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三国故事 >

易中天品三国:董卓、袁绍、袁术一错再错,终致身败名裂

易中天品三国第一集_易中天品三国52集pdf_品三国易中天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品三国易中天_易中天品三国52集pdf_易中天品三国第一集

东汉末年,当曹操初显政治远见和英雄气概时,其他人却在显露他们的傲慢和愚昧。正是他们的傲慢和愚昧,才使得曹操的功绩无人可比。董卓、袁绍、袁术,这三位乱世英雄,为什么最后都失败了呢?《易中天评三国:错上加错》即将播出,敬请期待。

在中国历史上,如何对待皇帝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稍有差池就会酿成大祸。董卓、袁绍、袁术这三位乱世英雄,在这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上,却一次次犯错,落得千夫所指、名声扫地的下场。那么,在皇位问题上,他们到底犯了什么错误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将用当代的视角,为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的三国解读——“错上加错”。

易中天:

上集我们讲了,公元190年到公元200年的十年间,只有曹操可以称为“乱世英雄”。其他人呢?他们之中最有权势、最有能力、最有野心、最有抱负的董卓、袁绍、袁术,只能称为“乱世英雄”。而且,他们在如何对待现任皇帝这一重大政治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呢?因为我们知道当时的制度是帝制,帝国是以皇帝为元首、国家的象征。所以对现任皇帝的态度,在当时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谁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可能就会彻底失败,永远翻不了身。那我们再看看董卓、袁绍、袁术是怎么做的。

*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留下何皇后和两个未成年的儿子。孤儿寡母无力守卫国家,手握大权的士大夫集团也在宫廷斗争中败下阵来。此时董卓趁势而入,进军洛阳,掌控朝政,将帝国的都城置于他的血腥统治之下。此时他称帝的野心已经完全暴露。那么,董卓是如何对待现任皇帝的呢?

董卓对现任皇帝的态度是最为野蛮的,他的做法是“废黜立位”,也就是废黜现任皇帝,另立一位皇帝。废黜当时的皇帝刘辩,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少帝之后,该立谁为帝呢?就是陈留王刘协,刘辩的弟弟。董卓一进京,就提出了这个方案。那么董卓为什么要改皇帝呢?他自己的说法是,少帝刘辩懦弱无知,不配做君主,而陈留王刘协聪明睿智,有着帝王之相,甚至圣人之相,堪比尧舜。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当时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董卓入京之前,宦官集团和士大夫集团就已经大打出手了,策划董卓入京的大将何进被宦官们杀死,随后宦官们又劫持了当时的皇帝和其弟刘协逃离了京城。一路上,这些宦官们打不过袁绍的军队,有的死了,有的逃走了。随后少帝和陈留王,一个十四岁,一个九岁,流落民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京城。此时董卓的军队已经到了洛阳城边上,于是他们便前来迎接。当时少帝和陈留王已经被官员找到,一支队伍也进了京城,领头的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崔烈,他买通了一个官职。 崔烈看到董卓大军到来,便大声喊道:董卓,让开,圣车到了。董卓说,你们这些人连一个国家都治理不好,有什么资格叫我让开?然后走到皇帝面前说,陛下,我是董卓。刘辩泪流满面,哭道:“我要我的母亲。”董卓心想:“这,这,这怎么能当皇帝呢?”便走到陈留王刘协面前说:“王爷,我是董卓,你骑我的马吧。”董卓把刘协抱到马上,问起近来有什么事。九岁的陈留王回答得井井有条,很有道理。唉,董卓说这人像个皇帝,回去换人了。

这应该不是董卓想要换皇帝的真正原因,因为董卓心里很清楚,他要把皇帝捧在自己的手里,让皇帝变成傀儡。既然是傀儡,自己蠢一点不是更好吗,不像皇帝那样不是更好吗,何必换一个聪明一点的,像皇帝一点的呢?当然,对于董卓这样的人来说,他想按照自己的好恶换皇帝,那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我觉得他真正的原因是为了树立个人的威望,控制中央政权。因为董卓是西北来的军阀,为人十分野蛮,在京城立足不住。董卓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也知道自己带来的军队不足以成就大事,还要依靠当时王朝的名流和文人,所以董卓入主京城之后就大量招募了这些名流和文人。 但名流文人却不愿意和他合作,骨子里就瞧不起他。董卓只好出言不逊。比如,他聘请了蔡文姬的父亲、著名学者蔡邕,请蔡邕做官。蔡邕说:“哎呀,我不去。”董卓说:“你不去?我脾气不好,喜欢杀人全族。”蔡邕只好做官。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和当时的贵族阶层——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知识界——合作呢?

董卓是个蛮横之人,但是他也有狡猾的一面。董卓来到洛阳的时候,带了三千人。董卓马上意识到自己凭这三千人根本无法控制局面。他采取什么办法呢?他让这三千人每天晚上换上便装出城,第二天早上换上军装大张旗鼓地进城。这样连续四五天,洛阳城里不知道董卓带了多少军队,因为董卓的军队每天都进来。所以他也很狡猾,他发现自己忽悠人成功了,还发现洛阳城里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并没有自己之前想象的那么厉害,也是可以忽悠的。所以这次就忽悠人,换皇帝吧。董卓心想,你们都不听我的话吗?​​我这不是没有威望吗?你们不都崇拜皇帝吗? 你们都不听皇帝的吗?我连皇帝都能换,你们听谁的!但是董卓没想到,皇帝不能随便换,所以董卓的提议遭到了整个士大夫界的强烈反对和抗议,逼迫他杀人,这才是换皇帝的方法。但是从此他就成了人民的敌人,全国人民都说董卓随便换皇帝,这不是汉奸还是什么的吗!因为在当时的人眼里,皇帝是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是一个国家的基石,换皇帝就等于动摇了国家的基石,只能造成天下的混乱,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哪怕你换掉的人姓刘。

其实以前也干过这种事情。东汉灵帝末年,有个冀州刺史叫王奋,他想谋反,想在汉灵帝巡视的时候杀了他,立一个叫合肥侯的人来代替他。这个合肥侯是谁呢?现在我们不知道,他是刘家的人。这件事的参与者包括许攸,他后来背叛了袁绍,投奔了曹操,最后被曹操杀死。所以曹操和许攸确实是老朋友了。他们想拉拢曹操,就给曹操写了封信。曹操马上回信,信的开头是:

“废黜和加冕是世界上最不祥的事情。”

换皇帝,是最不吉利、最危险的事情。曹操说,你想想当年的“七国之乱”,吴王刘濞联合其他六国,以“清廷”的名义,推翻汉景帝,自己当皇帝,结果怎么样?不得人心,失败得很惨。曹操说,请你好好想想,你王奋是冀州刺史,势力能比得上当年的“七国”吗?你想树立的合肥侯的地位、职位、人气、威望,能比得上当年的吴王刘濞吗?比不上,你还想干,不是自取灭亡吗?他不听,继续干。结果,阴谋败露,许攸畏罪潜逃,王奋畏罪自杀。 所以董卓虽然成功了,但却留下了千古恶名,成为全国天下共同批判、诛杀的“众矢之的”,这也是董卓最终被灭亡的原因之一。

*董卓梦想着通过废黜和拥立皇帝成为皇帝,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所作所为为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最终导致了他的灭亡。可惜有一个人不懂“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的道理,竟然重复了董卓的错误。这个人就是袁绍。但袁绍的做法并不一定比董卓好,那么他又是如何对待现任皇帝的呢?

“关东联军”组建之后,袁绍成为联盟领袖,他的野心一下子就大了起来。我现在是“关东联军”的总司令。但是这个人胆子没有他的野心大,他不敢率领“关东联军”去攻打洛阳、长安,他想出了什么办法?我根本就不在乎这个地方,董卓不就是这么做的吗?让他去做吧。我在我的地盘上再立一个皇帝,如果成功立了这个皇帝,以后我就是开国功臣了。他该立谁呢?幽州刺史刘裕。但是袁绍的做法没有成功,一是刘裕自己不肯这么做,刘裕说我忠于汉朝,我是汉朝按规矩当的臣子,没有谋反篡位的野心,你别这样对我。 于是袁绍为了这件事情,就一次又一次的去找刘裕。当然,因为他要立刘裕为帝,所以需要刘裕的同意。袁绍也有勉强的理由,说皇帝那么年轻,又在董卓手里,不知道是死是活。国家不能一天无君,你是王室的长者,应该出来组织政权。刘裕说:“你别逼我,你再逼我,我就逃往匈奴,我宁愿投降匈奴,也不会这么做。”

曹操也不同意这一点,袁绍曾经和曹操讨论过这件事,但是曹操很清楚,他要做的事其实就是建立“流亡政府”。严格来说,建立“流亡政府”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这也是一种政治斗争的手段。我们从历史上知道,在非常时期,可以在京城以外的地区,甚至国外建立“流亡政府”。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现政权必须被敌国推翻或占领,破坏现政权,或者被国内的叛军所灭亡。如果现政权已经不存在了,那么就可以建立“流亡政府”;现在现政权还存在,至少汉献帝名义上还是汉朝的皇帝,董卓名义上还是汉朝的大臣,汉朝还没有灭亡。如果这时候再立一个皇帝,那就意味着再建立中央政府,再建立中央政府就是制造分裂。 曹操坚决反对分裂,主张国家统一,曹操也深知袁绍不可能成大事,所以拒绝了。

袁绍没有死心,这件事他至少跟曹操说过两次。第二次,袁绍请曹操喝酒,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枚印章,是一块玉印,古代叫什么来着?叫印章,是皇帝用的。他拿出来给曹操看,说:“你看,我有这个。”我猜这枚印章是袁绍私自刻的,皇帝的玉印他实在拿不出来。“你看,我有这个,哥们,你看怎么样?咱们一起动手吧。”此时的袁绍还把曹操当成是和他一起去抢新娘的青梅竹马。曹操心道:“哼,你以为偷江山就跟抢新娘一样吗?”可既然你还把我当成是你抢新娘的青梅竹马,曹操嘿嘿一笑,说:“我不听你的,我不听你的,我不听你的。” 其实曹操此刻心里已经有了杀意,他认为袁绍是盗国贼,是叛国之人,必须除掉!所以曹操此刻把袁绍列入自己必须除掉的人的黑名单里是肯定的。

这件事袁绍也和弟弟袁术商量过,袁术也不同意。袁术为什么不同意呢?因为袁术看不起自己的哥哥袁绍。袁绍和袁术都是袁奉的儿子,袁绍是哥哥,袁术是弟弟。但是袁绍是私生子,袁术是私生子。什么叫私生子呢?就是老婆生的。我们通常说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制,这是不对的。现在我郑重的告诉大家,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制,就是老婆只能有一个,但是妾可以有很多,甚至还有连妾都不是,而是妾的,叫“同房丫头”,也就是侍女。我们如果读过《红楼梦》,都能清楚的了解这个制度。 这个同房丫头办完手续后,是可以晋升为妃子的。比如赵姨娘,她办完了手续,所以是妃子;平儿是同房丫头,比妃子还要低。所以袁术就以为自己是小妾养大的,虽然是我弟弟,但是也不认。而且袁绍虽然可能是婢子之子,但是按照袁术说的,他是我们家奴婢之子,可能是婢子之子,但是品质、人缘、水平确实比袁术要好。这让袁术对弟弟更加嫉妒,非要跟弟弟拼个你死我活不可。

其实袁术没必要瞧不起袁绍,兄弟俩一模一样,共同的特点就是出身高贵,自以为是,而且愚蠢。而且愚蠢程度和他们的狂妄成正比。袁绍比曹操狂妄,愚蠢程度也比他;袁术比袁绍狂妄,愚蠢程度也比他;一个比一个厉害,一个比一个愚蠢。袁术收到袁绍立刘裕为帝的诏书时,心里冷笑,哼,你真不愧是小妾养大的,你竟然想出这么馋人的主意,再立一个皇帝,你自立吧!你怎么这么没用?这小妾生的孩子没用是吧?你想想,我们老袁家是“四代三公”,你立一个皇帝就是“五代三公”,你不还是个“公子”吗!但袁术不能这么说。 他大义凛然地回信说:我只知道消灭董卓,别的我都不知道。

*袁术的话当时听上去冠冕堂皇,其实他另有打算。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乱世英雄们对于皇帝的宝座有很多想法。董卓的方法是废黜立新帝,袁绍的方法是另立新帝,而袁术的办法更是猖獗而愚蠢。那么,袁术当时到底在想什么呢?

其实他是在准备自己当皇帝,也就是第三种做法——“自立门户”。袁术的逻辑是这样的:第一,天下大乱,汉室亡国,迟早会有别的家族来取代刘家;第二,如今的世界,最有资格、有能力取代刘家的就是我们袁家,因为我们袁家“四代三官”,有足够的政治资本;第三,我们袁家最有资格取代现任皇帝的就是我袁术。为什么?我是嫡妻所生,袁绍是小妾所生,小妾所生的人怎么能当皇帝呢?更何况,袁术此时得到了一件宝物。什么宝物?传国玺。传国玺是洛阳之乱时,宦官从宫中偷走的,被孙坚夺走。 因为当时天下大乱,我在上集就说过了,诸侯都不敢出兵打董卓,只有曹操一个人出去打,结果被打败了。其实出去打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孙坚,孙权的父亲。孙坚是一个英雄,他杀进了洛阳城,把董卓打走了。孙坚到了洛阳之后,得到了传国玉玺。孙坚被打败之后,传国玉玺在他妻子的手里。袁术知道之后,就把孙坚的妻子扣为人质,要求拿回传国玉玺。袁术当时就像腰间插着枪的老鼠一样,心想中国的下一任皇帝一定是他了。

公元197年,袁术再也按耐不住,正式称帝。不过袁术此举也引来了反对。首先他的部下就不同意。袁术在准备称帝的时候,还召开过一次会议,说大家看天下乱了,总得有人出来收拾局面。我袁术打算顺应天意、顺应民意,你们觉得呢?他虽然没说要称帝,但是他说要顺应天意、顺应民意,大家也都明白他要称帝。他的部下说:“袁先生,周文王三分天下的时候,还侍奉商纣王,能和周文王相比吗?现在的皇帝难道就是商纣王?这是不赞同。”袁术没办法,只好休会,然后去征求意见,反馈的全是反对意见。 和他关系好的诸侯们都反对,比如和他关系很好的孙策,听说他要当皇帝了,就立马写信断绝交情。袁术没办法,只好去找吕布,派使者对他说:“咱们俩儿媳妇儿,我让我儿子娶你女儿,你看怎么样?”吕布指责他谋反,拘捕了他的使者,把袁术的信送到了许昌朝廷。袁术大怒,前去与吕布交战,结果又被打败了。

所以袁术此时已经是亲友抛弃,四面楚歌。于是曹操出手了。曹操此时已经非同凡响,已经在洛阳城迎接皇帝,并且把皇帝带到了自己的根据地许县,改名为许都。他已经在挟持皇帝控制诸侯,所以不会允许袁术这个小丑出来捣乱。所以曹操决定亲自讨伐袁术。

* 公元197年,袁术公开称帝。此时董卓已死,袁绍另立皇帝的阴谋也失败了,曹操已经借皇帝制衡诸侯。此时袁术称帝意味着一国两帝,也意味着国家公开分裂,这自然遭到诸侯的反对,尤其是主张国家统一的曹操。但袁术却一意孤行,称帝。那么袁术称帝之后他的命运如何呢?

袁术一听说曹操要来攻打自己,吓得魂不守舍,转身就跑,根本不敢战斗。往哪里跑呢?往南方跑,因为袁术的根据地在淮南。跑到一半的时候,发现没有军粮了。军粮去哪里了?都是他的宰相分发给当地饥民和灾民的。袁术把宰相叫来,问,你怎么了?为什么把我的军粮全都分发给百姓?宰相是怎么说的?反正我们都死了,你觉得我们这样继续下去还能活下去吗?死之前还是做点好事比较好。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不得人心了,所以这时候袁术也发现自己可能成了过街老鼠了。不过袁术还是没有放弃,他又挣扎了两年,公元199年,袁术终于发现自己不能继续当假皇帝了,但是他还是不愿意放弃。 他决定把自己得到的宝物——传国玉玺送给袁绍。我袁术不能再当皇帝了,袁绍可以当皇帝,毕竟他是我们袁家的人。这时候他认袁绍是他的兄弟了。

可是他这个心愿却没能实现,曹操已经把刘备派到了下邳,也就是现在的江苏邳州市,他派刘备带兵到下邳去截杀袁术,等他死。袁术只好又掉头逃跑,逃到距安徽寿春八十里地的一个河亭子时,已经跑不动了,就病倒了。唉,他只当了三年半的假皇帝。据说袁术死得很惨,当时他的军粮已经断绝,连他这个假皇帝的专供都无法保证。袁术躺在床上讨饭吃,厨子说粮仓里只剩下一点麸皮了,就给袁术煮了一碗麸皮粥,但是袁术却难以下咽。当时正是夏天,烈日炎炎,酷暑难耐。 袁术对厨子说:“算了,给我来碗蜂蜜水吧!”厨子说:“这蜂蜜水哪来的?!”就是这麸皮粥,你爱喝就喝。袁术叹了一口气,倒在床上。他沉默了许久,才叫了一声:“我袁术怎么就落得这个下场了?”他倒在床上,吐了一桶血,死了。

袁术之死,是罪有应得。在他想喝蜜水却喝不到的时候,不知道他有没有想过自己当假皇帝的那些年,在他的统治下,江淮人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没有粮食吃,卖儿卖女,甚至互相残杀。在这样的境况下,袁术还奢靡奢靡,最后把粮食和水都吃光了。当袁术在自己的帐中宫中享受山珍海味的时候,他们的士兵吃的是河蚌,连河蚌都吃不上。这样的人,不灭亡,是不能接受的。当然,从政治的角度来说,袁术做的最愚蠢的事情,就是在天下大乱,英雄辈出,人人都想当皇帝却没人敢大声说出来的时候,自己独揽大权。谁都知道,先被打死的鸟,会先烂掉。袁绍比他聪明一点。 他也想当皇帝,但他知道在这个节骨眼上自己不能独揽大权,所以才想出这个馊主意,假装另立一个,等到时机成熟再取而代之。虽然袁术看不起这个做法,认为没有希望,但其实从谋略上来说,这比袁术的办法要好。

曹操心里就更清楚了,我个人认为这个时代的曹操还是没有当皇帝的意思,还是想扶持现任皇帝,借现任皇帝的旗号统一中国。但是到了后期,我个人认为曹操肯定是有这个意思的。而且到了曹操晚年,他已经具备了条件。汉献帝给了他最高的待遇,王的称号,皇帝仪仗的使用,自己的江山,自己的京城,自己的宰相,自己的朝政,什么都有。而且当时所谓的汉朝政权完全掌握在他的手里,也就是他已经拥有了皇帝的权力,只缺皇帝的称号。在这种状况下,曹操并没有出来称帝,当时孙权给曹操写了一封信,叫做《劝曹操称帝》,曹操说了什么呢? 这小子,他想把我往火上浇油。所以曹操最懂这个道理,袁术不懂。袁术以为皇帝这个称号就像我们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标,他要先去注册。他以为他先把皇帝这个商标注册了,别人就没法对他怎么样了。没想到,他成了“众矢之的”。

现在我们很清楚,董卓、袁绍、袁术在对待现任皇帝的态度上,都犯了错误。董卓废帝立帝,袁绍另立皇帝,袁术自立,但他们都没有曹操好。其实,袁绍和袁术最愚蠢的地方,就是没有搞清楚一个首要的问题: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他们没有认识到,曹操才是他们争夺天下的真正对手,那么曹操的高明之处又在哪里呢?请看下一集——先见之明。

易中天《三国演义》系列阅读:

进入“书香银川”公众号后,回复关键字“易中天评三国”即可阅读,或点击左下角菜单“三国”即可阅读。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198915.html

三国杀女武将貂蝉,虽美却危险,千万不能娶
« 上一篇 2024-07-02
分享解说“新版wepoker辅助开挂软件2024最新版辅助
下一篇 » 2024-07-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