔叔的差距

诸葛恪,诸葛亮的侄子,诸葛瑾的儿子,孙权临终前任命的首相,在孙权之后,一度在吴国权倾一时。可惜不久之后,诸葛恪被吴帝及其近臣孙峻刺杀,吴国旧葛氏几乎灭亡。说实话,诸葛恪是相当聪明的,摄政期间也没有什么不合情理的想法,但最后却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令人惋惜。不过仔细想想,诸葛恪的说话做事方式,确实与他的父亲和叔父大不相同。

先看“说话”。诸葛恪很会说话,这一点也是从他父亲那里遗传下来的。但是诸葛瑾说话从容不迫,一针见血,“大体陈述大意”,很有艺术感。而且从他说的话来看,要么是在为朱植、尹默等同僚求情,要么是在为吴、蜀两国求和。总之,他是一个“软嘴”的人,只种花不种刺。诸葛恪说话就没有那么温和圆滑了,他开玩笑,玩笑,不拘小节,说话快,回应巧妙,而且经常与人争论,不服输,无端辩解。他多次挤兑老臣张昭,撞倒同僚范慎,嘲讽现任太子。基本上就是“毒舌”,种的刺比花还多。 当诸葛恪用计谋博得皇帝欢心的时候,孙权确实“很吃惊”,更加培养他,更加喜欢他。不过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相信诸葛恪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至少比他大近五十岁的张昭,肯定被他踢了个正着。记得年轻的时候,我陪恩师出差,路上和恩师的老朋友争论一个社会学问题,我觉得自己说得有道理,刚要大声说话,就被恩师立即暗示住手。记得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冉雍,有人曾评价他有德无才。孔子说:“何须有才华?以口说人,常遭人恨。” 意思是“何必讲口才?如果靠口才来对付别人,往往会被别人所恨。”我想诸葛恪的口才大概就在这里。或许正因为如此,诸葛谨早就断言自己的儿子会给家族带来灾祸。

再说“办事”,在三国中,诸葛恪有一技之长,叫“嚣张跋扈”。诸葛恪确实颇为嚣张,甚至在孙权面前批评过自己的叔父诸葛亮,但我相信他心中真正的偶像还是诸葛亮。当年诸葛亮辅佐刘禅,年号“建兴”,排除万难北伐曹魏;诸葛恪辅佐少帝孙亮时,也基本是沿用了同样的方法,甚至定下了同样的年号。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和诸葛恪北伐都以失败告终,但前者是以水平失败告终,而后者则是丢了性命,真是天壤之别。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准备了五年,期间先是南征平定后方,逐渐巩固了自己的威望,“以军资富国”。 随后他又准备了两年多的时间,才可以稳步发动北伐,可谓“事前准备充足”。战役失败后,大举出征,朝廷狼狈不堪,诸葛亮处于被动地位。此情此景,总​​得有人承担责任,于是他先是泪洒战场处决了马谡,又将自己贬三级(当然并没有放弃实权),迅速平息了舆论,安抚了民心,而且在撤退的时候,还不忘收回千余户人口,总算这一趟没有白走,也算是“事后处理得当”;在战役中,诸葛亮安排小股部队诱敌于箕谷,主力部队出征岐山,策动曹魏凉州叛乱,三郡响应,也算是“前线安排周密”; 临行前,他安排费祎、董允、郭攸之等正直之人和自己人围绕在皇帝身边,进行正面宣传,而潜在的政敌李严当时并不在朝中。这些都对诸葛亮后来在败局之下,能够迅速掌控舆论、稳定朝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堪称“后方周密安排”。然而诸葛恪的北伐,则基本是相反的做法。他于公元252年辅佐朝政,第二年在军队“几度罢工”的情况下,仓促发动北伐。但他对如何打仗却毫无头绪,决策十分随意。出征前,诸葛恪自我感觉良好,完全不顾及潜在的政敌孙峻,以至于诸葛恪不在的时候,孙峻就在内廷中试图影响皇帝,挑拨离间。 面对失败,他没有想着如何收拾残局,而是淡定从容,四处旅行度假,逼迫许多敢言敢为的部下造反。而且回朝后,还敢于责骂内廷官员传达皇帝的圣旨,甚至在他不在的时候,宣布朝廷任命的官员全部失效。这明显就是无视皇帝,导致他失去民心,漏洞百出。根本就是脱了裤子,翘着屁股等着陆家嘴摄影师,最后被轻易干掉,也在情理之中。

诸葛恪天资聪颖,家世好,所以成长顺利,事半功倍。即便遇到困难,也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即便是冒进的时候,也是看在父亲的份上,所以基本上没吃过什么亏。但或许,坏就坏在一切都太容易,太顺利了。北伐前,50岁的诸葛恪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没有受过筋骨之痛,也没有受过失败之痛。诸葛亮说他“性疏”,大概就是期望高,本事低,不屑从最琐碎、最单调却又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开始、学习,受不了苦,受不了孤独,受不了挫折。看他北伐失败后的种种表现,不是逃避自欺欺人,就是发脾气耍手段。 他看上去确实像一个被宠坏的、极其脆弱和失意的孩子。诸葛谨给儿子取名“恪”。我查了一下字典,发现“恪”是“恭敬谨慎”的意思。不幸的是,诸葛恪和其他被宠坏的孩子一样,完全违背了父母的期望。他说话不尊重人,做事粗心大意。

最近看到群里有朋友转发杨绛先生的经典语录,其中有一句是“欲养生,必先苦其心志,方能养成坚韧的品格。……这就像香料,越捣越香,香味越浓。”我觉得这句话可以放在最后,哪怕是诸葛恪文章的总结,也算是对好朋友,尤其是身处逆境的朋友的一种鼓励吧。

诸葛恪一生简介:

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勋,琅邪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东吴权臣,蜀汉宰相诸葛亮之侄,大将诸葛瑾之长子。自幼被称为神童,很受孙权赏识,年少时被任命为骑都统领。孙登为太子时,诸葛恪为左辅政、东宫参谋长,任丹阳太守,平定山越。陆逊死后,诸葛恪率部出使,成为掌管上游军事的大将军。孙权死前,他是看管孤儿的大臣之首,担任太子的导师。 孙亮继位后,诸葛恪被任命为太傅,开始掌控吴国军政大权。早期他改革政治,率军伐魏,在东兴大获全胜,颇得民心。此后,诸葛恪开始轻敌,大举攻魏,却在新城惨败。回军之后,他更加专断,为了掩盖自己的过失,滥用职权,后来被孙峻、孙亮所杀,三族被灭口。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For more information, see: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199873.html

战龙三国 H5:真 PK 真国战,再续前缘,体验热血 PK 年代
« 上一篇 2024-07-03
美股熔断机制的历史与 2020 年 3 月的四次熔断记录
下一篇 » 2024-07-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