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荆州名仕集团
三上草堂是一个为世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刘备对贤下士敬重,孔明、玄德深知君臣。 但也有人用现代的眼光解读为诸葛亮自我炒作的产物。 事实上,诸葛亮之所以脱颖而出,自然是因为他的过人的才华和刘备的求贤若渴。 然而,如果你仔细看《三国志》这样的文献,就会发现这些熟悉的情节中,隐藏着许多人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诸葛亮的出现确实像是炒作。 大家应该都有印象,荆州有一位隐士,名叫司马徽,又名水镜先生。 在《三国演义》中,他是一个像外人一样的人物。 刘备曾问他天下大势,他谦虚地说,我只是一个儒生,怎能了解时事呢? 懂得时事,即世界局势的人,一定是杰出的。 刘备顿时对这位英雄是谁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问了之后得到的答案是卧龙和凤霄。 在司马徽的评价中,杰出儒生与普通儒生有着本质的区别。 对于这样的场景,《三国演义》中的描述更是富有戏剧性。
上图_Mr. 水镜、司马徽(?—208年)
徐庶先于诸葛亮投奔刘备,深受刘备器重。 与小说不同的是,徐庶在临行前并没有推荐诸葛亮,而是在投奔刘备后不久,就对他说:“诸葛亮是卧龙将军,你想见他吗?” 刘备听了,说道:“那你带他来跟我一起吧。” 徐庶却说:“此人只能由你来找到,不能叫他来。将军应该屈尊去拜访他。”
经过司马徽和徐庶的夸张,刘备还没有见到诸葛亮,但他的心里已经充满了期待。 毕竟这两人都已经是高手了。 什么样的人比他们更强大? 荆州名人的赞扬和推荐,似乎都是为一位举世无双的国士、戏剧主角的出现而做的一切必要准备,于是“三访草堂”便应运而生。
三拜礼是一种极其隆重的礼节,多用于皇帝迎接德高望重的儒生时使用。 给一个没有官职的年轻人送这么大的礼物,实在是太不正常了。 刘备这样做,不仅表明了他对诸葛亮的重视,也向那些还处于观望态度的士人表明了他对人才的渴求; 同时,他也向关章这样的核心成员表明,这个人不容忽视。
上图_刘备三巡草堂
这里体现的是,这是东汉末年评价和选拔人才的重要机制。 人才的品质取决于权威人士的声誉或口头评价,而这种口头评价来自司马徽这样的高贵领袖。 曹操凭借着“乱世良臣,乱世奸臣”的不太好的评价,开始崭露头角。
荆州名士的领袖除了司马徽之外,还有老一辈的庞德公。 司马徽待他如兄长。 据说,庞德是他的本名,恭是司马徽加上的尊称。 据日本学者渡边义博先生考证,这两人在荆州学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们对荆州人才的评价决定了这些人的素质,成为各诸侯用人的重要参考。 他们为核心,组成了荆州名人群体。 这里所说的荆州名人,不仅包括司马徽、庞氏父子等本地人,还有孔明、崔周平、石涛等中原人南下定居于此。 人们。 他们虽然处于反对派,但平时却交流知识,讨论国家、国家、世界的重大事件。 同时,他们也分享信息,互相支持。 他们并不欣赏当时的荆州首领刘表,觉得他不是一个明智的主子,所以他们一直在等待一个值得他们辅佐的人来成就一番事业。
上图_刘表(142-208),字景生
庞德功,荆州襄阳人,是庞统的父亲。 正是他给诸葛亮赐了卧龙的称号。 另外,庞统的冯楚、司马徽的水镜,都出自这位侯爵之手。 在南阳打拼的诸葛亮,起初并没有受到世人的高度尊重,但他和庞德公的关系却很亲密。 他总是单膝跪拜庞德公,庞德也没有拒绝。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收徒礼”吧。 ”,两人结成了亲密的师生关系,诸葛亮想必受到了很多教诲,而庞德的儿子庞山民又娶了孔明的妹妹,两家人的关系也日益密切。
庞德功似乎有点石成金的能力。 一个普通的学者一旦得到他的高度评价,他的身价就会高出一百倍。 他将成为当地的“名人”,成为各王爷招募的对象。 因此,名人是一个紧密相连的圈子,互相分享信息、互相推荐,就像前面看到的司马徽、徐庶、诸葛亮的关系一样。
上图_庞统(179-214),字士元,别号凤初
继庞德功之后,司马徽成为了荆州明氏集团的核心。 司马徽比庞德小十岁。 他视庞德先生为大哥,进出庞德家就如家人一样。 有一次庞德出去祭祖。 司马徽毫无顾忌地走进庞家的内室,让嫂子做饭招待客人。 古人常说,内室是古人居住的私人场所。 这并不是一种极其亲密的关系,他们是不被允许轻易进入的。
司马徽也报答了庞德功的恩情。 庞德功的小儿子庞统从小就显得有些迟钝、单纯。 除了他的父亲庞德功非常器重之外,大多数人并不认为庞统有什么伟大的才能。 但司马徽却不这么认为,对南州士大夫给出了如此了不起的评价。 由此,庞统逐渐为世人所知,他在荆州的声誉与诸葛亮齐名。 与庞氏关系密切的诸葛亮自然不遗余力地夸赞这位兄弟,这也再次说明了荆州明氏集团内部的密切联系。
上图_诸葛亮
2、荆州青年名人领军人物
分析完荆州明氏集团内部的关系,我们再来谈谈诸葛亮在这个集团中的地位。 为什么他受到大家这么高的评价呢?
如果说庞德功、司马徽是荆州名人群体的第一代核心人物,那么诸葛亮就是这群青年士人的中坚力量。 他的家乡虽然是今山东徐州琅琊县,但他很早就迁居荆州,与当地士人交往密切。
诸葛亮的地位体现在他的品格评价上,逐渐获得了影响力和权威。 诸葛亮与石涛、徐庶、孟坚等好友游学。 其他三人只是“力求熟练”,掌握了某些方面的知识,而诸葛亮“只看大纲”,视野更广阔,了解一些规则。 性,是一种从大局着眼的东西。 对此,诸葛亮评价说,这三个有专长的人,只能成为巡抚、巡抚等省部级干部,管理某个地区或部门。 当问及他未来的成就时,孔明微笑着没有回答。
上图_汉太宗刘恒(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57年),汉文帝
应该如何理解“熟练”和“粗糙”? 《史记·陈宰相世家》曾记载过汉文帝周勃与陈平的对话,或许更能说明问题。
汉文帝问当时担任大臣首领的右丞相周勃,一年审理天下案件有多少,一年有多少钱粮收支。 周博不知道什么时候一问,顿时满头大汗,狼狈无比。 最后问了左二相陈平,他平静地回答说这些都处理好了。 案件审理,可以问主管司法的廷尉,主管财务的钱谷,直肃内史。 汉文帝听后说道,既然这些事情都已经处理好了,那你想怎么办呢? 陈平抱歉地说道:“我实在是诚心惶恐,陛下不知道我智力迟钝,所以任命我为相,我将协助天下调和阴阳,理顺四时。” ,让百兽万物正常生长,平定外国。” 诸侯,内使百姓亲近,让大臣尽职。”说完这句话,汉文帝连连称赞,周勃感到羞愧。
这可能是对诸葛亮最粗略、最经典的解释。
上图_陈平(? - 178 BC)曲泥侯
那么诸葛亮对自己的期望和评价是什么呢? 私下里,朋友们都知道,诸葛亮一直以自己是管仲、乐毅这样的宰相将军为荣。 结合“独梁能看大局”这句话,可以清楚地理解诸葛亮的自我期望是他是一个能够主持大局的宰相。 有一天 协助国王成就他的王业或霸业。
如此高的自我宣传,当时并没有被很多人重视,但好朋友却坚信不移。 这体现了名人群体内部的相互尊重。 这也说明诸葛亮的人品评价已经有了一定的可信度。 他在荆州的青年学者中已经颇有威望。 老一代人支持他,新一代人敬佩他。 可以说,诸葛亮是荆州新一代的年轻领袖,他自然也成为了整个荆州名流们力推的人物。
上图_刘备在拥有自己的领地之前
三、刘备与名人
而刘备方面,也有着与名人合作的迫切愿望。 当诸侯名士联合起来建立各个独立或半独立的地方政府时,刘备长期不受士人青睐,没有自己的领地。 他只能依附于各路诸侯,为他们而战。 据渡边义宏介绍,他的角色相当于雇佣兵队长。
当然,刘备也曾短暂获得过地盘。 他曾短暂获得豫州、徐州,因此有过与地方名流合作统治的经历。 而且从多方面的迹象来看,他虽然也得到了当地名人的称赞,但是他和当地名人学者之间的合作其实看起来并不是很融洽。 刘备常常不采纳当地名人的建议,双方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 《三国志·陈群》曾记载,陈群原为豫州颍川县名人,后来成为曹魏集团中荀彧之后的郢人。 四川士族的代表人物也曾追随刘备。 他曾劝当时占据豫州的刘备不要接受陶谦留下的徐州,认为这样会与袁术发生冲突,会被吕布背后偷袭。 后来事情的发展正如陈群所说的那样。 刘备失去了豫州、徐州,陈群等人也投奔了曹操。 对于名人来说,刘备失去了领土,就意味着他失去了权力基础,自然也就失去了追随他的价值。
上图_央视版《三国演义》诸葛亮与刘备
几经周折,刘备后来投靠了刘表,住在荆州,寄居在别人的篱笆下,不受信任,所以感叹自己浪费时间,除了长肉之外什么也不做。 他也逐渐意识到,如果没有当地名人的支持和配合,他就无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必须依靠名人的知识和技能、当地的影响力、情报信息和关系网络。 此时,正如前文所述,诸葛亮、庞统、徐庶等荆州的反对派人物并不认为刘表是一个可以辅佐自己的明主,正在等待寻找一个理想的主君。 看来双方都有寻求合作的需要,需要的只是某种机会。
现在回到三上草堂的故事,刘备与荆州明氏集团合作的机会无疑是徐庶的第一次叛逃。 徐庶推荐了诸葛亮。 毕竟孔明是青年士中的佼佼者,有宰相、大臣的声誉,所以徐庶提出亲自邀请他。 通过司马徽、徐庶等人的推荐,刘备逐渐了解了诸葛亮的名声,进而通过这次盛典表达了与当地士人合作的诚意。 果然,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后,就利用自己的名声,号召庞统等荆州名流加入自己的阵营。 因此,他的三访草堂引发了荆州名流投奔刘备的连锁效应。
上图_央视版《三国演义》隆中剧照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天下三分、北伐中原”的战略部署,以及随后对荆州名士庞统、蒋琬等人的引进和重用,不仅是原本期望通过辅佐刘备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但后来的出现解决了荆州士人长期在蜀汉集团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局面,也满足了刘备有效地统治蜀汉集团的愿望。通过合作称霸,称霸。 可以说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因此,我们不妨将三访草堂视为刘备集团与荆州明氏集团全面合作的开始。
诸葛亮加入刘备阵营后,孔明与刘备“相爱”,结下美满姻缘,令关羽、张飞嫉妒不已。 与此前在禹州、徐州的短暂合作不同,此次双方进入蜜月期。 后来,刘备攻占了荆州南部,又占领了益州。 漂泊了半辈子,他终于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 他的命运发生了转折,也影响了当时世界局势的发展。
参考: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
[3]渡边义弘,《三国政治与“名人”》,集谷学园2004年版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12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