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流氓、贵族和名人》
作者以官方史料为基础,借鉴陈寅恪、吕思勉、陈垣等史学家的成果,用真实的剖面展现了三国时期的权力分布与变迁,层层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三国。
01
《三国志·魏书·武帝记》注引孙盛《一统杂语》记载了许劭对曹操的评价:“君子太平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后汉书·李应传》记载李应之子李瓒也称赞曹操“天下无英雄,莫大于曹操”。所谓“英雄”,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代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当时刘劭在《人物志》中对“英雄”的定义是:“聪明过人者谓之英雄,勇猛强悍者谓之英雄。”简而言之,英雄就是“文武双全之人”的代名词。 《三国志·魏书·武帝记》注引孙盛《一统杂语》评价曹操“才武异人”,是“才武异人”的另一种说法。
《三国志·魏书·文帝注》引曹丕《典略》云:“曹操好诗书,好文学,虽在军中,亦不曾放下书卷,心境平和,从容不迫。人常说:少时好学,思虑周全,长大便忘。能勤于学者,唯我与袁伯业二人。” 《三国志·魏书·武帝注》引孙盛《辨同》也说:“曹操博览群书,尤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之为《解要》,并注《孙武十三章》。当然,曹操博览群书、好兵法,只是他“才武”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他“才武”的基础,仅有这些还不能使他成为真正的英雄。其后的政治、军事实践以及文学创作,使曹操的“才武”有了质的飞跃,使他成为当时真正的“英雄”。
曹操出身宦官世家,原本就不是一个号召力强的人。他之所以能加入以袁绍为首的政治集团,成为仅次于袁绍的重要人物,并在反东战争中取得东郡地盘,进而获得兖州刺史如此高的职位,除了曹操“才武”的气质之外,还有他得到袁绍的大力支持。当然,曹操和袁绍虽然关系如此亲密,但毕竟英雄赏识英雄。不过,两位英雄的合作只是暂时的,曹操和袁绍之间也存在矛盾和斗争。
02
在当时的英雄中,袁绍有很强的政治野心,曹操也有这样的野心。《三国志·魏书·武帝记》记载,袁绍与曹操起兵攻打董卓时,袁绍问曹操:“事不顺,吾凭何处?”曹操反问:“汝意如何?”袁绍说:“吾南据黄河,北堵燕、代,又有戎狄之民,南下争天下,可否?”曹操回答:“吾凭天下的智(聪明之人),以道(道德)制之,无所不为(无论胜败)。”在这次谈话中,袁绍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意图,那就是要占领河北地区,以此为根据地,渡江向南,最后夺取天下,统一全国。 这就是袁绍“南下夺天下”的战略。
后来,袁绍不仅如此谋划,还按照这个既定战略逐步推进。因此,当袁绍在都城洛阳与董卓决裂时,并没有投降其他地区,而是直奔河北。讨董卓之战后不久,袁绍就吞并了“人丁丰裕,兵源充足”的冀州,实现了这一战略的第一步。
就在袁绍不断扩张地盘的同时,曹操也拒绝了董卓的招揽,“改名东归”,没有回到家乡沛国谯县,而是去了兖州陈留,“散家财,聚义兵”,继续投身反董战争。曹操为何不去沛国,而是去陈留呢?按照当时的惯例,大姓贵族,从来都是凭借自己在乡里的名声和号召力,去招募武装。《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引用《英雄本色》,记载了曹操在家乡“还沛国,招兵”的情景。这次却违背惯例,去了兖州陈留,说明曹操和袁绍一样,也有自己的野心和战略思想。 上文曹操与袁绍的对话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只不过曹操比较内敛,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公开,只是对袁绍说了一些敷衍的空话而已。
在陈留,曹操依靠当地贵族代表张邈和卫子等人的协助,集结了一支五千人的队伍。不久,在汴水之战中,这支队伍被董卓手下的将领徐荣击败。卫子在战中身亡,曹操也“中了流箭”。《三国志·魏书·鲍勋传》中引用的《魏书》记载,汴水之战中,曹操伤亡惨重,而袁绍却趁机夺取了冀州,有了自己的根据地。 鲍信对曹操说:“奸臣乘机推翻王室,群雄争霸,天下响应,此之为义。如今邵为盟主,仗势凌厉,必将作乱。这又是卓(又一个董卓),我们如果镇压他,又管不住他,只会遭遇困难,又怎么能帮得上呢?我们可以大计于河南,静观其变。”曹操听后“好”了。这是鲍信在曹操政治生涯最艰难的时期给他的建议。这个建议之所以受到曹操的赞赏,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完全符合曹操的战略眼光,或者说,符合曹操的政治抱负。这也是为什么曹操没有去沛国,而是去找当时担任河南陈留太守的张邈的原因。
这些表明袁绍和曹操几乎同时形成了各自的称霸天下的战略。袁绍的战略是“南下争天下”,即经营河北,在南方争天下;曹操与袁绍相反,则是“谋定河南之变”,即经营河南,在南方争天下。因此,在袁绍和曹操还未占领河北、河南时,双方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03
除掉吕布之后,曹操立刻调兵遣将,向袁术进攻,想要给已经奄奄一息的淮南集团最后一击。其实早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在正面对付吕布的同时,也不忘侧翼的安全,开始有计划地蚕食袁术的地盘——豫州。
初,各州郡都起兵抗董卓。陈王刘崇率军驻扎阳夏,自称辅汉将军,也加入反董的行列。袁术向陈国索粮,被宰相罗俊拒绝。袁术率兵攻打陈国,派人杀了刘崇、罗俊,任命袁嗣为陈国相。但袁术在陈国的统治并不牢固。《三国志·魏书·武帝本纪》记载:“建安元年春正月,太祖(曹操)军至武平,袁术任命的陈国相袁嗣投降。”陈国被曹操兼并。
袁术早有称帝之志。《后汉书·袁术传》记载,汉献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奉河内张炯之命篡位”,自号“忠甲”,以九江太守为都城最高行政长官淮南都督,并仿效东汉朝廷官制,“置吏部尚书,祭天地”。袁术为争取吕布的支持,派人到徐州“为儿子娶吕布之女”。吕布却派袁术使者到许都,表达与曹操结盟的决心,结果“蜀大怒,遣将张巡、乔睿攻吕布,大败而回”。 曹操趁机东征袁术,“(袁)术闻讯大惊,渡淮而逃……蜀兵弱,将死,民不聊生”。
袁术退守江淮,标志着他彻底放弃了豫州,退出了中原争霸战争。而且当时江淮之间大旱,土地荒芜,人民饥寒交迫,也为淮南集团的衰落开始埋下了伏笔。
04
袁术败走后,曹操发动了夺取豫州的战争,不久便攻占了豫州最大的郡县颍川。在夺取豫州的行动中,许褚起到了关键作用。《三国志·魏书·许褚传》记载:“许褚,字仲康,谯国(沛国)人……汉末,聚集青年族人数千人,筑起坚固的城墙,抵御外敌……结果怀、汝、陈、梁等地的人都惧怕他。太祖(曹操)投降了怀、汝,许褚便带着族人归顺了太祖。”沛国、汝南、陈、梁等地都属于豫州管辖。许褚是沛国当地的贵族,也是一名侠客,与曹操是同乡。在讨伐匪匪的斗争中,他逐渐成为豫州的权贵领主。 后来许褚集团整体投降了曹操,成为曹操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在许褚投降前后,也就是建安初年,豫州大部分地区被曹操攻克。
《后汉书·袁术传》记载,汉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术焚宫,与部下陈建、雷伯逃至琼山,又为建等所阻,甚为苦恼,兵散。”不久,袁术欲投奔青州袁谭,但曹操“遣刘备攻之,不能过关,遂逃回寿春。六月,至江亭……愤而病倒,吐血而死。”不久,寿春、合肥也被曹操占领,成为抵御东吴的战略要地。
《三国志·魏书·袁绍传》中说:“当时袁绍已兼并公孙瓒,占四州,兵十余万,将要进军攻许。”界桥之战,袁绍全歼公孙瓒主力。后来公孙瓒被困义京,自杀身亡。幽州也归袁绍管辖。不久,又彻底占领并州、青州,成为当时割据势力的领头羊。稳固后方后,袁绍将矛头指向曹操。
曹操当时势力虽稍逊于袁绍,但已占据兖、徐、豫三州及淮南(寿春)部分地区,是当时仅次于袁绍的第二大军阀。《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秋八月,公进黎阳,遣臧霸等入青州,伐齐、北海、东安,守金屯江。九月,公还徐,分兵镇守官渡。冬十一月,张绣率众投降,封为侯。十二月,公镇守官渡。” 就在官渡之战之前,在贾诩的调解下,张绣集团整体投降了曹操,这无疑增强了曹操集团的势力。
就这样,当袁绍与曹操各自在后方完成战略部署后,双方矛盾一下子升级,立刻“以和为战”,开始了北方的争霸战争。
05
官渡之战在各种史料中都有着极为详细的记载,曹操与袁绍矛盾激化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官渡之战只是这场矛盾最终爆发的表现。
其实,自京城洛阳反宦官斗争以来,曹操就对袁绍的一些观点和行为表达了不认同。虽然这些史料记载未必完全可信,但曹、袁之间确实存在矛盾是肯定的。由于当时的客观形势,袁、曹两派各自的利益,袁绍、曹操各自的打算,更重要的是袁绍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号召力,曹操不得不联合甚至依靠袁绍来谋求自身的发展。因此,双方的矛盾是隐蔽的,不容易被人们察觉到。“袁曹方穆”或“袁曹是一家人”成为当时袁曹关系的主流。
曹操和袁绍之间的矛盾,是在曹操攻占兖州之后浮现出来的。前面说过,曹操是想把兖州完全占为己有,而袁绍却把兖州当成自己的势力范围。袁绍一直想通过完全控制曹操来控制兖州。当吕布攻占兖州,曹操陷入困境时,袁绍看中了这是制衡曹操的好机会。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说:“袁绍派人劝太祖结盟。太祖刚失兖州,军粮尽,正要答应。程昱劝阻太祖,太祖听从了他的劝告。”同书《程昱传》也说:“太祖与吕布在濮阳作战,数受挫折,蝗虫起,各退罢。于是袁绍派人劝太祖结盟,希望太祖将家眷迁往邺城。太祖刚失兖州,军粮尽,正要答应。”程昱问曹操:“听说将军要送家眷去与袁绍结盟,是真是假?”曹操说:“是。” 程昱接着说道:“看来将军是畏惧形势了,不然你为何不深思熟虑!袁绍占据燕赵之地,有统一天下的野心,但智慧不够,你以为你能比不上他吗?拥有龙虎之力的将军能干韩(信)、彭(越)之事吗?兖州如今虽然已是一片废墟,但还有三座城池和不下万名能战的士兵。以你的神力,加上温若(荀彧)、禹等人,若能招兵买马,加以利用,就能达到称霸的目的。希望将军再好好考虑一下!”曹操当即放弃了转战邺城的计划。
06
袁绍意图借曹操失兖州之机,逼迫曹操举家迁往邺城,表面是保护曹操,实则以他为人质,达到彻底控制曹操的目的,最终让曹操成为韩信、彭越那样的将领,为自己打天下。曹操本该清楚袁绍的意图,但因处在事业的低谷,有意答应袁绍的提议。然而曹操在程昱的劝说下,采取了“用而不服”的策略,即联合袁绍行动,借助袁绍的力量攻打吕布。从事态的发展来看,曹操的策略是成功的。这是曹操与袁绍矛盾的一个显著例证。 《文学选集》卷四十四李善注《代袁绍出豫州》引谢成《后汉书》云:“操得兖州,兵强,有叛绍之意。”这段话从矛盾的另一面说明,曹操也在力图摆脱袁绍的控制。
但是曹操和袁绍矛盾的表面并不是矛盾的激化,两派矛盾的激化是从曹操迎献帝到许都之后开始的。《三国志·魏书·袁绍传》中说:“(郭)图又劝绍迎帝到邺都,绍不肯。太祖迎帝到许都,收复了河南之地,关中全境。绍后悔了,想让太祖把帝都迁到鄄城,离自己近一些,太祖不肯。太祖任命绍为太尉,又为将军,封邺侯,绍不肯受。”袁绍的战略失误,导致他失去了称帝的旗帜,曹操抓住机会,把这面旗帜牢牢地抓在手里,所以袁绍自然对曹操怀恨在心。
同传引自《献帝春秋》记载,袁绍怒道:“曹操本该死,是我救了他,你却对我施恩,挟持天子来制约我!”可见袁绍对于曹操与自己分家一事极为愤怒。也说明“挟持天子”成为曹操摆脱袁绍控制、制衡袁绍的借口。从此,袁绍与曹操的矛盾开始激化,处于互相敌对的状态。
从友好到猜疑,再从猜疑到敌对,曹操与袁绍之间的矛盾在曹操占领兖州之后开始浮出水面,并最终因“迎皇”事件而激化。最后通过官渡之战,双方矛盾彻底化解。当然,这以一方胜利而告终,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文章结束 -
以社会学、历史学的综合视角观察三国时代的变迁,还原时代和人物的原貌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fwsgw.com/a/sanguo/130006.html