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驰骋天下的英雄,这里有英雄云集的山林,
这里有才华横溢、想法奇特的人,也有美丽动人、多情的女子。
读传统经典小说、古今传说,了解清楚。
清代小说四流及其终结
鲁迅
清代小说的种类和变化比明代更多。 但由于时间有限,我只能将其分为四个流派进行一个大概的概述。 这四个流派是: 1. 古董流派; 2、讽刺派; 3、人情学派; 4、侠义派。
1、所谓仿古,是指仿照六朝传说或唐朝传说的人。 到了明朝,唐代人写的小说大部分已经消失。 偶尔看到仿制品,就觉得世间新奇。 元末明初,第一财主唐曲友仿唐传奇,写下了《剑灯新话》。 文章虽然威力不大,但用了一些情色的语言来描述女性之间的关系,因此很受民间欢迎,被很多人效仿。 ,直到被朝廷禁止,这种风气才逐渐衰落。 但嘉靖年间,唐言情小说盛行,从此模仿者甚多。 文人一般都喜欢写一些言情类的文章; 其中有专门写小说的,其中以《聊斋志异》最为著名的是合为一卷的。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山东淄川人蒲松龄。 有人说,他在写书之前,每天都会在门口摆上茶和香烟,请路人讲故事,作为他写作的素材。 但他听到的大部分都是从朋友那里听来的,而且很多都是根据古书改编的,尤其是唐朝的传说。 出自这里的人——如“凤阳学者”、“徐黄良”等——因此被列在古代。 书中叙述的故事多为神仙、狐鬼、鬼怪等故事,与当时出版的同类书籍相似。 但其优点是:(1)描写细致曲折,文笔多样、精巧。 (2)据说妖魔鬼怪很有人情味,很老练,让人感到和蔼可亲,并不可怕。 但引用的经典太多,普通人阅读起来有困难。
中国邮政发行蒲松龄纪念邮票
《聊斋志异》问世后,流行了大约一百年,期间有很多人模仿和称赞。 但乾隆末年,直隶献县人纪昀出来反对。 季昀表示,《聊斋志异》有两个缺点:(1)风格过于复杂。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作品不应该有两代人的文章风格。 这是因为《聊斋志异》中有些长文是模仿唐朝的传说,而有些短文则像是六朝故事。 (2)描述过于详细。 这意味着他的作品是关于他人的事迹,但往往过于详细,除了他自己之外无法知晓。 其中有很多话我可能不愿意说。 作者怎么知道的?
为了避免这两个缺点,季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完全效仿六朝,崇尚质轻雅,简化古代叙述,力图避免唐代的做法。 材料多为自制,常借狐鬼之言攻击社会。
依我看来,他本人并不相信有狐鬼,但他认为对于普通无知的人来说,他必须要传授神道。 但他有一个非常令人敬佩的地方:他出生在乾隆时期法制最严格的时代,敢于用文章攻击社会上不合理的礼仪和荒唐的风俗。 从当时的角度来看,他确实是一个有勇气的人。 人们。 然而,在19世纪末,人们无法理解他攻击社会的精神,而只是模仿他以神道教为基础的教义,所以这部小说几乎变成了一本善行书。 自从上面提到的两本书问世以来,大家都在研究古玩派的作品。 直到现在,甚至在上海,仍然有一批所谓的文人在模仿。 但并没有什么好的结果,学到的也大多是糟粕,所以古派就被踩死在信徒的脚下。
2、晋唐时期的讽刺小说,尤其是明代的人情小说中,都含有讽刺意味。 清代讽刺小说并不多见,最著名、几乎唯一的就是《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安徽全椒人。 敬子见闻多,又很善于表达,所以所有的叙述都可以看在纸上。 儒家文人的奇形怪状,奇形怪状,数量众多,细致入微。 那时,明朝灭亡还不到一百年。 明末遗风尚在士人之中,除了八篇文外,一无所知,无事可做。 敬子作为一个读书人,熟悉情况,所以在揭露自己的丑恶行为时,能够说得特别详细。 他的书虽然是支离破碎的叙述,没有任何线索,但却充满变化,有趣。 中国从来没有比他更好的讽刺小说家。
吴敬梓雕像
直到清朝末年,外交失败后,社会上的人们都感到国家衰弱,想知道原因。 小说家们也想找出原因。 于是李保甲将责任归咎于官场,并用了南亭阁主的假名。 ,做了《官场启示录》。 这本书在清末很受欢迎,但文章比《儒林外史》差很多; 而且作者对官场了解也不是很透彻,所以经常有不准确的地方。
后来,广东南海人吴沃耀将其归咎于社会旧道德的铲除。 他还用我佛山人的假名拍了一部叫《二十年见证的奇异时局》的电影。 这本书也很受欢迎,但他对社会阴暗面的描述往往有些夸张,无法深入微妙,但他仍然一如既往地慷慨激昂,这与南亭廷章有同样的缺点。 这两本书都是由碎片组成,没有任何线索或主角。 它们与《儒林外史》相似,但艺术方法却相差甚远; 最容易看出的是,《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作品,而且两者都近乎滥用。
讽刺小说的重要之处就在于立意巧妙、语言委婉。 如果夸大的话,就会失去文学艺术价值。 然而,上一代讽刺小说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因此,继《儒林外史》之后,讽刺小说可以说是完美的声音。
3、人情派 这一派小说可以以著名的《红楼梦》为代表。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共八十回。 乾隆中期突然出现在北京。 一开始都是抄袭的。 直到乾隆五十七年,程维源的刻版才得以制作。 又增四十回,共一百二十回,更名为《红楼梦》。 据威远介绍,这些都是从老宅、鼓楼里收集来的。 至于它的原始版本,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 只有一份平版,但不知道是否是原作。
《红楼梦》讲述的是石头城贾府的事情——不一定是今天的南京。 主角是荣国府贾政的儿子宝玉,聪明绝顶,喜爱异性。 贾政家里的好女人其实不少。 除了老爷和属下之外,还有不少亲戚,比如黛玉、宝钗等,都来投宿。 史湘云也经常来。 宝玉和黛玉最相爱。 后来郑氏娶了宝玉,又娶了宝钗。 黛玉知道后,吐血而死。 宝玉也郁郁寡欢,感叹自己有病。 后来宁国府贾赦被免职巡视,影响了荣府。 结果家道衰落,宝玉也发疯了。 后来突然改行,当选。 但没过多久,他又突然消失了。 后来,贾政路过陵墓安葬母亲时,看见一个光着头、光着脚的人。 向他跪拜,见那是一块珍贵的玉石。 当他正要询问时,突然来了一个和尚,把他拉开了。 没有他的踪影,只有一望无际的白色荒野。
大家都知道《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因为书中写到了。 至于曹雪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很少有人提及; 现在通过胡适之先生的研究,我们可以大致知道。 雪芹的名字是“湛”,亦是“沁浦”的意思。 她是汉军旗人。 其祖父姓尹,康熙时为江宁织布。 清祖南巡时,以织造局为行宫。 其父亦为江宁织布。 由此可知,作者年轻时其实是一个富家子弟。 他出生于南京。 十岁那年,他跟随父亲来到北京。 之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家里的财富一下子就下降了。 薛芹已是中年人,生活在北京西郊,生活贫困,有时连饭都吃不饱。 但他也沉迷于饮酒作诗,《红楼梦》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的。 不幸的是,他因儿子的去世,悲痛过度,四十多岁时就去世了,而《红楼梦》只有八十回,还没有完成。 后来程维元刻的数量增加到一百二十章。 虽然是从各地收集的,但实际上是他的朋友高鹗的续作,并非原作。
中国邮政发行曹雪芹纪念邮票
对于书中所讲内容的含义有很多猜测。 列举一些更重要的:
(一)关于纳兰性德的家事。 所谓十二金钗,就是兴德视为宾客的人。 这是因为兴德是一位诗人,少年时就考中了考试。 后来他家被抄了,和宝玉的情况差不多,他就猜到了。 但到了寻寻觅觅的时候,宝玉还活着,性德已经死了。 还有许多其他差异,因此它们不是很相似。
(2)讲述顺治与董鄂妃的故事,鄂妃就是前秦淮妓女董小宛。 清军南下,掠夺小宛,抵达北京。 因此,她受到清朝始祖的青睐,封她为贵妃。 后来小万死后,清祖十分悲伤,到五台山出家为僧。 《红楼梦》中,宝玉也出家了,这是对这个故事的明确典故。 但董鄂妃是满洲人,不是董小宛。 清军南下时,小宛已经二十八岁了。 而顺治已经十四岁了,没有理由立小宛为妾。 所以这个解释也是没有道理的。
(3)描述康熙王朝的政治地位; 人们认为,《石头记》是一部政治小说,该书的主要目的是纪念明朝的灭亡,揭露清朝的错误。 例如,“红”字用来影“朱”字,“石”字用来指“金陵”,“嘉”字用来斥伪朝——即痛斥“清”字,用金陵十二钗来嘲讽投降清朝的名人。 然而,这种说法几乎是不真实的。 而且,既然知道作者是汉军旗人,看来他也不会代表汉族人民承受亡国之痛了。
(4)是自述; 说的最早,信徒也最少,但现在人越来越多了。 因为我们已经知道雪芹自己的情况,这和书中描述的非常吻合。 雪芹的祖父和父亲都在江宁从事编织工作。 他们家的奢侈,其实和贾家差不多。 雪芹年轻时,是一个好儿子,就像宝玉一样。 但后来他突然变得贫穷,大概是因为他的家人被抄家了。 可能是这种类型的事故造成的,这是合理的。 由此可见,《红楼梦》这本书大部分是作者自己叙述的,这其实是最可信的理论。
至于《红楼梦》的价值,在中国小说中确实不多见。 关键是要敢于如实描述,没有任何隐瞒。 与以往的小说将好人描述为完全好,将坏人描述为完全坏有很大不同。 因此,其中所描述的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人。 总之,《红楼梦》上映以来,传统的思维和写作方式被打破了。 ——文章的韵味和余韵都是次要的。 但也有不少反对者,认为这会给年轻人带来不好的影响。 这是因为中国人看小说时,不能以欣赏的态度来欣赏。 相反,他们自己进入书中并假装是书中的角色。 因此,年轻人读《红楼梦》,就认为自己是宝玉、黛玉; 而年轻人看到,就扮演贾政控制宝玉的角色,满脑子都是谋利之计,看不到别的。
《红楼梦》之后还有很多续集:《红楼梦之后》、《红楼梦续篇》、《红楼梦之后》、《红楼梦重温》、《再续梦》 《红楼梦》、《又见红楼梦》、《红楼梦》、《红楼梦成真》……大概是为了弥补不足,实现团圆。 直到道光中期,我们才厌倦了谈论《红楼梦》。 但说到描写普通人家,美女少,意外少,于是就用《红楼梦》的风格来写男主角和妓女,场景又变了。 这可以以《品花宝剑》和《青楼梦》为代表。
《品华宝鉴》是乾隆以来献给北京男女演员的。 人物虽然与《红楼梦》有所不同,但仍以浪漫为主; 所描述的演员和嘉宾都类似于美女和才人。 《青楼梦》全书讲的是妓女,但情况并非现实,而是作者的理想。 他认为只有妓女才是人才的心腹。 几经波折,即使重逢,依然逃不开明末那群貌美如花、才华横溢的人。
光绪中期,《海上花传》又出现。 虽然也写妓女,但没有《青楼梦》那么理想。 它认为妓女有好有坏,比较接近现实主义。 到了光绪末年,《九尾龟》等小说问世,描写的妓女都是坏人,而且妓女看上去都是无赖,这与《海上花传》不同。 这样,作者对妓女的描写通常会发生三种变化:一是美好的,中间是接近真实的,到最后是邪恶的,是刻意夸张和辱骂的; 其中一些还成为诽谤和勒索的工具。 人间言情小说到最后竟然如此受欢迎,着实让人意外。
4、侠义小说可以以《三侠五义》为代表。 本书的由来,最初是茶馆里的一个说书人。 后来,会写字的人写出来了,就在社会上流行起来。 当时有以柔情为主的《红楼梦》、以妖怪为主的《西游记》等小说。 人们大概都看腻了,但《三侠五义》独特新颖,所以火了。 它非常快而且非常繁荣。
《最经典的中国古典小说:三侠五义》
潘祖荫从北京回到吴国后,写了此书给于屈原。 屈原非常赞赏,但认为它太偏离历史,所以第一次纠正; 又因为书中的北侠、南侠、双侠,其实是四个人,但不能算三个,所以加上了艾虎和沈中原; 干脆改名为“七侠五义”。 这种改版现在在江浙一带很流行。
但《三侠五义》并不是一时兴起的书。 宋代包拯建立了一个正直的王朝,这在《宋史》中有记载。 然而,民间传说中有许多奇怪的行为。 元代作为故事流传下来,明代逐渐演变为小说。 ,这就是《龙图公案》。 后来这本书的组织更加密集,就成了《龙图公案》,这也是《三侠五义》的蓝本。
因为在社会上很流行,所以还有“小五义”、“小五义续”、“英雄大八义”、“英雄小八义”、“七剑十三侠”、“七侠” 《剑与十八义》等都出现了。 ——这类小说大概是描写侠士剿匪平叛,中间有名臣高官,掌管一切。 先有《施公案》,同时还有《彭公案》等小说,也流行了一段时间。 里面描写的侠客大多粗犷、威武,与《水浒传》中的人物十分相似。 所以,事实虽然出自《龙图公安》,但起源还是来自《水浒传》。
然而,《水浒传》中的人物是在反抗政府,而这类书里的人物是在帮助政府。 这是作者思想上的一个很大的差异,可能是因为社会背景的不同。 这些书大多写于光绪初年。 在此之前,曾发生过几次国内战争,如平昌茂、平年土匪、平焦土匪等,市井里的人很多,粗暴无赖,因服兵役而立下不少功德。 因为对他的仰慕,百姓们都很羡慕,想听听“为王先锋”的故事,所以发生在茶馆里的小说自然受到了影响。 现在《七侠五义》已出版二十四集,《施公案》已出版十集,《彭公案》已出版十七集。 不过,都是一样的,语言也太混乱了。 我们对此没有太多批评。 我认为作者和观众都能如此泰然自若,真是一个奇迹。
上述四种小说流派至今仍然很受欢迎。 此外,还有一些零碎流派的作品,但也不得不略去。 至于民国以来出现的新派小说,还很年轻——正在发展和创作过程中,还没有什么大作,暂时不提。
(本文节选自鲁迅《中国小说简史》,中华书局出版)
四大经典
《西游记》
丛书名称:中国古典文学读本系列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11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