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发展得越好,犯的错误就越多。一些到中年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基本上没有犯过错误。他们年轻时,力求稳妥谨慎。他们似乎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但却失去了从错误中成长的机会,没有发挥出潜在的成就,从而变得平庸。——马丁
说真的,这些话看上去很有道理,或者说这些话本身就很有道理。那么多人看到就点赞,然后转发到自己的微博或者朋友圈,搞得好像自己真的很励志很积极;但其实,不管是发帖人还是转发人,思想都是空洞的。只有空洞的人,才会有那么多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不切实际的叹息。他们脑袋里没有东西可以滋养粉丝,就只是讲讲或者编造一些文学伪人生感悟来圈粉,而转发或者接收的人,恰好思想空洞的更多,两人恰好是同一种口味。一群脑子不灵光的人在哭诉着要饭,于是就有了无限的繁华,找到了彼此的知己。
个人经验
我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老师,那段时间很喜欢读一些名人的话,觉得很有智慧,比如马云说过的,李开复说过的,我觉得那些话真的是智慧的珍珠。然后我就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觉得自己掌握了很多能力和技能。我跟周围的人说话都是一知半解的,朋友告诉我,实践才是最重要的,但我总是嗤之以鼻,置之不理。
后来自己创业的时候,才发现我知道的那些名言、道理根本没用,是明星说错了?还是我听错了?还是我理解错了?那时候的我,很不愿意去怀疑明星话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总觉得他们是明星,他们说的话,都是有道理的。但其实,我以为因为看了太多名言、听了太多心灵鸡汤道理,就拥有超能力的谎言,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我自以为的优点变成了缺点,空洞、肤浅、没有实现、缺乏实践。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的创业之路一次又一次遭遇失败,每一次都是难以言表的痛苦。
后来干脆就选择最笨的办法做事,不再看那些励志语录,不再说类似的励志语录,不再被别人或自己麻醉,而是全身心投入到项目的研发改进和团队管理市场设计中。即使每天有时间,也会多看一些《管子》《韩非子》之类的书自己去理解,微博那一套全删了……慢慢地,我越来越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心里有数。遇到问题就解决,哪怕遇到再大、再难的问题或挫折,也能迎刃而解……
仔细回想过去,每当遇到什么事情,我总会想起那些“振奋人心”的励志名言,总渴望能找到一两句来提示我该怎么做。我渴望有人来拯救我,帮助我。但当我经历了很多之后,我发现我不需要别人来激励我,告诉我该怎么做。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我能更好地处理事情。
看似合理的“心灵鸡汤”
世界上有一种神奇的毒品叫鸦片,吸食之后,你会头晕目眩,兴奋无比,会觉得自己可以拥有一切,可以主宰一切……但当你醒来,一切都和以前一样,失败者还是失败者,宅男还是宅男。最致命的是,一旦吸食鸦片上瘾,就停不下来,必须一直吸下去,否则就会变得无精打采,做任何事都没有动力。
其实,所谓的“成功学”和“心灵鸡汤”都是鸦片之类的东西。它们的高明之处在于,看似对人作用不大,在适当的时候甚至能激发人的斗志(鸦片也能治病),但一旦长期服用,就会毒害你的神经中枢或心灵,使你在生活、工作、人生中逐渐丧失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提升的本能。你会过度依赖别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彻底成为一个行动自由的废人。这样的人有知识有文化,有动手能力,甚至能言善辩、多才多艺,但却缺少人生中最重要的能力——探索、发现和提升自己的能力,缺乏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把改变自己人生甚至解决困难的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 他们的思想空洞无比,所以才会有拜神拜佛的情况,才会沉迷于成功学和心灵鸡汤,这也是为什么心灵鸡汤这种看似合理又看似不合理的东西会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我们可以试着分析一下,什么样的人会吸毒、沉迷于成功学和心灵鸡汤。事实证明,最热衷于成功学和心灵鸡汤的人群是中青年,也就是15到25岁之间的人群。其次是那些事业上还没有取得成功,却不愿意改变或希望别人帮他们改变的人。因为这些人要么是脑袋空空,急需一些有营养的东西来填补,要么是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希望别人能帮他们实现愿望……在种种情况下,成功学和心灵鸡汤这类东西正是迎合了大家的幻想,所以才能够风靡全球,并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然而,不管你承认与否,那些经常喜欢阅读、转发心灵鸡汤的人,其实从未踏踏实实做过真正属于自己的事情,从未为自己活过,更多的时候纠结于当下的工作,心中充满着欲望与恐惧。他们在躁动不安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在“温”水中感到无比的舒适与惬意。然后他们逐渐丧失了生存的能力,彻底成为了活着的“废物”。最后,他们在舒适与惬意中安然死去,如同温水中的青蛙。但爱吃鸡汤的人永远不会愿意承认这一点,他们会坚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有个性、有思想的。而这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灵魂已经迷失,人生已经毁于一旦……
人生最痛苦的事,莫名其妙地死在自以为是的幸福里,就像“温水中的青蛙”,享受着安逸和愉悦,然后在安逸中忘却一切。心灵鸡汤、成功学就是这样,它不会让我们探索人生的本质,而是用“伪正能量”麻痹我们,让我们醉而不醒,在安逸自以为是却一无所知的过程中悄然离世。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xinling/195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