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心灵物语 >

听来的故事:打开与不打开的抉择,心灵鸡汤的迷雾

我先讲两个我听到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年轻人去一家公司应聘,老板告诉这群求职者不要开门,大家都同意了。老板走后,只有那个年轻人打开了门,里面有一张纸条:你被录用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不应该被条条框框束缚,而应该勇于尝试。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年轻人帮一个老人看东西,老人说打不开,年轻人就老老实实的没打开,老人回来笑着问他:“你没打开?你真是好人。”然后给了他一大笔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诚实。

这是出自同一本书的两句励志语录,读完后真的让我心旷神怡:什么时候该打开,什么时候不该打开?

虽然这碗热气腾腾的“鸡汤”从来不用勺子端上来,但你的朋友圈却被它的热气笼罩着。

在研究公司凯度集团连续第三年发布的《中国社交媒体影响力报告》中,心灵鸡汤成为微信朋友圈的“爆款”。

报告调查了中国人在微信上到底读了些什么。报告分析了2015年9月15日至12月15日期间50个最受欢迎的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所有文章的阅读量。三个月内,这些公众号共发布文章26202篇,总阅读量达69亿次。其中,情感类内容,尤其是“心灵鸡汤”类文章尤为受欢迎:50个最受欢迎的公众号中有19个是情感类账号,而去年只有3个。

该公司研究咨询部负责人徐凌北表示:“微信上‘鸡汤’内容的受欢迎程度呈爆炸式增长,因为有很多用户需要精神慰藉。”

1993年,美国人杰克·坎菲尔德和马克·汉森联合出版发行了心灵鸡汤系列丛书。传入中国后,逐渐形成一种流派,产生出无穷无尽的故事和人生感悟。只要看看大陆版的书名就明白了:第一辑《活着就有希望》,第二辑《幸福就在身边》,第三辑《常怀感恩之心》。

十年前,心灵鸡汤是绝对的褒义词,那些备战高考的年轻人绞尽脑汁在《读本》《箴言》《译林》里寻找这些暖心故事,心里默念“心灵也需要营养”,把“人生道理”工工整整地抄写到小本本里,等着在作文考试中影响考官,拿高分。

生命的意义、死亡、爱情、友情等永恒问题,对于没有经历过世事的年轻人而言,总是显得过于宏大和神秘。那些迷茫、躁动的心灵,格外渴求心灵鸡汤的调味。同样,当一个社会或群体心智尚未成熟时,也格外需要心灵鸡汤的温暖和鼓励。

朋友圈里善良的男女,大概都有着相似的柔软内心。心灵鸡汤用一个故事让人感同身受,比如在职场或感情中遇到困难;然后用心灵胜利法安抚人的情绪,把困难转化为正能量,让人感受到飘飘然的力量感。倾向于情绪化思考的人,更容易在社交网络上分享,当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感动和启发时,分享的欲望就更加强烈。

难怪朋友圈很容易被心灵鸡汤占领。临床心理学博士斯蒂芬·布莱尔斯说,面对复杂的现代社会,人们找到了将事情简单化的方法,比如励志心理学,它轻轻地模糊了观点、意识和可靠事实之间的界限,给读者强烈的自我安慰感。换句话说,心灵鸡汤迎合了人们懒惰的心态,以为做几件事就能如此这般,等真正去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可能连一点点都做不到。

知乎大佬对心灵鸡汤的评价是,先讲故事,再给出结论。故事本身没有逻辑,结论也不是真正的公理。但讲故事的人和传道人总是一副“我领悟了人生真谛,现在要传授给你们”的样子。

正因如此,心灵鸡汤逐渐变成了一个贬义词,尤其对于那些习惯理性思考、希望在心灵鸡汤中找到问题解决方法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有人总结了微信朋友圈的几大烦恼:鸡汤、代购、算命、集赞、秀宝宝、自拍、秀恩爱。“心灵鸡汤”位列第一,但最后人们发现,它只是缓解焦虑的安慰剂,而不是治愈慢性病的良药。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的认识和反思,人们开始担心社交媒体对自己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中国社交媒体影响力报告》的数据也显示,中国人使用社交媒体的程度仍在快速上升,超过一半(51%)的中国城镇居民成为社交媒体用户——但相信社交媒体对自己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的人数仍在减少。

杨杰中国青年报(2016年2月5日第11版)

KABClub精彩文章

KAB创业俱乐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195912.html

心灵鸡汤真的有营养吗?为何有人深信不疑,有人却嗤之以鼻?
« 上一篇 2024-06-29
晚安语录心灵鸡汤:心宽路宽,期待与欣喜相伴,理智与情感交织
下一篇 » 2024-06-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