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举:为什么我们谈教育的时候,很少提到天赋、智商等因素,而是说“绝大多数人还没有达到天赋这个层次”呢?
刘元举,英国《金融时报》中文专栏作家
全文共计2447个字
政策严重打压课外教育培训后,很多家长失去了安全感,觉得无法掌控孩子的未来。其实,当大家都在进行教育军备竞赛时,最终获胜的还是那些天赋更高的人。而高考游戏中最重要的因素——天赋,却早已被有意无意地掩盖了。这是教育最大的谎言。正是基于这个谎言,家长们才试图通过投入金钱和时间获得成功。
为什么我们在谈论教育的时候,很少提及天赋、智商等因素,而是说“绝大多数人还没有达到天赋重要的水平”这样的话?
01
没有人对父母说实话。
首先,“勤奋”和“模仿”很容易让人看到,但别人学习3小时的效率是不可能模仿的。比如立体想象方面,有的孩子能在脑海里把魔方移动三步,有的能想象5步,有的能想象8步。这种能力在做几何题的时候就会表现出非常大的分数差距。小学的时候,勤奋还能弥补天赋,但随着难度的增加,天赋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难以用其他方式弥补。
讽刺的是,没有人告诉家长这个道理,就连家长接触的教育专业人士也不会告诉他们这个事实。
学校的老师会告诉家长吗?
老师对家长说“我教了三十年,你孩子怕是考不上211大学吧?”“你孩子学习可能不太好。”这样的负面评价,对学生来说是不专业的,违背了职业道德和教师行为准则。如果惹怒了家长,就会被投诉、被处罚。即使家长听从了,让孩子自己做,也会减少对老师的配合,让老师的工作更加吃力。所以老师这样做,对老师没有任何好处,也不会给自己找麻烦。
辅导班会告诉家长吗?
辅导老师和销售人员会告诉家长:“你家孩子成绩中等,考上985、211大学的可能性不大。”“学编程和以后学计算机没关系。”这样的信息怎么推销产品?员工除了被家长抱怨、被老板开除,还能得到什么?
微博明星会告诉父母这些吗?
教育界的大V们发明了一系列理论,大谈培养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动力,培养注意力,培养内驱力,自驱力等理论。他们无非就是告诉家长,你孩子的问题我有答案和方法,你按照我的理论去做,你的孩子就能考上更好的学校。但他们绝不会告诉家长,智力和天赋才是孩子考上985、211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如果他们这么说,谁还会跟着教育界的大V们走呢?他们还怎么卖课程?
02
各种教育理论的隐性前提依然是天赋。
教育专家对市面上流行的各种教育理论有很多看法,这些理论到底对不对呢?这些理论大同小异,不能说都是错的,但都回避了一些东西。
我们先从微观层面说起。培养注意力其实是心流理论的延伸,原理也大同小异。“心流”指的是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忘我状态。这件事情没有难到让你望而生畏;也没有简单到让你觉得无聊。它只是一件你可以挑战、一步步接近成功的事情——在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完成这件事情之后,我们会有一种浑身充满能量、非常满足的感觉。产生兴趣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有难度,但也不会太难。
对于一些孩子来说,流畅度体现在试卷最后那些有难度的延伸题,因为他们能看到题目中隐藏的线索,并顺着这些线索去思考,逐渐破译,这个过程本身就很刺激,很有趣。而对于另一些孩子来说,他们看到的只是一堆汉字和一些图形,每个字都能看懂,但就是无从下手,自然也就没兴趣了。
这个机制拓展到宏观上,就是一堆类似学习动机、内在驱动力等理论。
人都是需要正向反馈的,付出,然后得到奖励和激励,以促进下一次付出。小孩子年龄不大,长期主义对他们来说并不存在。别说小孩子,很多成年人都做不到长期主义,所以需要及时的奖励。这种奖励的前提是学习能对他们产生效果。这个效果不是最后学会了,而是学得早,在同学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反之,你努力学习了一天,明白了别人20分钟就能学会的东西,然后考试考了全班中间甚至倒数第一,这种情况能带动什么?
所以,只有天赋高才能取得好成绩,只有好成绩才能取得成功,而这又会引发内在动力,内在动力又会引发更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更好的成绩。所以,天赋高、成绩好的孩子更容易产生内在动力。内在动力是天赋和较高智力的结果,而不是凭空产生好成绩的持续内在动力。
这一事实既不符合政治正确,家长也无法接受。家长会拒绝接受他们模糊理解的事实。因此,教育利益相关者都合谋淡化天赋的重要性。这给所有家长带来了希望,但也意味着他们继续花钱,开启了一场残酷的教育军备竞赛。
03
《一万小时》心灵鸡汤
对高考无影响
教育市场告诉家长一个道理:“绝大多数人没有足够的努力去依靠天赋。”类似的理论还有“一万小时定律”,即如果你在某个领域投入一万个小时,你就会有所成就。
一个健康的年轻人,经过训练,基本能跑12秒100米,这已经比大多数人厉害了,因为大多数人都不训练。同样,一个人可以研究欧洲历史,每周看一本相关书籍,坚持10年,就算成不了专家,至少也能超越大多数人。一个人每天学小提琴一小时,坚持10年,也能超越大多数人。这就叫一万小时效应,也是“没有天赋,只有努力”的典型例子。
然而,这个鸡汤对于高考来说,却是不起作用的。
从人口规模来看,短跑、小提琴、篮球等运动,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投入训练。从时间上看,这些运动没有时间限制,一年不行,十年不行,十年不行,二十年不行。从筛选的角度看,只要你在入门以上,达到中级水平,就够了。即使你靠努力超越大多数人,也没人要求你一定要在这个领域进入前0.1%,拿奖牌。
但高考制度则完全不同。
第一,从小学开始,几乎每个人都要参加,玩同样的游戏,用同样的教材,做同样的题目,不断淘汰,有天赋的孩子就会留下来得更久。
其次,高考游戏是有时间限制的,在规定的时间内,12年,留级最多能多加两三年。高三最关键的三年,所有学生都倾注了全部的时间,早上7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再勤奋的人也挤不出更多的时间。如果允许反复留级,一个高三读了10年的人还可以继续进步,但这种努力的效果会越来越小。而且现在也有关于限制留级或者为留级降分的讨论,因为高考制度是筛选合格的人,不应该让时间换取人才。
第三,这是一个高水平的筛选机制,只有排名前 3%(211)和 0.7%(985)的人才能算成功。并不是说你“只比普通人多工作 10 万小时”就能成功,而是你必须进入前 1%。
所以,高考就是一场游戏,在规定的时间内进入前1%,在这个游戏中,天赋很重要。
其实人生和高考不一样,人的一生中,没有努力的时间限制,人进入社会后,方向也是分散的,不是所有人都读着同样的物理、历史课本,做着同样的练习,社会是多元的,在一个小众的领域,努力发挥的作用更大。
因此,对大多数孩子来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家长要做的,是在孩子众多天赋中,选择一个天赋更高的方向。但在此之前,家长必须理解并接受高考天赋很重要的事实。只有这个事实,才能让家长打破教育军备竞赛的囚徒困境,更好地落实公平的教育政策。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200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