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关羽不仅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也是佛、儒、道三教共同的战神。 人们都尊称关羽为“关帝”。 然而,在宋朝之前,中国最知名的战神并不是关羽,而是周朝的姜子牙。 那么关羽为何能够取代姜子牙,晋升为新一代战神呢? 这还要从元朝的一场叛乱说起。
元朝崛起于漠北草原,但自元朝创建者忽必烈以来,元朝一直难以解决蒙古的叛乱问题。 在西方学者眼中,元朝是一个双重帝国,既以汉族地区为基础,又以蒙古地区为基础。 由于忽必烈擅自自称可汗,一心推行汉法,漠北保守的国王们非常不满。 于是,阿里不革、海都等人频频在漠北制造事端,与立足汉地的元朝皇帝展开了一场看似无休无止的战争。
于是,元朝就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局面。 元朝士兵实际上要守卫长城,以防同胞骚扰。 随后忽必烈、元武宗等皇帝平定漠北叛军,中原与蒙古的战争暂时停止。 但到了元文宗时期,双方的战争再次爆发。
博尔吉金图特木尔,又名元文宗、博尔吉金图特木尔,元武宗次子。 元武宗继位时,与弟弟元仁宗有约。 元仁宗继位后,立元武宗的儿子为太子。 然而,元仁宗继位后,立即食言,转而立儿子硕德巴拉为太子。 元仁宗的不仁不义的行为,让很多元武宗的前臣非常不满。
公元1328年9月,元仁宗后裔泰定皇帝去世。 留在大都的权臣颜帖木儿立即发动政变,首先立元武宗之子图帖木儿为皇帝。 就这样,皇位又落入了武宗家族的手中。 虽然图瑟穆尔称帝,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漠北诸王认为元文宗是个娘娘腔,喜欢汉乐棋书画,根本不可能继承皇位。 于是,他们在漠北发动叛乱,立泰定帝最小的儿子阿苏季巴为皇帝(本名-_-||),这就是元明宗。 叛军占领漠南上都,并在大都与元文宗作战。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两都之战”。
当时,大部分蒙古骑兵都掌握在上都势力手中,而元文宗手中只有一批汉军。 当蒙古骑兵横扫中原时,汉军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大臣给元文宗出主意:“让关羽当战神吧!”
事实上,自宋代以来,关羽就受到民间的广泛崇拜,但从未得到官方承认。 直到宋徽宗时期,关羽才被封为“王”。 很明显,关羽在民间已经超越了姜子牙。 元朝时期,戏曲、评书在市场上更加盛行,具有传奇一生和无比忠义的关羽受到广泛的尊敬。 《三国志平话》等故事书在大都、苏州、扬州等大城市流行。 全国各地出现了一批关庙。
由于汉朝官兵普遍信仰关羽,有人认为,如果封关羽为“战神”,或许能提高士兵的士气。 因此,元文宗顺应民意,封关羽为“妖灵正勇王,武安英吉”。 从此,关羽正式成为武庙之主,堪比文庙的孔子。
听到自己所信奉的神灵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大部分汉军士气大振。 他们在延帖木儿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向沙漠进军,在居庸关与蒙古叛军展开了激战。 当年十月,汉军大部在密云、通州击败来犯的蒙古骑兵,取得彻底胜利。 当月13日,大都军反攻上都,一举攻克。 就这样,元文宗轻松平息了蒙古叛乱,终于可以成为太平皇帝了。
“两都之战”胜利后,关羽成为蒙古贵族眼中的大英雄。 他的地位开始屡次提升,关帝庙开始在全国广泛建立。 民间文人也在火上浇油。 伟大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正式成书于元末明初。 关羽成为忠诚、勇敢、正义的化身。
到了明朝,关羽终于晋升皇帝,成为“三界魔大帝,威力惊人,关圣帝”。 到了清朝,读过《三国演义》的满族人更加崇拜关羽。 占领中原后,清朝10位皇帝中有8位封关羽。 最终,关羽成为“忠神、武魂、仁、勇、力、护国民、诚、安抚、赞、宣德、圣关帝”。
如今,关羽“武圣”之名几乎人尽皆知,就连日本人、越南人、韩国人也明白这一点。 然而,这一切都始于元文宗的一道圣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14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