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三国故事 >

文房四宝之砚:从仰韶文化到汉晋时期的发展历程

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的书写工具,为中华文明的传播和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被称为“文房四宝”。在文房四宝中,砚排在最后,但笔、墨、纸三宝不易存世,而砚质地坚固,出土和流传下来的古砚数量相当多,因此成为文房四宝中研究的重点。

砚又称“砚”。汉末刘熙《名说》云:“砚者,研墨润之。”指出砚是研磨墨汁的工具。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一套用于陶画的研磨工具,这就是砚的前身。迄今所知最早的砚台,是湖北云梦水浒地秦墓出土的石砚,共两块,呈不规则的圆饼状,用鹅卵石制成。从此揭开了两千多年古砚发展的序幕。

砚台的早期形态

近几十年来,大量汉晋古砚的出土,为研究这一时期砚台形制特征提供了实物证据。

在早期的砚形制中,战国、秦汉至六朝初年流行的砚有圆饼砚、板砚(所谓黑砚、乌板砚)、高浮雕兽面三足石砚。西汉多用圆饼砚,东汉在圆饼砚的基础上发展出高浮雕兽面三足石砚。板砚是汉代最流行的砚形。东汉的三足石砚制作精美,艺术水平很高,是砚史上的一朵奇葩。圆饼砚和板砚的材质多为石质,也有陶器的。

这一阶段,砚台上常配有磨石,又称砂轮(陶瓷中也有),用来压墨、磨墨。这是因为战国、秦汉时期的墨多为丸状,体积较小,不能端着砚台直接在砚台上磨,所以需要用砂轮。

汉砚中,圆饼砚和平砚属于砚的初级形式,造型简单,实用性强。东汉的盖砚三足砚充分展现了汉砚的富丽堂皇。汉砚的风格与汉代的社会思想和经济基础息息相关。汉代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时期,国家强盛,社会安定,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黄金时代。

汉代工艺美术在历史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具有深远的意义,鲁迅先生对其评价极高,说它“深邃、壮丽”。工艺美术讲究整体刻画、统筹安排,朴素而不单调,粗犷而不狂野,厚重而不呆滞,豪放而不散漫,充满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有一种飞扬、流动的感觉,有一种“气势”之美。

在汉砚的三大类型中,圆砚、扁砚是砚的初级形态,以实用为目的。东汉盖砚三足,充分展现了汉代工艺美术“深邃雄浑”的气势美。三足砚盖均为动物造型,无论是上海博物馆藏的卧虎盖,还是鸟形盖、龙形盖、兽形盖等,无不诠释着汉代工艺美术的艺术特色。

六朝时期,由于陶瓷业空前发展,陶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陶瓷砚取代石砚成为主要的砚台材料。三国两晋时期,由高浮雕兽面的三足石砚演化为三足陶瓷圆砚,十分普遍。南北朝时期,陶瓷圆砚的腿数增多。由于六朝时期中国陶瓷的主要产地在南方,因此北方使用陶瓷圆砚的远少于南方。在北方上层社会,流行一种带足的方形石砚,它是东汉三足石砚的延续。这种石砚在砚堂外往往设有耳杯状水池,有的甚至设有笔砚。

微三国2+紫玉_微三国2_三国紫骍

东汉 卧虎盖三足石砚

上海博物馆藏

端石在唐代就已开采

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繁荣,砚台有了一定的发展,后世广为人知的唐代名砚有端砚、歙砚、澄泥砚等。

端石产于广东肇庆陵阳峡福科山端溪河一带。唐代肇庆属端州,故得名端砚。端砚见于唐代文献,文献成书于中晚唐。历年考古发掘也表明,端石开采于唐代。这些唐代墓葬均属晚唐时期。综合文献和考古资料,认为端溪石砚在中唐以后才开始大规模开采,盛行于晚唐。

与端砚相媲美的歙砚产于江西婺源龙尾山。此地唐代时属歙州,故得名歙砚,又称龙尾砚。1976年,安徽合肥机务段刘裕唐开成五年(840)墓出土一块。北宋唐籍《歙州砚图录》记载,唐开元年间已有猎人采集歙石制砚,但此事为宋人所记。由于歙砚在唐代只是个别出现,唐人并无记载,因此可以说,歙砚在这一时期才首次出现。

端、歙、红丝均属石砚,而澄泥砚则为陶砚的一种。它是用经过仔细清洗过滤的细泥加入固结剂制成坯料,风干后雕成砚形烧制而成。澄泥砚有相当的耐磨性,不易渗水,产地主要在北方。南唐张伯在《贾氏谈录》中写道:“江西县人善制澄泥砚,缝以绢袋,置汾河中,经年余,取最细沙泥填袋,陶砚水不竭。”这是对澄泥砚制作方法的最早记述。传统的说法是,在唐代已有澄泥砚。 据考古资料显示,1983年河南洛阳隋唐东都城遗址出土了一块初唐龟形承泥残砚。该馆藏唐龟形承泥砚底部有“开方”二字。“开方”即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开方村,是虢州承泥的产地。从文献和实物两方面看,由于五代时已知道承泥砚的制作方法,唐代已有承泥砚的个别实例,因此承泥砚在唐代已有出现,但并不普及。

从砚形制上看,隋唐五代以圆砚、箕砚最为流行。早期以圆砚最为普遍,中唐以后,箕砚开始占主导地位。圆砚多为陶瓷制品。在南北朝多足圆砚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足数,发展出圈足砚。隋唐流行的四周有凹水槽的辟雍砚,也是多足砚的演变,是圆砚的主流。中唐以后,随着箕砚的兴起,圆砚逐渐衰落。至五代,出土砚中已无圆砚。 箕形砚多由陶、石制成,形如簸箕,出现于唐代。

除圆砚、畚砚外,这一时期还出土了少量方砚、龟砚、山砚。

三国紫骍_微三国2_微三国2+紫玉

唐代畚砚

上海博物馆藏

宋代,主流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文人阶层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人们推崇的对象。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渗透到艺术活动的各个方面。这种文人气质在工艺美术中表现为含蓄、内敛、自然、淡泊、清新、清雅的艺术特征。在砚台(石砚)上则体现为欣赏天然石质、自然本色和古朴造型,少有繁复的装饰,具有端庄典雅、朴实无华的艺术风格。

由于砚台的自然属性被重视,材质、色彩、纹理出众的名砚备受文人雅士的追捧。宋代文献中,名砚的记载颇多,尤以所谓“端、歙、澄泥、洮河”四大名砚最为著名。同时,考古学家出土的名砚数量较隋唐五代也有了很大的增加。

端砚在唐代初显风采,在宋代更是备受推崇。南宋《端砚目录》是一部关于端砚的专著。南宋高思孙(?-1231)所著四卷本《砚笔记》第一卷专门论述了端砚,并论述了端石砚坑、石眼、石病等。据考古资料显示,宋、辽、金三代端砚出土近20方。除手形外,还有圆形、葫芦形、琴形、簸箕形等,大多无纹饰。出土地点包括广东、江西、浙江、江苏、安徽、四川等南方地区,说明端砚在南方十分流行。

歙砚在宋代进入兴盛时期,官府多次开采,开凿了大量的砚坑,采得了大量的石制品。歙砚的兴盛在文献中得到充分体现。北宋唐籍《歙州砚目录》、南宋《歙石说》、宋代《歙砚说》等专著对歙砚的产地、砚坑、石性、石制品、砚形等都有详细的记载,是了解其历史和宋代歙砚基本情况的宝贵史料。考古出土的歙砚有近10块,以抄手形为主,也有圆形、椭圆形的,大多无纹饰,出土地点大多在安徽及邻近的江苏、浙江、江西一带。

宋、辽、金时期,澄泥砚十分盛行,产地扩展至江州、虢州、泽州(今山西晋城)、相州(今河南安阳)、山东柘沟镇、淮河流域的濠州(今安徽凤阳)。澄泥砚出土十余方,出土地点集中在北方。许多澄泥砚上还留有制作者的名字。

宋代另一种著名的砚台是甘肃产的洮河砚。洮石产于甘肃洮河沿岸,故名洮河砚。洮河砚开采于宋代,其色泽翠蓝,润泽如玉,颇受宋代文人雅士的喜爱。但由于地处偏僻,开采和运输都十分困难,所以这一时期的出土砚台中,并无洮河砚。

从砚形制上看,唐五代流行的砚台,到宋代已逐渐少见,而北方辽金则继承了砚台的传统,发展出了从砚头到砚台两边有内凹弧形装饰带的砚台和各种座式的砚台,富有辽金的时代特征。宋代的主流是抄手砚,它是由唐代的砚台演变而来的。宋代的抄手砚,头稍窄,尾稍宽,三侧壁收敛,有上大下小之感,砚台的横截面呈梯形。

微三国2_微三国2+紫玉_三国紫骍

微三国2+紫玉_微三国2_三国紫骍

北宋张思敬临摹澄泥砚

上海博物馆藏

元、明两代,题刻石砚出现较多。

中国砚的历史发展到宋、辽、金,虽然有些砚台上有了纹饰和铭文,但总体来说,元明以前的砚台还是以实用为主。元明时期,砚台经历了许多变化,逐渐摆脱了实用性的束缚,成为一种艺术与实用相结合的工艺品,因此,砚台的造型也多种多样,不再有固定的风格。

元明两代的砚有石砚、陶砚、瓷砚、铁砚等。明代石砚更为普遍,石砚成为制砚的主要原料,结束了长期以来石砚与陶(瓦)砚并用的局面。在石料中,由于明代已停产歙石,洮河石产量少且开采困难,端石成为制砚的首选,端石的质地和品质受到人们的重视。可以说,从明代开始,端砚成为砚中的佼佼者。

属于陶瓷砚范畴的泥质砚生产仍在继续,但明代烧制工艺大有改进,出现了豆沙绿、鳝鱼黄、朱砂等细腻的泥质制品。瓷砚生产在明代也颇为盛行,多在景德镇民窑烧制,以青花为主。砚一般为圆形或长方形,纹饰多为龙凤纹或缠枝花卉。

明砚中也有玉砚一席之地,玉砚造型雄伟厚重,表面素净或纹饰较少,所用玉石品质一般,多为绿玉、青白玉,杂质较多,透明度不高。

元明砚的形制有早期的簸箕形、手形、长方形、圆形等,也有各种各样各具特色的款式,风格厚重古朴,明快简练,庄重雄伟,砚形多样化的趋势预示着清代各种砚形鼎盛局面的到来。

元明时期,题刻石砚出现得比较多,多为在砚底或砚侧刻文,题刻数量较前代有所增加,题刻内容也增多。

元明石砚的题材很广,有山水、人物、花鸟、鱼虫、走兽等,其中最常见的有云龙、龙凤、双凤、松鹤、竹节、荷叶、仙桃、灵芝、秋叶等。

微三国2_三国紫骍_微三国2+紫玉

明 陈洪绶题端砚摹本

上海博物馆藏

清代:砚台的鼎盛时期

清代是中国砚的历史进入鼎盛时期,同其他工艺美术一样,取得了空前的繁荣。

制砚的材质更加多样,开采的端砚数量增多,新的砚坑不断被发现。端砚坑由清初的11处增多到70余处。清初高照《端砚石考》云:“峡内(陵阳峡)有石矿十一处。”清初钱仪《陵海见文》云:“端砚有十一处砚坑。”道光年间《宝岩堂砚鉴定》作者何传耀说:“端砚老坑只有一个,而杂坑不下七十种,质色与老坑极为相似的坑,不下十余种。” 这些新发现的砚坑中,就包括了端石三大坑之一的马子坑。

歙石在明代结束了未被大规模开采的历史,在乾隆年间曾数次正式开采。其中一次开采,清代著名学者、歙县人程耀田曾记载:“乾隆丁酉年(1777年)夏五月,我从京城回到歙县。当时开采龙尾石,以雕砚为贡品。不符合规定的,由制砚者自采自售。”由此可见,当时歙石主要是作为贡品,一些质量稍差的石头也在民间流通。

松花江流域的松花石因产于清皇室发祥地而备受推崇,康熙年间成为御砚,是清代一种新型的砚台材料。

砖瓦砚,以砖瓦为原料制成,在金石学盛行的清代,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睐,其普及程度较前代有较大提高。

扬州漆砂砚是清代中晚期制作的一种新品种,质地轻巧,经久耐用。清中叶,漆砂砚十分流行,以陆董的作品最为著名。

除上述砚台材质的变化外,清代的瓷砚、玉砚、水晶砚、玛瑙砚、翡翠砚以及各种地方砚石也都有各自的用途。

在砚台造型上,畚箕形、手形、长方形、圆形的界限已被彻底打破,各种仿植物、仿生物、仿古、几何形、按原石风格切割的自由形等都在清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清砚的题材较为广泛,有龙凤、瑞气、花卉、果品、鸟兽、人物、典故、山水,还有各种吉祥图案和仿古纹饰。

清代文人题砚达到顶峰,题词内容涉及制砚人或主人、砚的来源、砚的开采、对砚的材质、形制的描述和歌颂,以及文人的认识、感悟、志向等思想情感的表达。题词以楷书、隶书、篆书、楷书、草书为主,也有金文、石鼓文。此时,文人参与制砚、刻砚已成风尚。

总体来说,清砚是中国砚史的巅峰之作,在砚的选材、造型、装饰、雕刻工艺、铭砚等方面都超越了前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但与清代工艺美术相比,清砚有自己的特点。砚的功能是研墨,砚面通常保留砚堂、墨池,没有太多的空间进行装饰,因此,砚上一般没有复杂的构图,多为特写画面和带状图案。与清代工艺美术繁缛、细腻、华丽、富丽堂皇的艺术风格相比,清砚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正所谓因石而艺,因形而饰,显其长,掩其短。清砚的艺术成就,也是逐渐建立在这一创造性特征之上的。

清代砚台

清代还有一种砚台,即所谓录砚,是指在砚图书籍中出现过的砚台。这类砚台在古书(主要是明清、民国时期的古书)中留有拓片或图画,若将砚台与古书上的砚图对比,相同(目录中所谓),则此砚台即为录砚。由于录砚来历明确,流传有序,真伪易辨,又有名人题词,因而成为具有艺术价值、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名砚。由于录砚存世数量极少,各大收藏机构和收藏家均以拥有录砚为荣。

在有记载的砚台中,最著名的有清高凤翰《砚史》、纪昀《阅微草堂砚目录》、清宫纂修的《西清砚目录》等所记载的砚台。

1. 高凤翰《砚史》及上海博物馆藏高凤翰天天砚

扬州八怪之一高凤翰,以书法、绘画、篆刻闻名,收藏丰富,善于鉴别。他尤其喜爱砚台,收藏砚台千余方,并选其精华,题跋、批注,手书后,多为亲手雕刻。随后,他又用淡墨临摹砚图,在砚边题诗、题字,并加盖印章,编为四卷。砚台铭文和砚边题词涉及砚台的产地、流传、材质、色彩等,更多的内容表达了作者的认知、感悟、志向等思想情感。

高凤翰编撰的四卷《砚史》未刊本。道光年间,江苏宿迁人王祥(1789—1853)以重金从高氏后人手中购得《砚史》原稿。王祥十分喜爱,想“抄于石,万册以传”,便请清初四王之一王原岐的后人王应寿(1788—1841)照原稿刻石。王应寿善于金石、篆刻,接受任务后,他拒绝写字、绘画、篆刻,专心致志于雕刻,不顾丧母、丧子、病倒的痛苦,坚持抄写《砚史》,可惜英年早逝,留下刻石51块。 王祥便请书法、绘画、篆刻大师吴熙载继续在枣木上雕刻,终于完成了。

《砚史》本载砚图120幅,共计165方砚,除高凤翰原题外,尚有包世臣、吴熙载、王祥等人的多篇序文和题字。

高凤翰《砚史》原稿于20世纪40年代已佚,王应寿所刻51块石碑现珍藏于南京博物院,吴熙载的枣木版亦难觅,复刻的《砚史》亦寥寥无几,现今易见的,只有1995年上海书店出版社根据王应寿拓片重印的版本和日本二玄社重印的版本。

上海博物馆藏天天端砚,载于高凤翰所著《砚史》。

高凤翰题款天田端砚。长13厘米,宽11厘米,高2厘米。砚形似莲花,砚身雕三片绿黄相间的荷叶,脉络分明,卷动自如。砚堂内为荷花池。砚台右侧镌刻“天田”二字,下方为隶书题款“南村画砚”。背面隶书题款“翠刨金,香露溢翠,内外直,为我守墨,渐擦渐现,君子之德”。篆书“然高”印,左侧镌刻年份“丁未”,为雍正五年(1727年)。附赠红木砚盒。

天田砚在高凤翰《砚史》第九卷中有记载,旁有题云:“此砚以紫端石为砚,上多绿脉纹,形似天然天田叶。因形似,便请人制之,遂名天田砚,并题以铭文,如是。”落款为:“南村注”,下有篆书印:“能传者,皆为爱好。”天田砚制于雍正五年(1727年),是传世最早的高凤翰题砚。砚上唯有“绿脉纹”和“天然天田叶”,追求自然造化,意趣非凡。

与《砚史》中高凤翰题砚拓片相比,目录中收录的《砚史》砚只有6块,除天田端砚外,还有虫蚀端砚、雕龙绣虎乌云池澄泥砚、云月端砚、紫玉蟾蜍端砚、题石砚(有“南府左手”款),分别刊载于日本日本画社出版的《古代名砚》,收藏于济南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机构。

微三国2+紫玉_三国紫骍_微三国2

三国紫骍_微三国2+紫玉_微三国2

微三国2+紫玉_三国紫骍_微三国2

清雍正丁未(1727年)高凤翰题天天端砚(上)及其拓片(下)

上海博物馆藏

2. 纪晓岚《阅微草堂砚图录》与本馆藏纪昀赤文砚

在他的后期,吉小岛痴迷于收集墨水。 )提倡“ Yuewei Cottage Inkstone目录”的唯一副本由Ji家族的后裔Ji Kanjin收集,以beiyang的印刷局进行了beiyang的印刷局,以示意吉·米克(Ji Xiaolan)的interions,以示命名。

除了清朝的几个古老的墨水,例如,皇帝或朋友的两个墨水都来自皇帝。她的石头,昌尼,桑胡·斯通(Sonhua Stone)和齐博·斯通(Zibo Stone)。

上海博物馆收集的带有CHI模式的Duan Inkstone记录在Yuewee Caotang Inkstone目录中。

Ji Yun刻有龙图案,宽度为15.4厘米,高度1.9厘米,椭圆形,紫色的颜色,带有旧坑石,鱼脑果冻,金线,火标记和其他石材的表面是平坦的。游泳池。埃德(Ed)和新墨石(Wuyuan)收集。 然后,Duan Purple Luowen都会筋疲力尽,所以为什么要互相竞争!

在吉肖(Ji Xiaolan)死后仅一年后,贾奎(Jiaqing)(1804年)的第九年就刻有带有卡模式的杜安·厄克斯通(Duan Inkstone)。

这是关于吉小的历史记录,这是一份来自他的铭文的礼物。

墨石上的铭文告诉我们,在贾奎(Jiaqing)时期,杜安(Duan)的旧坑和旧石头,她被开采了,寻找新的duan和她的石头已经开始,但是它没有提到哪些特定的坑耗尽了旧石头。

与“ Yuewei Caotang Inkstone目录”的垃圾相比,“ Yuewei Caotang inkstone目录”中有126个墨水记录。大约有7或8个墨石(其中三个已出版,即Na Yancheng Inkstone,Fangchi Huayue Duan Inkstone和Gord形的Duan Inkstone)。

三国紫骍_微三国2+紫玉_微三国2

微三国2_微三国2+紫玉_三国紫骍

三国紫骍_微三国2_微三国2+紫玉

在清朝(1804年)(上方)及其摩擦(下图)的Jiqing时期,Ji Yun刻有CHI模式的Duan Inkstone(Duan Yun)

上海博物馆的收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194193.html

诸葛亮选择刘备的真正原因:为人品质与政治理念
« 上一篇 2024-06-21
三国杀最弱神将排名揭晓,你猜对了吗?
下一篇 » 2024-06-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