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生活中遭遇不幸,或者在职场上受挫,你可能会拿出手机刷朋友圈、写日记、看笑话,寻求安慰,就像过去人们写日记一样。一天悄然过去,在昏暗的房间,在微弱的灯光下,坐在书桌前,躺在温暖的床上,诉说着一天的疲惫与艰辛。
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等网络的兴起,一些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文章也以蛟龙击海的速度向我们涌来,直冲我们的内心世界。在这个冷漠、冷酷、快节奏的世界里,这样的文章仿佛给我们带来了无比温暖的场景。通俗易懂,引经据典,吸引无数目光。
这类文章被人们赋予了一个很好的名字——心灵鸡汤,仿佛是为了洗涤我们的心灵,净化我们的内心世界,提升我们为人处事的道德情操。
久而久之,习惯阅读励志故事的人们就会被其同化,并传播出去,这样的文章看似对我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又看似没有任何影响力。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也看过心灵鸡汤,那些美丽而温暖的句子让我觉得很有道理。所以后来,我关注了几个专门发心灵鸡汤的公众号,每天都有推文。久而久之,我甚至对它产生了依赖。但有一天,那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日子。当我回想起过去,我惊讶地发现,在看心灵鸡汤前后,我并没有主动改变。相反,我的心灵被鸡汤净化了。
在娱乐时代,我们不可避免地被迫跟随媒体的步伐,不知道自己独立的方向,逐渐变得被动和迷茫。在这种信息垃圾的轰炸下,我们甚至失去了自主选择的能力,被动无所适从,无计可施。让娱乐节目随意麻痹我们原本理性的头脑,看心灵鸡汤等文化垃圾塑造我们现在的生活。当困难来临时,让心灵鸡汤为我们找借口、找理由,会毁掉无数的奋斗。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想着依靠精神安慰的人永远不会成功。真正的成功人士从不阅读成功学或精神安慰书籍。他们实践自己所知道的。面对失败时,他们从不找借口,而是努力寻找解决问题并取得成功的方法。
甚至有人把心灵鸡汤比作哲学,但我要直言:“心灵鸡汤根本就不是哲学。”按照梁宏达先生的说法,它叫“人生美学”。所谓美学,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是美的一种学问,心灵鸡汤的意义也仅限于此(美学可以分为很多种)。我觉得有些人看完心灵鸡汤总喜欢把它归为哲学,所以我想问一句:“你们知道什么是哲学吗?你们见过哲学吗?”
无知是福,有些人总喜欢用自己的理解去给看到的事物贴标签,殊不知自己所知道的都是妄自揣测,这种随意的标签行为更显得这些人的无知和卑鄙。
真正的哲学文章,大部分是很多人看不懂的,需要有很好的文化基础,对这个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当然,有些哲学书是浅显易懂、通俗易懂的。在批判心灵鸡汤的同时,我也和朋友分享真正的哲学书,比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书、帕斯卡的《思想录》、泰戈尔的《飞鸟集》。这些书用朴素通俗的语言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神的世界,即兴、自发地写成小句子,读起来如水银流淌在地上一样顺畅,绝对比心灵鸡汤温暖得多。
所以,请允许我再直白地说一句:“这种没用的东西,还是别看了。”它对我们真的没用。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之一,也取决于哲学家对人类思想史的贡献。哲学教导人类基于爱和智慧去认识世界的本质,建立起远方无限事物与自身存在之间的某种联系,为其他基础科学提供指导,其作用无可替代。但我从来没听说过心灵鸡汤在这里占一席之地,如果硬要加,就等于加了不必要的细节,这不是耍流氓吗?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0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