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欣赏精彩文章,结交好友
今日人物
第312期
主办: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
林明浩,男,90后,广东怀集人,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华南农业大学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他从初中就开始文学创作,多次获得学校作文比赛一等奖、二等奖。
高中时期参加第八、九届全国创意写作大赛分别获怀集赛区三等奖、一等奖(市级资质);大学时期参加“百篇征文”“新闻编辑”“文学经典改编”等大赛,主持《中国新闻周刊》等学科项目,在南方日报社担任采访员、实习生,曾获校学生工作通讯社第十五、十六届屋檐下征文大赛三等奖、二等奖。
其作品散见于《译林》及学校的《屋檐》、《学生事务通讯》、《离别》等刊物。
头上戴花的女人
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而是冷漠。
——埃利·维瑟尔
我不知道她从什么时候开始住在这里,事实上,一开始我很长时间都没有注意到她的存在,虽然她穿得那么引人注目,但给人一种谦逊的感觉。
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正睡在靠窗的一角,睡得正香,安详安静得让我有些羡慕,她很睿智,也很幸运。这个冬天异常寒冷,外面的世界就像神话里的冰冷地狱,呼啸的寒风夹杂着刺骨的冷雨落下。就连往日的鸟鸣声也在清晨消失得无影无踪,大概是为了找个温暖的地方沉醉在梦里,是的,就像她一样。
一大早,我顶着饥饿和寒冷的压力,就去上班了,一边不情愿地做着例行工作,一边偷偷地用眼角余光瞥了一眼这个温暖的大厅里唯一的“顾客”,漆黑的夜空就像褪色的牛油纸,开始越来越朦胧,她还在梦里,嘴角微微上扬,是一场甜蜜的梦吗?
一开始,我根本不会去注意这样一个蜷缩在角落里的女人。但她却如此引人注目,你不禁对她那件充满少女感的粉色连衣裙感到好奇。她肯定不是十几岁的年纪,暗黄的脸上布满了老年斑,深深的皱纹仿佛在脸上刻出了沟壑,她是一个中年妇女。但是,她却没有中年人的那种优雅和成熟,反而多了几分孩子气。她一定很爱美,穿着略带灰粉色的毛衣和长裤,连鞋子和袜子都是粉色的,她的围巾上装饰着两条夸张的围巾,确实,光看她的衣着你根本猜不出卡通兔子的真实年龄。哦,当然,最引人瞩目的是她头上的两朵鲜艳绽放的塑料花,也是粉色的,别在她短发髻上,别有深意,盛开的花朵面向路人,就像古代妃子的发簪,生怕别人看不到。不同的是,如果现在被人看到,大概会遭到嘲笑而不是赞赏。
她就是这样一个奇怪的女人,穿着刻意夸张,却选择藏在最不为人知的角落,形成一种显眼却又不协调的格局,让人看了很有范。
旭日越升越高,温暖的阳光稍稍驱散了冬日的寒冷,来到餐厅就餐的顾客越来越多。
或许是被人群的喧闹声打扰了,她睁开朦胧的双眼,半倚在墙上看着顾客,一副喝醉了而其他人都清醒的样子。她半躺在那里,一言不发,看着正在吃着美味佳肴的人群,似乎陷入了沉思和迷茫之中。其他人都只是看了她一眼,然后带着鄙夷的目光移开,迅速移向大厅的另一边,像是在躲避她。不过,这也确实是普通人会做的事。
我不知道这个奇怪的“顾客”什么时候来过,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离开。她的眼神总是飘忽不定,时不时地看我一眼,嘴唇微微变幻,仿佛在喃喃自语。耳语中透露着知性。
她肯定很爱美,头上戴着花,时而调整花的角度,时而掸去衣服上的灰尘,做完后会心一笑,就像一个爱美的小女孩,爱美的人都是有福的,也许在她眼里,自己就只是个小女孩而已,谁能说她不是呢?
随着顾客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怨她的存在。鄙视和厌恶几乎是每个从这个女人身边经过的人的标准行为,就像一个高傲的国王,俯视着身边卑微的臣民。 “别靠近这个疯女人,她好龌龊!”一位母亲对着好奇的孩子严厉警告。疯女人,龌龊的人,这是我今天听到的唯一可以定义这个女人的词语。她疯了吗?她龌龊了吗?是否应该把她赶出这么高级的地方,重新回到冰冷的街头?我不知道这是否正确,但这是很多“普通人”的要求,或许也包括我。
临近中午,经理让我们“请”这位不速之客离开。我尴尬不已。最后还是我的女搭档主动出面解决此事,但她显然失败了。只见她对着那个被大家称为“疯女人”的女人示意出去,大声说道:“请立刻出去!”我被她的威严吓坏了,可那“疯女人”不但不理她,还冲我们笑了笑。她站起来嘟囔了几句,看来她确实“疯”了。不过她疯起来还是有几分可爱的,还不忘整理一下头发上掉下来的花。
最后,那个头戴花的女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工作太忙,我完全忘了她,只是在闲暇时隐约听到一些客人对那个女人的评价,那些嘲讽和鄙视的话语,那些幼稚的孩子把女人当成马戏团动物一样看着的尖叫声,还有大人对孩子的呵斥声……
晚上女合伙人好奇地问经理,那女人是怎么被“请走”的,经理默默地笑了笑,像是成功了一样,略带欣喜地说道:“很简单,对付一个疯女人,你只要说外面有俊男美女,衣服,赶紧出去……”我仿佛看见两朵盛开的花,别在她的头上,在寒风中微微摇曳,却始终被一只瘦骨嶙峋的手托着。她一定很爱美吧……
后来听说,那个头戴花的女子已经在附近的街道上流浪了好多天,典型的疯狂流浪者,我很惊讶自己之前从来没有见过她,更惊讶有这样一个爱我、美丽、冷静的“疯狂”女人。
我想起了一首简短的、不协调的诗,虽然笨拙,但令人印象深刻:
在盛夏
城市热气腾腾
无数人笑着从他身边经过。
从未停止
或许,他太小了,难以被发现。
盛夏只有他一个人瑟瑟发抖
他病了,或许社会也病了。
之后,那个女人依然不见踪影。她去了哪里?她叫什么名字?她的家人又在哪儿?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想知道。大家只记得有一个女人头上戴着花。这件事就这样发生了。
这也是社会的悲哀
不同的路,不同的脚,不同的人生,从今以后,我们都是各自路上的旅人,不必怨天尤人,这只是我个人的悲哀。
——《涂自强的悲哀》
读完方方的《涂自强的个人悲哀》后,我曾一度想过书名应该改成《涂自强的个人悲剧》,除了悲剧,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词能准确形容涂自强那段凄惨的一生,一个贫困农村人的生命历程。但仔细想想,悲剧多少有些悲愤。正如书中采药时写的诗句所说:莫怨命运,这只是我个人的悲哀。在命运、社会、人生这些大词面前,谁还会在乎个人的悲剧?对于一个人而言,如果生活没有让你过得足够好,你只能认为自己倒霉,把自己留在残酷的现实中。这是我自己的悲哀,不是别人的,也不会有别人愿意去理会。
涂自强是典型的“蚁族”:出生在贫穷的地方,却以激情和进取精神不断追求更好的生活,肩负父母乃至村里的希望,在大城市里努力实现自我。这早已是老生常谈,是那种可以在励志故事里被无数次挪用和夸大的励志故事。
可惜的是,方方意外地没有给我们的励志主角一个连贯而美好的结局,反而是层层递进的悲伤,让人更加不忍读下去。诚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然而,更让人心酸的是,城市里每一个繁华的街角背后,也都有一个悲伤的涂自强。
方方笔下的涂自强,只是“蚁族”的一个缩影。在中国,成千上万的涂自强从那些不起眼、与世隔绝的偏远农村不断涌现,让北上广深成为一线城市。城市是实现理想的地方,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教育水平的提高,改变父子贫困的代际传递,当然,确实有效果,知识改变命运也不是一句空话。但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涂自强是社会资源占有链底层大多数人的典型。然而,涂自强的悲惨被不为人知的因素放大,最终导致他悲惨的结局。而最大的悲惨,就是死亡。即便拼尽全力,坚持不懈,但作为一个被命运捉弄的人,作为一个“希望改变命运的大学生”,涂自强的悲剧似乎早已注定,他就像一艘失去了方向的小船,最终等待他的是社会大潮中的毁灭。
涂自强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
因为社会上肯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中的大多数可能生活在中国特色的贫民窟——城中村,他们是这个社会最有热情、最理想的推动力,但他们可能经常被社会利益的链条挤得干干净净。这个社会,有一种悲哀叫个人的失败——群体的失败,个体的失败。社会没有给这样的人更多的机会,这是发展不平衡的必然性所掩盖不了的。如果一个社会无法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无法阻止底层的悲剧,那么这个社会又能用什么样的繁荣来给自己贴标签呢?对于这样的涂自强,不去责怪命运,没错,但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哀,更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哀。
当然,不可否认,方方饰演的涂自强颇具争议性,其命运悲剧也不可避免地被太宰治式地夸张、暗黑化。很多人会说,出身卑微却功成名就的人多着呢!的确很多。但还不够。我们甚至从区域资源配置率、高考竞争率中就能看出这一点。
社会竞争与不公不能成为我们颓废、抱怨一切的借口,就像很多尖锐的文章说的“你不能因为贫穷而责怪社会”。但我们也不能以此来安慰自己。你能指望山里的孩子有远大的志向吗?你的志向是什么?有些东西不是光说“努力、努力、再努力”就能得到的。王峰先生的《你的梦想是什么》确实很激昂,激昂过后,依然是赤裸裸的涂自强的现实。但这或许正是鸡汤在这个时代能获得如此巨大市场的原因。
我认为方方塑造涂自强这个人物和故事,不是为了展现社会的黑暗,不是为了宣扬“读书无用功”的理论,作为作家,她确实用细腻的笔触还原了一个社会现象,或许夸张,但绝不是虚构,这样的故事足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反思。这才是涂自强故事的真正价值。
我相信,在中国的很多乡村、每个大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有这样的涂自强;但我也相信,只有我们能够正视他们,而不是选择性地忽视他们,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公正、更加美好。书中的采药诗写道:莫怨命运,这只是我个人的悲哀。这首诗不是写给命运看的,而是写给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你是这样的涂自强吗?
涂自强的悲伤,是他自己的悲伤,但对于那些人来说,却是一种悲剧。
中国舆论场:罗生门里的各类人
偶尔打开新闻浏览,看到这则令人震惊的新闻:“西安某小区流浪狗袭击儿童,致其致残”。稍稍冷静后,打开评论,发现网友们的评论更加令人震惊。评论出奇地一边倒,但关注的重点不是恶犬本身,而是对动物保护的谴责和滥用,甚至有人打出了“人类至上”这样可怕的口号。我只能赶紧关闭网页,只为避免恐惧。
不过,这让我想起了几周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屠呦呦,中国人在中医药领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实属罕见,按理说,舆论场上应该一片赞誉。然而我们看到,舆论讨论中不少人关注的都是屠呦呦所谓的“性格缺陷”,“不淡泊名利”、“青蒿素与中药无关”、“诺贝尔奖集体论”等,而对于一个在科技领域获得最高荣誉的华人,舆论关注的重点并不是他的科研成果本身,而是他的人格和道德伦理,以及科学家研究的不足,极力质疑、否定他的成就,实在让人搞不清楚那些不知名的论者们的用意何在。
当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迎来了思想开放和思想自由的新浪潮。不可否认,当代社会正趋向多元化和自由化,随着媒体的飞速发展,言论自由权甚至被迅速私有化。但尽管国家对言论有着相关的法律限制,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言论的发表几乎是零门槛的。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以自由的名义,借助现代媒体,毫无保留地传播自己的观点,并将自己的真实身份极其保密。但由于每个人对同一事件的看法,都会受到其意识形态水平和利益预期的影响,舆论场无疑是一个罗生门,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五花八门。
回过头来看,罗生门丑陋的一面,就是因为一只恶狗偶尔伤人,就否定人类文明进步所衍生的对自然的同情与关怀,进而无理地辱骂攻击动物保护者。真正理性的人,不会断章取义地解读事件并加以谴责,也不会轻易地将其上升到人格甚至文明的层面。意见不同的人进行人身攻击,只是一时的言语快感,最终却没有提出任何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意见,真的只是文字泡沫而已,当然,如果评论是出自吃狗肉的人之口,那自然会带有一些有趣的利益考量。
余秋雨在《第三自由度》中说:“自由是一种权力,但任何权力都可能成为一种暴力。”其实,我们已经看到了网络暴力,越是负面的东西,越能引发大众的关注和追捧,并从中获得自我存在感和满足感,这大概就是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谁能引发跟风潮,谁就有话语权。比如在屠呦呦事件的争论中,一些“公知”将目光投向了中科院及其院士,质疑并非毫无道理,但在各种机构利益的喧嚣中,质疑本身就成为一种无理的批评,导致很多学术科研成果被无端否定,舆论监督功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当成了工具,民众对舆论场失去了掌控。社会关怀的热情被利用,变成了破坏社会稳定的武器。言论代表一种思想,当阴谋论者和那些急于制造世界混乱的人以“公知”的名义传播各种负面思想,引起民众对政府、社会和人际信任产生质疑甚至否定,这与西方所宣扬的“和平演变论”不谋而合,社会的信任危机和人际沙漠化将不断加剧。
西方有句老话:谁喊阴谋论,谁就是阴谋论者。潜伏在网络舆论场的“键盘侠”、“愤青”、“公知”们,很难说有多少是真正的阴谋论者。不管是以分裂社会、妒忌、炒作,甚至是无聊炫耀存在感为理由,都不能成为他们扰乱公众视野、传播负面思想的借口,否则,中国发展中许多自然产生的问题,就会被他们无限放大,引发民众不安,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
中庸之道说:“博学多识,慎思明辨,勤于实践”。谨言慎行,从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是一种以个人品德和学识为基础的道德。在权势横行、众说纷纭的罗生门中,我们要弘扬这种个人言行合一的理性原则,充分发挥道德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然而,胡适也说:“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只讲道德,不讲规则,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充满伪君子。”要真正把中国的舆论场引导到积极的方向,消除人世间的阴暗丑陋,还需要完善法制,用法律的约束力辅助道德,把舆论场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同时,无论是规则还是道德,要想让《罗生门》中的破坏者闭嘴,让他们失去言论权威,就必须在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上下功夫。正如周小平所说,“只要有阳光,中国就不会黑暗”。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复兴与繁荣,离不开个体的努力。只有公众在价值观上认同社会的发展,舆论场才不会乱成一团。只有让那些制造麻烦的人有机可乘,中国的言论自由才能不断发展,中国社会才能进步。
三十多年前,龙应台就愤怒地写道:“中国人,你们为什么不愤怒?”三十多年过去了,愤怒的中国人确实不少,但懂得愤怒的中国人却不多见。
舆论场上,众说纷纭,很难说清孰是孰非,孰真孰假。但如何在这罗生门中学会言论艺术,正确行使自由权利,确实是我们每个人必须思考的问题。不生气也没关系。在舆论场上,大家都一样,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很难要求民众成为批评者,但至少应该懂规矩,践行一些道德,学会明辨是非。还舆论场一份宁静的喧嚣。
不过,这几句话要在这个罗生门中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章最后,我再次打开新闻,鼓起勇气看评论,希望看到众生那一张怒而不暴、柔而不刚、能怒而为的面容。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3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