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道德的堕落,而是无知。因为道德的堕落是容易看得见的,而无知却是看不见的。一个轮奸犯会因为犯下的罪行被万人唾骂,但一个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医生却很少因为自己的愚蠢而受到惩罚。毕竟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没有专业知识是很难判断真相的。这让很多人觉得:病是自己造成的,医生只要尽力就够了,一切只能听天由命。如果他们是心灵鸡汤的粉丝,他们甚至会庆幸自己被别人误导了。
——献给所有心灵鸡汤作者和喜爱心灵鸡汤的人们
如果要追溯《心灵鸡汤》的历史,大概要从1993年杰克·坎菲尔德和马克·汉森共同出版发行的《心灵鸡汤》系列丛书说起。当时这套丛书一共有200多本,其中很多都是针对特定人群的,比如《妈妈鸡汤》《囚徒鸡汤》《祖父鸡汤》《祖母鸡汤》《儿童鸡汤》《父亲鸡汤》等。
这套丛书传入中国后,逐渐形成了一个流派,很多本土作家在其中加入了自己的故事,产生了无穷无尽的故事和人生感悟。在我们的市场上,你可以很容易地买到一本《阅读器》。现在网络普及了,打开微博、QQ空间、朋友圈,随处可见这些内容。
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心灵汤文章,总体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试图通过一个或几个故事勾勒出一段人生经历。它们的目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把负面的情绪能量转化为正能量,让你每天都活在正能量里。
表面上看,你会觉得心灵鸡汤是一种很好的文体,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喜欢这种文体的原因:因为他们觉得,不管怎样,它的效果是好的,给人带来满满的正能量。
如果真是这样,那关于鸡汤文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看了很多鸡汤文和批评鸡汤文的文章。我发现,正是因为鸡汤文就是这样,表面上好像在宣扬善良,所以很多批评鸡汤文的文章都没有切中要害。作者本身逻辑不清晰,没有理清问题的关键,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很多人以谩骂、讽刺的形式来批评鸡汤文,结果无疑是遭到了众多鸡汤爱好者的批评。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
首先我们仔细观察心灵鸡汤的目标人群:妈妈鸡汤、囚徒鸡汤、爷爷鸡汤、奶奶鸡汤、孩子鸡汤、爸爸鸡汤,当然还有中国特色的性别与职场鸡汤。我们会发现,心灵鸡汤面对的这些人群,都扮演着迷茫、需要希望、情感脆弱的社会角色。人在这个阶段,比任何阶段都更需要关怀和爱。
但他们的失落、迷茫、脆弱,并不是毫无道理的,而是因为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当一个人遇到问题时,需要的是冷静、理性,这样才能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鸡汤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换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把人们的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这就是鸡汤的荒谬之处。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这个视频是学术界著名的鸡汤大师于丹提供的,原文对话简要摘录如下:
一位大学生问于丹:“我和女朋友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当时没什么钱,没钱买房,就租房住。我们以前有很多朋友,经常请我们吃饭,后来我们不好意思去,总是在别人家吃,也没钱请他们吃饭。我在北京的工资很低,在北京真的什么都没有了。我现在该怎么办?”
于丹回答说:“第一,你很多同学都想留在北京,但是没有,你却留在了北京,在北京有正式的工作。第二,你有一个女朋友,可以和你同甘共苦。第三,这么多人请你吃饭,说明你人气高,朋友多。你有这么多,怎么能说你一无所有呢?”
大学生:“哎,听你这么说,我突然觉得挺开心的。”
说完这句话,于丹似乎对她的答案颇为满意,会心一笑。
如果不去想,我们就会像这个大学生一样,欣然接受于丹的回答,因为她的回答看似有道理。但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问题所在:这个大学生把自己的困难,比如买不起房子、没钱请人吃饭、工资低等问题,说出来其实是在问物质上的贫困,是在寻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于丹巧妙地绕开了他的问题,用诡辩的方式回答别人的问题,她的回答全都是精神上的东西。
这位大学生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但他居然觉得她的回答很好。这说明当一个人情绪低落时,往往更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忘记自己原本想要的是什么。对于一些情绪化的人尤其如此。
一个原本逻辑不清晰的人,如果总是用这种方式看问题,他的逻辑只会越来越不清晰。这时候,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烦恼还在。这就是为什么当一个人读完鸡汤文章,会觉得如释重负,但过一段时间,又会觉得烦恼——因为他们喝了一口鸡汤之后,还要面对现实的问题。他们不是宗教信徒,不可能永远活在鸡汤的世界里。如果一个人在职业生涯的开始阶段,就用这样的态度对待一切,耽误的时间可能只有一两年,但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耽误的时间就是一生。
在这个问题上,显然应该告诉大学生如何规划他的职业、理财、生活等,从而利用这些方法帮助他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解决他目前的经济困难(当然,这不是一两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
当然,很多人会说,“于丹又不是就业办主任,她怎么能回答这些问题?她只能回答自己擅长的领域的问题!”是的,对于自己不擅长的问题,答案应该是:我不知道。于丹不是装作人生导师,给别人错误的引导,她还是一个学者,一个大学老师。作为一个学者,她至少应该有严谨的态度,作为一个老师,她至少应该有对学生的责任感。在和于丹的这次谈话中,我没有看到这两个最基本的品质。
最后于丹进行了精辟的总结:“学习和修炼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帮助我们改变当下的心态,看清自己所拥有的,让未来更加美好。”
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认识问题,学会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装傻,回答无关的问题。如果你学知识,却不面对问题,而是像于丹一样,每天遇到问题就给自己一针鸡汤,那学知识和没学知识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我们遇到问题,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注重改变心态,就不需要去大学学习知识,只要相信宗教就行了,这比心灵鸡汤有效多了。
很多鸡汤文章并没有完全回避这个问题,它们往往先给你讲一个故事(网上的鸡汤文章往往把人物塑造成你身边的朋友、亲戚、同事等,并描写得惟妙惟肖),然后再给你讲他们的理由,虽然都是歪曲的理由。
我们来看另一个例子:
一位富翁在海边度假,看见一位渔夫正在钓鱼。
富人说:我来告诉你怎样才能变得富有,并享受生活的真谛。
渔夫说:我洗耳恭听。
财主说,首先你要借钱买一条船去大海捕鱼,赚钱之后再雇几个帮手增加产量,这样才能增加利润。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渔夫问。
以后你可以买更大的船,捕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
接下来是什么?
再买几艘船,成立一家渔业公司,并投资一家海鲜加工厂。
然后呢?
然后把公司上市,用募集到的资金去投资房地产,这样你就会像我一样成为亿万富翁。
成为亿万富翁之后会发生什么?渔夫似乎对这个结果还没有足够的认识。
富翁想了想说,如果你成为了亿万富翁,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去海边度假,晒太阳,钓鱼,享受生活。
哦,原来如此。渔夫好像听懂了,那你不觉得我现在的生活就是你所描述的过程的结果吗?
这个故事在各大报刊杂志上广为流传,可以说是心灵鸡汤的典范。写心灵鸡汤的人和相信心灵鸡汤的人也认为自己找到了事物的本质:很多时候,别人所努力争取的,正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而我们自己却浑然不知。因此,与其追求得不到的,不如珍惜已经拥有的。
这个道理乍一看似乎没错,其实他的结论是好的,但他的推论是错误的。为了得出他的结论,鸡汤的作者一写到对自己有利的点就停笔了,没有再往下写。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他的理解是建立在渔夫的狭隘视角上的。
如果跳出作者的思维圈,站在亿万富翁的角度看同样的问题,又是另外一回事。对于富人而言,他们的生活享受不只是来到海边晒太阳,而是他们享有选择生活的权利:今天他可以来晒太阳,明天他可以去骑马,后天他可以去森林里打猎。对于渔民、牧民、猎人来说,这些都是他们的职业,他们当然不觉得奇怪。但对于富人来说,却是新鲜事,关键是他玩累了,还可以选择别的,他有这个权力。但渔民却没有选择生活的权利,为了生计,渔民只能整天待在海边,每天重复自己的生活,直到死去,这是他人生的悲剧。
如果我们这样看心灵鸡汤,就会清楚的看到,他们其实在乎的并不是客观、严谨、方法的正确性,而是如何让自己的想法看起来积极、阳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很多逻辑被隐藏、回避,而是选择一些对自己有利的角度来解释问题。
让我们回顾一下并问问自己为什么这么多人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
显然,渔夫的身份对于我们当代社会的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隐喻:为了生计和家庭,大多数人都和渔夫一样,每天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朝九晚五,就这样度过一生。现在突然有这样一个故事,确实让人耳目一新!然而,我们还是要面对现实。这个故事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让很多人感到困惑。
在读这个渔夫与财主的故事时,我也发现这个故事有好几个版本,他想在同一个故事里阐述不同的人生感悟,但这些感悟,就像我之前讲的人生感悟一样,都是被扭曲的真理。
即使是讲述同一个道理,渔夫和富人的对话也大不相同,讲述方式也大不相同,这让人怀疑心灵鸡汤作家是否经常编造一个故事,只为说明一个他们认为正确的道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2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