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去告诉暴发户、投机者、掠夺者、骗子、小丑、贪官、腐败官僚,我们都在同一条船上,如果船沉了,不管你穿多少名牌,不管你珠光宝气还是衣衫褴褛、身无分文,下场都是一样的。
莫言在东亚文学论坛上的演讲,题为《谁有罪?》有人说,莫言凭这个演讲就应该获得诺贝尔奖。
我很感激、很佩服日本朋友能为论坛选取这么丰富的话题。人类社会喧嚣、混乱、灯红酒绿,看似复杂无比,但仔细想想,无非就是穷人追求财富、富人追求财富,追求享乐、追求刺激,基本就是这样。
中国古代大圣司马迁说过:“天下人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天下人熙熙攘攘,皆为利来。”中国圣人孔子也说过:“富贵,人之所欲也;贫贱,人之所恶也。”中国人说:“穷则独居,街上无人问津;富则深山有远亲。”无论是圣人还是平民,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文盲,每个人对贫穷和富裕的关系都有自己清晰的认识。
人们为什么讨厌贫穷?因为穷人的欲望无法满足。不管是食欲还是性欲,虚荣心还是爱美之心,不管是去医院看病不用排队,还是坐飞机的头等舱,都需要钱来满足,用钱来实现,当然如果你生于王室,或者身居高位,满足以上欲望,大概就不需要钱了。财富是因为有钱,贵族是因为出身、有家世和权势。当然,也有“有了钱就不愁有钱,有了权势就不愁没钱”(经典名言)。因为财富和贵族密不可分,所以可以合为一类。
穷人羡慕、希望富贵,这是人之常情,这也是正当的愿望,孔子也肯定了这一点。但是孔子却说:虽然人们希望富贵,这是正当的愿望,但是,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富贵,是没有用的。贫穷是人人都厌恶的,但是用不正当的手段脱贫致富,却是不可取的。今天,两千多年前圣贤的教诲,早已成为民间的常识,但是,现实生活中,用不正当的手段脱贫致富的人大有人在,用不正当的手段脱贫致富却没有受到惩罚的人也大有人在。虽然他们咒骂那些用不正当手段脱贫致富的人,但是只要有机会,很多人也会这么做。这就是所谓的道德的衰落和人心的改变。
古代很多仁人君子,并不羡慕金钱,也不追求财富。如孔子的首席弟子颜回就说:“一碗饭一壶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人不忍忧患,而颜回不改其乐。”当时有一个大人物管宁,锄地时捡到一枚金币,他不以为意地把它扔了。和他一起锄地的华歆捡起来看了看,又扔回地上。他虽然对金币心生欲望,但碍于面子,还是把它扔了,这很不容易。庄子钓鱼在濮水,楚王派两个使者来请他做官。他告诉两个使者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它死后,楚王取了它的壳,用锦缎裹起来,放在庙下。对于龟来说,是供奉在庙里好,还是活着在泥里摇尾巴好呢?使者说,当然是活着在泥里摇尾巴好。寓意退避灾祸。
虽然古人为我们树立了安于简朴、安于贫困的道德榜样,但是收效甚微。人们追求名利,就如蚊子嗜血、苍蝇被恶臭所引诱,从古至今,由此引发了无数的悲剧,当然也导致了社会的动荡。文学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当然会把这个问题作为其研究和描写的最重要素材。大多数作家也爱财利,但是文学是对富人的批判、对穷人的歌颂。当然,文学中批判的富人是那些不厚道的富人或者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致富的人,文学中歌颂的穷人是那些贫穷却有尊严的人。
稍加回想,我们就能想到文学作品中许多典型的人物形象。作家在塑造他们的人物形象时,常常采用除了给予他们生死考验、爱恨情仇考验之外的方法,那就是用富贵作为试金石来考验人。经得起富贵诱惑的人,自然是真正的君子,经不起富贵诱惑的人,就会堕落为小人、奴隶、叛徒或帮凶。当然,也有许多文学作品,让他的主人公借助金钱的力量,报了仇,摆脱了仇恨,达到了目的。有些文学作品还给他们善良的主人公一个富贵荣华的美好结局,这也是一种积极的说法,肯定了财富的价值。
人的欲望是个黑洞,是填不上去的。穷人有他的欲望,富人有他的欲望。渔夫的妻子一开始只想要一个新木桶,但是得到新木桶之后,她立刻想要有了木屋,她想要当一个贵妇,当了贵妇之后,她想要当一个王后,当了王后之后,她想要当海之王后,让那些能满足她欲望的金鱼做她的奴隶就是越界了,就像吹肥皂泡一样,吹得太大就会破掉。任何事物都有它的限度,一旦过度就会受到惩罚。这是一个朴素的人生哲学,也是自然界很多事物的规律。
民间传说中有许多警世故事,提醒人们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据说,印第安人做了一个木笼子,用来捉猴子,笼子里放着食物,猴子把手伸进笼子里去抓食物,为了把手拿出来,猴子必须放下食物,但是猴子坚决不放下食物。猴子没有“放下”的智慧。人有“放下”的智慧吗?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有的人能抵挡金钱的诱惑,却不一定能抵挡美色的诱惑;有的人能抵挡金钱和美色的诱惑,却不一定能抵挡权力的诱惑。有些东西,我们舍不得放弃,这是人性的弱点,也是人性的丰富之处。
其实,中国哲学从来就不缺乏这样的理性与智慧,但人们总是“身后有太多东西时忘了抽手,前路无路时想回头”。贪婪是人性,或者说是人性的阴暗面。靠道德的劝诫和文学的“无有皆空,无有皆无”的说教,可以让人清醒,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佛教用“无有皆空,无有皆无”来试图遏制人们的贪婪,因为贪婪是万恶之源,是人生一切痛苦的根源。于是,才有了《红楼梦》中的“善终曲”:
谁都知道当仙人好,但是唯独忘不掉名利!
古今将军大臣在何处?坟墓上长满了青草!
谁都知道做神仙好,但是唯独金银不能忘啊!
我后悔了一整天都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在一起,当离开的时候,我闭上了眼睛!
人人都知道当神仙好,唯独自己的爱妻忘不掉!
你活着的时候天天讲你的恩情,你死了之后,就跟别人一起没了!
人人都知道当神仙好,但是唯有子孙后代不能忘记啊!
古往今来,愚昧的父母很多,但谁见过孝顺的子孙呢?
要控制人的贪欲,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还是法律。法律如笼子,欲望如猛兽。人类社会几千年来所做的,就是法律、宗教、道德、文学与人的贪欲相结合。虽然偶尔也有野兽冲出笼子伤人的情况,但一直保持着相对的平衡。人与人之间友好关系,只有克制欲望才能实现;国与国之间和平关系,也只有克制欲望才能实现。只有克制欲望,才能达到目的。一个人的欲望失控,可能引发凶杀;一个国家的欲望失控,就会引起战争。可见,一个国家控制自己的欲望,比每个人控制自己的欲望更为重要。
我们要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去告诉暴发户、投机者、掠夺者、骗子、小丑、贪官、腐败官僚,我们都在同一条船上,如果船沉了,不管你穿多少名牌,不管你珠光宝气还是衣衫褴褛、身无分文,下场都是一样的。
人类社会除了金钱、名誉、权势的诱惑之外,还有一个最大、最致命的诱惑,那就是美色的诱惑。这个问题看似和女人无关,其实和女人有关。曾经有人为了美色而发动战争,有的君王因为美色而亡国。完全否定情欲当然是错误的,因为没有情欲,人类社会就无法继续下去。
中国历代统治者对人类的性欲基本都持否定态度,但大多是虚伪的,他们虽然在深宫中妻妾众多,但在民间却坚持守天理,消灭人欲,把男女之间的爱情视为性欲的源泉。这样的观念体现在封建王朝的法律和道德中。对于人类对财富和权力的贪婪,文学基本是与法律和道德一致的,但对于性欲,特别是性欲升华为爱情,文学作品却常常唱反调,有时甚至充当吹哨人的角色。中国有《牡丹亭》《西厢记》《红楼梦》,外国有《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也是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没有男女之间的欲望,没有亲情和爱情,似乎就没有文学。
毫无疑问,贫富和欲望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是人类痛苦或快乐的根源。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这些年来有了很大的改善,个人的自由程度也比过去有显著的提高。政府放宽了规定,但人民的幸福感并没有提高多少。由于财富分配不公,少数人利用不正当手段致富而造成的贫富悬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原因。暴发户的骄纵放荡激起了下层民众的仇视,形成了强烈的仇富情绪,富豪与权贵的勾结制造了各种坏政策、冤案,使得老百姓除了仇富,还有仇官。借助网络这一现代化通讯手段,仇富情绪、仇官情绪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巨浪,使得某些人和某些阶层的人对网络产生了恐惧,恶行受到了遏制,但网络本身却成了污秽不堪、肮脏不堪的场所。
一百多年前,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就提出了科技救国的口号,三十多年前,中国的政治家就提出了科技兴国的口号,但今天,我感到人类面临的最大危险,是日益发达的科技与人类日益膨胀的贪欲的结合。在人类贪欲的刺激下,科技的发展已经偏离了服务于人类健康需求的正常轨道,在利益的驱使下,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而疯狂发展——其实是少数富人的病态需求。
人类疯狂地向地球索取,我们在地球上到处打洞,污染河流、海洋和空气,拥挤在一起,用钢筋水泥盖起光怪陆离的大楼,把这样的地方叫做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我们放纵自己的欲望,制造出永远无法消除的垃圾。和乡下人相比,城里人有罪;和穷人相比,富人有罪;和老百姓相比,官员有罪。从某种意义上说,官越高,罪越大,因为官越高,排场越大,欲望越大,消耗的资源也越多。和不发达国家相比,发达国家有罪。因为发达国家欲望更大,不但在自己的领土上乱搞,还在其他国家乱搞,在公海上,在南北极,在月球上,在外太空。烟雾弥漫,浑身发抖,海啸咆哮,沙尘飞扬,旱涝不均等等。
在这样的时代,我们的文学其实肩负着很大的责任,这个责任就是拯救地球、拯救人类的责任。
我们想用我们的作品告诉人们,特别是那些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得财富和权力的富人,他们是罪人,神不会保佑他们。
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虚伪的政客,所谓的国家利益并不是至高无上的,真正至高的是人类的长远利益。
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拥有一千条裙子、一万双鞋子的女人,她们是有罪的;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拥有十几辆豪车的男人,她们是有罪的;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买了私人飞机、私人游艇的人,她们是有罪的。虽然这个世界上有钱可以为所欲为,但是她们为所欲为就是反人类罪,哪怕她们的钱是通过合法的手段挣来的。
我们要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去告诉暴发户、投机者、掠夺者、骗子、小丑、贪官、腐败官僚,我们都在同一条船上,如果船沉了,不管你穿多少名牌,不管你珠光宝气还是衣衫褴褛、身无分文,下场都是一样的。
我们应该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向人们传达很多基本的道理:比如,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作的;如果房子建起来了,但不能住人,那它就不是房子。我们要让人们记住,在人类发明空调之前,中暑而死的人并不比现在多。在人类发明电灯之前,患近视眼的人远比现在少。在电视出现之前,人们还有丰富的闲暇时间。有了互联网,人们的头脑中储存的有用信息并不比以前多;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傻子似乎比现在少。
我们想通过文学作品让人们知道,交通的便捷让人失去了出行的乐趣,通讯的速度让人失去了交流的快乐,食物的丰富让人失去了吃饭的滋味,性的唾手可得让人失去了谈恋爱的能力。
我们想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没有必要发展得那么快,没有必要让动物、植物长得那么快,因为长得太快的动物、植物味道会不好吃,也没有营养,还会含有激素等毒素。
我们想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科学在资本、贪婪、权力的刺激下病态的发展,已经导致人类的生活失去了很多情趣,充满了危机。
我们想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放轻松,放慢脚步,用五分智慧,给子孙后代留下五分智慧。
我们想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告诉人们,维持人类生命的最基本物质就是空气、阳光、食物和水,其他一切都是奢侈品。人类的好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当沙漠中的人们面临地震、海啸的威胁时,就会明白,再豪华的别墅、豪宅,也不过是大自然巨掌中的一堆泥土。当地球变得无法居住时,国家、民族、股票都将变得毫无意义,当然,文学也将变得毫无意义。
我们的文学真的能够抑制人类的贪欲,特别是民族的贪欲吗?结论是悲观的。虽然结论是悲观的,但我们不能放弃努力。
因为,这不仅是在救别人,更是在救自己。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4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