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有谷,山东栖霞人,本名鲁国春,地理教师,爱好中国古典文学,善于从地理角度研究古典名著,作品发表于《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烟台日报》、《教师报》等。
虽然正史对于诸葛亮南征的记载很简短,小说中的很多战役也很可能被罗先生虚构了,但诸葛亮在公元225年春天南下,到秋天基本平定南中却是历史事实。统治呢?
《三国演义》第九十回中有这样的记载。
长史费祎来劝说:“如今相国已亲自率兵深入蛮荒之地讨伐蛮夷,蛮王既然已经投降,何不派官吏与孟获一同镇守蛮荒之地呢?”诸葛亮回答说:“若留外人(汉族官吏从外而来)则要留士兵,留了就没饭吃了,这是第一件不能改变的事,蛮夷有伤,父兄死了,若留外人而不留士兵,必将酿成大祸。这是第二件不能改变的事,蛮夷犯了杀人的罪,会有疑心,留了外人也绝不会信任他们,三件都不容易。如今我就不留人在这里,不运粮食,只和他们和平相处就行了。”于是,诸葛亮在中南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诸葛亮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民族政策?诸葛亮的民族政策效果如何?
南中地区包括今天的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自古以来被称为“夷越之地”,居住着许多民族,直到今天,这里依然是我国民族最多的地区,我们先来看一下中国的民族分布图。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西南的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贵州、四川等地的少数民族也很多。为什么这里会有这么多民族呢?从地形上看,四川盆地的南部是云贵高原,西部是四川盆地,横断山脉是地势崎岖的地区,人们交流不便。久而久之,就出现了许多民族,不仅民族众多,而且民族特征也十分鲜明。
多民族国家必须慎重处理民族问题。有的王朝的民族思想和政策成功或基本成功,各民族团结和睦相处;有的王朝失败或基本失败,民族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诸葛亮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早在《隆中策》中就提出了“西和夷,南平夷越”的主张。然而,夷陵之战刘备大败,蜀汉元气大伤。在吴国的暗中支持下,南方爆发了叛乱。诸葛亮并不想南征北讨,希望采取绥靖而不战的策略,阐明国之大义,争取和平解决。然而叛军势力十分嚣张,企图建立自己的政权。 如果任由叛军继续横行,不但绥靖政策无法推行,还会造成国家分裂、动乱。不得已,诸葛亮决定亲自带兵。
诸葛亮南征采取了“先攻心,后攻城,先心理战,后军事战”的十六字方针,仁义兼备,七擒七放孟获,终于说服了南方的豪强。此役不仅在战略上正确,而且给地方军阀以沉重打击,粉碎了他们企图依靠吴国的力量继续在蜀汉后方造成疆土不全,国家不团结,民族不稳的局面,沉重打击了他们嚣张跋扈、肆意制造边境分裂的企图。
后来诸葛亮在南中地区采取了任用地方官的政策:团结大姓和夷族首领,缓和各民族之间的矛盾纠纷,稳定南中地区的社会秩序,从而稳定蜀汉对南中各民族地区的统治。费祎所说的,在正史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这个思想就是要团结大姓和夷族将领,用他们来统治南方。在这种民族自治思想的指导下,诸葛亮任用部落氏族来统治南方。在南方有势力、有实力的人,都被任命为各级官员和机关官员,只要是拥护蜀汉朝廷的,就被任命为各级地方官员,县级以下的官员基本上都是由政府任命的。同时,诸葛亮还注意削弱大姓和夷族将领的势力,消除他们权倾朝野甚至称王的基础。 既削弱了大家族的势力,又起到了有兵可用,不留兵少的作用,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同时,诸葛亮在中南地区实行了正确的经济政策。诸葛亮从内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他用铁犁、牛耕田种地,还带来稻种,教人民种稻,逐步改变了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诸葛亮在南中兴修水利,据说在保山城南修了三道大堰,称为诸葛堰,至今还灌溉着几千万亩稻田。此外,这里还发展了煮盐冶铁,传授了织锦技艺,使南中手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对于一些居住在深山老林中,还过着原始狩猎生活的“上蛮”,帮助他们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引导他们走出深山老林,把他们变成“下蛮”。
据杨慎《云南志》记载:“蛮夷敬仰武侯之德,逐渐离开山林,移居平原,修筑城池,从事农桑。”这些都促进了南中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经济的繁荣,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提供了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南中与内地的交流加强了,蜀地的丝绸、盐、铁、农具运往南中,南中的金银、漆器、朱砂、牛马、犀皮、麝香等运往内地。蜀汉还修葺了古亭驿站,方便商旅,加强了南中与内地的联系。
诸葛亮坚持从各民族、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到各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在经济、文化上的差异,使它们既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又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蜀汉也毫无后顾之忧,从稳定、忠诚的南中地区获得了金银战马和成为飞行军的精锐青羌,为北伐增加了人力、物力。
诸葛亮的民族和解思想、民族政策和举措符合华南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得到了各族人民的拥护,不愧为民族团结的典范。蛮夷们无不感激孔明的恩情,便为他建祠,时时祭祀,称他为慈父,并赐以珍珠、黄金、朱砂、漆器、药材、牛马等军用物资,发誓不再造反。虽然有夸大之嫌,但基本符合史实。诸葛亮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政策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201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