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三国故事 >

三国鼎立之秋,罗贯中为何对此国家只字不提?

介绍

诸葛亮的《史实表》开头就提到“今衰三分,益州已竭,城存危矣”。 也就是说,在那种情况下,世界已经形成了三国的局面。 三国是曹魏、蜀汉、东吴。 此时此刻,蜀汉政权已经岌岌可危……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东汉末年,英雄争霸,只有这三个国家主导着中国历史的进程,但这事实并非如此——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虽然只表现了三个国家,但事实上,在东汉末年,除了三国之外,还有另一个国家。 那么罗贯中为什么对这个国家只字不提呢?

三国罗贯中为什么要写三国演义_三国罗贯中是哪个朝代的_罗贯中的三国

01

众所周知,“弱国无外交”。 一个国家如果不够强大,就很可能遭到邻国的欺凌和侵略。 显然,第四国就是这种情况。 东汉末年的第四个国家是燕国。 当然,这个燕国并不是燕国使者荆轲所在的地方。 对于这一点,我们首先要做出区分。

燕国地处辽东地区,距离中原很远,因此无法参与中原强国的激烈竞争。 远在辽东的燕国,掌权者名叫公孙氏,创始人名叫公孙度。 公孙度之所以前往辽东并在这里建立政权,与当时的国家形势有关。

东汉末年,汉族皇室逐渐衰落。 皇帝的权力只是名义上的,根本不顾及民生。 百姓甚至受到繁重的徭役和赋税的折磨,生活困难。 旧朝如此无能,有才之人自然要奋起,争做乱世英雄。

三国罗贯中为什么要写三国演义_三国罗贯中是哪个朝代的_罗贯中的三国

中原地区的生活本来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无奈之下,公孙度只好带着全家远离中原。 他深知,中原大地即将打响一场激烈的争夺战,而濒临夷狄边缘的辽东,此刻却依然风平浪静。 公孙度看中了这片风水宝地,想在这里笼络人心,拓展人脉。 公孙度从小就很机敏。 他喜欢广交天下朋友,人脉广泛。 生活在辽东地区的东北人个个热情豪爽,对远道而来的公孙度也格外照顾。

渐渐地,公孙度也找到了官职。 虽然官职不大,但足以养家糊口,让全家人衣食无忧。 此时在中原,董卓的势力逐渐壮大。 他非常嚣张,霸道,而且极其残忍。 老百姓“敢怒不敢言”。 辽东民众也对董卓进行了批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恨他。 想尽一切办法挫败董卓的势力。

然而这话传到董卓耳中后,董卓勃然大怒,认为辽东地区有反对势力,派兵将反对他的人全部杀掉。 一时之间,辽东地区也陷入了残酷的战乱之中。

三国罗贯中为什么要写三国演义_罗贯中的三国_三国罗贯中是哪个朝代的

02

公孙度虽然广交天下朋友,但他对董卓还是十分忌惮。 毕竟他只是一个小官,在董卓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董卓制造的动乱被公孙度看到了。 他心想,如果董卓猖獗,辽东必然会被卷入战火硝烟,他的家人再也不能安居乐业了!

巧合的是,公孙度有一个朋友,在董卓身边做差事,也是董卓眼中的“红人”。 当这位朋友向董卓推荐公孙度时,董卓也给了他足够的面子,让公孙度做了太守。

罗贯中的三国_三国罗贯中为什么要写三国演义_三国罗贯中是哪个朝代的

此后,中原地区对董卓怨声载道,他很快就被废黜,三国局面逐渐形成。 此时,公孙度还住在遥远的辽东地区。 虽然这里生产力低下,而且气候十分寒冷,但没有战乱的干扰,他还是很幸运的。 公孙度深知只有依靠强大的武力才能保护自己,于是他主动向曹魏示好,辽东地区也因此避免了大部分战争的硝烟。 公孙炎帝的政权在此后几十年得以维持。

然而,公孙度的孙子公孙渊却不屑于占山称王。 他年少轻狂,胸怀大志,立志进军中原,实现自己的抱负。 魏明帝意识到公孙渊的野心后,极为愤怒。 他显然不允许叛乱发生,立即派兵进攻燕国。 就这样,小燕国不费吹灰之力就被魏明帝灭掉了。 而率军攻克燕国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司马懿……

三国罗贯中是哪个朝代的_罗贯中的三国_三国罗贯中为什么要写三国演义

结论

由于燕国在三国时期存在时间不长,且地处辽东地区,因此并没有过多参与中原的激烈竞争。 因此,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并没有详细阐述燕国。 然而,在历史上,燕国确实存在。 如果不是公孙渊急于建功,最后自焚,或许燕国在历史上还能存在更长的时间,其历史意义也会更加深远。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3005.html

三国六位不败神将,谁才是当时第一名将?
« 上一篇 2024-03-31
《全面战争:三国》最新DLC受命于天售价45元
下一篇 » 2024-03-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