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明月,冷烟雨;光阴单薄,岁月流逝。站在岁末的渡口,回首往事,我质疑守望的价值。
2023年是疫情缓和元年,年初各路专家的惊人预言,什么“恢复性增长”、“报复性消费”、“股市汇市好”等等,一个都没有实现,好像现在的专家10块钱就能买一筐萝卜似的。相反,各种雷声接连炸响,刺瞎了看客的眼睛。当时北方严寒刺骨,银装素裹;南方气温骤降,一天之内冬天又回来了。突然想起柳宗元的《江上雪》,句句铿锵有力,自然流畅:
千山万岭上,鸟儿已飞走,万里路中,人影已消失,一位身穿草蓑衣,头戴草帽的老人,独自驾船在冰冷的江水中钓鱼。
“千山万岭”是万物栖息之所,有“青山是千百年来无墨的画,绿水是万古无弦的琴”之说。但紧接着“无鸟飞”;“万里路”本是通向罗马的康庄大道,但紧接着“无人迹”,作者的孤独与无奈可谓前所未有。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内卷平躺的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堵车。变局之下,坚守实体经济的民营企业家们,是不是也像那位在寒江雪中独自垂钓的渔夫,孤独而顽强地“生存”着,不然呢?
一位创业者朋友特意问我: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刚刚过去的2023年,你会选什么?我笑着说:“稳”。他惊讶的表情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脑海里。2023年,普罗大众不就是稳扎稳打、稳守稳输稳向前吗?当然,别忘了,我们的A股也在稳扎稳打地下跌!他说:有见地!
幻觉中的蝴蝶,是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它偶尔扇动一下翅膀,就能在几周后引起北美的一场风暴。这原本是一个关于混沌理论的隐喻,属于拓扑学中的链式反应。
正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很多人最初以为这只是一篇新闻报道的语言,但变局之下,内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叠加,实实在在影响着每一家企业的生产经营、社会的方方面面。
人人都说信心比金子还宝贵。如果你知道这只蝴蝶在哪儿扇动翅膀,并提前做好计划,你就可能有信心。问题是:如果你不知道这只蝴蝶在哪儿扇动翅膀,不知道有多少只蝴蝶在扇动翅膀,信心从何而来?谁不希望自己化作一对蝴蝶,创造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一段美丽爱情故事呢?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整个中国经济就像是高速公路上飞驰的公交车,政府、企业、民众等众生早已习惯了踩油门向前,早已忘记了刹车的作用,无法想象被动或主动踩下刹车,会带来什么后果。经济会不会减速?会不会出现通货紧缩?还是大笔注资,通货膨胀?亏损成为常态。
有的人头脑清醒,有的人头脑糊涂,有的人明知故糊涂,更有的人假装明知故糊涂。
最近几个月,我经常和国外的管理大师们交流,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过去一百年,世界经历了几次大的经济危机,那些如今享誉世界的百年老店是如何生存下来的?他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生存和发展?他们要回答的太多了,还在慢慢梳理,但有一个共同点,就叫战略定力。是的,战略定力,听起来很耳熟的词。对于大多数成立不久、还处于生存阶段的中国民营企业来说,谈战略还是有些幼稚,但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还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著名诗人雪莱的这句诗意被用得太多了,在网络上仿佛是一剂心灵鸡汤。中国民营企业家们没有闲心讲高深的东西,他们没有经验,但他们知道春天不是“等”来的,而是“造”来的。过去成功的打法已经不能再玩了。要么换一种新的打法,要么换个地方再玩。这是广东很多传统制造业到东盟、中东、非洲发展的必然选择。既然没有能力换一种打法,那就换个地方再玩。在变化的形势下,战略定力的核心在于“力”,也就是“做”,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能天下第一。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快速内卷,融合、集中正在加速,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与其被别人整合,不如做整合别人的人。所谓战略定力,就是不把自己吊死在一棵树上,不撞南墙不回头。如果行业前景一片光明,整合资源,专注主业,拒绝诱惑,追求卓越,这就是定力。善变是人性,不善变是一种心境。如果事事艰难,顺应变化,趋利避害,也是一种战略定力。正如王阳明的心学哲学所说:随心而行,随心而为;道法自然,知行合一。
作为一个谨慎乐观的企业管理者,朋友取笑我脸上总是挂着傻傻的笑容。他们不知道的是,一个从山谷里爬出来的人,会觉得再艰难,也不会像在短缺经济时代在山里流浪那么难。尽管有种种烦恼,我还是选择相信。相信晨钟暮鼓,心安理得;相信看清心性,天道酬勤!
因为我相信,这世上总有一种力量,推动着你前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2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